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目的了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方法采用"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对前来进行健康查体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查体后现场匿名回答,不予任何提示。结果有效问卷384份。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平均为68.13%,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5.26~86.20%,对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的知晓率为87.24~11.98%。结论今后应加大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力度,加强低文化层次、低年龄组(尤其是20岁以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高危干预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76名从业人员中,总体知晓率为74.83%,仅256名能正确回答所有问题,占14.41%;对“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的知晓率最高,为89.69%,而“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最低,为38.18%。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其次是报刊、书籍、各类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栏、广播、朋友、医生、咨询服务等。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有一定程度认识,但是了解不够全面;加强从业人员的防艾知识宣传仍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惠农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方法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本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400人,知道性病、艾滋病传播途径者占86.25%;认为目前艾滋病可以治愈者74人(占18.50%);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的知晓率不到30%;对日常生活接触并不会感染艾滋病的知晓率不到50%;通过广播、电视获得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占52.75%。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性病、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有较高的认知水平,但是对其他方面的认知还处于中低水平,有必要加强教育,以减少该人群性病和艾滋病的发生,遏制性病、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展保山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调查和健康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10~12月对保山市隆阳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30家公共场所118名从业人员,最近一个月自我认定健康者占61.86%(73/118),不健康者占38.14%(45/118);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0.85%(60/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天工作时间≥12 h(OR=8.70,95%CI=2.11~35.80)、工作环境潮湿(OR=30.68,95%CI=3.14~299.70)、有病媒生物(苍蝇、老鼠、蚊子及蟑螂)(OR=35.76,95%CI=3.47~368.92)是影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的危害因素,但对健康知识的认知(OR=0.31,95%CI=0.11~0.89)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工作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和改善工作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以减少健康危害因素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为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对2009年寿光市服务行业健康体检中的450名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男性为72.44%,女性为63.56%(x2=57.48,P0.01);蚊虫叮咬等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33.34%,是所有问题中知晓率最低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正确率为88.74%,高中或中专为67.18%,初中及以下为46.51%。结论女性、受教育程度低者、非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知晓率低,应作为宣传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桂西地区民族医学院低年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在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中更好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建立可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12级全体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704名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部分知识认知较差,如对目前艾滋病是否有预防疫苗知晓率仅为65.12%,对共用餐具、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不会引起HIV感染正确答对率较低,分别为75.89%、64.63%和57.21%;4.21%的学生已发生过性行为,对婚前性行为表示赞同的学生占18.38%,如果发生婚前性行为每次都会采取安全措施的学生为67.72%;95.56%的学生认为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结论桂西地区民族医学院学生艾滋病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够全面深入,对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大。应结合医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学生防治艾滋病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东莞市寮步镇工厂员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今后在工厂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0年1月在寮步镇辖区内的工厂用问卷调查了1 020名员工。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寮步镇工厂员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0.4%,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7.4%;高中或中专学历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4.3%;初中学历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5.9%,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寮步镇工厂员工对待艾滋病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形成率为68.7%。结论本次调查表明,寮步镇工厂员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在预防艾滋病感染方面存在不安全的行为,加强对工厂员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传授,是当前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区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1年10月前来某区预防医学门诊参加卫生知识培训的从业人员1394人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填写当场回收.结果 1394人中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41.07~100%之间,平均为79.47%,其中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平均为94.37%;对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平均为67.56%.结论 从业人员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偏低,应把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与传播途径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等相关知识共43个问题.结果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78.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8.8%,96.7%的被调查者知道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但实际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却仅为37.2%.结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处于服务行业的窗口位置,其工作性质有很大的感染艾滋病的隐患.开展健康教育,向高危人群传播100%使用安全套的意义,并进行有效的行为干预,可显著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初三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方法 2011年5月16~30日对深泽县所有初三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课,采用容量比例概率的抽样方法抽取248人进行课前、课后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调查知晓情况。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艾滋病防治知识8条以及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的来源。应用Excel2007和PEMS3.1软件,采用卡方检验对课前课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进行分析。结果课前调查248人,课后245人,知晓率由课前的49.19%提高至课后的99.18%(χ2=160.23,P<0.01),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的来源主要为电视、报刊,其次为疾控中心的宣传活动、学校教育,咨询服务、医生等渠道较少。结论初三学生即将毕业,有的学生要走向社会,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对其开展健康教育课耗时少、费用低、见效快,是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社区建设的直接参与者,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对我国社区工作的未来发展影响巨大。当前以职业化作为社区工作者的基本标准较为合适,而专业化可以作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长期发展方向。促进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持续推进以转变职府职能、强调社区自治为目标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居委会工作者的作用定位;积极培育、支持各类社区服务民间组织,逐步扩大其作用范围;加大政府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工作者待遇;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促进志愿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脂肪肝的患病率,探讨两者间肝功能、血脂相关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脑力、体力劳动者各1 000例,测定肝功能、血脂,进行B超检查,分别筛选出B超确诊为脂肪肝的病例,定义为脑力组和体力组,统计各组年龄、性别、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脑力劳动者检出脂肪肝239例(23.9%),其中男192例,女47例;体力劳动者脂肪肝156例(15.6%),男110例,女46例,脑力劳动者脂肪肝检出率高于体力劳动者(P<0.01),男性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两组脂肪肝的高发年龄段不同,脑力组为>40~50岁,体力组为>50~60岁。但两组的脂肪肝人群在肝功能和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及大部分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力、体力劳动者脂肪肝患病率有明显差异,且与性别、年龄有关;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与劳动性质无关。  相似文献   

13.
广西南宁市630名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曼形成原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压力(Occupational Stress,OS)的状况与形成原因。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西南宁市较具代表性的10家医院的63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1)认为OS中度及以上的高达96.5%,认为较大或(和)很大的达到80.8%;OS分布不平衡,高级别医院及高职称人员OS最大;OS与被调查者的性别、工龄、职称、执qp类别、执业学科和执业医院的等级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OS形成原因顺位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执业风险(46.2%)、医患关系(41.7%)、工作量(41.3%)、认为OS中度及以上的高达96.5%,认为较大或(和)很大的达到80.8%;OS分布不平衡,高级别医院及高职称人员OS最大;OS与被调查者的性别、工龄、职称、执业类别、执业学科和执业医院的等级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OS形成原因顺位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执业风险(46.2%)、医患关系(41.7%)、工作量(41.3%)、工作待遇(41.3%)执业环境(18.3%)、个人能力(14.4)和创收压力(10.0%)。结论:广西南宁市医务人员的OS特点是过高、分布不平衡,且成因复杂。  相似文献   

14.
对包头市第四化工厂氯乙烯车间乙烯,聚合工段的作业工人158名和对照组166名(未接触氯乙烯的行政人员及仪表工)进行了心电图检查,接触组心电图改变率为49.37%,对照组心电图改变率为27.11%,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改变中窦性心动过缓,I^0房室传导阻滞接触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不同年龄和工龄组氯乙烯作业工人的心电图改变有年龄和工龄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稳态噪声对作业人员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在惠州市某光学生产公司中,以908名噪声作业人员为观察组,以1 064名非噪声作业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检查及相关分析。结果噪声组的总体心电图异常率(25.44%)高于对照组(12.03%),其中噪声组的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在≤30岁、31岁41岁和41岁年龄段中,噪声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51的年龄段中,噪声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5160岁年龄段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相同工龄段中,噪声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心电图存在明显的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城市农民工婚姻家庭的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的急剧进展和农民工流动性的增强,户籍制度的顽强阻扼和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得原本处于常态的婚姻家庭疾变为非常态,而要从非常态再次回归常态,需要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加以调整和引导:城市要做好农民工的疏导与稳定工作,农村也要采取合理化的流动措施,以利于婚姻关系的正常化;改革户籍制度,淡化身份界限,消除农民工婚姻的藩蓠,加强农民工教育,使之充分融入城市,形成稳定的婚姻关系,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加强农民婚姻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儿童肺炎知晓程度和培训需求。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对1 095名医务人员进行闭卷考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1 217家乡镇卫生院(372家中心卫生院)派一名学员代表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基层医务人员对儿童肺炎常见病原较熟悉,但对儿童肺炎肺部听诊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知晓率较低,为53.8%,对儿童肺炎引起全身各系统病理变化的关键了解甚少,正确率仅17.3%;儿科执业医师较其他执业医师知晓程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8,P<0.05),不同年龄阶段、工作经验、专业技术资格、学历、地区之间知晓程度无明显差异;74.62%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儿童肺炎技术培训非常适宜。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儿童肺炎知晓程度欠佳,培训需求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杭州市社区工作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类分层、分段、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选取234例杭州市社区工作者,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工作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为正性体验、抑郁症状、客观支持;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为抑郁症状、负性体验、主观支持、正性情感、正性体验。结论社区工作者存在较高的心理应激状态,应重视改善其应对方式以提高心理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9.
泸州市委宣传部在全市范围内就农民工进城的生活、工作、思想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中普通存在就业难、收入低,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和生活生存状态恶劣等问题。笔者对此提出了五点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天津市高级职称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素质与工作倦怠状况及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素质量表(PsychologicalHealthDiathesisScale,PHDS)和中国版工作倦怠问卷(ChineseMaslachBurnoutInventory,CMBI)对天津市263名高级职称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工作倦怠总检出率为69.3%,其中轻度43.0%,中度20.2%,重度6.1%。(2)自我概念,情绪性均分对工作倦怠的解释率为31.5%。结论天津市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情况普遍存在。情绪性素质,人际素质及自我概念素质对工作倦怠及其各维度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