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甲醇中毒的临床救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救治饮用甲醇超标假酒引起中毒的42例患者,对急性甲醇中毒的临床救治进行综合分析。方法分析2004年5月11日发生在广州某区多人饮用甲醇超标假酒引起中毒在我院救治的临床资料,患者血中甲醇含量用气相色谱顶空进样法测定;临床诊断标准参照职业卫生标准(GBZ53-2002)和相关资料,临床诊断分为观察病例、轻度和重度中毒;采取8项措施进行救治。结果假酒中甲醇含量达16%~46%,我院收治的42例患者中男40例、女2例,年龄22~80岁,平均46.1岁,饮用假酒50-2000ml,平均每人588.1ml,血中甲醇含量为0.03—23.60mmol/L,平均1、61mmol/L,临床诊断为观察病例17例、轻度急性甲醇中毒9例、重度急性甲醇中毒16例。采取8项措施救治后,有35名患者痊愈(83.3%)、2例失明(4.8%)、4例(9.5%)伴有神经精神症状后遗症、死亡1例(2.4%)。结论政府重视、启用广州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稿)、指定有综合救治能力的中毒控制中心作为专门救治医院、及早清除已进入体内的甲醇、纠正酸中毒、应用叶酸解毒、合理使用激素、保护视神经与视网膜、综合对症治疗及加强监护,是这次抢救甲醇中毒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刘青 《中国职业医学》2006,33(5):377-378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急性甲醇中毒急救护理中的合理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11日发生在广州某区42人饮用甲醇超标假酒引起中毒在我院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假酒中甲醇含量达16%~46%,饮用量50~2000ml,平均每人588.1ml,血中甲醇含量为0.03~23.60mmol/L,平均1.61mmol/L,临床诊断为观察对象17例,轻度急性甲醇中毒9例,重度急性甲醇中毒16例。采取综合救治护理后,痊愈35例(83.3%)、失明2例(4.8%)、伴有神经精神症状后遗症4例(9.5%)、死亡1例(2.4%)。结论及早清除体内甲醇,合理使用激素,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护视神经与视网膜,加强心理护理,是这次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急性三氯杀螨醇中毒的临床资料.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急性三氯杀螨醇中毒11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其主要临床表现,分析其实验室检查结果,总结抢救方法.结果 急性三氯杀螨醇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有循环系统症状和体征,少数患者有肝(约28%)、肾(约13%)损害,20%有心电图改变.经彻底清除毒物,促进毒物排泄,对症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 三氯杀螨醇属低毒类农药,人体急性中毒后轻症患者主要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一般表现,部分重症患者可出现相应危重症状,经综合治疗后,患者多可在短期内治愈.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了9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出现神经精神损害的病例。其中皮层功能失调52例;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42例,其中有10例表现为迟发性脑病。本文认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除应定期观察脑电图外,对重症病例宜做颅脑CT检查,以了解病变的部位与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四氯化硅(SiCl4)中毒对心肌的损害及救治,为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19例(131人次)急性四氯化硅中毒患者的心肌酶及心电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四氯化硅中毒除可引起明显的局部刺激症状和全身中毒反应外,对部分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心肌酶改变15.27%(20/131),心电图改变22.14%(29/131)。结论急性四氯化硅中毒属于中等溶解度,高浓度,强刺激性气体中毒。可引起病人心脏功能异常,对其中毒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由于乙酰胆碱大量积聚所致的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症状.(2)中间型综合征.(3)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滞后出现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周围神经病,也有少量文献报道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患者出现神经精神行为方面改变[1],但很少有小脑性共济失调报道.现将2004年5月至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起急性四氯化硅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四氯化硅(SiCl4)中毒对机体的影响及救治措施,为战时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19例(131人次)急性四氯化硅中毒患者的各项检验及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急性四氯化硅中毒可引起明显的局部刺激症状和全身中毒反应,其中高血红蛋白血症高达67.97%(89/131),血糖改变28例,凝血功能改变8例。肺功能改变37例。心肌酶谱改变20例,心电图改变29例。肝功改变28例,肾功改变3例。结论急性四氯化硅中毒既有呼吸道局部刺激作用,又有心,肝,肺,肾等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故属于中等溶解度,高浓度,强刺激性气体中毒。可引起呼吸及心跳骤停,对其中毒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我院收治了2例急性混合性气体(甲醇、甲苯)中毒病人,经过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合同工种岗位工人的表现,诊断为急性混合性气体(甲醇、甲苯)中毒。经过解毒、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患者视力恢复,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最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观察急性溴甲烷中毒患者是否遗留神经系统损害的后遗体征。方法:对6例急性溴甲烷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1例重度中毒病人进行了4年追踪观察。结果:急性溴甲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在重度中毒的病人可伴发周围神经病。一般认为,急性溴甲烷中毒的潜伏期为数分钟至48小时,长者可达5天以上。本组病人潜伏期为5~10天,潜伏期过后,相继出现中毒症状和体征。重度中毒病人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恢复不完全。结论:急性溴甲烷重度中毒患者可遗留共济失调、锥体束损害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市制鞋工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 3例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 2例(9 5.6%)以头昏、乏力、四肢远端皮肤麻木为首发症状,14例(占6 0.8 7%)手工刷胶工患者皮肤麻木上肢先于下肢,1 3例(占5 6.5%)出现小腿肌肉疼痛,临床检查可见四肢末端触、痛觉减弱,膝反射减弱(7 3.9%),肌力减退7例(占3 0.4%)。(2)神经-肌电图检测均显示神经原性损害(100%)。(3)经6个月入院治疗后,2 2例(占9 5.7%)症状及肌电图均有明显改善,且肌电图先于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未见有严重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病例。结论制鞋工慢性正已烷中毒以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经治疗后轻、中度中毒患者预后较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职业性慢性轻度二硫化碳中毒病例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某化纤厂职业性慢性轻度二硫化碳(CS2)中毒病例40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职业性慢性CS2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记忆力减退、乏力和肢体麻木等症状以及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神经-肌电图显示有神经源性损害。 结论 职业性慢性CS2中毒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对引发高血压和视网膜微动脉瘤可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PQ)中毒临床救治方法,以提高PQ中毒救治的成功率.方法 对106例急性PQ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轻型PQ中毒20例,占18.8%,全部存活;中、重型PQ中毒59例,占55.6%;死亡24例,病死率为40.68%.暴发型PQ中毒27例,占25.5%;死亡24例,病死率为88.89%.结论 对中、重度中毒患者尽早积极地进行综合救治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群体性一氧化碳(CO)中毒事件的救治经验,做好危机事件应对预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6例急性CO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总结群体性中毒事件病员救治经验.结果 经过常压吸氧、高压氧、对症用药、心理疏导等处理,所有中毒患者痊愈出院,未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群体性中毒需要医院各方合力,实施快速有效的救治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42例急性CO中毒及其迟发脑病患者同时进行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mSEP和tSEP)的研究发现,本病患者mSEP和tSEP皆以中长潜时成分受损为主。mSEP和tSEP的改变均与病情有一致关系,可用于评价病人脑中体感通路的损害及临床预后。对于大脑皮层弥漫性损害为主的中毒性脑病患者,mSEP可以替代tSE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脏的损害。方法分析7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结果147例急性CO中毒患者中136例出现昏迷,22例出现心力衰竭,所有患者均出现心电图改变,129例出现心肌酶改变。结论急性CO中毒不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对心脏的损害也很严重,需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急性重度1,2-DCE中毒患者临床救治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经及时有效脱水、早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高压氧防治脑水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和防治感染等救治护理措施后成功救活.3例临床治愈出院,4例则有不同程度的小脑损害后遗症.结论 防治脑水肿护理是救治急性重度1,2-DCE中毒患者的关键,加强病情观察、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准确用药、防治感染是抢救配合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脏的损害,使急性CO中毒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结果80例急性CO中毒患者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发现56例出现心电图改变,54例出现心肌酶改变。结论急性CO中毒不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对心脏的损害也很严重,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我们整理了1986~1993年以来作过颅脑CT检查的20例急性CO中毒病人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8例,女2例,平均年龄41岁(26~59)岁,分别在急性CO中毒后10天~27年来本院就诊,平均昏迷时间15.2h(1~96h),其中2例有假愈期,分别为10天,40天。中毒后颅脑CT检查时间间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碳(CO)中毒在北方地区是比较常见的。临床多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但也有部分病人可出现心肌损害,导致心律失常。我科于2001—2002年共收治急性CO中毒患者102例,其中42例合并心肌损害,采用高压氧(HBO)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20.
总结14例急性四乙基铅(TEL)中毒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及救治过程。急性TEL中毒比较少见,临床上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由于没有特效解毒剂,及早识别急性四乙基铅中毒性精神障碍及脑病,并及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