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用蜈蚣源流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蜈蚣物名沿革,药用种类及主要产地的本草考证,结合药源调查,对口药材鉴定,确认古籍收载的“赤头赤足”蜈蚣即《中国药典》收载的少棘蜈蚣,“双须岐尾”蜈蚣,“黑头赤足”蜈蚣为近年研定确定的墨江蜈蚣及黑头蜈蚣,后3种为地方习用品。  相似文献   

2.
黑头蜈蚣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方红  邓芬 《中药材》1999,22(5):226-228
本文报道了黑头蜈蚣Scolopendra negrocapitis化学成分,并与中国药典收载的少棘巨蜈蚣S.subspinipes mutilans进行了比较。黑头蜈蚣含总脂18.7%,蛋白质63.4%,游离氨基酸11.9%;含有与少棘巨蜈蚣相同的12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4%),21种氨基酸和12种微量元素;蛋白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出14条色带。表明黑头蜈蚣与少棘巨蜈蚣主要化学成分类同,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新药源。  相似文献   

3.
药用蜈蚣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近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蜈蚣为节肢动物门唇足纲整形目蜈蚣科动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破伤风、风癣、疮疡、肿毒、烫伤等,为传统的中药材。我国蜈蚣品种较多,分布广泛。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多棘蜈蚣(S.mutidens Newport)为地方习用品种,收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和《广西药用动物》,黑头蜈蚣(S.negrocapitis Zhang et Wang)和墨江蜈蚣(S.mojiangica Zhang et Chi)收载于《云南省药品标准》。  相似文献   

4.
蜈蚣药源调查及商品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克勤  陈厚祥 《中药材》1997,20(9):450-452
通过药源调查和对口药材鉴定,确定蜈蚣药基原动物为少棘蜈蚣、多棘蜈蚣、墨江蜈蚣及黑头蜈蚣。主流商品为少棘蜈蚣,产量约占95%。列出原动物形态特征检索表及药材商品性状检索表,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不同品种、不同产地蜈蚣样品中8种核苷类成分(胞嘧啶,胞苷,次黄嘌呤,黄嘌呤,尿苷,胸腺嘧啶,2'-脱氧肌苷和胸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不同品种及产地蜈蚣提取物的分析选用Hedera ODS-2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5μL。结果:8种核苷类成分分离良好;在一定质量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回收率在95.73%~102.6%;11个批次蜈蚣样品中均含有8种核苷类成分,但含量存在差异。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蜈蚣中核苷成分总量墨江蜈蚣含量最高,多棘蜈蚣其次,少棘巨蜈蚣和黑头蜈蚣中核苷类总成分比较接近。蜈蚣中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明显高于其他核苷成分,少棘巨蜈蚣中次黄嘌呤的含量要高于其他品种。结论:该文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准确度良好,为蜈蚣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蜈蚣药材中毒性成分组织胺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红  邓芳 《中草药》1997,28(8):472-473
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对中药少棘蜈蚣ScompendrasubspinipesmutilansL.Koch和地方习用品多棘蜈蚣S.multidensNewport.、墨江蜈蚣S.mojiangicaZhangetChi药材中的毒性成分组织胺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为96.2%。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种蜈蚣药材中均存在毒性成分组织胺;组织胺主要存在于躯干部;不同产地的少棘蜈蚣组织胺含量差异较大;红足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组织胺含量较高。该研究为中药蜈蚣的毒性和安全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多棘蜈蚣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红  邓芬 《中国药学杂志》1997,32(4):202-204
 目的:分析多棘蜈蚣(Scolopendra multidens Newport)的化学成分,并与药典收载品少棘娱蚣(S. mutilans L. Koch)比较。方法:采用溶媒提取法测定总脂,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检测脂肪酸,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 离子交换色谱测定游离氛基酸,电感祸合离子发射光谱测定微量元素。结果:多棘娱蚣含总脂7.2%,蛋白质646%,游离氛墓酸6.3%;含有与少棘埃蛤相同的1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2% ).21种氛玉酸和12种徽量元素。结论:多棘娱蚣与少棘娱蚣主要化学成分类同,某些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药用蜈蚣资源。  相似文献   

8.
少棘蜈蚣 Scolopendra mutilans L.Koch,为药用蜈蚣中的佳品 ,主产浙江省 ,而浙江省以岱山县为多。岱山县地处海岛 ,以盛产金头赤足的少棘蜈蚣 ,年产量近 2 0 0万条而被誉为“蜈蚣之乡”。岱山县出产少棘蜈蚣已有悠久历史 ,编纂于公元 1 91 8年的《岱山镇志》在药物条目下对蜈蚣作了较详记载 :“蜈蚣 ,春夏之交 ,乡村儿童上山采捕 ,以竹箭撑之 ,卖与收客 ,用火焙干 ,装往甬江 ,转卖与药行内 ,每年所出不下数十万条。案《昌国典 》云 :磨心岭土人种蜈蚣以为田 ,供药肆之采用则此物由来已久 ,但今未闻有种者耳。”舟山志书《昌国典 》也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少棘巨蜈蚣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的方法,以实现对市场蜈蚣药材真伪的快速检测。方法 针对少棘巨蜈蚣COI序列设计专属性LAMP引物;考察恒温条件下最佳反应时间;通过对DNA模板的梯度稀释,确定LAMP反应对蜈蚣药材的最低检测浓度;对少棘巨蜈蚣及其伪品进行LAMP扩增反应,以考察LAMP引物对少棘巨蜈蚣的特异性。结果 筛选得到了一套特异性较好可用于检测少棘巨蜈蚣的LAMP引物,LAMP反应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皮克级别的DNA就能被显著检出。结论 LAMP反应对于少棘巨蜈蚣的检测显示了良好的特异性,使用简便,有用于指导市场流通过程中蜈蚣药材的快速检测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近代蜈蚣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蜈蚣系蜈蚣科动物少棘巨娱蚣 Scolopnd ra Subspinipes multilans L.及近缘动物的干燥虫体。娱蚣两字早出现于《名医别录》,谓“蜈蚣生于大吴川谷及江南”。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下品,有毒、具祛风走窜活血之功效,为祛风镇痉、功毒散结之要药。从古沿用至今,药用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中药蜈蚣毒溶血活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邓芬  方红 《中药材》1997,20(1):36-37
通过溶血试验对活体少棘蜈蚣,药材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的粗毒进行溶血活性比较。结果表明均有溶血活性,且药材蜈蚣毒活性较活体蜈蚣大大降低,陈药材蜈蚣毒活性较新鲜药材降低一倍,多棘蜈蚣毒活性明显高于少棘蜈蚣。  相似文献   

12.
蜈蚣胶羹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湖南省湘潭市中医院(411100)易华平主题词蜈蚣/生产和制备,胶囊剂蜈蚣,始载《神农本草经》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SubspinipesMutilansL.Koch的干燥体。它具有辛温走窜,通经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蜈蚣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目前市场上蜈蚣的混伪品日益增多,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该研究建立了一种蜈蚣基原物种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以准确、简便的鉴别蜈蚣及其常见混伪品。方法:通过比较蜈蚣及其混伪品基原物种的COI基因序列差异,根据变异位点设计蜈蚣正品少棘巨蜈蚣的特异性鉴别引物WG-500.F和WG-500.R,采集蜈蚣原动物样本及药材样本,优化反应体系并对此方法进行耐受性和适用性的考察和验证。结果:少棘巨蜈蚣原动物样本及蜈蚣正品药材使用设计的蜈蚣鉴别引物经PCR扩增和凝胶电泳后出约500 bp的单一明亮条带,其他混伪品如多棘蜈蚣、模棘蜈蚣、哈氏蜈蚣、海南蜈蚣等均无条带出现。结论:PCR鉴别方法可准确鉴别蜈蚣原动物和药材的真伪,具有高度特异性,为中药材蜈蚣的真伪鉴别提供了良好的科学依据。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等特点,有利于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在中药材鉴定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陈天韵  田娜  蒋超 《中国现代中药》2023,25(12):2458-2463
目的:建立基于2个引物组合的DNA指纹图谱技术,鉴别少棘蜈蚣药材及其混伪品。方法:收集蜈蚣属少棘蜈蚣及11个易混淆种共39批样品,使用通用鉴别引物12S-L1091/12S-H1478和16S-L3428/16S-H3667扩增并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型,获得DNA指纹图谱。结果:少棘蜈蚣12S迁移峰为420.1 bp或424.7~426.8 bp,16S迁移峰为175.5~175.6 bp,均不同于其他物种。结论:基于荧光STR分型原理建立了一种简单快捷、可用于蜈蚣药材及其混伪样品的通用DNA指纹图谱鉴别,能够完成对少棘蜈蚣药材的鉴定,并且通过2个引物结合能够鉴别蜈蚣属其他物种。  相似文献   

15.
蜈蚣在外治法中的应用四川省重庆第二卫生学校(632260)周天寒,候素娥关键词蜈蚣,外治法,综述蜈蚣为蜈蚣科昆虫棘巨蜈蚣的干燥全体。其味辛、咸,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解毒散结,熄风止痉,通络镇痛功效。近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具有止痉、镇静、降压、抗肿...  相似文献   

16.
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全虫。性味辛、温、有毒,归肝经。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临床用量不宜过大。笔者临床喜用蜈蚣治疗各种痛症,常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钟杰  袁亚萍  王勇 《中草药》2021,52(3):857-863
少棘蜈蚣Scolopendrasubspinipesmutilans已有千年的药用历史,现代研究表明其药用活性成分主要为多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具有不同药用潜能的多肽从少棘蜈蚣中发掘出来,这些多肽在抗微生物、抗肿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镇痛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能,为新药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候选或前体分子。针对具有良好药用前景的少棘蜈蚣多肽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少棘蜈蚣活性蛋白对人舌癌细胞Tea-8113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少棘蜈蚣活性蛋白对人舌癌细胞Tea-8113增殖的影响,少棘蜈蚣活性蛋白按照不同浓度分别作用于舌癌Tea-8113细胞24 h、48 h和72 h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作用时间的增长,少棘蜈蚣活性蛋白对Tea-811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逐渐增大。结论可以看出少棘蜈蚣活性蛋白对舌癌Tea-811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时间依赖关系也比较明显,少棘蜈蚣活性蛋白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9.
蜈蚣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历代医家常用中药材。其功效为息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临床常与全蝎等中药合用治疗脑血栓、中风后遗症、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症。随着野生资源的短少 ,市场上蜈蚣来源除《中国药典》规定的节肢动物门多足纲蜈蚣科 Scolopendridae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外 ,尚有同科的多棘蜈蚣、蛤氏蜈蚣、墨江蜈蚣等商品药材供药用。教科书、《药典》都明确规定其用量 3~5g。笔者在药房工作中发现临床蜈蚣用量都习惯以条来计量 ,与《药典》规定明显不符 ,现分析如下。1 产地来源与大小差异 少棘巨蜈蚣 Scolopendra…  相似文献   

20.
蜈蚣临床应用举隅孙亦强沈阳市皇姑区卫生事业管理局(沈阳110032)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Sub-spinipesmutilonsL.Koch)的干燥全体。其性温,味辛,具有祛风、定惊、攻毒、散结、止痛之功效。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