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绍勇  张小利  张振华  易月  张基  刘李  刘晓东 《中草药》2013,44(21):3030-3034
目的 研究痰热清注射液不同组分配伍给药对3种活性标志物黄芩苷、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配伍的合理性。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尾iv给予黄芩提取物、熊胆粉提取物、黄芩+熊胆粉、黄芩+山羊角提取物、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提取物1次。LC-UV方法测定黄芩苷的血药浓度,LC-MS方法测定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血药浓度,WinNonlin 6.3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不同配伍给药后,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仅使黄芩苷的AUC发生改变,且其AUC值呈现黄芩<黄芩+山羊角<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的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药动学参数基本未发生改变,表明不同配伍不改变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药动学行为。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不同配伍可影响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增加其暴露量,但不影响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药动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简龙海  王柯  季申 《中成药》2014,(4):799-803
目的推测痰热清注射液中与熊胆粉的化学成分相近似的未知成分。方法由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在冰醋酸中经过氯铬酸吡啶氧化反应作为对照物,经乙腈稀释后进行RP-HPLC-MSn分析。Agilent SB C18色谱柱(2.1 mm×15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甲酸(45∶55);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进样量1μL。结果 2个未知成分分别为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的氧化物。结论熊胆氧化产物的结构需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痰热清注射液中黄芩苷、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色谱柱zorhax SB-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5%三氟乙酸水溶液(A)-乙腈(B),线性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1);检测器载气流量2.5 L·min~(-1),漂移管温度95℃.结果:黄芩苷、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61~4.27,0.93~6.51,0.15~1.05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101.0%,98.7%.结论:此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用于痰热清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简龙海  闻宏亮  毛秀红  夏晶  王柯  季申 《中成药》2013,35(1):109-113
目的建立HPLC-UV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粉部分的指纹图谱并定量测定其中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方法 Waters Atlantis C18色谱柱(4.6mm×15c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测定波长为203nm。结果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粉部分具4个共有峰,包括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13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分别在进样量6.532~685.6μg、2.605~20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2%、100.4%,RSD分别为2.0%、2.5%。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粉部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UPLC-Q-TOF/MS对大鼠血液中痰热清注射液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分析,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模式获取数据,数据采集范围m/z 100~1 100,通过同对照品对比、质谱分析、检索文献等方法进行物质鉴别。结果:共鉴别分析出27种入血成分,获得其中5种主要指标成分绿原酸、黄芩苷、咖啡酸、熊去氧胆酸与鹅去氧胆酸的主要代谢产物及代谢途径。咖啡酸、绿原酸可生成多种Ⅰ相和Ⅱ相消除产物,代谢途径多样;而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与黄芩苷则主要以Ⅱ相消除为主。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中仅有部分次要成分不会被吸收入血。建立的UPLC-Q-TOF/MS可对痰热清注射剂入血成分进行快速有效的定性鉴别,并可确定主要成分的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6.
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黄芩苷的药动学参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电化学检测测定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黄芩苷在大鼠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其药动学参数是Vd=2.53L,Ke=4.17h-1K12=5.25h-1K21=0.63h--1t1/2=0.16h,α=10.29ng·ml-1·h-1β=0.29ng·ml-1·h-1AUC=1.93μg·h·ml-1。  相似文献   

7.
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测定黄芩苷的药动学参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电化学检测测定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黄芩苷在大鼠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其药动学参数是Vd=2.53L,Ke=4.17h-1,K12=5.25h-1,K21=0.63h-1,t1/2=0.16h,α=10.29ng·ml-1·h-1,β=0.29ng·ml-1·h-1,AUC=1.93μg·h·ml-1。  相似文献   

8.
研究刺五加注射液中3个活性成分,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及异嗪皮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并与相应单体分别经静脉注射给药后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比较。将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静脉注射给予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及相当剂量的刺五加注射液。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及异嗪皮啶的浓度并采用DAS 2.0 数据处理软件及SPSS 17.0 统计软件分别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及比较。静脉给药后,3种单体成分与刺五加注射液主要药动学参数如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血浆清除率(CL)、消除半衰期(t1/2)等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刺五加注射液中紫丁香苷AUC较单体给药组明显增大,CL较单体给药组明显减小;刺五加苷E的AUC较单体给药组明显减小,CL较单体给药组明显增大;注射液中异嗪皮啶较单体给药组t1/2延长。可见与单体给药相比,刺五加注射液中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及异嗪皮啶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存在差异。刺五加注射液中的其他共存成分可能对单个有效成分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银黄颗粒剂中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银黄颗粒剂中黄芩苷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ODS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2.7,54:46),检测波长:276nm,流速:1.0m l.m in-1,柱温:40℃。结果:黄芩苷在0.05~10μg.m 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6575X-0.1479,r2=0.9996,当信噪比(S/N)≥3时,血浆中黄芩苷最低检测浓度为8 ng.m l-1。黄芩苷在大鼠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Vd:2.65 L,K12:5.36 h-1,K21:0.71 h-1,Ke:4.25h-1,t1/2:0.17 h,AUC:2.01μg.m l-1.h。结论:本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黄芩苷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宋汉敏  刘乃强  刘素梅  聂桂华 《中草药》2007,38(9):1320-1323
目的建立痰热清氯化钠注射液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ELSD法检测痰热清注射液中非挥发性成分,以黄芩苷对照品为参照,标定共有峰,计算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比值,确定10批样品之间的相似度。结果在全面方法学研究的基础上,对10批痰热清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检测分析,HPLC指纹图谱有16个共有峰,其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比值均符合要求。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作为痰热清氯化钠注射液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壳聚糖微球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勤  顾勇  李纳  郭倩  徐晓玉  张继芬 《中草药》2013,44(14):1939-1943
目的 比较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壳聚糖微球、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姜黄素壳聚糖微球、姜黄素原料药的药动学特征,探讨磷脂复合物壳聚糖微球药物载体的优势.方法 SD大鼠ig给予4种姜黄素制剂100 mg/kg(以姜黄素计)后,定时取血,以大黄素为内标,乙腈-2%醋酸水溶液(55∶45)为流动相,HPLC法检测姜黄素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DAS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姜黄素脂复合物壳聚糖微球的tmax、t1/2分别为2.0、3.2 h,较原料药(0.6、1.2 h)、壳聚糖微球(1.4、2.3 h)、磷脂复合物(1.2、1.7h)均有所延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原料药、壳聚糖微球、磷脂复合物的7.49、2.07、2.67倍.结论磷脂复合物壳聚糖微球较单一的磷脂复合物或壳聚糖微球更能延缓药物释放,促进药物吸收,是半衰期短、溶解度低药物的优良口服给药载体.  相似文献   

12.
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经口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屈艳格  陈军  王冬月  蔡宝昌 《中草药》2013,44(8):1008-1012
目的 比较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马钱子碱、马钱子总生物碱和马钱子优化总生物碱)ig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大鼠ig给药后取血,以石杉碱甲为内标,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马钱子碱,DAS l.0程序拟合房室模型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ig给药后马钱子碱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二室模型;与马钱子碱单体给药相比,马钱子总生物碱与马钱子优化总生物碱能显著增加马钱子碱的体内吸收,其他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结论 ig给以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后,马钱子其他生物碱类成分对马钱子碱有吸收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揭示少腹逐瘀汤(SZD)对布洛芬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DAD法定量分析SZD与布洛芬合用后布洛芬药动学参数的变化;采用UHPLC-QTOF-MS联用方法,利用碰撞能量梯度(MSE)和质量亏损过滤(MDF)技术,对SZD与布洛芬合用后布洛芬在血浆、尿液、粪便中的代谢产物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单独给予布洛芬其在大鼠体内吸收较快,0.5 h达峰,与不同剂量SZD合用后,tmax均延长(P<0.01),Cmax均为下降趋势,但与布洛芬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布洛芬与临床等效量的SZD合用后,AUC显著增高(P<0.05),提示其生物利用度提高,表观清除率降低;与5倍临床剂量的SZD合用后,t1/2z显著降低(P<0.05).服药2h后,布洛芬与不同剂量SZD合用后其血药浓度下降均较布洛芬组缓慢.布洛芬单用时其代谢产物主要为2'-羟基布洛芬、2'-羟基布洛芬-葡萄糖醛酸苷、2'-羧基布洛芬和布洛芬-葡萄糖醛酸苷;与SZD合用后,在血浆、尿液、粪便中共发现17个布洛芬的代谢物,其中粪便中存在羟基化产物、降解产物、乙酰化产物、羟基硫酸化产物等;血浆中存在去甲基化产物、羟基化产物、乙酰化产物以及硫酸酯化产物等;尿液中代谢产物除半胱氨酸共价结合物外与布洛芬单用时一致.结论 布洛芬与SZD合用后,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发生变化,且该变化与SZD的剂量存在一定关系,为二者临床联合用药及进一步揭示其药效变化与机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惊天宁注射液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惊天宁注射液中黄芩苷及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惊天宁注射液静脉注射给予大鼠,不同时间点采血,甲醇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黄芩苷及芍药苷血药浓度,并用DAS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惊天宁注射液静脉给药后,黄芩苷和芍药苷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在大鼠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黄芩苷和芍药苷药时曲线下面积在实验剂量范围内符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黄芩苷和芍药苷的体内血浆药物浓度的同时分析。血浆中黄芩苷及芍药苷消除较快。  相似文献   

15.
于莲  杜妍  平洋  郭宇 《中草药》2014,45(8):1110-1114
目的 对连接叶酸主动靶向头的水飞蓟宾固体脂质纳米粒(FA-SIL-SLN)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和小鼠体内靶向性研究。方法 大鼠或小鼠尾iv给予水飞蓟宾(silybin,SIL)水溶液、水飞蓟宾固体脂质纳米粒(SIL-SLN)溶液和FA-SIL-SLN溶液,HPLC法检测不同时间血浆和各组织中SIL浓度,利用3P97软件统计学方法分析SIL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小鼠体内靶向性。结果 FA-SIL-SLN与SIL水溶液组和SIL-SLN组相比具有良好的缓释能力和长循环特性,肺部相对摄取率(re)为SIL水溶液的3.98倍;相对靶向系数(te)为SIL水溶液的2.85倍,同时,能减少药物在心脏和肾脏中的分布。结论 SIL-SLN、FA-SIL-SLN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及肺部靶向性,可降低药物对心脏、肾脏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纳入有关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0评价标准和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35名受试者。无研究提及失访,亦未做意向性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总有效率(OR=4.17,95% Cl [2.27,7.69])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的10篇研究报道的不良反应表现轻微。西医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可以提高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增加了本次系统评价结论产生偏倚的风险,因此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痰热清治疗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观察痰热清对ICU内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中心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行气管插管切开,应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静滴。结果观察组在化痰排痰、抗炎抑菌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良好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