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X线对腰椎间盘的诊断价值,并与CT诊断价值对比.方法:回顾患者X线平片结果,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便了解X线平片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结果:X线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0.75%,CT诊断临床符合率为82.08%,X线联合CT诊断符合率为100.00%,X线联合CT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独X线诊断与CT诊断,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的诊断效果好于X线检查,X线检查能够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初步诊断提供参考,联合检查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X线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将42例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CT检查进行诊断,观察组使用CT联合X线检查进行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治疗性诊断结果验证2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平均准确率91.5%较对照组85.5%有显著优势,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X线检查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对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与CT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表现特征,明确其各自特征,评估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诊断工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同时进行X线与CT诊断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进行分析与归纳,同时和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150例病例,X线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手术结果相符29例,确诊率为48.33%,CT诊断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手术结果相符55例,确诊率为91.67%。与X线诊断诊断情况相比较,CT诊断的确诊率显著提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X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相对较低,而CT能够较为清晰的呈现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向与严重程度,以及神经根与硬膜囊,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正确诊断不容易,往往会因误诊而导致误治。所以必须将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生理、生化学检验等辅助检查结合在一起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一、影像学诊断(一)X线1.X线平片:普通腰椎平片主要观察腰椎生理曲度、椎间隙改变、椎后缘弧形软组织影及骨质增生情况。X线平片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征象之一,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用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技术(WTIE)对X线影像进行增强处理,使一般X线片能显示椎间隙的密度变化及椎间盘突出的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取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价值,为了提高胸部外伤的准确率,比较X线平片和CT扫描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100例,采取CT扫描和X线平片检查后,将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CT扫描检查骨折准确率为85.37%,肺损伤准确率为85.45%,气胸和血胸准确率为100%,X线平片检查骨折准确率为100%,肺损伤准确率为85.45%,气胸和血胸准确率为71.43%.结论 CT扫描与X线平片在胸部外伤的诊断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不可以互相代替,根据患者受伤部位、伤势和个人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方法检查,这样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平扫和X线平片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访我院78例经手术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X线平片和CT平扫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CT平扫LDH确诊74例(94.9%),明显高于X线平片确诊53例(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平片可用于腰腿痛患者的初步检查,费用小,可显示腰椎骨质改变;CT平扫确诊率高,可准确分型,为手术治疗以及后期康复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70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资料,提高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结果确诊67例,误诊3例。阐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cT表现及常见的合并征象,并提出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cT扫描中的注意事项。结论cT扫描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达95.7%,证明了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平片与CT对LDH的诊断。方法:分析76例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平片和凹检查结果。结论:X线平片对椎间突出能作出初步诊断,凹能进行准确定位、分型,两者应互相结合,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CT与X光诊断的价值。方法:于2018年01月-2019年01月本院接受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俺对象,参照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CT诊断准确率、X光诊断准确率以及CT联合X光诊断的准确率。结果:CT诊断准确率97.22%,X光诊断准确率58.33%,CT联合X光诊断的准确率100.00%,结果对比发现,CT联合X光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CT、X光(p0.05)。结论:联合应用CT与X光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准确率更高,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大力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0.
《rrjk》2017,(16)
目的 :探讨X线诊断腰椎间盘病变的临床价值,提高基层医院医生关于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病变的认识。方法 :对78例我院经手术证实腰椎间盘病变患者的腰椎正侧位片及L3-4,L4-5,L5-S1椎间盘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CT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的直接征象:椎间盘后缘软组织呈对称性向后方膨隆,超出相邻椎体后缘,侧隐窝脂肪间隙变窄,相邻神经根及硬膜囊受压变形移位,有35例;椎间盘后缘软组织呈局限性突入椎管,相邻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移位,共有28例;腰椎间盘脱出者12例。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间接征象有: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椎体骨质增生,后下缘后翘及椎间隙内钙化,共有49例。结论 :X线平片检查对诊断腰椎间盘突病变不如腰椎CT,但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通过平片检查可初步筛选出腰椎CT扫描或腰椎MRI检查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方法:对80例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L4~5和L5 ~S1椎间隙,突出方向以中央型和侧突型多见,突出程度以突出型多见.其主要CT征象表现:①髓核向椎管内突出在椎体后缘或外侧缘形成外凸的软组织影;②硬膜囊受压变形;③神经根受压或堙没,神经移位或变粗;④椎间盘突出钙化影;⑤Schmorl结节形成和真空现象.结论:CT能清楚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及其方向、大小、程度以及硬膜囊、神经根受压情况,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CT检测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9月本院接收的29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开展研究,首先对患者进行CT检查,如果检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不符合,则对不符合患者继续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基于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的检测病变情况、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椎间隙高度、硬膜外压痕矢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椎间盘膨出患者和椎间盘突出患者分别为11例和18例。治疗后患者的椎间隙高度、硬膜外压痕矢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均优于治疗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治疗中应用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可作为手术治疗效果评价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x线片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本院经手术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对其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腰间盘突出症的x线特点。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24例表现为椎间隙前窄后宽或宽窄一致,占80%,21例表现为突出间盘相邻椎体缘的硬化和唇样增生,占70%,20例表现为腰椎曲度变化,占66.67%,18例表现为椎体后缘后翘,占60%,18例表现为许莫氏结节,占60%。CT检查对腰间盘突出症诊断的确诊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T检查优于x线检查,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在基层医院,x线片检查仍然对诊断腰间盘突出症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建军 《临床医学工程》2012,(10):1738-1739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臭氧髓核消融和射频靶点热凝方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120例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臭氧髓核消融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统计并记录患者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手术前和术后1天、1周、1月VAS评分依次为8.11、1.88、1.79、0.53,术后显著下降;术后3天和3月按照MacNab方法进行评估,其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89.17%,均提示手术疗效显著。结论联合应用臭氧髓核消融术和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大创  周龙平 《职业与健康》2008,24(22):2494-2496
目的评价CT及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行CT或MRI检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结果椎间盘膨出13例CT 5例,MRI8例;椎间盘突出33例CT 14例,MRI 19例;椎间盘脱出10例CT3例,MRI 7例;椎间盘游离者4例CT 1例,MRI 3例。伴有椎间盘真空者8例;伴有Schmorl结节者11例CT4例,MR7例。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应首选MRI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经手术探查的15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CT诊断符合率为94.6%。结论: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射频靶点热凝手术联合臭氧消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实验组给予射频靶点热凝手术联合臭氧消融,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疼痛感降低到(0.89±0.37),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腿抬高试验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患者髋,膝、踝关节的运动角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4-5椎间盘突出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度数比Ls~S1低,L4-5,Ls-S1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角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腿抬高试验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腿抬高试验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患者髋、膝、踝关节的运动角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4~5椎间盘突出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度数比L5~S1低,L4~5、L5~S1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角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腿抬高试验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观察术后的临床恢复效果。方法 对 3 8例经临床检查和MRI或CT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穿刺髓核成形术 (nucleoplasty)治疗 ,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经 1周~ 6个月短期随访 ,所有病例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 ,总有效率为 81.6% ,无一例出现脊髓、神经及大血管损伤或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先进、安全、有效的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 ,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疗效佳、恢复快、无需住院等优点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发作的患者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