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ly infihmting endometriosis,DIE)是指病灶浸润侵袭至腹膜下深度5mm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病灶分布广泛且边界不清,术后复发率高。本研究探讨U形病灶挖除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时,能否在保留子宫的基础上切除子宫腺肌病病灶及周围DIE病灶。方法选取2011-05-31-2016-10-31在武汉商职医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5例伴有子宫腺肌病的DIE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要求在保留子宫的基础上,使用开腹手术+U形病灶挖除手术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月经量减少情况、子宫体积大小和血清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妊娠分娩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U形病灶挖除手术切除病灶并保留子宫的成功率100.00%;术后12个月的痛经VAS评分为(2.04±1.53)分,显著低于术前的(9.13±1.12)分;肛门坠胀VAS为(1.27±0.94)分,显著低于术前的(5.14±2.02)分;性交痛VAS评分为(1.38±0.65)分,显著低于术前的(3.87±1.84)分;术后12个月的月经量为(42.79±8.02)mL,明显少于术前(113.38±11.65)mL,t=8.882,P0.001;CA125水平为(17.21±6.59)U/L,明显低于术前(95.43±17.94)U/L,t=15.219,P0.001;术后12个月患者的子宫体积为(83.2±10.2)cm2,明显小于术前的(117.3±33.4)cm2,t=6.252,P0.001;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5.45%),对症治疗后均已痊愈。结论 U形病灶挖除术能够顺利挖除伴有子宫腺肌病的DIE患者的病灶部位,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同时还能有效保留患者子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肌层"U"形切除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手术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49例,其中子宫肌层"U"形切除术25例(观察组),经腹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24例(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月经情况,随访至术后6个月,观察复发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结果:49例均完成手术治疗,术后两组子宫体积缩小、痛经程度减轻、CA125水平降低,月经期缩短,月经量降低,血红蛋白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月经周期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子宫浆膜和内膜层血肿,自行吸收,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子宫腺肌病复发和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结论:子宫肌层"U"形切除术可明显改善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和月经过多症状,且可保留子宫结构和功能,适合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曼月乐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对其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nRH-a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曼月乐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痛经情况、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胞饮突成熟、胞饮突丰富的比例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月经失血图法(PBAC)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月乐联合GnRH-a能够提高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经症状,缩小子宫体积,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提升子宫内膜容受性,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方式对高龄子宫腺肌病患者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1日-2016年12月1日本院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有生育要求的35~45岁子宫腺肌病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52例为经腹组,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64例为腹腔镜组,同期住院分娩的未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病合并妊娠患者78例为对照组。比较妊娠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16例经手术治疗后,术后2年内妊娠65例(56.0%),但经腹组与腹腔镜组术后6个月、1年及2年妊娠及复发率无差异(P>0.05);术后妊娠组年龄<40岁、术后未复发、术后病灶未残留及术后应用辅助生殖技术等占比高于未妊娠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术后未应用辅助生殖为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OR=3.580、4.927,P<0.05),术后未复发、术后病灶未残留为妊娠的保护因素(OR=0.220、0.173,P<0.05)。手术后妊娠组早产(9.2%)、流产(13.9%)、低体重儿(10.7%)、前置胎盘(6.2%)、分娩感染(7.7%...  相似文献   

5.
许保刚  魏刚  黄瑞瑜  贺朝  张婉  郭长义  张瑜  李斌  刘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11):2592-2595+2599+2663
目的:分析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参数评估子宫腺肌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不孕患者53例为不孕组及生育功能正常的同龄女性50例为对照组,均在月经周期19~22d行MRI灌注成像,记录子宫内膜及内膜下灌注参数[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增强线性斜率(MSI)、平均强化时间(MTE)],分析不孕组子宫MRI扫描特点及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灌注参数水平。结果:不孕组53例中33例为弥漫性子宫腺肌症,T2WI扫描中结合带呈弥漫性均匀或不均匀增厚,结合带厚度(29.66±3.16mm)较对照组(10.06±1.74mm)增厚(P<0.001),共发现42个病灶,病灶在T1WI扫描中均呈等信号,T2WI扫描中呈低信号,内见散在点状高信号;20例为局限性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体部或底部局限性增大,相应部位结合带增厚,结合带厚度(22.39±3.74mm)较对照组增厚(P<0.001),共发现27个病灶,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与结合带信号相似的肿块影。不孕组子宫体积较对照组增大,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变...  相似文献   

6.
彭凤云  李桂林  付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555-155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骶骨韧带切除术联合病灶电灼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疗效。方法:对2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行腹腔镜下骶骨韧带切除术联合病灶电灼术治疗,对合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子宫腺肌瘤患者同时行囊肿剥除术和子宫腺肌瘤电消融术,盆腔局部病灶予以电灼,术后观察痛经程度。结果:16例(76.2%)痛经完全消失,4例(19.0%)痛经明显缓解,1例(4.8%)痛经部分缓解。术后疼痛评分、分级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腹腔镜下骶骨韧带切除术联合病灶电灼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新方法,治疗痛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XCL12/CXCR4/CXCR7 mRNA及其蛋白在子宫腺肌病(AM)患者子宫内膜与肌层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子宫全切及次全切术或病灶切除术,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AM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n=30)。选择同期于同一家医院接受子宫全切及次全切术,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纳入对照组(n=30)。研究组患者术中留取在位子宫内膜及含异位病灶子宫肌层组织,对照组患者术中留取在位子宫内膜及子宫正常肌层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子宫内膜及肌层组织中CXCL12/CXCR4/CXCR7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患者CXCL12/CXCR4/CXCR7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病例收集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5-KY004-08),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研究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及子宫肌层组织CXCL12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05±0.01)与(0.24±0.0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2±0.01)与(0.11±0.02),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07、P=0.014,t=3.196、P=0.009)。研究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CXCR7 mRNA表达水平为(0.007±0.0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02±0.000),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6、P=0.035);而在2组患者子宫肌层组织的表达水平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及子宫肌层组织CXCR4 mRNA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及子宫肌层组织CXCL1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CXCR7蛋白表达水平为(0.88±0.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2±0.17),而在子宫肌层组织的表达水平为(0.69±0.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0.29),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6、P=0.046,t=-2.807、P=0.019)。研究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的CXCR4蛋白表达水平为(2.08±0.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9±0.87),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8、P=0.036),而2组患者子宫肌层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CL12/CXCR4/CXCR7在A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XCR7有关。CXCL12在AM发病中存在转录后调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整理我院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将患者的术前临床指标作为对照组,术后的临床指标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月经量、痛经情况等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月经量、贫血情况、子宫体积以及痛经情况均明显由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月经周期和经期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在保留子宫的前提下治疗患者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与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亮丙瑞林注射液)或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分析手术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手术加米非司酮、单纯手术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痛经评分及月经量都较治疗前下降,月经量下降例数百分比分别为:88.00%、86.67%、55.00%.手术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组痛经评分(0.91±1.20分)明显低于手术加米非司酮组(2.01±1.90分)及单纯手术组(3.87±2.24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2,P=0.025;t=2.563,P=0.01),而后两组痛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2,P=0.10),且痛经缓解和消失率明显高于手术加米非司酮组及单纯手术组(χ2=5.658,P=0.024;χ2=5.746,P=0.020),而后两组在痛经缓解和消失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3,P=0.102).3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率分别为12.00%、20.00%和37.50%.复发者与无复发者相比,年龄、初潮年龄、产次、瘤体大小、手术方式及治疗前月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腺肌瘤病灶多发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单发患者(χ2=9.134,P=0.002).结论 病灶切除手术后无论是否辅助药物治疗均能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药物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对于经济困难或不能耐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药物不良反应者可选择口服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常见的育龄女性疾病,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及生殖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本研究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症状改善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10-04-2015-10-04于光山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采取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性激素水平、盆腔症状评分和总体征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5%,高于对照组84.21%,χ2=5.991,P=0.014。治疗后,观察组盆腔触痛评分为(1.04±0.16)分,低于对照组(1.63±0.21)分,t=19.482,P0.001;观察组硬结评分为(0.84±0.13)分,低于对照组(1.71±0.23)分,t=28.708,P0.001;观察组性交痛评分为(0.53±0.09)分,低于对照组(0.75±0.18)分,t=9.530,P0.001;观察组痛经评分为(0.57±0.17)分,低于对照组(1.08±0.23)分,t=15.545,P0.001;观察组盆腔痛评分为(0.61±0.13)分,低于对照组(0.88±0.21)分,t=9.530,P0.001。治疗后,观察组黄体生成素水平为(7.41±1.83)U/L,低于对照组的(8.22±1.62)U/L,t=2.889,P=0.004;观察组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为(6.80±2.09)U/L,低于对照组的(8.01±2.28)U/L,t=3.410,P0.001;观察组雌激素水平为(197.45±46.84)pmoL/L,低于对照组(245.73±48.76)pmoL/L,t=6.225,P0.001;观察组孕酮水平为(2.06±1.03)nmoL/L,低于对照组(3.14±1.12)nmoL/L,t=6.188,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63%,与对照组(23.68%)比较,χ2=0.310,P=0.577。观察组妊娠率为68.42%,高于对照组的36.84%,χ2=15.200,P0.001。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可靠,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性激素水平,提升患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子宫瘢痕憩室是剖宫产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具有较高患病率,可导致女性经期紊乱、甚至不孕和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本研究探讨子宫瘢痕憩室采用经阴子宫瘢痕憩室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汝南县人民医院2015-04-20-2017-08-15收治的子宫瘢痕憩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前提下,根据组间均衡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下段切口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子宫瘢痕憩室修补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5.34±13.28)min,短于对照组的(102.65±14.01)min,t=13.529,P<0.001;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为(56.84±13.84)mL,低于对照组的(105.26±15.21)mL,t=16.482,P<0.00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52±1.67)d,低于对照组的(6.59±2.31)d,t=5.083,P<0.001;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χ~2=4.009,P=0.04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8.37%,χ~2=5.018,P=0.025。结论子宫瘢痕憩室采用经阴子宫瘢痕憩室修补术可减轻机体创伤性,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治疗不孕不育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和子宫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在汉中三二〇一医院治疗的不孕不育妇女108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给予改良HSG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HSG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性激素水平、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双侧输卵管通畅率为62. 7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和雌二醇(E2)分别为(8. 11±1. 90) m IU/L、(9. 24±1. 72) m IU/L和(70. 84±16. 65)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为(0. 98±0. 07) cm,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后自然妊娠率为61. 4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改良HSG治疗不孕不育有较好的效果,同时有助于性激素和子宫内膜的改善,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病灶剔除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病灶切除手术的5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剔除术后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组(A组)26例,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孕三烯酮组(B组)33例。均于术后3、6、12、18、24个月观察子宫大小、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段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痛经评分和月经量评分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B组比A组子宫体积小,术后12、18、24个月B组与A组相比痛经评分较低,术后18个月和24个月B组月经量比A组月经量评分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孕三烯酮比单纯采用病灶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更好,能更有效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hysteroscopic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TCRE)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病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寻找一种对子宫腺肌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将50例无生育要求或暂无生育要求且欲保留子宫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27例,先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术后立即在宫腔内放置曼月乐一枚;对照组23例,于月经干净或近干净时在宫腔内放置曼月乐一枚。于术后1、3、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痛经状况、月经量及节育器脱落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子宫腺肌病月经过多及痛经症状,研究组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及闭经率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6个月闭经率84%,对照组闭经率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二组在改善痛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后放置曼月乐能有效改善单纯放置曼月乐引起的阴道不规则出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吴燕燕  邱建 《中国妇幼保健》2023,(21):4279-4282
目的 分析地屈孕酮联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4例。按照抽签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地屈孕酮片治疗,总共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月经量、月经天数、月经周期及子宫内膜厚度;检查患者激素水平和凝血功能变化;于术后3个月内统计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概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月经量为(181.33±15.21)ml,月经天数(5.32±0.62)d,子宫内膜厚度为(3.36±0.52)mm,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周期为(26.59±3.22)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雌二醇(E2)水平为(129.17±11.02)μmol/L,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为(5.65±0.92)U/L,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为(4.71±0.76)U/L,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为(2.81±1.14)g/L,凝血酶原时间(PT)为(13.8±1.6)s, D-二聚体为(165.2±21.7)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复发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观察组呕吐1例,出血2例,总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0,P=0.035)。结论 地屈孕酮可以通过拮抗雌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的月经及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凝血功能,恢复子宫健康生理环境,从而降低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后的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9至2010年来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生育史、术前治疗、手术情况、肿瘤标记物、内异症分期等),(丰)随访手术后患者转归情况,进行临床评估和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组的痛经发生率(76.9%)与对照组(23.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5).流产次数和内异症的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14),流产次数≥2次的重型内异症发生率高.术(口)的出血量与内异症的不同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 =0.023),重型开腹手术(135.7mL)与腹腔镜下手术(82.9mL)术中出血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复发组的盆腔内异症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88),复发组的盆腔粘连(86.5%)与否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3).术后GnRH治疗3周期的复发率(57.9%)与GnRH治疗6周期(17.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复发率同内异症合并肌瘤及肌腺症、盆腔内异病灶较多、盆腔广泛粘连、足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周期短相关;腹腔镜是治疗内异症的首选,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的优点且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一致;重型内异症患者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可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因子宫腺肌病保守治疗无效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予GnRH-α+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治疗,对照组66例,予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应激反应、术后引流液体总量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其术后3个月、12个月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及痛经分级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GnRH-α联合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COX-2和VEGF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COX-2和VEGF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4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标本为研究组,30例非子宫腺肌病子宫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研究组原位内膜和腺肌病病灶、对照组内膜和子宫平滑肌层中COX-2和VEGF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COX-2mRNA和VEGFmRNA的表达。结果:COX-2和VEGF在研究组原位内膜和腺肌病病灶中的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内膜,研究组腺肌病病灶表达率均高于原位内膜(P<0.01)。增殖期和分泌期二者在腺肌病病灶表达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泌期二者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内膜的表达均高于增殖期(P<0.05)。COX-2和VEGF蛋白表达存在线性相关(r=0.787,0.562,P<0.01)。RT-PCR检测表明,COX-2mRNA在研究组腺肌病病灶存在高表达,对照组肌层和内膜不存在COX-2mRNA表达。比较对照组正常肌层,腺肌病病灶中VEGF165和VEGF121呈现高表达(P<0.01)。结论:COX-2和VEGF的高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对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同时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烧灼术,合并盆腔粘连者同时行粘连松解术,观察术后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47±17)%,30例(60%)痛经完全消失,13例(26%)痛经明显缓解,7例(14%)痛经部分缓解。术后疼痛评分和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2.8%。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是一种易被患者接受的、有效、安全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CD146的表达与其微血管形成的关系,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微血管生成的变化。方法:手术切除子宫患者66例,其中子宫腺肌病40例(AM组),对照组26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腺肌病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CD146的表达及微血管数目和密度(MVD)值。结果:AM组在位内膜中MVD分泌期(33.7±4.9)明显高于增殖期(27.2±5.0)(P0.01),对照组子宫内膜中MVD分泌期(20.5±3.8)与增生期(17.9±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组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是增殖期、分泌期及整个月经周期,在位内膜MV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内膜(P0.01)。AM组患者在位内膜(4.1±1.4)与异位内膜(4.9±1.4)CD146表达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在位内膜增殖期CD146表达评分(3.6±1.7)相比差异显著,与分泌期(4.7±0.6)相比评分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内膜整个月经周期(2.4±0.8)及增殖期(2.4±0.7)、分泌期(2.3±0.9)相比CD146表达评分均明显增加,CD146在AM患者在位内膜85%(34/40)、异位内膜90%(36/40)及对照组内膜62%(16/26)的表达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46与MVD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567,P0.01)。结论: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CD146表达显著增强,提示CD14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微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