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长在合的深海中的鱼体内,蓄积有高浓度的毒性强的有机氯化系列农药以及渔船涂料使用的有机铅等有害化学物质,这是由爱媛大学农学部和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的共同研究组调查所证实的。从而得知,污染已经达到海洋深处。调查主要是从水俣五、六百米的海中在三陆地区捕...  相似文献   

2.
黑大豆皮中所含的色素成分花色苷 ,有抑制腹部脂肪蓄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效果。这是日本一家机构的研究成果。日本静冈大学药学部的迁邦朗教授参与了这项研究工作。该机构打算把这项研究“引入”到人类的食品当中。在对绣球花属等花的色素成分研究中 ,他们将黑大豆和黄大豆分别搅拌在饲料中 ,喂养实验鼠 30天。结果发现 ,食黑大豆的实验鼠比食黄大豆实验鼠腹部的脂肪量减少了 1 0 %~ 1 5 %。在将黑大豆的花色苷用于卵巢摘除的实验鼠时 ,照样能看到脂质分解活跃的结果。所以研究人员认为 ,黑大豆抑制肥胖的效果不单纯限于那些雌激素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性脂肪和动脉硬化的关系在血脂中过去一直认为总胆固醇和HDL胆固醇为缺血性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另外,多数临床调查提示中性脂肪也与缺血性心脏疾病有关系,应该重视中性脂肪的临床意义。但是,有的中性脂肪的测定不一定是空腹时的标本,加上统计上的问题,以致人们对中性脂肪对冠脉疾病的意义产生了疑问。而且在日本厚生省特定疾病研究班也没能和缺血性心脏疾病、脑血管障碍一起,确认中性脂肪的意义。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现在的情况是,不能肯定中性脂肪和动脉硬化的关系。难以考虑中性脂肪为缺血性心脏疾病的独立的危险因  相似文献   

4.
5.
脂肪栓塞的病理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offm.  S 康皓 《德国医学》1996,13(2):107-108
  相似文献   

6.
脂肪与糖和蛋白质不同,其消化过程复杂,在营养物质中更易受到严重损害。可能与脂肪不溶于水等理化性质有关。食物中的脂肪大部分是中性脂肪,特别90%是长链脂肪。长链脂肪消化吸收必须经以下几个阶段①在胃内形成乳糜,②经胰脂肪酶的消化,③胆汁酸—脂肪酸—单酸甘油酯混合形成微胶粒,④单酸甘油酯和脂肪酸的扩散吸收,⑤肠粘膜细胞内脂肪再合成,⑥形成乳糜小滴,⑦淋巴管输送。因此,研究脂肪的消化吸收的病理生理、各阶段的消化吸收机制和障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脂肪因子(adipokine)生成与功能失调导致胰导素抵抗及肝脏炎症、纤维化和免疫系统发生紊乱相关。从而在了解NASH等代谢综合征基础上必须澄清“脂肪因子网络”。  相似文献   

8.
原光彦 《日本医学介绍》2001,22(10):438-444
众所周知 ,小儿肥胖、高脂血症不论是现时 ,还是未来 ,都将损害健康。因此 ,从儿童期开始对肥胖采取相应对策或预防其发生 ,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本专辑选译自《小儿科》2 0 0 1年第 42卷第 2期特集“小儿の肥满·高脂血症” ,共载文 5篇 ,系统阐述了小儿肥胖评价标准及发生机制 ,详细论述了小儿高脂血症的判定标准及其治疗方法 ,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脂肪栓塞症的MRI像脂肪栓塞综合症(FES)尽管呈现重度的神经症状,但CT扫描多不清楚.通过MRI使FES的影像诊断成为可能。本文根据MRI不同时期的变化和病理所见,就FES的脑病变进行讨论。以3例临床病例和1例尸检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病例从发病...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发于生活习惯病的脂肪肝中包含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NASH,而其症状极轻,常无自觉症状,ALT增高亦不显著。故在临床实践中必须留意,选择高危病例作肝活检确诊,并对应治疗与随访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在近两年里备受瞩目。自提出这一疾病概念以来的20多年里,美国的大规模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其患病率已达社会人口的3%左右,半数本病患者呈进行性,10年间可有10%演进为肝硬化。2002年美国消化病学会和肝脏学会业已公布有关本病的诊疗指南,提  相似文献   

12.
伴有内脏脂肪蓄积的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并同时引发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的病理状态。其诊断标准业已提出,正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在一般居民的健康检查中发现,伴发于腹部(内脏)肥胖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率为40%,内脏脂肪蓄积的程度与血清甘油三酯值成正相关。这提示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基础中有内脏脂肪蓄积密切参与,即这些情况的合并有其共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最近研究阐明,由肥大的大型脂肪细胞分泌的TNF-α可影响及于胰岛素的作用,即具糖代谢方面的生理学活性。它在胰岛素信号传递的早期阶段可发挥阻滞作用,遂可招致胰岛素抵抗性。TNF-α之在脂肪细胞的表达调节Hotamisligil(1993)发现,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14.
败血症患者应用脂肪乳剂的意义:现在临床上应用的脂肪乳剂是以大豆油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LCT)为原料的制剂。一般认为,应用LCT后脂肪酸可被分解,一旦被体脂肪摄取后,便以游离脂肪酸的形式释放,作为能量基质而被利用。有人认为,在以败血症为主的严重侵袭的情况下,儿茶酚胺和各种抗胰岛激素分泌增加,所以,脂肪的吸收、利用增加,也有人认为,多数情况下,不仅抗胰岛激素分泌增  相似文献   

15.
含ω-3系列脂肪酸的脂肪乳剂入山圭二1.ω-3系列脂肪酸的概念众所周知,具有2个以上双键的长链脂肪酸称为多价不饱和脂肪酸(PUFA)。当把其甲基的碳作为第1位碳时,根据在第几位的碳(ω数)上开始有双键存在,可以分为ω-6系列和ω-3系列PUFA(图)...  相似文献   

16.
已知随着年龄增加葡萄糖耐量功能逐渐恶化,实际上,高龄人群中葡萄糖耐量异常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几乎同时增加。这虽与胰岛素分泌障碍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但是还应当考虑到胰岛素抵抗不仅与2型糖尿病有关,还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大影响。伴随增龄出现的胰岛素抵抗,身体变化、环境因素、神经、内分泌变化、氧化应激等也参与作用,未必仅是由于年龄增加引起的胰岛素抵抗。有关增龄伴发的身体变化,  相似文献   

17.
18.
在日本,松泽等注意到在内脏脂肪蓄积以及由其引起的合并糖耐量异常、高脂血症、高血压的情况下,冠状动脉疾病很多见。于是就将这种不单纯是疾病的合并,而是以内脏脂肪蓄积为基础的病理状态称之为“内脏脂肪综合征”(表1)。几乎是在同一时期,Kaplan提出了“死亡四重奏”(上半身肥胖、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的名称。  相似文献   

19.
最近,关于人体褐色脂肪已经明确以下问题。即①通过测定特异地存在于褐色脂肪的线粒体生热作用,发现褐色脂肪存在于人的全部年龄即从新生儿到老人,分布于肾周围和腋窝部;②其含量15岁以下的儿童多,此后有减少的倾向,即使是成人也约存在50g,其活性低下有造成一年增加25kg 体重的  相似文献   

20.
NAFLD/NASH已不看作是良性疾病,因而成为本世纪最受关注的疾病之一。此在亚太地区亦如此,因为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与活动方式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在这一地区的发展速度很快,但还存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科学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