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焦虑、抑郁反应发生率及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6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正常人群60例为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进行调查;实验组给予3个月的心理干预后再次评估,并与心理干预前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实验组抑郁发生率为66.6%(40例),焦虑发生率为68.3%(41例);心理干预前实验组SAS及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干预后实验组SDS和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抑郁、焦虑反应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慢性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包含认知心理干预、个体化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及分级.结果 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分级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降低抑郁及焦虑分级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实施心理干预。两组在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程度及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干预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时增加为期8周的心理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不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对两个组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调查,主要是通过患者的自评量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相比于未进行心理护理的对比组患者,实验组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换患者。结论心理护理的干预可以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的产生,使乙型肝炎患者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其对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其中有50例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50例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重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值比对照组的低,且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要优于对照组的,数据分析差别明显。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其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都得到良好改善,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DS以及SAS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SAS评分均较干预前低,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干预后SAS评分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低,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干预后SDS评分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胸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手术患者因自身的创伤疼痛、环境改变、缺少亲人陪伴等,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康复,个别患者甚至出现轻生念头。我们对胸心外科ICU 70例手术患者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对促进康复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风偏瘫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及其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风偏瘫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6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然后再测评SAS及SDS1次,并与心理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中风偏瘫患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症状。经过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后,其SAS及SDS评分分别由(48.3±11.5)和(49.8±11.8)降为(41.4±7.2)和(41.9±7.6)(P<0.01)。其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分别由35.7%和48.4%降为9.5%和18.3%(P<0.01)。结论中风偏瘫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症状,心理干预可缓解中风偏瘫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在围术期焦虑和抑郁症状,探讨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择期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临床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干预护理后69例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后抑郁率、焦虑率以及合并抑郁焦虑率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忧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CT扫描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入院CT扫描患者(意识清醒者),以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评估,然后给予心理干预,出院前CT复查时再以SAS,SDS进行评估,两次结果作自身对照比较.结果 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心理干预对CT扫描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刘梅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211-212
目的分析并探讨心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SAS)量表和抑郁自评(SDS)量表分别评定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情绪变化。结果心理干预前和干预后焦虑患者分别为220例和35例,干预后患者焦虑情况明显减少。心理干预前和干预后抑郁患者分别为210例和33例,干预后患者抑郁情况也明显减少。结论心理干预对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有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为病后及时有效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05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研究,检出心理障碍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患者住院后1周内心理问卷调查显示,86%的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前,患者SCL - 90评分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SCL - 90评分与全国常模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心理应激水平,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艾滋病患者抑郁和焦虑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艾滋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参照组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P <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艾滋病患者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延缓疾病发展进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护理心理干预改善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焦抑郁情绪。多方位调整心理护理较多,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组)和同期5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普遍存在着焦虑及抑郁症状。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乙型肝炎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P<0.05),说明乙型肝炎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症状得到改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缓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胃癌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的行为干预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的行为干预疗法对胃癌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住院手术的胃癌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教育。结果治疗后心理干预的抑郁、焦虑状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说明通过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能更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及生理反应,能够改善胃癌术后放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使患者更好恢复和保持心理平衡,更有利于增强应激能力,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胃癌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的行为干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运用行为干预疗法在改善胃癌患者术前、术后抑郁和焦虑中的作用。方法:胃癌患者共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IKAP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抑郁、焦虑状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抑郁、焦虑状态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及生理反应,能够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使患者更好地恢复和保持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紧张性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67例紧张性头痛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3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紧张性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陆娟  向滨 《现代临床医学》2010,36(3):197-198
目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应对方式,降低抑郁症的发生。方法:以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每月1次"生命网"讲座与门诊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进行入组时、半年时、一年时的评定,观察干预效果。结果:2组入组时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及一年后干预组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赵泽芹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104-1104
目的 :观察术前两组病人的心理变化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的心理影响和血压、心率的变化。方法 :随机将64例泌尿、腹部手术病人分为医学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 ,两组病人均于入院后进行心理学调查 (焦虑 -SAS、抑郁 -SDS)和测量血压、心率。干预组进行心理学支持疗法 (PPST) ,对照组则不予任何心理支持 ,待手术前日再次进行SAS、SDS和监测血压、心率。结果 :两组病人入院后SAS、SDS和血压、心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而手术前日SAS、SDS明显减低 ,血压、心率亦明显减慢 ,而对照组SAS、SDS、血压、心率明显增快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手术病人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助消除焦虑和抑郁的心理和维持血压、心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