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普唑仑(alprazolam)系三唑苯并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有效。初步研究证实对惊恐障碍亦有疗效。作者应用中、高剂量的阿普唑仑治疗46例焦虑障碍患者时,有15例(33%)出现重性抑郁症。本文所有参加8周双盲对照研究的患者,均符合DSM-Ⅲ空旷恐怖症伴惊恐发作或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8周后,原接受阿普唑仑治疗者继续应用,用安慰剂者改用阿普唑仑治疗1年。惊恐发作前患者没有抑郁症状,并且惊恐发作后出现重性抑郁症(DSM-Ⅲ标准)的患者,在入组时无抑郁症状。本文从中选2例病例报告如下: 例1,女性,32岁,已婚,患空旷恐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目前综合性医院临床各科室对惊恐障碍识别的临床分析和艾司西酞普兰在综合医院治疗惊恐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胸闷、心慌、濒死感等不适主诉至我院就诊排除躯体疾病后转诊至医学心理科就诊268例患者,分析其中确诊为惊恐障碍的179例患者在临床各科室的首诊诊断构成,以及对其中168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疗程8周,并用惊恐相关症状量表(PA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评定量表(SERS)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确诊为惊恐障碍的179例患者在临床各科室的首诊诊断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抑郁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癔症、其他疾病等,首诊时诊断为惊恐障碍的患者仅占9.5%。患者在治疗1周、治疗2周艾司西酞普兰组的HAMA、PAS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而在治疗4、6、8周,两组患者的HA-MA、PAS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周时,艾司西酞普兰组治愈率为65.4%,有效率为91.4%,帕罗西汀组分别为63.7%,91.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医院临床各科室对惊恐障碍患者首诊时的识别率较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惊恐障碍患者中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及其与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惊恐障碍患者与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治疗前后的胆固醇水平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男性惊恐障碍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男性正常对照者;男性惊恐障碍患者(尤其是阿普唑仑使用者)在抗惊恐治疗后的胆固醇水平下降最为显著。结论惊恐障碍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可能与其内源性焦虑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惊恐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46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成西酞普兰治疗组、帕罗西汀对照组,并用HAMA、GAS、SERS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除了在治疗第1周末,西酞普兰治疗组的HAMA分值高于对照组外,在第2、4、6周末,两组患者的HAMA、GAS分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西酞普兰组患者在治疗6周末,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3.2%、84.2%,而帕罗西汀组分别为68.2%、90.9%,与帕罗西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西酞普兰组平均剂量(41.87±15.36)mg/d;帕罗西汀组平均剂量(40.91±14.44)mg/d。在副作用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患者疗效及副作用与帕罗西汀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与心绞痛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并比较17例惊恐障碍(惊恐障碍组)与27例心绞痛(心绞痛组)及39名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结果:两患者组血清N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惊恐障碍组与心绞痛组比较血清NO水平无显著差异;惊恐障碍组血清NO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心绞痛组血清NO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患者组血清NOS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惊恐障碍与心绞痛症状相似可能与NO的下降有关.惊恐障碍成为心绞痛的危险因素由NO下降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惊恐障碍患者对情感刺激相关的杏仁核时程反应.方法 13例首次发病、未经治疗的惊恐障碍患者(惊恐障碍组)和13名健康个体(对照组)在被动注视任务下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采用感兴趣区分析方法,比较2组被试的杏仁核在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图片任务下组块间的血氧依赖信号时间反应特征,并对情绪图片愉悦度等评分.结果 (1)对正性任务,左侧杏仁核存在“组×时间”交互作用[F(4,96) =4.89,P<0.01],右侧杏仁核表现时间效应[F(4,96)=4.85,P<0.01],2组均呈激活强度显著降低形式;(2)对负性图片被动注视任务,右侧杏仁核表现显著的组间差异[F(1,24) =9.01,P<0.01],惊恐障碍组强于对照组;(3)中性图片被动注视任务条件下,惊恐障碍组和对照组双侧杏仁核在组水平、时间水平和组×时间交互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惊恐障碍患者表现为杏仁核对正性和负性情绪图片反应敏感、增强,从fMRI方面支持惊恐障碍患者情绪反应敏感的假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01例惊恐发作患者诊断归属及发作场所变化。方法:对101例惊恐发作患者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用定式临床检查-临床版(SCID-CV)进行诊断;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发作情况。结果:符合DSM-Ⅳ惊恐障碍90例(89.1%),广泛性焦虑障碍6例(5.9%),抑郁障碍3例(2.9%),强迫障碍及精神分裂症各1例。90例惊恐障碍患者中,首次发作场所为家中50例,公共场所31例,途中9例;76.6%患者常在初次发生发作的场所发作,23.4%发作场所没有倾向性,仅1例发作场所固定。11例非惊恐障碍患者首发场所为家中3例,公共场所8例;此后发作场所均不固定。结论:约90%惊恐发作患者诊断为惊恐障碍,首次多发作于家中,并且倾向于在初次发作的场所发作;非惊恐障碍患者发作场所不固定。  相似文献   

8.
关于惊恐发作的一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惊恐发作又称为急性焦虑发作,常见于焦虑性神经症,旷野恐怖症以及某些躯体疾病(如功能性心血管障碍,嗜铬细胞瘤,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其中惊恐症(又称急性焦虑性神经症)则以频繁的惊恐发作为其待征。现将近年来有关的一些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惊恐障碍患者童年期创伤经历是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方法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对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住院患者中,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惊恐障碍诊断标准的早年(16岁以前)有过负性经历的90名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惊恐障碍严重程度量表(PDSS)评估惊恐障碍严重程度,分析童年期创伤经历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根据CTQ结果,90名惊恐障碍患者中,情感虐待的检出率为64.8%,躯体虐待检出率为40.7%,性虐待检出率为31.9%,情感忽视检出率为89.0%,躯体忽视检出率为91.2%。CTQ总评分(40.65±11.34)分,PDSS评分(12.75±5.61)分,CTQ总评分及各种创伤经历与惊恐严重程度无线性相关。结论惊恐障碍患者童年期创伤经历与惊恐障碍严重程度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药物和心理治疗对惊恐障碍(PD)均有效,然究竟是药物还是心理治疗或两者结合更有效尚不清楚。对照研究结果不尽一致。部分研究发现心理治疗效果较好,也有发现药物或两者结合疗效更好。用于PD的药物主要有丙咪嗪、氟伏草胺、帕罗西汀、丁螺环酮等。然而有研究发现丙咪嗪对PD与安慰剂无异。本研究先假设可逆性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MAOI)吗氯贝胺和认知行为治疗(CBT)对PD均有效,然后对照两者单独及联合应用的疗效。方法:55例病人在“知情同意”后被随机分入下列治疗组:吗氯贝胺加CBT组;吗氯贝胺加临床支持组;安慰剂加CBT组和安慰剂加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迫障碍患者与惊恐障碍患者注意功能的特征. 方法:采用倒行掩蔽测验(BMT)和连续操作测验(CPT)分别对强迫障碍患者、惊恐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者3组各38例评估其注意的激活度、选择性注意和维持注意功能,以Maudsley强迫障碍症状问卷和Yale-Brown强迫量表对强迫患者评定其强迫症状严重程度. 结果:掩蔽时间分别为30 ms和50 ms时,强迫障碍患者组的BMT正确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无掩蔽时,两组BMT正确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情境下,两组CPT正确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惊恐障碍患者在不同掩蔽的BMT正确数、不同情境下的CPT正确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掩蔽时间为30 ms和50 ms,强迫障碍患者组的BMT正确数[(5.6±2.5)和(9.2±4.1)]显著低于惊恐障碍组[(7.6±4.2)和(12.1±4.3)],(P均<0.05);而无掩蔽时,两组BMT正确数以及3种情境下的CPT正确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迫障碍患者的BMT正确数与Maudsley强迫障碍状问卷、Yale-Brown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量表的得分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强迫障碍患者可能存在明显的选择性注意受损,而惊恐患者的注意功能无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12.
焦虑性障碍以女性为多,常见于育龄妇女,大约70%惊恐障碍的女性患者在18~35岁之间出现症状[1]。其中许多患者需要抗惊恐治疗,因此必须考虑到药物对胎儿发育的影响。1 孕期惊恐障碍妊娠对惊恐障碍可以没有影响,甚至可改善症状,但有些患者使症状迁延加重,需要抗惊恐药物治疗[2]。有人提出孕期的激素变化可能产生焦虑。还有人提到黄体酮的代谢产物有类巴比妥作用,可以产生焦虑[3]。妊娠还会削弱交感神经系统对各种生理性应激源的反应。作者单位:100088 北京安定医院2 产后惊恐障碍产后是增加惊恐易感性的时期。惊恐障碍可首发于产后,常发现…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亚型惊恐障碍的临床症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伴或不伴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无差异。 方法 :对连续门诊的 46例伴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患者 ,和 5 4例不伴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照比较。 结果 :在恶心或腹部不适 ,麻木或刺痛 ,害怕发疯等症状评定上 ,存在显著差异 (P<0 .0 5 )。 结论 :惊恐障碍存在伴广场恐怖和不伴广场恐怖两个临床亚型 ,而伴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是惊恐障碍一个更严重的亚型  相似文献   

14.
惊恐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心率变异性是评估自 主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该指标降低被认为是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体现。本文总结了惊恐障 碍患者与健康人群、其他焦虑障碍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心率变异性方面的差异,回顾了药物和心 理治疗对惊恐障碍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旨在为有效治疗惊恐障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焦虑障碍的代表疾病主要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场所恐怖症、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等,该组障碍的共同特征是过度害怕和焦虑的心境,以及相关的行为紊乱。广泛性焦虑障碍表现为对多种主题、事件或任务感到严重的焦虑与担心。惊恐障碍是指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反复出现惊恐发作并担心再次发作。场所恐怖症是指个体对某些场合的强烈恐惧、焦虑与回避,患者常担心无法逃离、得不到帮助或健康受到威胁。社交焦虑障碍表现为回避社交环境,过分担心他人的负性评价。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咨询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惊恐障碍患者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在rTMS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疗程12周。治疗前后采用惊恐障碍相关症状量表(PA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度(CGI-S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测验(WMS)评定认知功能;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PASS、CGI-SI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8周后研究组PASS、CGI-SI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WCST与WMS中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阿戈美拉汀片治疗老年惊恐障碍安全、有效,rTMS联合阿戈美拉汀片可以提高疗效,同时改善老年惊恐障碍患者的记忆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对21例恐怖症病人采用自我暴露疗法合并阿普唑仑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为78.95%,自我暴露组有效率为77.77%,合并组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大剂量阿普唑仑常有副反应,且大部分病人不能停用药物。合并阿普唑仑可以帮助降低焦虑,提高对自我暴露治疗的依从性,但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佐匹克隆与阿普唑仑对照治疗伴睡眠障碍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72例老年期痴呆睡眠障碍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39例,每晚睡前15 min口服佐匹克隆片7.5 mg/d;对照组33例,每晚睡前15 min口服阿普唑仑片0.4 mg/d,两组疗程均为3周;采用多导睡眠图评价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睡眠参数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佐匹克隆组除口腔苦味感外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51%)低于对照组(60.61%,χ2=11.39,P0.01),佐匹克隆组口腔苦味感发生率(100%)高于阿普唑伦组(3.03%,P0.01)。结论:佐匹克隆与阿普唑仑能够缩短伴睡眠障碍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入睡时间,提高睡眠的质量,疗效相当。但佐匹克隆除口腔苦味感明显外,其他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合并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62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合并阿普唑仑),对照组(阿普唑仑)各31例,完成8周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结果帕罗西汀组显效率为93.3%,阿普唑仑组显效率71%,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SAS、HAMA4、8周末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帕罗西汀组为25.7%,阿普唑仑组57.7%,两组间比较有差异。结论帕罗西汀合并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20.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米氮平对惊恐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42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疗程8周,并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抗抑郁药不良反应评定量表(SERS)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的第1周、第2周末米氮平组的HAMA分值均高于对照组,而在4、6、8周末,两组患者的HAMA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治疗8周末时,米氮平组治愈率为65%,有效率为90%,帕罗西汀组分别为63.6%、90.9%。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在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米氮平治疗惊恐障碍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副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