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腔静脉临时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置入下腔静脉临时滤器预防因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置入临时滤器ATF,2例采用抗凝、溶拴治疗,19例其中2例已出现肺栓塞。实施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临床观察是否出现肺栓塞症状和体征或加重。结果:腔静脉临时滤器置入全部成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治疗血管开通,症状和体征消失。无肺栓塞发生或肺栓塞病情加重。置入滤器后平均12.4d取出。滤器上均有血栓性物附着。结论:置入临时性静脉滤器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是预防肺栓塞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栓综合治疗中预防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经右股静脉置入SimonNitiol滤器于肾静下方的下腔静脉内、术后继续溶栓、抗凝治疗、定期测量患肢各部位周径并摄胸、腹部平片,了解患肢和肺部情况及观察滤器的形态位置有无改变。结果 全部滤器均主成功,在随后的治疗中,患肢肿胀和肺栓塞状症逐渐消失,其中1例有血栓继续脱落、但无肺部症状加  相似文献   

3.
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例DVT患,使用进口铁质滤器,经股静脉或颈静脉途径置人下腔静脉,随访8—20个月。结果:10例患中无一例发生肺动脉栓塞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方法简单,安全;可有效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国  陈开  郑江华  朱彦彬  杨林 《四川医学》2010,31(7):905-90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IVCF)植入的手术指征、并发症、意义及术后抗凝、溶栓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3月我院3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临床资料,并对之随防。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将滤器置于双侧肾静脉开口平面下方,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0个月,均无症状性肺栓塞(PE)发生,1例滤器内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2%。无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可有效预防致命性肺栓塞发生,严格的手术操作及术后正规的抗凝溶栓治疗是防止滤器植入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前后的护理.方法:通过对75例已行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置入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中无过分担心、忧虑、恐惧者发生,穿刺点无大出血及感染发生.住院期间无血栓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者发生.结论:只要对置入滤器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预防与护理,可避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并总结了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笔者认为植入腔静脉滤器可降低和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对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有积极作用.治疗过程中有很多风险,因此,护士应细致而全面地观察和护理,首先,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其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最后要做好溶栓药物的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7.
朱冬岩  杨淑华  杨丽霞 《吉林医学》2009,30(10):893-894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此项技术以其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6月采用该项技术成功治疗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吴根强 《大家健康》2016,(5):104-104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治疗)与观察组(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下行导管抗凝、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栓溶解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患肢周径差值较对照组显著(P <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进行导管抗凝、溶栓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9.
孙建平  常援建  陈爱侠 《当代医学》2009,15(34):105-106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防止肺栓塞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经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患者,其中6例于健侧股静脉入路下腔静脉内放置滤器,6例采用常规疗法,15~30天后复查彩超。结果6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者,显效4例,有效2例;采用常规疗法者,有效4例,无效2例。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相比常规疗法,是保证溶栓疗效,增加其安全性和预防肺动脉栓塞的更佳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潘亮   《中国医学工程》2014,(12):47-47
目的研究导管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时运用腔静脉滤器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对其置入滤器后实施导管内溶栓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随访观察,同时注意患者有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均成功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未见脱落、偏移及术中血栓脱落等现象,也未见滤器放置术相关死亡的情况出现。本文所选的患者经过导管介入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其中41例患者下肢肿胀症状完全缓解,得到治愈,占82.0%;9例下肢肿胀情况明显缓解,为有效,占18.0%,总有效率达到100.0%。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运用腔静脉滤器保护下实施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创伤小,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的方法,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背景 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肺动脉栓塞(PE),而对于这类高危人群置入可取回型下腔静脉(IVC)滤器既能预防PE的发生,又可在不需要时进行收回。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合并DVT患者置入IVC滤器预防围术期PE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合并DVT未置入IVC滤器(因本院2008年之前未开展该类技术)的患者1 062例定义为对照组2,均经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2008年1月-2017年1月明确诊断为下肢骨折合并DVT患者1 711例,其中843例患者置入可取回型IVC滤器,定义为滤器组;排除231例置入永久型IVC滤器患者,未置入IVC滤器患者637例,定义为对照组1。比较患者PE发生率、病死率,IVC滤器置入、抗凝治疗情况,IVC滤器置入后相关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1、对照组2 PE发生率、接受抗凝治疗患者PE发生率、有抗凝治疗禁忌证患者PE发生率、病死率高于滤器组(P<0.05)。滤器组患者均成功置入IVC滤器,滤器均放置在正确位置,其中244例(28.94%)发生滤器倾斜,700例(83.04%)无抗凝治疗禁忌证,置入滤器后行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对照组1中25例(3.92%)因有抗凝治疗禁忌证并拒绝放置滤器,围术期未给予抗凝治疗。对照组2中接受抗凝治疗共924例(87.01%)。发生与手术相关气胸1例,发生穿刺点血肿2例,未发现动静脉瘘形成,发生滤器向心脏方向移位6例,其中在取出滤器过程中出现腔静脉损伤3例,对腔静脉局部切割长度<2 cm 2例,出现IVC穿孔1例,出现直径约3 cm的造影剂外溢区域,滤器取出过程未发生PE。251例(29.77%)患者在滤器取出前发现捕获栓子,其中122例(14.47%)捕获栓子较大(直径>1 cm),129例(15.30%)捕获栓子较小;19例患者IVC被捕获的大量栓子堵塞。Optease?滤器除了1例因腔静脉造影发现滤器上有较大栓子外,其余滤器(n=218)均按照疗程取出。滤器置入时间10~17 d,平均(13.9±4.8)d。Celcet滤器共放置625例,其中578例进行了滤器取出,566例(97.92%)成功取出,滤器体内留存时间12~52 d,平均(15.8±12.1)d。结论 下肢骨折合并DVT患者置入可取回型IVC滤器可能是预防其围术期发生症状性或致死性PE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我科共收治的24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下腔静脉滤器未置入组与置入组肺动脉栓塞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19%和0%,P<0.05)。未置入组中有23例(23/196)患者因深静脉血栓形成复发再次住院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组中有6例(6/48)患者复发,两组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组的肺栓塞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其中1例滤器倾斜,2例滤器移位,2例下腔静脉血栓形成,4例入路侧深静脉血栓形成和3例穿刺点血肿形成。结论下腔静脉滤器近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栓塞简便有效,但其近、远期并发症应引起重视;其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评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和手术取栓都获得了成功,效果明显.无滤器发生移位,无肺动脉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导管溶栓治疗方案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152例下肢急性DVT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外周抗凝和溶栓医治,观察组对患者进行静脉腔滤器结合导管溶栓医治,根据患者的大腿和小腿肿胀率,大腿和小腿周长的差异,介入医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血栓通注射液的组成成分、功效、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血栓通注射液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抑制血栓发生、防止静脉内膜损伤。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能够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置入腔静脉滤网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深静脉血栓血管内接触溶栓术后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的预防作用.方法 11例SLE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行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后立即行下肢深静脉血管内接触溶栓,并观察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 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12个月,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措施,可有效预防SLE下肢静脉血栓血管内接触溶栓术后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申刚  陈德基  何明基  练辉 《血栓与止血学》2012,18(3):124-126,141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导管抽吸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LEDVT患者行经腘静脉穿刺导管抽取栓术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其中行导管血栓抽吸术32例,导管接触溶栓术32例,球囊扩张术18例,支架植入术12例。结果 32例介入治疗有效率100%,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4 d。患肢肿胀、疼痛均于介入治疗后1~2 d内开始消退。术后下肢静脉造影复查,静脉通畅率100%。出院时健、患肢膝关节上、下15 cm处周径差及患肢膝关节上、下15 cm处周径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腘静脉穿刺导管抽吸治疗LEDVT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宣懂 《河北医学》2011,17(12):1589-1591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研究。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手术治疗下肢疾病患者198例,随机分为防治组(98例)和对照组(100例),防治组采用综合的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中,对照组100例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防治组98例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53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DVT仍是骨科手术后威胁患者生命中的最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50例患者行下腔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术时实施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探讨该类手术护理要点。方法对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溶栓治疗的综合性治疗,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50例患者手术顺利,阻塞段血管通畅,血液流动,均未发生肺栓塞及滤器移位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溶栓治疗对预防肺栓塞并减少并发症是一种较为简单、方便、安全的方法,并且给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涂少龙  陈自主  庄显叶 《河北医学》2014,(11):1811-1814
对比分析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122例进行髋膝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61例患者进行髋膝关节手术前后服用阿司匹林;观察组61例患者进行髋膝关节手术前后注射低分子肝素;两组均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差异,用统计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41.00%、19.67%,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都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但是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更有利于预防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