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艳  谢纲  刘丹 《中南药学》2012,10(2):149-151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21例有剖宫产指征且有高危因素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益母草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十益母草组,观察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 h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十益母草组的第三产程的时间比其他组的第三产程时间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十益母草组的2h和24 h产后出血量比其他组的出血量要少.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伴宫缩乏力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220例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伴宫缩乏力产妇,按照双盲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实验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比两组产后出血的预后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及产后2h与24h的出血情况和平均止血时间,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出血例数及输入血液制品显著更少;实验组产后下床、排气与出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预防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伴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和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后1、2、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某院行剖宫产的60例孕产妇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2h、术后24h),记录两组产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术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产妇第三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6.
余玲玉  吴贵梅 《北方药学》2021,18(8):121-122
目的:探究在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中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者78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39例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h、24h和用药后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而止血时间更短(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疗效更突出,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危产妇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112例多胎妊娠和巨大儿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用药组,于剖宫产术中最后一个胎儿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联合益母草注射液2mL及缩宫素注射液20u.对照组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用药组,于剖宫产术中最后一个胎儿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mL联合缩宫素注射液20u.分别观察两组术中、术后阴道出血量、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用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阴道流血量均明显少于益母草联用药合组(P<0.05),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时间(2.97±0.56)min,显著缩短(P<0.05),不良反应均轻微可耐受.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具有强有力持久的全子宫收缩作用,预防和治疗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米索前列醇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朱丽娜 《淮海医药》2021,39(6):639-641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上臂三角肌注联合自制水囊在剖宫产宫缩乏力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4例剖宫产宫缩乏力大出血产妇,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上臂三角肌注联合纱布填塞,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上臂三角肌注联合自制水囊.比较2组患者止血疗效、手术出血情况、止血放置物及术后恢复情况、治疗前、治疗2 h后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HR(心率)、SBP(收缩压)及DBP(舒张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36/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放置物放置、留置、取出时间及血性恶露、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 h后观察组HR、SBP、DBP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上臂三角肌注联合自制水囊应用于剖宫产宫缩乏力大出血止血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于肠壁处放置米索前列醇片0.2mg;同时子宫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对照组单纯放置米索前列醇片。观察2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和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安全性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谭凤珠 《北方药学》2016,(5):101-102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妇产科收治的65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配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仅应用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产后不同时间点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药物作用起效快,大大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蔡志敏 《北方药学》2021,18(5):77-78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局部螺旋式缝合止血术在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分析78例此类患者的临床数据,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对产后出血高危孕妇剖宫产术中给予卡前列氨丁三醇促宫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子宫局部缝合止血术治疗,对二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的出血量较少.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局部螺旋式缝合止血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妇,能提高止血效果,减少出血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子宫肌层注射辅助治疗顺产后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0例顺产后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的产妇以投掷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出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子宫肌层注射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危妊娠孕产妇剖宫产术中不同时间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其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收集180例有产后出血倾向并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使用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即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先后宫体注射和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若宫缩乏力致出血量增加且按摩子宫无效时再行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两组孕产妇均可视情况继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7.7%,显著低于对照组(28.7%),且研究组产妇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可自行好转。结论: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彭方亮  ;赵卫兵 《中国药房》2014,(32):3015-3017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产后出血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经阴道分娩产妇在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剖宫产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单次子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后,均给予缩宫素20 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必要时可重复静脉滴注缩宫素;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mg,qd。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0.25 mg宫体注射,视子宫收缩情况,可重复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0.25 mg,每日总剂量不超过2.0 mg,两次用药时间需间隔15 min以上。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宫缩强度、不同出血量者不同时间点的止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总有效率、宫缩强度、不同出血量者用药后5、10及15 min的止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较单用缩宫素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治疗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在胎儿娩出后注射的药物成分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所有产妇在娩出胎儿后宫体注射20U缩宫素,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20U缩宫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宫体注射25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产妇的治疗时间,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有利于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和护理经验总结.HT5"H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1~2016年12月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者23例纳入研究对象中作为试验组,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另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4例作为常规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HT6K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止血时间、出血量较常规组显著较优,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可有效止血,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行剖宫产手术并有潜在出血征兆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益母草注射液进行预防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缩宫素进行预防治疗,比较两组防治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分别为(422.41&#177;213.49) mL、(35.29&#177;16.44) 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89.64&#177;345.21)mL、(69.31&#177;29.47)mL(t=6.732、8.915,均P<0.05);观察组无1例发生产后出血,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3,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出血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减少剖宫产子宫出血的发生并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有利于产妇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0.25mg肌内注射。对照组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应用称重法计算2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出血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16.0%(4/25)低于对照组的56.0%(1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较单独使用缩宫素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欣母沛用于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宫缩乏力的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结果 56例产妇止血得以控制,无1例子宫切除。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