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制备辛伐他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并研究其经灌胃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热熔乳化超声 低温固化法制备辛伐他汀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辛伐他汀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包封率、微观形态及体外药物释放特性。研究辛伐他汀固体脂质纳米粒经灌胃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结果: 辛伐他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42.5±62.1) nm,多聚分散系数为0.225±0.031,Zeta电位为(-32.1±4.2) mV,包封率为(95.7±2.6) %,在24 h内平稳缓慢释药。辛伐他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Cmax和AUC0 t分别为辛伐他汀混悬液的2.89倍和1.83倍。结论:辛伐他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能快速吸收,显著提高了药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
肖志方 《中国药师》2015,(9):1512-1515
摘 要 目的: 制备美洛昔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透皮吸收行为。方法: 采用热熔乳化超声 低温固化法制备美洛昔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包封率、粒径分布、Zeta电位、微观形态及体外药物释放特性,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其透皮吸收行为。结果: 美洛昔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为(85.6±2.7)%,平均粒径为(213.5±52.6)nm,Zeta电位为(-32.2±3.9)mV,透射电镜显示美洛昔康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均一,成球状分布。其12 h药物累积透皮量显著高于美洛昔康溶液。结论: 美洛昔康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累积透皮量,有望成为美洛昔康的新型局部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3.
何瑶  郭晓华 《中国药师》2018,(5):792-796
摘 要 目的:制备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评价其对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的抑瘤率。方法: 采用热熔乳化 高压均质法制备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外观、微观结构、粒径分布、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评价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释药行为,比较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与依托泊苷注射液对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结果:本研究制备的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呈淡蓝色透明状液体,在透射电镜观察呈圆整球状或类球状分布,大小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153.2±32.8)nm,PdI为(0.185±0.031),Zeta电位为(-17.4±1.1)mV;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可延缓药物释放,在24 h内药物累积释放52.4%;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抑瘤率显著高于依托泊苷注射液(P<0.05),说明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能够显著抑制Lewis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结论:本研究通过热熔乳化 高压均质法制备的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对Lewis肺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抑瘤效果,可以作为依托泊苷的新型给药系统,对肺癌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设计和开发重楼总皂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 根据重楼总皂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剂型及给药特点确立了目标产品概况,并根据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通过风险评估工具确定影响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剂学性质的关键性变量。首先应用Plackett Burman试验筛选出对重楼总皂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剂学性质影响显著的关键变量,然后对筛选出的变量应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进一步优化。评价重楼总皂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多聚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微观形态等理化性质,考察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释药情况。结果: 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为:单硬脂酸甘油酯浓度为5.5%,大豆磷脂浓度为8.0%,均质次数为6次,固定药物浓度为5.0%,表面活性剂种类为吐温80,均质压力为600 bar,均质温度为65 ℃。采用优化后处方工艺制得的重楼总皂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16.5±32.1)nm, PdI为0.198±0.018,Zeta电位为(-23.6.5±0.9)mV,透射电镜显示固体脂质纳米粒呈球状分布,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具有缓释效果,24 h累积释药为63.5%。结论: 运用QbD理念设计和开发重楼总皂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切实可行,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5.
马宝花  杨海  刘雪丽  周学锋 《中国药师》2015,(12):2050-2053
摘 要 目的: 研究托氟啶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壳聚糖修饰的托氟啶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方法: 采用薄膜 超声分散法制备托氟啶固体纳米脂质粒(TFu-SLNs)及壳聚糖修饰的TFu-SLNs,并对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设计优化制备方法,同时考察处方稳定性。结果: 薄膜 超声分散法制备的TFu-SLNs平均粒径为160.2 nm,Zeta电位为-33.12 mV,壳聚糖修饰TFu-SLNs平均粒径为400.3 nm,Zeta电位为+12.87 mV。经壳聚糖修饰后,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加,电位逐渐增大。优化后的处方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结论:通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TFu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进行优化,得到TFu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壳聚糖修饰的TFu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优化处方。  相似文献   

6.
朱钰叶  张玲 《中国药师》2018,(3):420-425
摘 要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素白蛋白纳米粒,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去甲斑蝥素白蛋白纳米粒,以白蛋白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和药物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首先应用Plackett Burman试验设计法筛选出对白蛋白纳米粒性质影响显著的处方和工艺变量,再通过Box Behnken试验设计法对筛选的变量进一步优化。考察了去甲斑蝥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外观形态、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及体外释药行为。结果:通过优化制备的去甲斑蝥素白蛋白纳米粒呈类球形分布,平均粒径为(105.2±30.1)nm,PdI为0.127,Zeta电位为(-24.7±1.9)mV,在0.5%吐温80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24 h的累积释放度为81.4%。结论:采用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去甲斑蝥素白蛋白纳米粒,工艺简便可行,重复性好,有望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研究阿魏酸川芎嗪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 PEG-FATM-SLN) 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及细胞摄取性能。 方法: 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以包封率及粒径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及工艺。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PM) 为模型做体外细胞摄取试验。 结果:制备PEG-FATM-SLN最优处方为阿魏酸川芎嗪10 mg,单硬脂酸甘油酯0.3 g,乙酸丁酯1.5 ml,蛋黄卵磷脂0.4 g,泊洛沙姆1 880.6 g,硬脂酸钠0.02 g,水20 ml,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2000(DSPE PEG2000) 0.02 g。制备的样品粒径为(107.1±1.1) nm,包封率为(53.3±3.0)%。体外释放试验和巨噬细胞摄取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具有明显的缓释性能和抗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结论:本研究制备了粒径小,包封率高的阿魏酸川芎嗪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为其新剂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艳 《中国药师》2017,(6):1023-1028
摘 要 目的:制备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与及组织分布。 方法: 采用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并评价了白蛋白纳米粒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外观形态以及体外释药行为;考察了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特征。 结果: 本研究制备的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21.9±41.6)nm,PdI为0.197,Zeta电位为(-42.1±0.9)mV,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在0.5%吐温80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24 h累积释放67.5%;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和伏立康唑注射剂的AUC0-24分别为(98.27±1.42)和(105.32±1.45)g?h?L-1,MRT0-24分别为(4.48±0.38)和(4.86±0.51)h;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能增加药物在大鼠肝、脾、脑中的靶向性。 结论: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在大鼠体内具有良好的肝、脾、脑中靶向性,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索薄膜分散 超声法制备烟酸姜黄素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工艺参数对其粒径及包封率的影响,以期获得制备粒径小、包封率高的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烟酸姜黄素酯的含量,以烟酸姜黄素酯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及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法、95%可信区间重叠法统计分析,优选薄膜分散 超声法制备烟酸姜黄素酯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小、包封率高的工艺参数。结果:烟酸姜黄素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水浴温度40℃,茄型瓶旋转速度80 r·min-1。制得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07.8 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为0.583,包封率为68.91%。结论:茄型瓶旋转速度对薄膜分散 超声法制备烟酸姜黄素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影响较大,而水浴温度对其包封率影响较大,两者兼顾考虑,在优选的工艺条件下,可获得平均粒径较小、包封率较高的烟酸姜黄素酯固体脂质纳米粒。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薄膜-超声法制备芦丁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法考察硬脂酸和大豆卵磷脂的用量、吐温-80和聚乙二醇-400的体积分数对包封率的影响,优选最佳处方。用透射电镜观察外观形态,用电位/纳米粒度分析仪分析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电位,用透析法评价体外释药特征。结果以最佳处方制备的芦丁固体脂质纳米粒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195.8±11nm,Zeta电位为-20.65±0.6mV,平均包封率为86.31%,72h体外累积释放87.32%。结论按最佳处方工艺制备的芦丁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较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