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肌瓣和皮瓣对肢体骨折抗感染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新西兰白兔作为动物模型,对比肌瓣和皮瓣的抗感染能力,为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选择一种良好的修复瓣。方法自2003年3~5月,以20只新西兰白兔作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肌瓣修复组和皮瓣修复组,每组各10只。切除兔的股四头肌和其下前半侧骨膜,暴露股骨干,用电踞切下4.0mm×15.0mm的皮质骨,浸泡在0.2ml浓度为5×105CFU/ml的细菌盐水溶液中,30min后骨块回植原位。以腹壁下动脉为蒂的腹直肌肌瓣和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下腹部皮瓣,转位修复兔的大腿创面。结果术后皮瓣组骨块感染的白兔为8只,肌瓣组感染的为1只。血中白细胞水平,经重复设计的方差分析得出两组间P<0.001。说明肌皮瓣在控制骨块感染方面优于皮瓣。结论肌瓣在四肢骨外露和感染创面的修复中,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在肢体开放的粉碎性骨折中,采用肌瓣修复其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3.
4.
胸腹壁随意皮瓣联合腹直肌肌瓣修复胸壁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胸腹壁随意皮瓣联合腹直肌肌瓣移位修复胸壁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05年6月,对5例胸壁缺损患者行胸腹壁随意皮瓣联合腹直肌肌瓣移位修复术。其中胸骨骨髓炎术后、胸骨肿瘤刮除术后、胸骨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各1例,心脏手术术后2例;均因感染致胸骨及内置物外露,病程6个月~2年。先行病灶清除,视创面大小设计切取15cm×10cm的胸腹壁随意皮瓣,然后切取腹直肌肌瓣移位修复胸壁缺损。结果术后4例皮瓣期愈合,1例皮瓣延期愈合,无并发症。皮瓣外观良好,无臃肿及色素沉着,X线片显示胸骨死骨阴影消失。随访1~3年,平均1年6个月,无复发。腹部供区皮肤愈合良好,无腹壁疝发生。结论胸腹壁随意皮瓣联合腹直肌肌瓣移位修复术是治疗胸骨体周围胸壁缺损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一种动物岛状肌瓣的模型,探讨肌瓣在四肢骨折修复中促进骨修复的能力。方法:切除家兔的股四头肌和其下前半侧骨膜,暴露股骨干,用电踞切下一块1.5cm×0.4cm大小的皮质骨,半小时后骨块回植原位。以腹壁下动脉为蒂的腹直肌肌瓣和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下腹部皮瓣,转位修复兔大腿创面。4周后运用r计数方法测量游离骨块的代谢情况,以确定局部成骨能力。结果:肌瓣组4周后游离骨块的r计数值明显高于岛状皮瓣组,成骨能力强于岛状皮瓣。结论:肌瓣在四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修复中具有很强的促进骨修复的能力,在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趾短伸肌瓣在足背皮瓣切取后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经常应用足背带蒂岛状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小腿、内外踝、足底及身体它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后供区遗留问题,如肌腱外露或弓弦腱形成等的处理文献报道较少。自1987年起,我们对切取足背皮瓣患者中的6例施行第1趾短伸肌肌瓣移位术来解决上述问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带岛状皮瓣的腓肠肌内侧头肌瓣修复小腿上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2000年我们采用带岛状皮瓣的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修复小腿上部小面积缺损4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以比较简便的方法改善面中部凹陷和鞍鼻畸形。方法应用鼻小柱基底皮瓣和上唇双侧口腔黏膜肌瓣并以硅胶假体填充隆鼻隆颌矫治面中凹陷畸形。结果用此方法于隆鼻同时行面中部凹陷充填,效果满意。结论这使一个比较复杂的畸形,用较简便的方法得以矫正,创伤小,并发症少,并且经济、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前臂皮瓣串联髂骨肌瓣一期重建面下1/3大型复合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行面下1/3复合组织缺损的一期重建,改善患者术后面部外形及口腔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使用游离桡侧前臂皮瓣串联髂骨肌瓣。前臂皮瓣重建口腔粘膜、面部皮肤及部分舌体,髂骨肌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结果:4例患者9块游离组织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12月,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前臂皮瓣串联髂骨肌瓣是一期重建面下1/3大型复合缺损较理想的方法,能较好的改善患者术后的面部外形及口腔功能,尤其适用于头颈部多次手术及放疗后的患者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肌瓣充填修复半侧颜面萎缩的效果。方法术前石膏倒模,根据石膏模型设计右侧游离背阔肌肌瓣并进行移植填充,矫正半侧颜面萎缩。肌瓣上于蒂部旁携带1cm×2cm大小皮肤,缝于下颌角前缘切口,以便术后观察血运。胸背动、静脉分别与面动脉、面前静脉吻合,术后常规抗血栓、抗痉挛、抗感染等治疗。结果两例肌皮瓣均成活。术后下颌(即蒂部)稍显臃肿,一例鼻唇沟填塞组织稍有外移、下坠,3个月后再次手术修复后效果满意。结论准确的组织瓣设计和塑形、可靠的血管显微吻合、良好的组织瓣固定是游离组织瓣充填修复半侧颜面萎缩手术成功的三个关键.  相似文献   

11.
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抗菌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用于感染创面的可行性,在家猪臀部两侧分别形成以旋髂深血管主干分支为蒂的传统岛状皮瓣和远侧50%修薄的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用细菌计数、吖啶橙荧光染色测定白细胞吞噬指数和白细胞内杀菌率,应用激光多普勒、墨汁灌注、透明标本等方法,对两种皮瓣的抗菌力作自身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的抗菌力明显降低,可能与皮瓣修薄后血供减少,白细胞功能相应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抗菌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用于感染创面的可行性,在家猪臀部两侧分别形成以旋髂深血管主干分支为蒂的传统岛状皮瓣和远侧50%修薄的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用细菌计数、吖啶橙荧光染色测定白细胞吞噬指数和白细胞内杀菌率,应用激光多普勒、墨汁灌注、透明标本等方法,对两种皮瓣的抗菌力作自身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的抗菌力明显降低,可能与皮瓣修薄后血供减少,白细胞功能相应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胫前骨外露创面的方法.方法 根据骨外露部位的不同,将39例外伤后伴有胫骨外露患者分为上、中、下3个区域,针对不同区域选择合适的肌瓣覆盖骨外露创面后,同期行VSD植皮修复创面,1周后拆除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结果 39例胫骨外露创面所移植肌瓣、植皮均成活,2例表皮轻度糜烂,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创面愈合良好,下肢行走正常.结论 选择合适肌瓣联合VSD植皮一期修复胫骨外露创面,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了疗程,是治疗该类创面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A sufficient skin envelope of good quality as well as definite auricular framework is a prerequisite for a successful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 Various surgical techniques, such as recruitment of mastoid skin, skin graft, tissue expansion, and so on, have been used to get the necessary skin for covering of the auricular framework. However, debates about the drawbacks of these techniques have continued. In this article, I report on a new skin flap method for total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 which is an extended scalp skin flap in continuity with postauricular skin flap and isolated conchal flap. Between January 2009 and March 2010, a total of 20 patients underwent an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 using a Medpor framework (Porex Surgical, Inc, Newnan, GA) and the new skin flap method. Follow-up time range was 4 to 17 months. The reconstructed ear showed no definite true hair growth except for some fine hair, which can be ignored. More favorable results such as a good color matched skin, well-formed ear convolution, no other donor site scars can now be achieved using this new method.  相似文献   

15.
扩张皮肤软组织修复缺损中菱形皮瓣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菱形皮瓣设计对扩张皮瓣中问松弛部分的充分利用.方法扩张后的皮肤软组织在设计旋转皮瓣修复缺损时,如果中间松弛部分不能充分利用.在旋转皮瓣上再次设计菱形皮瓣来充分利用扩张后的皮肤软组织,菱形皮瓣的尖部设计在扩张最充分部分,皮瓣蒂部设计在旋转皮瓣的切口侧,要注意保证菱形皮瓣与旋转皮瓣形成的复合皮瓣的长度与蒂的宽度比例在2.5:1.0.结果 11例在旋转皮瓣上再次设计菱形皮瓣,复合皮瓣的长宽比例最大达到3:1,多数在2.5:1.0.皮瓣全部存活,有1例皮瓣尖部小面积血运障碍,1例菱形皮瓣尖部早先轻度淤血.结论 该设计较充分、合理的利用了扩张后的皮肤软组织,最大可能的修复了缺损.复合皮瓣设计,一是注意长宽比例,二是尽量选择蒂部有知名血管的轴型皮瓣以策安全.只要设计合理,该方法是安全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额部阶梯状皮瓣与肌、皮双瓣鼻再造术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 改良目前常用的额肌皮瓣鼻再造术 ,克服其形态臃肿 ,再造鼻高度受限等不足 ,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根据新观察到的滑车上动脉于眉上存在一相同走向的皮支的解剖特点 ,设计额部阶梯状皮瓣与肌、皮双瓣 ,前者用于克服肌皮瓣臃肿 ,再造鼻形态欠佳的缺点 ,一次成形鼻各组成结构。后者组成结构肌瓣用于构建鼻中隔结构 ,适用于复杂病例 ,并可增加再造鼻高度。结果  9例患者术中均可见滑车上动脉于眶缘上 1 2~ 1 7cm开始有皮支行于皮下 ,且与对侧有交通支。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其中 1例鼻小柱右侧支架外露 ,经二次手术修复痊愈。鼻各组成结构塑形良好。结论 额部阶梯状肌皮瓣和肌、皮双瓣适用于修复不同程度的鼻缺损 ,再造鼻形态较好 ,可为鼻再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在远端蒂皮瓣或逆行岛状皮瓣蒂部设计减张皮瓣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9例,胫后动脉小腿内侧穿支远端蒂皮瓣修复2例,腓动脉外踝上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8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3例,掌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例.蒂部减张瓣呈梭形或圆形,面积为1.0 am×1.0 cm~5.0 cm×3.5 cm.结果 28例皮瓣术后血运良好,无肿胀、淤血,全部成活,随访皮瓣质地良好,外形美观,供区均一期愈合,疗效满意.结论 在远端蒂皮瓣或逆行岛状皮瓣蒂部设计减张皮瓣是可行的.可有效地防止蒂部血管受压或血管网破坏而影响皮瓣的血运,是一种可靠的预防远端蒂皮瓣或逆行岛状皮瓣血供障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