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先天性肾脏和尿路发育异常是导致儿童慢性肾衰竭的首要原因,及早发现和诊断严重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有助于防治并减少慢性肾衰的发生.本文通过在新生儿期对高危儿进行超声筛查,了解肾脏和尿路发育异常的发生情况,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 以随州市妇幼保健院为筛查中心,对高危儿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对超声筛查异常者进一步检查,对符合转诊标准者转三级医院就诊,对不符合转诊者建立档案,定期随访.结果 高危儿超声筛查共479例,其中男289例(占60.33%),女190例(占39.61%),超声检查异常者69例(占14.4%).超声检查异常患儿69例中男51例(占73.9%),女18例(占26.1%);其中肾盂积水68例,肾脏包块1例;左侧肾积水45例,右侧5例;双侧18例,4例伴左侧输尿管扩张;另有6例转诊至三级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结论 高危新生儿期进行超声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先天性肾脏和尿路发育异常,对其进行及时干预和随访管理对防治先天性肾脏和尿路发育异常导致的儿童慢性肾衰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徐汇区15534名学龄前儿童胡桃夹血尿的普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幼儿园儿童胡桃夹血尿的发病率。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13个街道90所幼儿园的儿童进行尿常规检查,尿检阳性者进一步行尿相差显微镜和彩超检查,以筛查胡桃夹血尿患儿。结果:共调查15534名幼儿园儿童,镜下血尿阳性者90例,其中胡桃夹血尿40例(占44.4%),总人群胡桃夹血尿患病率为0.26%。结论:幼儿园儿童尿常规普查非常重要。镜下血尿患儿中,胡桃夹血尿所占比例很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大量血清HBV阳性肾活检病例,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从而判断肾脏损伤的程度及预后,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431例血清HBV阳性病例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12年5734例肾活检,其中肾HBV阳性108例,肾HBV阴性323例。所有的病例均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用肾脏病饮食改良(MDRD)简化公式,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估计肾功能,同时进行CKD分级。结果:(1)肾HBV表达阳性组以MPGN为主(P〈0.01),肾HBV表达阴性组以MesPGN为主;(2)与肾HBV阴性组相比,肾HBV阳性组大三阳所占比率较高(50%,P〈0.01);(3)在肾HBV阳性组中,大三阳的蛋白尿发生率为100%,与肾HBV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肾HBV阳性组中,大三阳以MPGN为主,小三阳以MesPGN为主。(5)对肾HBV阳性组中各病例进行CKD分级,共有14例处于CKD3~5期,MPGN占6例(42.86%),MesPGN占3例(21.43%)。结论:肾HBV阳性组中大三阳发病率高,且以MPGN为主,该病进展快,预后差。对血清有HBV感染的肾脏病患者,特别是大三阳,一定要及时进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从而指导临床诊治,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筛查方案在城市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以全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项目规定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方案为依据,对武汉市江岸区2个城市社区40~74岁的当地居民开展结直肠癌筛查。以危险因素数量化评估问卷调查及免疫法FOB检查作为初筛,初筛阳性者进行结肠镜检查作为复筛。结果应参加筛查的26961人中,实际参加筛查6191人,初筛顺应率为22.9%,阳性人数为1559人,阳性率25.2%;实际参加复筛人数为1000人,复筛顺应率为64.1%;发现结直肠癌6例,结直肠息肉及腺瘤187例,结直肠炎63例,结直肠黑斑病6例;6例结直肠癌均行手术治疗,其中DukesA期4例,DukesB期2例。结论结直肠癌筛查方案能够有效的从无症状人群中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通过初筛可有效的减少复筛人数,避免了不必要的结肠镜检查,降低了筛查成本;城市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的顺应率明显低于农村。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上海市静安区为试点,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慢性肾脏病(CKD)高危人群中的CKD患病率,为CKD的社区筛查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参加社区筛查的CKD高危人群的患病情况。对25199例研究对象进行间隔时间大于3个月的两次实验室检查。根据CKD诊断标准对高危人群患病情况进行诊断,并对患有CKD人群进行疾病分期、分层。将筛查人群分别按照性别、年龄、病史分组,比较各组CKD检出率的差异。结果该筛查人群中既往已知的CKD患者有788例,而经区级医院确诊的CKD患者有3713例,检出率为14.73%,筛查前未知的CKD患者是已知患者的4.71倍。女性高危人群CKD检出率高于男性(16.00%比13.00%,χ2=44.213,P<0.001);老年(≥65岁)组CKD检出率高于非老年组(14.94%比13.76%,χ2=4.001,P=0.046)。患有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慢性肾炎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组的CKD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无上述疾病人群(均P<0.05)。结论CKD高危人群中通过筛查检出的CKD患者人数是既往已知患者人数的4.71倍,因此在社区高危人群中开展CKD筛查十分必要。女性、高龄、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慢性肾炎家族史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患有慢性肾脏病(CKD)的人数正在不断增长,美国约11%的成人患CKD,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CKD患病率为79/6~13%,而大部分CKD患者(58%)死于心血管疾病(CVD)。美国肾脏病基金会一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NKF-KDOQI)指南中将CVD定义为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动脉狭窄、周围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左心室肥厚,并指出CKD患者是冠心病的最高危险因素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粪便隐血阳性的发生率,探讨粪便隐血试验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结直肠病变的预测意义。方法:使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检测2007年03月~2007年06月于我院肾脏科就诊的176例CKD患者和同期我院体检中心18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粪便隐血阳性发生率,同时对CKD患者的临床、生化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6例CKD患者IFOBT阳性率17%,180例正常对照组IFOBT阳性率5%,CKD组高于正常对照组(χ2=13.236,P〈0.01)。CKD组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对照组[(105.59±27.03)g/dlvs(121.00±25.62)g/dl,P〈0.05],血沉[(59.77±32.91)mm/hvs(9.54±3.21)mm/h,P〈0.05]、血肌酐[203.75(74.50~567.25)μmol/Lvs68.00(45.00~95.00)μmol/L,P〈0.05]高于正常对照组。CKD组中,IFOBT阳性的患者与IFOBT阴性的患者相比,年龄大(P〈0.01)、血沉升高(P〈0.05)、C反应蛋白升高(P〈0.05),而血红蛋白(P〈0.05)及肾小球滤过率(P〈0.01)降低。IFOBT阳性患者血红蛋白随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降低,血沉、血磷、iPTH随GFR下降而升高。相关法分析显示CKD患者IFOBT检测值与GFR(r=-0.191,P〈0.05)呈负相关;与年龄呈正相关(r=0.175,P〈0.05)。对CKD患者IFOBT阳性的30例患者行肠镜检查,结果发现结肠癌2例(6.7%),结直肠腺瘤性息肉11例(36.7%),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4例(13.3%),出血性肠炎9例(30%),4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13.3%)。结论:CKD患者易发生结直肠出血性疾病,随着患者GFR的下降,发生病变的几率升高。而IFOBT是可行有效地检测方法,对于CKD患者结直肠病变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慢性肾脏病(CKD)专业门诊管理下CKD 3~5期未透析患者肾功能进展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CKD专业门诊规律随访的CKD 3~5期未透析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钙磷代谢及蛋白尿等指标控制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肾功能进展的多因素分析。肾功能进展定义为每年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大于4 ml&#8226;min-1&#8226;(1.73 m2)-1、开始肾脏替代治疗和(或)肾脏病相关的死亡。 结果 共纳入138例患者,其中CKD 3期84例,4期36例,5期18例。进入队列时基线年龄为(56.5±16.7)岁,基线eGFR为(32.3±13.4) ml&#8226;min-1&#8226;(1.73 m2)-1,平均随访(27.1±12.1)个月。随访过程中患者平均血压(126.5±12.4)/(76.4±7.9) mm Hg;平均血红蛋白(123.4±17.6)g/L;平均钙磷乘积(45.2±7.7) mg2/dl2。分别有70例(50.7%)血压控制达标;102例(73.9%)血红蛋白控制达标;123例(89.1%)患者钙磷乘积控制达标;62例(44.9%)患者肾功能进展。多因素分析显示,随访过程中蛋白尿和血红蛋白水平与肾功能进展独立相关。 结论 通过CKD专业门诊的一体化治疗,能够有效控制中晚期CKD患者的各种并发症。控制蛋白尿和(或)改善贫血有利于延缓中晚期CKD患者肾功能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参与的住院患者脑卒中风险筛查及随访管理效果,为全面落实脑卒中一级预防提供借鉴。方法 构建住院患者脑卒中风险筛查模式,对内外科≥40岁的住院患者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由病区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初筛、专科护士对高危风险患者进行卒中一级预防管理,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 2021年9月从内外科36个病区中筛查出脑卒中风险患者3 416例,其中高危513例(15.02%),中危1 926例(56.38%),低危977例(28.60%);对3类患者实施分级管理,其中高危患者由神经内科进一步诊疗;完成1年随访的197例高危患者,随访后血压、血脂、运动等达标率显著高于随访前(均P<0.05),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专科护士参与的住院患者脑卒中风险筛查模式有利于早期发现脑卒中风险患者,落实一级预防,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尿液白细胞介素-18(IL-18)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Aon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住院的AonC患者(AonC组)、稳定的慢性肾脏疾病(CKD对照组)患者及体检中心无CKD的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各28例,分别收集各组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尿液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IL-18水平,用比色法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尿IL-18水平在AonC组、CKD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43.10(230.76~721.78)ng/L、205.97(137.06~319.62)ng/L、44.44(12.42~107.19)ng/L。AonC组尿IL-18水平显著高于CKD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AonC组尿IL-18水平与血清肌酐水平呈正相关(r=0.665,P〈0.01)。ROC曲线分析提示,尿IL-18在AonC诊断中特异性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886,P〈0.01;当以212.4ng/L为截点时,其在诊断AonC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和76.8%。3组患者尿液NAG水平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但尿NAG水平与Scr无显著性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67。当检测的截点为10.5U/L时,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1%和58.9%。结论:尿IL-18水平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时明显上升,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尿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血清中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β2-MG 值水平变化以及与窒息程度和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 ury,AKI)之间的关系,阐述其在窒息新生儿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围产期窒息新生儿40例(窒息组),按照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标准分为轻度窒息者22例(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者18例(重度窒息组);根据有无发生 AKI 将4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AKI组25例和无 AKI组15例;记录入选新生儿 Apgar评分、胎龄、日龄、体质量。另外选择20例无窒息史新生儿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在出生后24 h内采取外周静脉血,同时收集尿液。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α1-MG、β2-MG的含量;采用 ELISA法测定尿液中 NAG含量;同时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结果(1)本研究40例窒息后新生儿 AKI 总发生率为62.5%(25/40),并且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对 AKI 影响不同,重度窒息患儿更易发生严重的肾损伤。(2)窒息组尿 NAG及血清中β2-MG、α1-MG明显高于对照组[(25.48±12.45)U/L 比(8.62±2.49) U/L,(4.82±1.32)mg/L比(2.92±0.89)mg/L,(29.85±5.59)mg/L 比(25.23±5.26)mg/L]。(3)重度窒息组尿 NAG及血清中β2-MG、α1-MG 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32.21±24.32)U/L、(5.89±1.59)mg/L、(34.32±7.64)mg/L]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17.25±7.32)U/L、(2.92±0.89)mg/L、(26.94±5.57)mg/L]。(4)AKI组尿 NAG及血清中β2-MG、α1-MG[(28.24±21.25)U/L、(5.79±1.49)mg/L、(31.32±5.28)mg/L]明显高于无 AKI组[(16.34±6.72))U/L、(2.82±0.79)mg/L、(26.49±5.52)mg/L]。(5)按照对照组尿 NAG及血清中β2-MG、α1-MG值设定在x+2SD为对照上限值,窒息组中尿 NAG异常率达65%,明显高于血清中β2-MG、α1-MG 异常率(分别为32.5%和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急性加重(acute on chronic kidney disease,A/C)的相关因素及其预后并加以分析.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A/C患者55例,按其基础疾病、加重因素、好转因素、治疗方式和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A/C基础疾病以肾病综合征(27.3%)、慢性间质性肾炎(14.5%)、糖尿病肾病(14.5%)、高血压性肾病(10.9%)为主.A/C加重因素依次为感染(32.7%)、原发病加重(29.1%)、肾毒性药物(12.7%)、不规则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5.5%)等,7例同时存在≥2种病因(12.7%).积极行透析及非透析治疗后住院期间肾功能好转者38例.随访时间7.6&#177;4.4个月,其中随访44例,失访11例.随访期间肾功能正常或明显好转患者14例(31.8%)、肌酐倍增患者14例(31.8%)、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8例(18.2%)、死亡患者8例(18.2%),死亡原因主要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5例为老年患者.结论 对于A/C加重因素多可逆,但远期预后不佳,应重视A/C发生的加重因素并及早发现,争取在最大程度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3.
戚红  王燕  卢新  刘敏 《生殖医学杂志》2010,19(3):240-244
目的比较孕中期唐氏综合征血清学二联与三联的筛查效率与经济学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9~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前筛查中心进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妇,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进行血清学筛查二联[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三联[AFP+游离β—hcG+游离雌三醇(E3)]检测,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孕中期孕妇血清样本4,707例,随访到妊娠结局的4,245例,失访462例,妊娠结局随访率90.2%。其中唐氏综合征(21-三体)3例,其他染色体异常4例,神经管畸形1例。未出现因侵人性产前诊断流产患者。(2)三联筛查唐氏综合征检出率66.7%、假阳性率5.26%,所有染色体异常检出率75%;二联筛查检出率33.3%、假阳性率4.01%,所有染色体异常检出率37.5%;神经管畸形(NTD)检出率100%、假阳性率0.4%;18-三体假阳性率0.24%。三联筛查检出率高于二联筛查。(3)三联筛查每筛查出1例唐氏儿,所花血清学筛查及产前诊断费用约为499,375元,二联筛查为781,200元,二联筛查费用明显高于三联。结论中孕期血清学筛查效率三联筛查优于二联筛查,用于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费用三联筛查也低于二联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咽拭子和尿残渣麻疹病毒抗原对儿童麻疹病毒(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怀疑为麻疹的患儿进行咽拭子和尿残渣麻疹病毒抗原检测,分析其阳性检出率,并对部分患儿进行短期随访,分析IFA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68例患儿中有62例诊断为麻疹,咽拭子、尿残渣麻疹病毒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9%(57/62)和96.8%(6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3,P0.05);62例麻疹患者中有45例诊断为典型麻疹,咽拭子、尿残渣麻疹病毒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6%(43/45)和97.8%(4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P0.05);17例诊断为非典型麻疹,咽拭子、尿残渣麻疹病毒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别分别为82.4%(14/17)和94.1%(1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3,P0.05);6例诊断为其他出疹性疾病。结论 IFA法检测咽拭子和尿残渣麻疹病毒抗原是一种早期、快速、敏感的实验室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KIM-1水平与早期ADPKD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及其预示作用。方法:(1)收集临床确诊为ADPKD患者(CKD1,2期)及体检健康人群各40例,并取其晨起后第2次尿液标本,采用ELISA方法测定尿液中Kim-1浓度,比较多囊肾病人群与正常人群在Kim-1表达程度的差异;(2)用多囊肾患者肾脏体积增长速度判断疾病进展状况,用MRI肾脏成像的方法计算6个月间隔后肾脏体积增长情况;(3)去除肾脏总体积大于1500cm3的患者,以肾脏体积半年增长率2.7%为界,将患者划分为高平均速度组和低平均速度组,比较两组间KIM-1水平差异。结果:(1)多囊肾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eGFR水平(采用CKD-EPI公式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中Kim-1水平多囊肾病组显著升高[(837.9±821.5)pg/mlvs(440.3±270.2)pg/ml,P〈0.05];(2)多囊肾患者半年肾脏体积增长速度为(4.88±3.86)%,显著高于国外报道的多囊肾患者半年体积增长速度;(3)高平均速度组KIM-1水平高于低平均速度组(P〈0.05)。结论:Kim-1作为肾小管损伤后出现的一种重要的生物标记物在多囊肾病患者群中表达显著升高,能预示早期肾脏体积并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多囊肾患者肾体积的增长快慢,但Kim-1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向倒刺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肾脏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共实施220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实验组(n=122)采用双向倒刺可吸收线内外连续缝合肾脏,对照组(n=98)采用普通缝线缝合肾脏,两组术前按AJCC肾癌TNM肿瘤分期均为T1N0M0。结果 220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未出现严重术中并发症。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9.8±11.8)和(81.2±11.3)min(P=0.40)、平均缝合时间为(8.5±2.0)和(12.8±2.8)min(P〈0.01)、平均热缺血时间为(18.3±4.0)和(23.1±5.2)min(P〈0.01)。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6.3±2.3)和(8.0±1.4)d(P〈0.01)。术后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肾GFR分别为(35.5±12.6)和(28.7±15.5)ml/min(P〈0.01)。实验组术后血尿4例,对照组5例(P=0.737),实验组无尿漏发生,对照组肾缺损部位尿漏2例(P=0.071),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8.8个月,两组均无结石形成,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双向倒刺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能够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和热缺血时间,且不引起结石形成,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尿足细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免疫酶细胞化学两种方法检测尿足细胞的比较,以促其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尿标本均为我科住院患者的肾活检日新鲜晨尿,采用抗人足细胞标记蛋白Podocalxin(PCX)单克隆抗体进行尿沉渣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14例患者均经肾活检,肾组织由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做出病理诊断。结果:(1)14份尿标本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免疫酶细胞化学方法均可检测到足细胞。(2)同一份尿沉渣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足细胞均数为(16、7±15、1)/HP,而免疫酶细胞化学法检测足细胞均数为(26,1±24、3)/20HP,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所测足细胞数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969)。结论: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免疫酶细胞化学两种方法检测尿足细胞,前者较简便、镜下易辨认,后者设备简单、标本可保存。  相似文献   

18.
Aim:   To evaluat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a repeat urine culture after a few days of antibiotic therapy in childhoo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in southern Thailand.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the medical record of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UTI aged less than 15 years in Songklanagarind Hospital from January 1995 to December 2004 was performed. Patient demographics were collected. The results of repeat urine culture after starting antibiotic were evaluated. The risk factors that indicated positive repeat urine culture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Four hundred and forty-nine patients (245 boys and 204 girls) with 533 UTI episodes were analyzed, of which 49 (9.2%) had a repeat urine culture with significant growth.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less than 1 year, aetiological agents Enterococci spp., fever of more than 72 h, inappropriate antibiotics and kidney, ureter and bladder anomalies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a positive repeat culture, while sex, vesicoureteral reflux and recurrent UTI episodes were not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If the treatment protocol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had indicated that children with at least one of the above risk factors should receive a repeat urine culture, then only 356 cases (66.8% ± 2.0%) would have received a repeat test and $US 655 would have been saved, while five positive repeat urine cultures would have been missed.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in a group of Thai children indicates that a repeat urine culture during antibiotic therapy should still b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炎性息肉嵌顿的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2005~ 2011年,采用经腹腹腔镜治疗28例炎性息肉嵌顿的输尿管结石.息肉长径2.5~4.5 cm,包绕结石生长.前10例行输尿管切开取石加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组),后18例行输尿管切开取石加息肉段输尿管切除吻合术(输尿管切除组).观察术后漏尿、输尿管狭窄和肾积水改善情况.结果 2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息肉切除组术后漏尿2例,经充分引流分别于术后2周和1个月自愈;输尿管切除组未见漏尿,但2组术后漏尿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 =0.119).28例随访6个月~3年,平均12个月.彩超、IVU显示息肉切除组3例病变段输尿管狭窄,其中2例行输尿管镜丝状电极内切开术治愈,1例2次行内切开后狭窄复发予腹腔镜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吻合术治愈;输尿管切除组未见吻合处输尿管狭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37).结论 输尿管结石伴炎性息肉嵌顿时,应行经腹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及病变段输尿管切除吻合术,安全可靠,术后输尿管狭窄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