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金德  荣国华 《现代医学》2000,28(5):355-356
神经端侧吻合法就是将受损神经的远断端缝合到正常神经的侧面或将神经片段桥接于正常神经和损伤神经远端侧面的方法。其神经再生的机制尚不清楚。影响端侧吻合神经再生的因素有 :端侧吻合的角度、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预变性处理与否、神经束膜吻合法和外膜缝合法、神经端端和端侧吻合法、外膜开窗与否、吻合处与效应器的距离及神经桥接与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损伤中影响疗效的各方面的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支神经损伤57例68条神经,采用神经端端外膜缝合,外膜加部分束膜缝合,束膜束组缝合,束膜缝合和移植,束膜松解。结果:术后经2月-10年随访,优良率83.8%。结论:神经断端准确对合和及早修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对不同的神经,不同的损伤平面及损伤程度不同,应采用不同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损伤中影响疗效的各方面的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损伤57例68条神经,采用神经端端外膜缝合,外膜加部分束膜缝合、束膜束组缝合、束膜缝合和神经移植、束膜松解。结果:术后经2月~10年随访,优良率838%。结论:神经断端准确对合和及早修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对不同的神经、不同的损伤平面及损伤程度不同,应采用不同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4.
神经端侧吻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金德 《铁道医学》2000,28(5):355-356
神经端侧吻合法就是将受损神经的远断端缝合到正常神的侧面或将神经片段桥接于正常神经和损伤神经远端侧面的方法。其神经再生的机制尚不清楚。影响端侧吻合神经再生的因素有:端侧吻合的角度、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预变性处理与否、神经膜吻合法和外膜缝合法、神经端端和端侧吻合法、外膜开窗与否、吻合处与效应器的距离及神经桥接与否。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上肢周围神经离断伤治疗与康复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2002-2007年共收治上肢周围神经离断伤64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修复方法有外膜缝合、束外膜缝合,术后辅以康复治疗。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4年,神经不全断裂缝合6例8条神经均为优。神经完全断裂无缺损端端缝合58例82条,其中外膜缝合16例16条,优良率81.2%;束膜缝合23例26条,优良率78.2%;外膜加束膜缝合19例40条,优良率78.9%。结论上肢周围神经损伤,通过显微吻合,术后高压氧、神经治疗仪、神经营养药物与物理疗法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家兔周围神经侧侧缝合的神经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侧侧缝合后神经再生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3组。左侧前肢尺神经、正中神经为实验神经,切断尺神经并切除约2cm。A组尺神经断端以远1cm处将正中神经、尺神经相邻面的神经外膜、束膜切开,相对缝合外膜、束膜;B组先同法切开两神经外膜,不再切开神经束膜,仅将相邻神经束间结缔组织导向缝合再缝合外膜;C组将尺神经远断端与正中神经相邻面行端侧外膜缝合。术后1周行形态学、电生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各检测结果均显示术后12周各组神经缝合后神经均再生,且再生质量无显差异。结论:周围神经侧侧缝合后神经能够再生,再生质量与神经端侧缝合相似。  相似文献   

7.
周围神经损伤以往都是直接吻合,包括外膜或束膜直接吻合,丰在着盲目性和强迫性,根据神经再生的趋向性,神经营养性对神经修复的作用,采用静脉桥接断裂的周围神经,使神经恢复率达到90.2%,此种方法原有功能束与相应的功能束而符合生物细胞生理特怀,最大限度的恢复了神经功能,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评价外膜、束膜及外膜加束膜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从2006年2月~2010年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外膜、束膜及外膜加束膜等缝合法修复周围损伤神经152例,共168条神经,对有随访结果的80例共86条神经作总结。结果:经术后6月~4年的随访评定。优良率挠神经89.47%、尺神经79.41%、正中神经76%、绯总神经67%、坐骨神经50%、其中外膜、束膜、外膜加束膜缝合法的优良率分别是82.5%、88%、86%。总优良率为79.06%。经统计学处理不同缝合法疗效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不同修复时间:3个月内、3~6个月、6~12个月及12个月以上,各组间疗效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3个月和3~6个月内修复疗效明显优于其它2组。结论:临床资料表明、无张力无创伤的显微外科技术在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中,有较大的优越性。但不同的缝合技术在本组中无显着性差异,说明应用传统对端外膜缝合在临床上目前仍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实用的方法,同时应争取早期修复、尤其6个月内神经吻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显微外科结合物理疗法治疗上肢神经损伤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356例上肢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结合物理康复,分析神经损伤的疗效与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采用端端外膜缝合、束膜缝合、外膜加束膜缝合及神经移植方法共修复356例,398条神经,术后配合物理治疗,随访8个月至4年。结果: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99例,良90例,优良率81%。结论:上肢周围神经损伤,通过显微外科与物理疗法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不同缝合方法与治疗效果有关。已有的材料分别表明束膜缝合优于外膜缝合、束膜缝合与外膜缝合无差异、外膜缝合优于束膜缝合、神经束膜周边缝合疗效较为满意等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外周神经损伤126例150条,手术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外膜束膜联合缝合、束膜缝合、电缆式神经移植、神经松解术。结果术后6个月。3年随访,优良率81.3%。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无损伤技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能使神经束较准确的对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的进展,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采用神经束膜缝合法,比过去只缝合神经外膜的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本院近三年来,已把显微外科的技术应用于神经束膜的缝合上,通过19例的临床实践证明,神经束膜缝合较神经外膜的缝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神经缝合技术,对11例16支面神经分支进行断裂损伤后即刻修复,结果全部病例均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本文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结合文献进行初步的讨论,指出确认面神经的损伤,寻找断端、采用神经外膜及束膜缝合技术,进行即刻修复在面神经功能重建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家兔坐骨神经胫神经束横断吻合和单纯挤压损伤后光、电镜对照观察,发现束膜损伤后能够修复,其方式是形成一含有许多神经小束的新外膜-束膜管,从而实现两断端束膜的再连接。神经切断缝合后至新外膜-束膜管的形成,外膜、束膜的变化可分为三期,即创伤性炎性反应,束膜变性坏死期,前束膜细胞增殖、神经纤维长入期与再生神经小束形成期。新外膜-束膜管的形成对神经的再生具有重要意义,能阻止新生的神经纤维向外生长并诱导其长入远端束膜管。作者考虑,再生束膜细胞可能来自束膜细胞本身的增殖。本文还描述了兔坐骨神经束膜的正常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态形,束膜细胞核有作栅状排列的倾向,似可解释神经纤维瘤细胞每作栅状排列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从1992年~2007年,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180例192条神经,方法包括神经松解术、神经外膜缝合术、外膜束组膜缝合术、束膜缝合术和神经移植术。结果经术后18~60个月随访,优良率80.4%。结论神经断端精确对合和及早修复可提高其疗效;不同神经、不同的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采用不同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神经束膜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唐世懋,马煜,袁晓明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效果。1972年Millesi[1]报道了束膜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优越性,国内王成琪等[2,3]认为束膜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优于传统的神经外膜缝...  相似文献   

17.
采用神经缝合技术,对11例16支面神经分支进行断裂损佃后即刻修复,结果全部病例均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本文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结合文献进行初步的讨论,指出确认面神经的损伤,寻找断端,采用神经外膜及束膜缝合技术,进行即刻修复在面神经功能重建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银龙  沙轲 《微创医学》2010,5(2):151-153
神经吻合方法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对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周围神经的修复关键是修复神经束本来的连续性,传统的神经吻合方法是端端神经外膜吻合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神经端侧吻合处供支外束膜开窗与否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观察外束膜开窗在神经端侧吻合法中的作用. 方法 选用40只健康SD大鼠,采用右侧腓总神经损伤修复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只.每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在其坐骨神经分支后3 mm处局部封闭,利刀切断,吻合于胫神经.A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胫神经(供支)外膜不开窗,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端侧吻合;B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胫神经(供支)外膜开窗,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术后第8周分别对三组大鼠进行组织形态学、腓肠肌湿重检测、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和神经示踪法观察. 结果 外束膜开窗组(B组)腓总神经内有髓神经纤维数、新生轴突数量、新生施万细胞、毛细血管均多于不开窗组(A组),且B组髓鞘生成较完整,有髓神经纤维及轴突直径较粗;在神经电生理传导方面B组潜伏期小于A组,且波幅较A组大;B组胫前肌肌湿重大于A组;荧光示踪剂显示B组较A组荧光强度恢复好,分布均匀,轴突排列较整齐. 结论 供支外束膜开窗行神经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神经纤维再生更好;外束膜开窗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20.
<正> 周围神经损伤后应用以往沿用的神经外膜缝合法,因神经束每不能准确的对接,神经的恢复常不能得到完好的效果,一般恢复率为30—70%,近10多年来我国在显微外科的发展中,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随着显微外科的进展,正在改变着沿用的神经外膜缝合法,而采用束膜缝合,束间神经移植,有的还借助Sun-derland 神经束分布图以及生物电刺激等来更精确的进行运动与感觉束的束膜缝接,使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比过去缝合神经外膜的方法获得更好的效果。我们自1978年以来的两年中,对周围神经断裂的病例在显微放大下进行束膜缝合,计17例19条神经,效果较好,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兹作一初步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