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蜈蚣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历代有关蜈蚣炮制的本草文献中的炮制方法、所用辅料和除去非药用部分进行了整理,并比较了各法炮制后蜈蚣所含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结果表明:蜈蚣头足所含的化学成分与躯干相同。在炮制方法上,应当高温处理,以杀菌去腥、矫味、不必去头、足而用全蜈蚣。但应去除虫卵及杂质。所用辅料系根据病情及各地用药习惯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蜈蚣作为传统中药材已有几千年历史,具有熄风镇惊、散结通络、攻毒止痛的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风湿经络痹阻疼痛、肿瘤、皮肤病等,疗效颇佳。考证中药蜈蚣的别称、基源、产地、捕捉期、炮制等本草特征,以及深入挖掘古今文献中蜈蚣功效应用,对于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有效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进行本草考证和历史文献考实.方法 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植物资源普查考证药用菊花产地变迁、栽培技术发展和采收加工变化.结果 宋代以前药用菊花主要使用野生品,宋代以后栽培品逐渐代替野生品,明、清时期形成药用菊花地道产区.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整理了有关蜈蚣炮制的本草文献,对所用辅料、炮制方法和除去非药用部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炮制方法上应经高温处理,用全蜈蚣而不必去头足和黑头蜈蚣资源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6.
川芎(芎藭)的本草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本草文献,梳清芎藭的本草源流。方法:考证历代本草著作,并结合现代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古代芎藭有东西两大产地,西部芎藭从唐代开始由于栽培分化出川芎、西芎,芎藭的原植物最早为藁本Ligusticum sinense,西芎实为L.sinense的栽培品,川芎L.chuanxiong很可能为L.sinense在长期栽培下形成的园艺品种。结论:西芎古代作为芎藭使用,近代则归属于中药藁本,因此,需要通过现代研究搞清L.chuanxiong与L.sinense关系,确立L.sinense的中药归属。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本草文献,梳清芎藭的本草源流.方法:考证历代本草著作,并结合现代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古代芎藭有东西两大产地,西部芎菊从唐代开始由于栽培分化出川芎、西芎,芎藭的原植物最早为藁本Ligusticum sinense,西芎实为L.sinense的栽培品,川芎L.chuanxiong很可能为L.sinense在长期栽培下形成的园艺品种.结论:西芎古代作为芎藭使用,近代则归属于中药藁本,因此,需要通过现代研究搞清L.chuanxiong与L.sinense关系,确立L.sinense的中药归属. 相似文献
8.
山药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山药产地变迁,栽培加工技术发展,临床应用进行本草和历史文献考证。药用山药从使用野生品到使用栽培品经历了唐以前主要使用野生品时期;从宋开始到清中期山药栽培品与野生品混用时期;清中后期(大致18世纪)以来大部分使用栽培品时期。山药道地产区显现在明代,道地药材"怀山药"完全形成在20世纪初。道地药材怀山药的形成与栽培技术,采收加工技术的进步和医家临床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栽培技术的进步解决了山药资源问题;现代采收加工技术的发明改进了药材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近、现代名医家的认知和临床应用,为道地药材怀山药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和近现代文献资料,对蜈蚣药材的名称、基原、道地性、品质评价、采收时间、炮制方法、真伪鉴别等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为蜈蚣药材的鉴别研究、炮制加工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蜈蚣的药用价值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据考证,历代医家所用蜈蚣的主流基原均以红头红足蜈蚣(金头蜈蚣S.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作为优质蜈蚣药材的评价标准。蜈蚣资源分布广泛,主要产区为湖北、江苏、浙江,其中湖北产蜈蚣是市场上蜈蚣药材的主要来源。蜈蚣的采收加工通常在春夏二季,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历代炮制方法主要“随病法制”,现代炮制方法以火炙为主。蜈蚣药材因其地域及品种原因长期存在混用、伪用现象,利用现代研究技术可弥补传统药材鉴别方面的不足。基于考证,建议选取金头蜈蚣为基原,对蜈蚣药材及其复方进行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目的:对中药蜈蚣的药用历史及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古文献对蜈蚣药性认识、临床毒副作用、现代毒理研究及蜈蚣的安全使用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结果与结论:中药蜈蚣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古文献中多见其有毒的记载,现代毒理学研究表明,蜈蚣具有妊娠毒性、致过敏、肝肾毒性、神经系统毒性等多方面毒性作用。服用不当可引起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肌受损、消化道疾患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关于癃闭的描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癃"改为"淋"。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将"小便不通"、"小便难"归为癃闭。宋代医家陈无择提出应将"淋"与"癃"同源异名。明清时期众医家对癃闭的见解相对统一,认为两证常合而出现,又可相互转化。癃闭的病因病机包括湿热蕴结、肺热壅滞、脾气不升、肾元亏虚、肝郁气滞、燥邪内伤、尿路阻塞。治疗有内治和外治两大法,内治法包括清金润肺法、清热利湿法、滋肾化气法、温补脾肾法、散瘀行水法以及塞因塞用法,外治法包括针灸、推拿、外敷、探吐等。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