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尿毒症患者作血液透析后血尿素氮、肌酐的清除情况,探讨血透前后此两种反映肾小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我室测定了14例52次透析前、后血标本的BUN与Cr数值,并作统计学处理.现将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8名尿毒症患者42例血液进行了透析前、后血尿素(BUN)与血肌醉(Cr)的测定及相应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透析前血BUN与Cr、透析后血llUN与Cr、透析后血BUN、Cr的剩余百分车三组数值均有直线正相关。厂分别为0.32,0.45.0.64,据此可制成工作曲线表,用于检验科的室内质控,亦可作为临床医生预估某一项指标范围的依据。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尿素与血肌酐的相关性探讨(摘要)@曾斯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院!515041  相似文献   

3.
中医中药治疗肾脏疾病有悠久的历史,我科在近两年应用以大黄为主的中草药煎剂作结肠透析辅助治疗Ic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获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就临床中作结肠透析的方法及护理叙述一点心得。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1995年1月~1997年1月以中药制剂作结肠透析辅助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10例,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8例,治疗前血尿素氮(BUN)为27.5~55.6mmol/L,肌酐(Cr)为654.8~1542.sumol/I。,治疗后BUN降至16.9~31.1mmol/L,Cr降至559.9~1164.4umol/L。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治疗前BUN30~427mm…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人工透析可清除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过高的血尿素氮(BUN)、肌酐(Cr)等而使患者中毒症状缓解,各脏器(包括肺)尿毒症性损害减轻.  相似文献   

5.
高低通量血液透析膜清除溶质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比较高通量和低通量聚砜膜血液透析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素氮、肌酐、血磷及β2-微球蛋白的清除能力. 方法:于2004-09/2005-01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3例,血透时间1.5~5.0年.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知情同意.①实验分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通量透析组23例和低通量透析组20例.②实验方法:高通量透析组采用F60聚砜膜血液透析器,超滤系数Kuf为40 mL/(h·mm Hg).低通量透析组采用F6聚砜膜血液透析器,超滤系数Kuf为5.5 mL/(h·mm Hg).所有患者透析3次/周,4 h/次,均采用Fresenius 4008S容量控制型透析机和超纯净水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190~250 mL/min,采用肝素抗凝,共5个月.③实验评估: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常规检测血尿素氮、肌酐、血磷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β2-微球蛋白含量,观察透析前后各种溶质含量变化,计算其溶质清除率. 结果:①血尿素氮、肌酐和血磷浓度变化: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尿素氮、肌酐和血磷浓度均显著下降.两组血尿素氮、肌酐和血磷的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高通量和低通量血液透析均能有效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中的小分子溶质.②β2-微球蛋白含量变化:高通量透析组透析后β2-微球蛋白含量显著下降,低通量透析组透析前后β2-微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清除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62,P<0.05). 结论:应用高通量F60聚砜膜血液透析器和低通量F6聚砜膜血液透析器均能有效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中的小分子溶质,但高通量F60聚砜膜血液透析器对β2-微球蛋白的清除能力显著优于低通量F6聚砜膜血液透析器.  相似文献   

6.
高、低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病人透析质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患者不同分子质量毒素的清除及营养情况的评估。方法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先后接受LF-HD及HF-HD各3月,每周均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h。分别于透析前及3月后测定患者血清的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LF-HD和HF-HD透析治疗后患者的Scr下降率分别为62.5%和61.1%,血BUN的下降率分别为66.9%和65.8%,两种透析方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HF-HD透析治疗后血β2-MG的下降率为45.1%,明显优于LF-HD透析治疗后β2-MG下降率-1.8%(P<0.01)。结论HF-HD能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血β2-MG),LF-HD不能清除中分子毒素(血β2-MG)。对于小分子毒素(Scr、血BUN)的清除率以及对血浆白蛋白的影响,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郜枫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4):1935-1936,1940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HD)加血液灌流(HP)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远期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的尿毒症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HD+HP组和HD组,各34例治疗1年。分别于疗程前后检测血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电解质、血压并进行皮肤瘙痒、睡眠状况的评估。结果采用HD+HP治疗后的患者睡眠、皮肤瘙痒、高血压等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HP治疗尿毒症患者可有效清除中分子物质,改善皮肤瘙痒等中远期并发症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PD)和常规血液透析(CHD)对血尿素氮(BUN)、肌酐(Cr)和磷(P)的清除作用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规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HPD)和对照组(CHD),各15例。HPD组采用F60滤过器,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CHD组采用F6普通透析器,每周透析3次,每次5小时,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前后BUN、Cr下降率差异不显著(P>0.05),磷下降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一年后HPD组甘油三脂明显下降(P<0.05),CHD组甘油三脂及胆固醇均上升(P<0.01)。结论 HPD对磷的清除优于CHD,对BUN和Cr的清除两组差异不显著,HPD可改善脂代谢。部分病人搔痒症状得到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制利降氮汤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方法26例非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非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非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氮汤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在缓解尿毒症症状、改善肾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降氮汤通过肠道给药,能促进机体内氦质排泄,从而降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缓解尿毒症症状。给药途径安全,操作简单,易于患者接受,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模式对改善尿毒症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联合应用,对照组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肌酐、血清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和血β2微球蛋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瘙痒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中血肌酐、血清尿素氮、血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皮肤瘙痒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优势互补,能够更有效清除患者的代谢产物、致病因子等物质,明显减轻尿毒症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尿毒症患者使用国产高通量聚醚砜透析器和进口聚砜膜血液透析器在血液透析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血液透析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生成随机顺序, 将患者随机分为聚醚砜组和聚砜组各20例,分别使用国产高通量聚醚砜血液透析器和进口聚砜膜血液透析器进行高通量透析4 h。以肌酐、尿素氮和血β2微球蛋白下降和透析前后外周血Hb、Alb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结果本研究纳入的40例全部完成试验,无一例失访。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在使用两种透析器透析后均可使血肌酐、尿素氮和血β2微球蛋白下降,且两组的下降幅度相当(P均>0.05)。反应透析充分性的指标KT/V值的变化也显示两组透析的充分程度相当(P>0.05);而透析安全性的指标如血Hb、Alb和血压,在两组透析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通量聚醚砜透析器对尿毒症患者进行高通量透析,其疗效和安全性与高通量聚砜透析器相当。  相似文献   

12.
不同透析方案对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灌流(HD+HP)2种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素氮、肌酐、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进行血瘦素检测,其中19例血瘦素升高者。将此19例中6例进行常规碳酸氢盐血液透析,另13例常规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树脂灌流吸附,两种治疗前后分别取血检测患者透析前、后尿素氮、肌酐和瘦素浓度,计算溶质清除率。透析后瘦素经超滤量校正,前后配对t检验。结果透析前HD组与HD+HP组患者肌酐、尿素氮、瘦素水平无差异。HD后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而瘦素水平无下降。HD+HP后肌酐、尿素氮、瘦素水平都明显下降,其中瘦素清除率显著高于HD(P<0.01)。结论HD+HP能有效清除肌酐、尿素氮、瘦素。HD仅能清除肌酐、尿素氮、不能清除瘦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治疗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等分为高通量组和低通量组,高通量组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低通量组应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钾(K+)、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红蛋白(Hb)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低血压、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Scr,BUN,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组在透析治疗后β2-MG,IPTH水平低于低通量组(P<0.05),Hb高于低通量组(P<0.05)。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后低血压、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耐受性好。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能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如β2-MG、IPTH等,减少透析的慢性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低通量血液透析(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3种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素氮、肌酐、血磷和β2-微球蛋白清除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朝阳医院血液净化中心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HD组28例,HFHD组20例和HDF组22例。在透析前后分别取血检测患者尿素氮、肌酐、钙、磷和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3组患者透析前后的尿素氮、肌酐和血磷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HDF组降低更为明显。HFHD组和HDF组患者循环中的β2-微球蛋白透析后显著下降,而HD组透析前后β2-微球蛋白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HD、HFD、HDF均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液中的小分子溶质,HFHD和HDF对β2-微球蛋白的清除能力明显优于H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的方法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30例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5例,每周用F60高通量透析器做血液透析滤过1次,用F6透析器做血液透析2次.对照组15例,每周用F6透析器常规血液透析3次.所有患者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均为500 ml/min,血流量220~250 ml/min,每次4 h.所有患者均观察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β2-微球蛋白(β2-M)、血磷下降情况,并且观察透析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急性并发症、副反应.结果 2种透析方法血肌酐、尿素氮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β2-微球蛋白(P<0.001),血磷(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的治疗方法安全、经济、有效,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器的重复使用不仅可降低透析成本,而且可以改善其生物相容性,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但透析器复用多少次为宜,各家报道不一。笔者对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血液透析的86例患者,在重复使用透析器情况下,对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清除效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透析器复用的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 ( HD)前后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GF-1)水平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对 3 0例尿毒症患者 HD前、后的血清 IGF-1、尿素氮 ( BUN)、肌酐 ( Cr)、钙 ( Ca)、磷 ( P)等指标进行比较 ,并与正常对照组 ( 15例 )进行比较。结果尿毒症患者HD前后血清 IGF-1水平 [( 1.2 9± 0 .83 ) ng/ml、( 1.5 6± 0 .63 ) n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 2 .67± 1.71) ng/ml( P<0 .0 1) ,而 HD后水平显著高于 HD前水平 ( P<0 .0 5 )。 HD前 IGF -1水平与 BUN、Scr、Ca、P无显著相关性 ( P>0 .0 5 )。结论 HD可一过性提高尿毒症患者血清 IGF-1水平 ,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 ,但作用不持久 ,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卢腾  陈文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2019-2020
【目的】探讨人工肾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32例,采用HD+HP治疗组(A组)16例;采用单纯HD组(B组)治疗16例,均2次/周;HD+HP组治疗2~2.5h后再单纯透析2h,治疗前后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电解质、血压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A组皮肤瘙痒症明显改善率81.3%(13/16),而B组皮肤瘙痒症改善率仅37.5%(6/16),A组与B组内治疗前后Cr、β2-MG、PTH较治疗前及B组同期下降显著(P〈0.05)。【结论]HD联合HP治疗尿毒症可有效减轻患者皮肤瘙痒症及清除中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外周血FGF-23水平的影响和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FGF-23、血清IL-6、TNF-α水平。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患者死亡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并予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尿素氮、肌酐及血清瘦素水平、血清FGF-23水平、血清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尿素氮、肌酐及血清瘦素水平、血清FGF-23水平、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17.1%)(P0.05);透析前,死亡者Hb、Alb水平均低于存活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存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透析前Hb、Alb水平是透析患者的保护因素,而并发症是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效果显著,能改善外周血FGF-23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有效缓解炎症反应。透析前Hb、Alb水平与并发症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尿毒症肺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立萍  黄雯 《临床荟萃》2004,19(6):319-321
目的探讨尿毒症所致肺损害的胸部X线表现及预后.方法对24例尿毒症肺损害患者(尿毒症肺组)进行分析,并与16例非尿毒症肺损害患者(非尿毒症肺组)相比较.结果尿毒症所致肺损害的临床和胸部X线表现多种多样,血液透析后可得到改善;与非尿毒症肺组相比尿毒症肺组的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降低(均P<0.05),而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升高(均P<0.05),尿毒症肺的发生与透析不充分和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有关.结论尿毒症所致的肺损害在临床上较常见,应予以重视;其发病机制复杂, 胸部X线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血液透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