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和甲戊型肝炎合并感染较为少见,常给诊疗上造成困难,现将我院收治的34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甲戊型肝炎感染的患的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患者在临床表现、预后及病毒之间相互干扰方面的异同。方法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组5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组50例和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50例,其中每组各含4例肝硬化患者;对3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症状、转氨酶及胆红素方面,重叠感染组均重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或P〈0.01),但在与预后有关的一些指标,如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病死率,两种重叠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则有所不同:甲型肝炎重叠感染似对慢性乙型肝炎影响不大,但戊型肝炎重叠感染似对慢性乙型肝炎有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在病毒干扰方面,两种重叠感染似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戊型肝炎重叠感染更明显。结论甲型肝炎重叠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症状、转氨酶、胆红素虽有一定影响,但对其预后无太大影响,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似有一定的抑制,但不如戊型肝炎明显;戊型肝炎重叠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均有明显的影响,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也较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肝病毒(HEV)感染与肝炎重症化的关系。方法 对771例慢性乙肝患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试验(RIA)和斑点杂交试验检测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功能检测。结果 经临床观察、对照和分析。发现重叠HEV感染的慢性乙肝患的重型肝炎发生率和慢性乙肝重度发生率高。结论 提示HBV/HEV重叠感染在肝炎重症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德宏 《现代康复》1998,2(5):472-472
启东是肝癌高发区,各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十分常见。笔对己型肝炎HBV患重叠感染甲(HAV)、丙(HCV)、戊(HEV)型肝炎的临床特点、转归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和血清学特征。方法 对 117例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0岁以上组肝功能TBil、DBil、GGT与 6 0岁以下组相比较 ,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117例单纯戊型感染 94例 (80 .3% ) ,甲、乙、戊型重叠感染 3例 (2 .6 % ) ,甲、戊型合并感染 10例 (8.5 % ) ,乙、丙、戊型重叠感染 1例 (0 .8% ) ,乙、丁、戊型重叠感染 2例 (1.7% ) ,乙、戊型重叠感染 7例 (6 .0 % )。 117例血清抗 HEV阳性 113例 ,其中 113例血清HEV RNA阳性 4 2例 (37.2 % ) ,余 4例血清抗 HEV阴性而血清HEV RNA阳性 (19例已知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的急性肝炎患者 ,血清HEV RNA阳性 4例 (2 1.1% )。结论 散发性戊型肝炎老年患者黄疸发生率高 ,且淤胆现象多见 ;目前临床检测的抗 HEV是诊断戊型肝炎的主要方法 ,感染HEVⅣ型或HEV变异株的戊型肝炎 ,可用RT PCR方法检测HEV RNA确诊。  相似文献   

6.
甘利欣治疗乙型和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病人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可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我院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慢乙肝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40例,并与同期使用苦黄注射液作对照,观察其疗效。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病人均为...  相似文献   

7.
戊型肝炎病毒(HEV)经肠道传播感染人,在世界许多地区曾造成多次大流行,其流行地域广泛,危害大。笔者对1995—05—2009—10本院收治的100例重型肝炎中HEV感染与临床转归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的戊型肝炎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之一。近年来HEV各检测指标, 包括HEV RNA、HEV抗原、抗-HEV IgM及抗HEV-IgG等指标, 在方法学上有了新进展及在实验室诊断中有了新发现。急性戊型肝炎患者、慢性戊型肝炎患者、肝外临床症状患者诊断以及病原体携带者、相关职业体检人员检测等不同人群中应进行多指标联合诊断。不同人群各指标检测结果有各自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阎鹏  王红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385-538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在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方面,重叠感染组均较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表现严重或指标明显增高(P<0.05).预后指标中,ALT复常率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为82%,明显高于重叠感染组62.5%(P<0.05),但HBV DNA的不可测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均有明显影响,但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全球每年约发生2 000万例HEV感染, 其中约有330万例戊型肝炎, 7万例与HEV感染相关的死亡病例。过去10年, 我们对戊型肝炎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国仍有大部分HEV感染者, 尤其是重症及慢性戊型肝炎患者被漏诊或误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这一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 并基于医疗机构是目前我国诊断和治疗HEV的主要场所这一事实, 中国戊型肝炎研究协助组(CCSHE)、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和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共同制订了该共识, 希望促进医疗机构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的多学科、多部门联合, 有效筛查和诊断HEV感染人群;帮助戊型肝炎患者及时会诊和转诊, 优化患者随访及复诊管理流程, 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法。同时加强非感染、非肝病专科医师对戊型肝炎的认知, 以便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及时发现HEV感染者。  相似文献   

11.
Viral hepatitis 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na. To date, all five types, hepatitis A, B, C, D and E have been reported in China, and the incidences of all these types are high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Serological tests are mainly used for the diagnosis of hepatitis A, B, C and E in patients, epidemiological surveys and for efficacy studies of vaccines. Currently, nucleic acid-based assays are only used in research and for evaluation of antiviral and immuno-therapi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国分性别、分年龄组甲、乙、丙、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患病、死亡、疾病负担情况及20年的变化规律。 方法 利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0)中国病毒性肝炎结果,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对患病率、死亡率和疾病负担率指标进行标化;分性别、分年龄组对4种病毒性肝炎患病情况、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指标进行统计描述。 结果 中国1990年病毒性肝炎的患病数、标化患病率、死亡数、标化死亡率、伤残调整生命年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标化DALY率、早死造成的生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标化YLL率、伤残损失的健康生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和标化YLD率分别为5 912 987.44例、42 903.75/1000万、33 267.39例、348.06/1000万、1 480 678.28人年、13 841.84年/1000万、1 366 636.53人年、13 016.86年/1000万、114 041.75人年和825.15年/1000万,与之相比,2010年患病数、标化患病率、死亡数、YLD和标化YLD率增加,增幅分别为10.40%、10.09%、24.01%、8.12%和7.70%;标化死亡率、DALY、标化DALY率、YLL和标化YLL下降,减幅分别为2.37%、2.63%、25.34%、3.64%和28.26%。对于甲肝, 除15岁组患病数和YLD在20年间呈上升趋势外,其余各年龄组的所有指标呈下降趋势; 5岁组的儿童是甲肝高患病率和高DALY率人群,其值1990年分别为73 523.00/1000万和5023.00年/1000万,2010年分别为73 333.00/1000万和1935.00年/1000万。乙肝随年龄组增大患病率大致呈下降趋势,而死亡率大致呈上升趋势; 15~49岁组乙肝患病人数最多,患病率最低,50~69岁组DALY在20年间迅速上升,2010年为507 041.40人年,其值在各年龄组中最高。15~49 岁和50~69岁组是丙肝高患病和高负担人群,70岁组是其高死亡率人群,其值从1990年的33.40/1000万上升到2010年的52.80/1000万,增幅为36.74%。关于戊肝, 5岁和5~14岁组患病率和YLD率在过去20年呈上升趋势,其余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50~69岁和70岁组各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50~69岁组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的增幅分别为36.03%、20.10%和53.82%,70岁组分别为30.48%、31.96%和58.38%。 结论 按分性别、分年龄组描述患病、死亡和疾病负担更能准确地突出病毒性肝炎的防控重点,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Hepatitis A to G     
Since the discovery that the “Australia antigen” was the surface antigen of the hepatitis B virus in the late 1960s, great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study of hepatitis B and other types of viral hepatitis. Different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to characterise the non-B agents, resulting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hepatitis A, C, D and E. The agents causing hepatitis F and G remain to be characterised. Some of these viruses are transmitted enterically (A and E), the rest are transmitted parenterally. Workers in emergency medicine need to be aware of these entities and to ensure their own protection by immunisation against hepatitis B, and hepatitis A when a vaccine becomes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4.
童海江  许文芳  王亚玲 《疾病监测》2011,26(12):943-945
目的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重叠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CHB-E)患者与单纯戊肝(HE)患者淋巴细胞及亚群和体液免疫功能、肝功能等指标的测定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CHB-E患者78例[其中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HBeAg+)者33例,HBeAg-者45例]及HE感染患者51例,分别用血球仪进行淋巴细胞(LC)计数,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B淋巴细胞(BC),免疫比浊法测定IgG/IgA/IgM,生化法测定丙氨酸转移酶(ALT)、胆红素(TBIL)及血凝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并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 HBeAg+组与HE组在CD8与NK,HBeAg-组与HE组在LC、CD3、CD4和NK,HBeAg+组与HBeAg-组在LC、CD3和CD4之间有差异。免疫球蛋白只有IgM在HBeAg+组与HE组、HBeAg+组与HBeAg-组之间有差异。HBeAg+组、HBeAg-组与HE组在ALT、TBIL之间有统计学差异。HBeAg+组与HBeAg-组ALT之间有差异。结论 CHB-E感染患者中两种病毒可能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并较HE引起的肝损害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15.
Five major types of viral hepatitis have been identified. Hepatitis A is an acute, usually self-limited illness. Prophylaxis with immune globulin (Gamastan, Gammar) is effective in household and sexual contacts of infected patients. Hepatitis B has both acute and chronic forms. Treatment trials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interferon alfa-2b have shown promise. Hepatitis C is the name now given to non-A non-B hepatitis. Interferon alfa-2b (Intron A) has been approved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 Hepatitis D occurs only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The only treatment for hepatitis D is prevention of hepatitis B. Hepatitis E is seen after natural disasters in developing regions of the world. Further advances in serologic testing and treatment of viral hepatitis can be expect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不同类型慢性肝炎人群戊型病毒性(Hepatitis E/HE)肝炎(戊肝)感染现状,为戊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收集2013年7月~2015年6月来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体检及就诊的无肝炎正常人群1 746例为对照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人群1 320例为乙肝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人群615例为丙肝组,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戊肝抗体-IgG(抗HEV-IgG),分析不同类型肝炎人群戊肝感染情况,并比较不同组间戊肝感染率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 1 746例对照组血清中抗HEV-IgG阳性率为3.49%,其中男性4.22%,女性2.68%; 1 320例乙肝组为10.9%,其中男性12.29%,女性8.23%; 615例丙肝组为10.2%,其中男性12.35%,女性7.64%。乙肝组和丙肝组抗HEV-IgG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3~9.405,P<0.05),乙肝组与丙肝组抗HEV-IgG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4,P>0.05),戊肝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873~4.025,P<0.05)。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人群抗HEV-IgG阳性率高于无肝炎正常人群,戊肝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因此,加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人群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降低戊肝感染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和人群中 TTV DNA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巢式 PCR方法检测血清标本 TTVDNA。结果 在 2 1 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 ,检出 TTV DNA阳性 5 7例 ,阳性率为 2 6.64%。在甲~戊型肝炎、非甲~戊型肝炎、有偿献血者和正常人群中 ,TTV DNA流行率分别为 2 5 .97% ( 4 0 /1 5 4)、2 8.3 3 % ( 1 7/60 )、3 9.2 9% ( 2 2 /5 6)和 1 7.86%( 1 0 /5 6) ,四组差异亦无显著性 ( P>0 .0 5 ) ;我国北京、沈阳、南京、合肥和深圳的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中 TTV DNA流行率为 2 9.5 7% ( 68/2 3 0 ) ,与上述甲~戊型肝炎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我国不同地区人群中存在 TTV DNA感染 ,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群中 TTV DNA流行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血浆内毒素在肝炎患者中的表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血浆内毒素在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表现。方法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3 71例 ,急性甲型或戊型肝炎患者 79例和正常健康人 5 0例 ,用偶氮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绘制ROC曲线对肝炎患者数据的三分位进行分析 ,观察在急性肝炎、不同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间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急性甲型或戊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中度、重度及其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水平显著增高 ,随病情发展 ,明显上升。相互间可以寻找判断限 ,予以区分。而且 ,所有肝炎患者内毒素结果以百分位数排列 ,用三分位观察时 ,有较好的差别。结论 对肝炎患者进行血浆内毒素测定 ,可以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TT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中TTV-DNA。结果:16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TTV-DNA总检出率为21.5%(35/163),其中甲型肝炎13.3%(4/30),乙型肝炎21.3%(16/75),丙型肝炎20.0%(3/15),戊型肝炎5.3%(1/19),非甲-庚型肝炎45.8%(11/24)。结论:南京地区存在TTV感染,TTV是导致非甲-庚型肝炎的重要病因,TTV可能存在非血源性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