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丹参酮ⅡA对过氧化氢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王维蓉  林蓉  彭宁  韩纯洁 《中药材》2006,29(1):49-51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CRL-1730)的保护作用。方法:H2O2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数量,用比色法测细胞培养液中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并对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测定,观察丹参酮Ⅱ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对H2O2损伤的CRL-1730具有保护作用,它能抑制H2O2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其作用主要是使S期和G2M期细胞比率剂量依赖性增加,G0/G1期细胞比率剂量依赖性减少,还能抑制过氧化氢损伤的CRL-1730释放MDA和LDH。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减轻H2O2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芪总黄酮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ox-LDL致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化学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红芪总黄酮可显著降低ox-LDL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的LDH释放,使细胞分泌的NO含量升高,提高细胞内SOD及NOS活性.结论红芪总黄酮对ox-LDL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泽泻对ox-LDL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泽泻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形态学、NO、NOS及SOD的影响,探讨泽泻含药血清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能机理。方法 100μmol/L ox-LDL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SOD的活力和NOS、NO含量。结果 100μmol/L ox-LDL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SOD活力,降低NOS含量和NO的分泌,而泽泻则能改善100μmol/L 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泽泻可以通过调控抗氧化损伤机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这可能是泽泻抗氧化损伤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藁本内酯对糖氧剥夺-复糖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NO/NOS与HIF-1α、VEGF、Tubul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融合生长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预处理给予藁本内酯1h后,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制备糖氧剥夺-复糖氧损伤(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 injury,OGD-R)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微板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细胞外一氧化氮(NO)含量与测定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WTS-1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高内涵分析系统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内微管蛋白Tubulin的表达。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OGD-R损伤的HUVEC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内MDA含量增加而SOD活性降低、细胞外NO含量与细胞内NOS活性均下降,细胞内HIF-1α、VEGF和Tubulin表达明显上升;藁本内酯20、40、60μmol/L可提高OGD-R损伤的HUVEC的活力,降低细胞内MDA含量和提高SOD活性,同时增加细胞外NO含量与细胞内NOS活性,提高细胞内HIF-1α、VEGF的表达和Tubulin的含量。结论:藁本内酯预处理对OGD-R损伤的HUVEC有保护作用,可对抗细胞氧化损伤,并调节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NO、NOS及SOD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酸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可能机理。方法:100μmol/L H2O2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Hoche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MTT法和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增殖、NO、NOS的及SOD的表达情况。结果:100μmol/LH2O2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降低NO、NOS含量和SOD的活力;而大黄酸则能改善H2O2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促进其增殖,抑制其凋亡,提升NO、NOS的含量和SOD的活力,显示大黄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牡荆素鼠李糖苷对缺氧-再给氧损伤内皮细胞产生血管舒缩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的方法,以缺氧再给氧造成内皮细胞损伤,分别以放射免疫、Griess法、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RT-PCR方法测定细胞内ET-1,NOS mR-NA的转录。结果:不同浓度的牡荆素鼠李糖苷均可明显提高内皮细胞NOS mRNA的表达和NOS的活性;使内皮细胞血管舒张因子NO产量明显增加;缩血管因子ET-1 mRNA表达及ET-1明显减少。结论:牡荆素鼠李糖苷能通过蛋白及基因水平有效地调节缺氧再给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血管活性物质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郭英  陈鹏  谢建平  何波  沈志强 《中成药》2012,34(1):151-154
目的 观察Corilagin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Corilagin对ox-LDL损伤HUVEC的保护作用,免疫荧光测定LOX-1的蛋白表达.结果 Corilagin对HUVEC无明显的毒性作用,Corilagin减弱ox-LDL对HUVEC的损伤作用,Corilagin下调ox-LDL诱导的HUVEC LOX-1蛋白表达.结论 Corilagin对ox-LDL损伤HUVEC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沙棘总黄酮对过氧化氢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沙棘总黄酮对过氧化氢(H_2O_2)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CRL-1730)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_2O_2诱导制备CRL-1730细胞损伤模型;采用Annexin V-FITC双染色法测定沙棘总黄酮对H_2O_2损伤后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内皮细胞培养液中组织纤溶系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PAI-1)以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栓调节蛋白(TM)活性变化。结果:沙棘总黄酮能够显著降低H_2O_2损伤内皮细胞的凋亡率;与H_2O_2损伤后的模型组相比,沙棘总黄酮可以使培养液中vWF和TM活性降低,t-PA活性加强,并抑制PAI-1的分泌。结论:沙棘总黄酮具有明显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修复和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焦谷氨酸-天冬酰胺-色氨酸(蛇毒三肽p ENW)对体外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LPS(1 mg·L-1)模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症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LPS模型组、蛇毒三肽p ENW高、中、低剂量组(10-4,10-5,10-6mol·L-1)、N-甲基-L-精氨酸组(L-NMMA,5×10-4mol·L-1);除空白组外,其余各试验组加入LPS,蛇毒三肽p ENW高、中、低剂量组和L-NMMA组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孵育24 h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力;Griess Reagent法用于检测一氧化氮(NO)的含量;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合酶(NOS)分型的活力;Western blot分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PS显著性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诱导NO大量释放,t NOS,i NOS的活性明显增强(P0.01),i NOS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e NOS的活性和蛋白表达并无差异;与模型组比较,蛇毒三肽p ENW高、中、低剂量能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并且能够明显降低NO的释放,同时,蛇毒三肽p ENW高、中、低剂量能够降低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t NOS,i NOS的活性及i NOS的蛋白表达(P0.05,P0.01),与L-NMMA组作用一致,但蛇毒三肽p ENW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e NOS的活性及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影响。结论:蛇毒三肽p ENW可降低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逆转LPS诱导的i NOS蛋白表达上调及NO的释放相关。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对缺氧缺糖状态下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观察缺氧缺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 (ECV-30 4 )释放乳酸脱氢酶 (LDH)、一氧化氮 (NO)、丙二醛(MDA)水平和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及川芎嗪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缺氧缺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液和细胞层中LDH活性 ;用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 ;用荧光法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以评价脂质过氧化程度 ;荧光偏振法测定内皮细胞膜流动性。结果 :缺氧缺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LDH释放增加、MDA生成增多和膜流动性增高 ,NO水平降低。而川芎嗪可抑制缺氧缺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LDH ,MDA生成和降低细胞膜流动性 ,提高NO水平。结论 :川芎嗪可保护缺氧缺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方含药血清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分别以痰瘀同治方和辛伐他汀含药血清预处理细胞2 h,然后加入100 mg.L-1ox-LDL作用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Real-time RCR法检测小窝蛋白-1(Cav-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Western blott检测Cav-1和eNOS蛋白表达。结果:HUVECs经100 mg.L-1ox-LDL刺激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加入不同剂量痰瘀同治方和辛伐他汀含药血清后,细胞活力显著升高,细胞上清中NO含量明显提高(P<0.05)。此外,痰瘀同治方和辛伐他汀含药血清可下调Cav-1mRNA和蛋白表达和上调eNOS mRNA和蛋白表达,其中以辛伐他汀和痰瘀同治方高剂量含药血清作用尤为显著(P<0.01)。结论:痰瘀同治方能够通过提高NO含量,下调Cav-1表达和上调eNOS表达起到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其抗AS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红毛七的提取物(HMQ-4)对H2O2损伤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和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 用H2O2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法观察HMQ-4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用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NOs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结果H2O2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损伤作用,HMQ-4在一定剂量内减少细胞的死亡;HMQ-4还可促进H2O2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内NO,NOS释放的增加和抑制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的加强。结论 HMQ-4对H2O2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NO,NOS释放和转录因子-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方大鼠含药血清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血管内皮细胞(VEC)的保护作用。方法:以MTT法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活力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内皮细胞凋亡率,并通过测定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探讨六味地黄方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六味地黄方含药血清能促进ox LDL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ox LDL造成的内皮细胞凋亡、降低胞内MDA含量、减少细胞LDH释放量,提高SOD活力及NO含量。结论:六味地黄方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苷(GPs)对胆固醇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VECs-12为研究对象,设正常对照组、溶媒组(二甲基亚砜)、胆固醇组(以50mg/L胆固醇处理48h)、3种浓度绞股蓝总苷(1、10、100μg/ml)组(按剂量在培养基中加入绞股蓝总苷预处理1h后再加入50mg/L的胆固醇处理48h)。分别用比色法、硝酸酶还原法及ELISA法检测细胞培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一氧化氮(NO)浓度、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以DCFH-DA为荧光探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内核因子-κBp65(NF-κBp65)核移位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胆固醇组比较,GPs可减少细胞培液中LDH活性、MCP-1浓度、并能增加NO浓度(P〈0.01)、可降低细胞内ROS的水平(P〈0.01);GPs能抑制NF-κB核移位(P〈0.01),且随浓度升高有递减趋势。结论绞股蓝总苷对胆固醇所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内ROS的生成,从而抑制NF-κB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康颗粒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预防给药7d。灌胃结束后,采用在体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冠心康颗粒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肌中NO和NOS含量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 l-2蛋白在心肌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冠心康组、地奥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组织NO及NOS含量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冠心康组、地奥组的NO及NOS含量均有明显的恢复(P<0.05),提示冠心康颗粒可明显提高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肌中NO和NOS含量(P<0.005,0.005),同时增加Bc l-2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结论:冠心康颗粒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提高心肌中NO和NOS含量,增加Bc 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活血注射液对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注射液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及与人单核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并探讨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 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HUVEC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用蛋白定量法检测;ICAM-1,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用RT-PCR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NF-κB p65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和细胞核/浆染色的灰度比值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结果:ox-LDL作用HUVEC后12,24 h时,人单核细胞与HUVEC的黏附率显著升高, HUVEC中ICAM-1和V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均明显升高, HUVEC的NF-κB p65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和细胞核/浆染色的灰度比值明显增高,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0.01),而活血注射液可明显降低人单核细胞与HUVEC的黏附率和HUVEC ICAM-1,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显著降低HUVEC中NF-κB p65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和细胞核/浆染色的灰度比值,与ox-LDL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这种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活血注射液能通过下调内皮细胞表面ICAM-1,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单核-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其可能机制是其通过抑制内皮细胞NF-κB p65的活性,从而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红花水提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第3代大鼠乳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用红花水提物预处理(500,100,20 mg·L-1)24 h后,ox-LDL(100 mg·L-1)孵育24 h进行损伤,实验结束后取上清液,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用自旋捕集技术结合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技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检测各组细胞悬液中氧自由基信号的强弱。结果:红花水提物各剂量组能够明显减少内皮细胞LDH的释放,降低培养液中MDA含量和XOD的活性,同时提高SOD,NO,NOS和GSH-Px的活性,使细胞悬液中的ESR自由基信号明显减弱。结论:红花水提物具有抗ox-LDL致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其减少氧自由基产生、增强自由基的清除、增强内源性抗氧化剂的活性,使高毒性的自由基转化成无害物质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通冠胶囊对实验性兔急性心肌缺血内皮功能及血脂的影响,以期阐明该方药治疗冠心病的药效学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通过结扎麻醉兔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采用比色法测定NO、NOS,直接法测定LDL-C。结果:急性心肌缺血时,血清NO、NOS水平下降,LDL明显升高,通冠胶囊可以提高血清NO、NOS浓度,降低LDL-C水平。结论:通冠胶囊有提高血清NO、NOS,拮抗LDL-C的作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脂,改善心肌缺血,从而达到防治冠心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对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用无糖培养液结合物理性缺氧建立缺氧损伤模型,测定神经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以及细胞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采用荧光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测定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结果:缺氧损伤模型组能在短时间内造成神经元的死亡,LDH漏出率的增多,MDA,NO含量增多,NOS活性升高,SOD,GSH-PX活性降低,细胞内[Ca2+]i增加。OSR组(0.625,5,10μg.L-1)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缺氧模型对神经元的损伤。结论:氧化槐定碱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以及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