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表现及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消化科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住院的有长期反复下腹部不适伴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160例患者行结肠镜、病理活检,根据病理及内镜诊断结果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160例患者经内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为67例,加病理活检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共50例,占总患者的31.25%,经内镜诊断确诊率为78.13%。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镜下表现主要有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或伴糜烂溃疡,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结肠镜检查消化道异常患者并行活检取病理是目前最可靠的确诊方法,对良性溃疡患者镜下综合治疗,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现就本院1994~2001年住院的69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临床及内镜下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收集了1994~2001年69例住院患者的诊治资料及大肠镜表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大肠镜和钡灌检查、内镜下活检病理检查和大便培养,依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学术研讨会提出的诊断标准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内镜下表现及病理改变,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了1994~2007年的67例住院患者的诊治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结果 6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最常见,内镜下改变以粘膜糜烂、溃疡和炎症改变为主.结论 大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其典型临床及内镜下表现可明确了诊断,确定病变范围、分期、有无癌变及是否存在异型增生,为相应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内镜下特点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内镜检查,观察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内镜下特点.结果 155例患者30岁以下33例,占到21.3%,30~60岁70例,占到45.2%,60岁以上52例,占到33.5%.30~60岁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高发年龄.0级1例(0.6%),I级59例(38.1%),II级24例(15.5%),III级23例(14.8%),IV级48例(31.0%),临床分级和内镜分级密切相关.内镜下可分为直肠炎4例(2.6%),左半结肠炎48例(31.0%),全结肠炎68例(43.9%).该组32例患者处于临床缓解期,29例患者处于内镜缓解期,19例患者虽达到临床缓解,但内镜下观察仍然存在活动性炎症,内镜下缓解期患者共3例复发,复发率达到10.3%.结论 UC临床分级和内镜分级密切相关,内镜检查有助于临床判断缓解期患者黏膜是否愈合.但内镜下黏膜愈合患者复发率和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病理分型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4例U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内镜资料。结果:UC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以30-49岁为多;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81.91%)、腹痛(72.34%)、粘液脓血便(54.26%);病变多累及直肠乙状结肠(51.06%);内镜下主要以弥漫性粘膜充血水肿(79.79%)、弥漫性浅表糜烂和(或)多发浅溃疡(56.38%)为改变。结论:UC有较明显的临床特征,结肠镜结合活检有助于诊断该病。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238例临床及内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本文收集了我院1988年1月~1996年11月间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的238例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作一小结,旨在探讨该病的临床及内镜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UC)的内镜特点。方法 通过结肠内镜及病理检查对 10 2例UC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内镜下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多发性糜烂及浅表溃疡 64例 ( 62 .7% ) ,粘膜充血、水肿伴糜烂 2 1例 ( 2 0 .6% ) ,粘膜粗糙呈现细颗粒状 48例 ( 4 7.1% ) ,假性息肉形成 17例 ( 16.7% )。内镜诊断正确率为 84.3 % ,病理诊断符合率 3 1.9%。结论 UC内镜下主要以粘膜充血、水肿、多发性糜烂及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结肠镜检查是确诊UC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军人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下特点,提高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分析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确认的病例180例,军人组32例,非军人组148例,比较两组间在临床特点、内镜表现方面是否有差异。结果军人组患者腹泻、腹痛与黏液血便等临床的发生率与非军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部位无明显差异,但肠镜下病变程度较非军人组严重,且平均发病年龄较轻(P〈0.05)。结论军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非军人组无明显差异,但病情较非军人组重,且年龄较非军人组年轻。 相似文献
9.
李文英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4,3(9):71-72
目前北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日渐升高,临床尚无确切的治疗措施。我院采用内镜下局部喷洒配制液及抑氮磺胺吡啶,可使药液局部吸收又快又好,不被破坏,从而使广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疗效肯定,治愈率93.8%,有效率100%。本法每周进行1次,共治疗4次,操作时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门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采用PEMS3.1统计软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7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氦氖激光照射器耦合光纤照射中脘、神阙、双侧天枢、双侧大肠俞穴,10 min/次,1次/d,10次为1疗程。治疗组采用曲氏动态取穴法分别在中脘、天枢、足三里、太白、太冲穴周围按压,在上巨虚穴及其上下(约2寸范围)循足阳明经按压,寻找敏感点施针刺治疗。针刺1次/d,留针40 min,中间每10 min行针1次,10次为1疗程。清艾条悬灸神阙穴,灸60 min/次,1次/d,10次为1疗程。观察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67.2%和44.4%,愈显率分别为92.5%和70.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美沙拉嗪和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28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治疗显效12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2.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好,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及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的确诊为UC的2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病情轻重分为轻中度及中重度两组,按用药方案不同划分为6个治疗组: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SASP)口服治疗组、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组、美沙拉嗪口服+美沙拉嗪灌肠液/栓剂治疗组、美沙拉嗪口服+糖皮质激素(Glucosteroids, GCS)灌肠治疗组、静脉应用GCS治疗组及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 IFX)治疗组,主要给药方式包括口服、静脉用药及局部用药(灌肠液、栓剂),比较UC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及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其中总有效率=缓解率+有效率。 结果 (1)对轻、中度UC患者,美沙拉嗪总有效率高于SASP(92.06% vs.68.18%,P<0.05);美沙拉嗪口服+美沙拉嗪灌肠液/栓剂治疗的总有效率最高(95.16%),美沙拉嗪次之(92.06%),美沙拉嗪口服+ GCS灌肠治疗的总有效率最低(90.63%),3组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P<0.05。(2)对中、重度UC患者,IFX的总有效率高于GCS(100% vs.90.63%,P<0.05)。(3)24例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refractory ulcerative colitis, RUC)患者,1例手术,6例加用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AZA),8例重新规范应用GCS,9例改用IFX,均已过渡至维持治疗阶段。(4)SASP、美沙拉嗪及IFX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27%、2.13%和6.67%。 结论 对轻、中度UC患者,美沙拉嗪口服+美沙拉嗪灌肠液/栓剂为最佳治疗方案。对中、重度UC患者,IFX疗效优于GCS。RUC患者可通过延长GCS使用时间、加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及手术等方法进行补救治疗。UC药物治疗安全性较高,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方法:总结我院从2000年1月~2007年9月经结肠镜结合病理确诊的98例UC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其内镜检查结果及临床特点。结果:本组98例UC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多发性糜烂及浅表溃疡73例(74.5%),黏膜充血、水肿伴糜烂43例(43.9%),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且脆易出血或有脓性分泌物68例(69.4%),假息肉形成22例(22.4%),假息肉合并其它17例(17.3%)。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及左侧结肠多见,其它各段结肠亦均有发生。结论:内镜检查可确定UC的范围、程度、分期和有无癌变,是确诊UC的主要方法,为临床提供了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1996年 7月至 2 0 0 0年 10月 ,我院采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3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2 1~ 65岁 ,平均 4 6岁。住院病例 19例 ,门诊病例 11例 ,病程最长 2 1年 ,最短 4个月 ,接受治疗前均经口服激素 ,柳氮磺胺吡啶等中西药治疗 ,疗效欠佳。全部病例均经我院大肠镜检查诊断 ,活检病理切片检查证实为溃疡性结肠炎。1 2 临床症状 表现间歇性反复发作性左下腹或脐周疼痛伴稀糊或细条状粘液便 ,每日 3~ 6次 18例 ;伴腹泻与便秘交替 12例 ,腹泻时大便呈稀糊或细…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表现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属消化系统的疑难重症。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黏膜,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可逐渐遍及全结肠,故了解结肠黏膜病变的特点对掌握病机演变及辨证施治尤为重要。我们经内镜观察了100例UC患者的黏膜病变证型及在整体辨证各型中的分布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本组111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同时给予强的松30 mg,柳氮磺吡啶(SASP)1.0 mg.对照组只给上述同等剂量的强的松、SASP口服.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90.9%.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使药物直达病处,局部药物浓度高,肠道溃疡面得到保护,促进其修复,改善局部血运,又可避免胃酸对药物的影响,而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19.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疗效观察陈金凤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462000)我们从1991~1993年,治疗3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按《西医内科学基础》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非特异...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结肠炎(IC)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常见 于老年人,是由于肠壁血液灌注不良所致的结肠缺血性疾 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左下腹疼痛,便血及腹泻。本文分析了 我院近5年确诊的22例缺血性结肠炎的病例,对其临床特点 及内镜表现进行回顾性总结。 对象:选择我院1991年2月-2003年7月,经临床、肠 镜、病理、组织学诊断为IC的住院病人共22例。其中男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