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不同扫描方式影响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显示肝内血管的能力。方法 :对 92例患者作SCTA ,在快速注射对比剂 (3~ 4ml/s)后 ,对 5 2例患者从肝角向肝顶扫描 ,对 40例患者从肝顶向肝角扫描 ,经最大强度投影(MIP)法重建肝血管影像。结果 :从头侧向足侧扫描 ,门静脉显示较好 ,但肝静脉显示差。从足侧向头侧扫描 ,门静脉、肝静脉显示均较好。结论 :从足侧向头侧的扫描方式可作为肝血管SCTA常规检查的补充 ,有助于提高肝静脉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肝硬化门静脉SCTA扫描延迟时间,探讨门静脉及其侧支循环SCTA征像,评价前二者与肝功能关系。材料与方法76例中的21例行同层动态扫描,55例行全肝扫描,最大强度投影(MIP法)重建。结果1.肝硬化Ⅰ级门脉主干于55.1秒达峰值强化,Ⅱ级57.0秒。2.肝硬化Ⅰ级门脉分支平均级数为4.0级,Ⅱ级为2.6级,Ⅲ级为1.2级。3.SCTA可显示门脉1~2级分支增粗、扭曲扩张,食管周围等静脉曲张及脾肾、胃肾侧支开放。结论1.肝硬化门静脉SCTA最佳扫描延迟时间为50秒左右。2.门脉主干与肝实质强化峰值、峰值时间及门静脉分支显示与肝硬化分级有统计学差异。3.门静脉SCTA可以多方位、多角度立体显示门静脉血管树及肝内外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AVA)整合阵列空间敏感编码技术(ASSET)在肝血管成像中的价值。方法:对80例肝病患者行肝脏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采用LAVA整合ASSET;将LAVA采集的原始图像行最大强度投影(MIP)处理并分析其对肝脏病变及肝血管关系的显示情况。结果:80例肝脏病灶全部清晰显示。其中,肝癌42例44个,显示肿瘤血管30例,肿瘤供血动脉明显增粗、变形、移位20例,门静脉受侵25例,门静脉癌栓6例;肝血管瘤5例,肝囊肿8例,轻度肝炎6例,肝硬化18例,胆总管下段乳头状瘤1例。MIP显示肝动脉3级以上分支76例(95%)、门静脉3级以上分支72(90%)及肝静脉3级以上分支64例(80%)。结论:LAVA整合ASSET在肝脏动态扫描中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多期高质量增强图像并提供血管解剖信息,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门脉高压脐静脉再通及其螺旋CT血管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 (SCTA)技术对脐静脉开放的诊断价值以及脐静脉与腹壁静脉侧支、附脐静脉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对 2 7例门脉高压脐静脉再通患者行全肝扫描 ,采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法 )重建。结果 :脐静脉呈细管状开通 18例 ,粗管状 9例 ,SCT断面像表现为连续点状、结节或条管状增强血管影 ,SCTA显示肝圆韧带裂内一粗或细管状扭曲增强血管 ,向前与脐周曲张静脉相通 ;腹壁静脉曲张 2 1例 ,SCT断面像表现为腹壁小点状或小条形血管影 ,曲张静脉越近脐部越明显 ,SCTA示“海蛇头样”(Caputmedusae)改变。结论 :门脉高压时与门脉左支相连的侧支静脉为脐静脉 ,SCTA可多方位、多角度立体显示其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脏兼容性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MSCT肝癌CT检查患者45例,于动脉期22s、门静脉期55s行肝脏双期增强扫描,采用MPVR、MIP、VR、SSD重建技术行肝动脉、门静脉兼容性血管成像。其中22例作了肝动脉DSA造影及介入治疗。结果 动脉期肝动脉血管造影(SCTA)显示肿瘤血管31例,肿瘤染色17例,动-门脉分流(APS)9例。门脉期门静脉造影(SCTP)检出肿瘤对门静脉的侵犯25例,门静脉癌栓16例。MSCT显示的肿瘤血管、肿瘤染色、供血动脉的来源分布、APS及门静脉癌栓与DSA图像基本一致。MPVR、VR有利于检出肝癌供血动脉、肿瘤血管、肿瘤染色、APS及门静脉癌栓。结论 MSCT肝脏兼容性SCTA、SCTP血管造影,可为临床及肝癌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6.
用LAVA进行多期增强MR血管成像显示肝脏血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LAVA)多期增强MR血管成像(LAVA CE MRA),评估其对肝脏内血管显示的价值,以及对肝脏病变诊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对52例疑有腹部病变者行常规MRI扫描及Gd-DTPA增强并LAVA多期扫描,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血管,显示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并得到各血管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MIP重建肝内血管的显示情况进行分析,评估LAVA CE MRA对肝内血管显示的价值。同时记录肝脏病变信号的动态变化,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果:52例患者肝脏LAVA CE MRA图像能清晰显示肝脏内血管形态,达到诊断要求。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3级和3级以上分支显示率100%,门静脉、肝静脉4-5级以上分支显示率达到96.8%。肝脏病变的动态强化显示良好,部分病变供血来源显示清晰。结论:LAVA CE MRA能良好地显示肝内各血管及其与肝脏病灶的关系,提高对肝脏病变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潜在供肝血管系统评估的临床运用及价值。方法:对连续108例潜在右半肝供体行3期CT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和肝静脉期)。根据所有原始图像和重组图像进行供肝的血管变异分型,肝动脉、门静脉以及肝静脉系统分别进行Michels分型、Akgul分型及Nakamura分型。对其中45例行右半肝切除的供体的肝血管变异分型与术中发现进行比较。结果:108例潜在供体的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系统在MSCT上均显示清晰。根据肝动脉Michels分型,Ⅰ型有64例(59.3%),Ⅱ型9例(8.3%),Ⅲ型13例(12.0%),Ⅳ型4例(3.7%),Ⅴ型11例(10.2%),Ⅵ型3例(2.8%),Ⅷ型和Ⅸ型各2例(1.9%)。根据门静脉Akgul分型,A型有87例(80.6%),B型有15例(13.9%),C型4例(3.7%),E型3例(2.8%)。根据肝静脉Nakamura分型,Ⅰ型有73例(67.6%),Ⅱ型24例(22.2%),Ⅲ型11例(10.2%)。45例进行手术的供体的术前CT血管分型结果与术中发现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良好地显示潜在供肝的血管系统,对活体肝移植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血管仿真内镜技术(CTVE)在肾动脉狭窄(RAS)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例RAS及1例RAS肾切主后患者行肾动脉SCTA及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表面遮盖成像(SSD)和最大密度投影(MIP)。3例同时行肾动脉血管CTVE成像。结果:SCTA2DCT图像显示7例RAS患侧肾体积明显缩小,肾皮质明显变薄,无或部分强化。7例RASSSD和MIP均可清晰显示肾动脉主干狭窄的部位、狭窄程度与范围,但不能显示肾段较小肾动脉的狭窄情况。1例RAS肾切除术后MIP和SSD未见肾动脉有其分支显示。3例肾血管CTVE能显示狭窄的肾动脉开口及管腔明显变窄。结论:SCTA及CTVE是诊断肾动脉主干狭窄的有效方法,基本上可代替动脉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9.
单次屏气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门静脉造影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目的探讨中次收气三维对比增强门静脉造影(3DCEMRP)方法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9例病人接受3DCEMBP检查及三维时间飞越法(2DTOF)门静脉成像,其中无肝脏疾患者8例,肝硬化18例,肝癌12例,脾静脉血栓形成1例,Gd-DTPA用量为每公斤体重0.1~0.2mmol,用团注实验剂量确定门静脉峰值通过时间及扫描延迟时间,所有图像分别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评价门静脉成像质量、开放程度、侧支血管及从静脉曲张的情况。结果门静脉内造影剂峰值通过时间为17~45秒,所有病例3DCE哑MRP成像质量明显优于2DTOF门静脉成像。8例无肝脏疾病者,CEMRP均完整显示门静脉主干及肝内4级以上的分支;18例肝硬化中有17例显示门、脾静脉扩张迂曲,其中10例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例门静脉主干近段闭塞,12例肝癌中,5例门静脉主干和(或)其主分支闭塞,6例显示肝内门静脉分支受压、移位;1例脾静脉血栓形成,见脾静脉闭塞及广泛的侧支血管。结论3DCEMRP为一快速、有效评价门静脉系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MSCTA容积再现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检出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容积再现(VR)重建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检出的价值。方法 对40例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患者行MSCTA门静脉成像,工作站上采用VR进行血管重建。结果 40例中胃底-食道静脉曲张35例,脐静脉再通7例,脾-肾静脉交通11例,发生率分别为87.5%,17.5%,27.5%。其中,多发侧支循环: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合并脐静脉再通、附脐静脉曲张1例,合并脾-肾静脉交通10例。脐静脉再通合并脾-肾静脉交通及胸廓静脉分流各1例。结论 MSCTAVR重建能清晰完整显示门静脉高压(PH)侧支循环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经植于皮下的药物输入系统(DDD)作直接门静脉造影CT(CTP)的方法,评价其在肝癌术后复查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11例因肝癌手术中植入DDD的患者作CTP复查,用7号针头直接穿刺DDD后,以1ml/S的速度注入浓度为300mgI/ml的造影剂,20-25秒钟后用螺旋CT作全肝足头向扫描。结果:7例DDS的导管头置于门静脉的主干或脾静脉者,肝组织显著强化,而肿瘤病灶内部无明显强化,发现的最小病灶直径为3mm,与常规CT增强扫描相比,显示病灶更多、更为清晰,4例导管头置于门静脉分支者显示病灶的效果较差,本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肝癌术中植有DDD且导管头置于门静脉主干者,可常规作CTP复查。  相似文献   

12.
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诊断布加综合征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上布加综合征(BCS)的各种表现,并初步评价该项新技术的价值。方法33例BCS患者行3DCEMRA检查。23例为继发性BCS,分别继发于肝细胞癌(21例)、右肾上腺癌(1例)或血栓性静脉炎(1例)。10例为原发性BCS。观察肝静脉、下腔静脉(IVC)和门静脉的开放性,观察有无肝内外侧支、肝实质病变和门静脉一体静脉间曲张静脉。10例患者行下腔静脉造影术,2例行肝右静脉穿刺造影术,把3DCEMRA所获的诊断结果与造影相对照。结果3DCEMRA可显示BCS的各种表现。肝静脉表现包括:癌栓形成(19例)、肿瘤压迫(2例)、肝静脉未显示(4例)和局限性狭窄(4例)。IVC表现为严重狭窄或闭塞(10例)、肿瘤直接侵犯(2例)、癌栓形成(3例)、血栓性静脉炎(1例)和隔膜形成(3例)。9例显示肝内侧支形成,其中2例显示“蜘蛛网”征象。所见的肝外侧支包括扩张的奇静脉和半奇静脉(13例),以及左肾一膈下一心包膈静脉侧支(2例)形成。2例患者发现门静脉左支闭塞,10例患者发生门静脉.体静脉间静脉曲张。3DCEMRA发现的肝实质病变有:尾叶增大(7例)、不均匀强化(18例)和并发肿瘤(18例)。12例3DCEMRA诊断结果均与造影结果一致。结论3DCEMRA能显示BCS的各种征象,并能帮助提供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门静脉血管造影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螺旋CT门静脉血管造影(CTP)的最佳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正常和108例疑有肝脏疾病的患者作了最大强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法(SSD)CTP成像。使用不同的准直、延迟时间及扫描方向将正常组随机分为六组,定性和定量分析各组图像的差别。结果准直3.0~5.0mm,延迟时间45~50s,自足端方向扫描MIPCTP能同时显示4级以上门静脉分支和2级以上的肝静脉分支。CTP能直观地评价门静脉和肝静脉的位置、管径、有无门静脉受侵或癌栓形成,了解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分布范围和程度。CTP有助于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术前定位、Budd-Chiari综合症的诊断和术后随访。SSDCTP立体感强,但不利于细微结构和癌栓的显示。结论CTP是门静脉和肝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CO2—DSA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索二氧化碳气体作为血管造影剂的临床应用效果。材料方法:对16例患者行二氧化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O2-DSA)。其中肝动脉造影8例,腹主动脉造影1例,股动脉造影2例,直接门静脉造影3例,肾静脉造影2例,并与同一患者碘剂造影比较。结果:在8例肝肿瘤中,CO2-DSA显示肝动脉-门静脉瘘(APF)6例(6/8),而碘剂显示1例(1/8)。CO2-DSA显示肝内小动脉分支及肿瘤染色不如碘造影剂。但腹主动脉造影、股动脉造影和直接门静脉造影图像较满意,且副作用小。结论:CO2是一种安全的血管造影剂。CO2-DSA可得到准确、有价值的血管图像,且危险性小。它是显示肝APF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肝脏血管解剖和变异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行肝脏血管重建的可行性,优选门静脉的最佳延迟时间及后处理技术,评价CT血管成像(CTA)显示肝动脉解剖及变异的准确度。方法 100例进行了增强扫描,应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阴影成像法(SSD)及容积再现(VR)进行重建。其中84例被分为4组,经肘前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分别于25、50s,25、55s,25、60s,25、50、75s行增强扫描,另有16例仅在25s行动脉期容积数据采集。24例进行了DSA检查。以Michels分型进行肝动脉解剖分类。评价3组门静脉影像质量,分析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解剖及变异的构成比。结果 CTA显示肝动脉解剖的准确度为95.8%(23/24);正常肝动脉解剖69.0%(69/100),变异肝动脉31.0%(31/100)。50s组门静脉影像质量优于55s组和60s组(x^2=17.119,P〈0.001);VR和MIP显示门静脉级别的能力相当(Z=-0.805,P〉0.05),但优于SSD;正常门静脉解剖86.9%(73/84),解剖变异13.1%(11/84)。肝静脉显示率为60.0%(50/84例),肝右后静脉显示率为34.0%(17/50)。结论 用MSCT行肝脏血管的三维重建是可行的;CTA在显示肝动脉解剖方面与DSA相比有很高的符合率;50s延迟时间及MIP、VR重建可很好地显示门静脉。  相似文献   

16.
门静脉高压症脾脏循环影像学检查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及前列腺素E_1(PGE_1)间接门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是检查脾脏循环影像学改变较理想的检查手段。前者对胃左静脉(LGV)、胃短静脉(SGV)侧支的显示率分别为78.3%及39.1%,脾静脉栓塞率为4.3%,脾静脉逆肝血流率为17.4%。后者对LGV侧支及自发脾肾静脉分流侧支的显示率分别为87%及83%。脾静脉的血流时间平均速度(TAV)为10.91±2.99cm/s,当LGV及SGV侧支曲张严重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胃左腔静脉分流术是较合理的治疗方法;当行涉及脾静脉的分流术时,应首先了解脾静脉内有否栓塞;门静脉系统出现逆肝血流时,应有分流术指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源CT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术前、术后影像学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6例,在TIPS术前及术后复查均行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成像。将CT与DSA中门静脉分支、侧支血管及肝内分流道狭窄程度的显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双源CT和DSA 2种方法对3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属支、侧支血管开放情况和支架狭窄程度的判别上分别呈现为较高度一致性、中度一致性、较高度一致性。结论:双源CT可清晰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属支、侧支血管及肝内分流道狭窄程度,是TIPS影像学评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布加综合征MS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合理的MS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方法 随机选取82例临床或超声诊断为布加综合征而行MSCT血管造影检查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采用新扫描方法,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肝3期扫描方法 ;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最小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进行后处理,观察血管内造影剂均匀度及血管显示情况,分析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最佳扫描时间,并对比2组门静脉、肝静脉图像质量.结果 实验组除2例门静脉内造影剂稍有不均,余造影剂混合均匀,门静脉分支达6~9级;门静脉触发后延迟22 ~31 s(95%置信区间)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最好,肝静脉分支达4~7级.与传统肝3期扫描相比较,二者对于门静脉显示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肝静脉显示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布加综合征患者行腹部MSCT血管造影检查时,采用新方法 较之传统3期扫描方法 有很大优势,可有效降低造影剂用量和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内外门-体循环交通的发生率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肝内外门-体交通的螺旋CT三期扫描表现。结果肝外型门-体循环交通见于79例(98.75%),其中,食管下段黏膜下及食管周围静脉曲张48例(60%),奇静脉和半奇静脉扩张28例(35%),小网膜静脉曲张46例(57.5%),副脐静脉肝外型再通20例(25%),脾肾静脉和胃肾静脉分流10例(12.5%),腹膜后椎旁静脉曲张14例(17.5%);肝内型门-体循环交通6例(7.5%),其中,5例为门静脉左支与副脐静脉交通型(6.25%),1例为门静脉右后支与下腔静脉交通型(1.13%)。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显示有独特的价值,不仅能显示侧支循环的部位、范围和曲张的程度,而且可以追踪血流异常途径。认识侧支循环的CT表现特点,有助于肝内外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经皮脾穿刺CO2门静脉造影(CO2-SP)的临床价值。方法 36例患者均接受了CO2-SP及三维MR增强门静脉血管成像(3D—CE—MRA),评价门静脉主干、肝内分支、门静脉开放性、侧支循环的显示情况,建立评分标准评价两者的优越性。结果 CO2-SP时19例患者(52.8%)出现腹部轻度不适感觉,1例出现脾包膜下血肿,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16例无不适。CO2-SP对显示肝内门静脉分支优于3D-CE-MRA(总评分分别为232、198分,t=4.52,P〈0.01);显示门静脉的侧支循环与3D—CE-MR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评分分别为14、16分,t=0.62,P〉0.05)。结论 超细针直接法CO2-SP具有微创、安全、动态等优点,对肝内门静脉细小分支显示效果较MRI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