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患者共106个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所有病例均与增强CT对照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原发性肝癌23例,胆管癌2例.转移性肝癌11例,血管瘤21例,局灶性结节增生9例,局灶性脂肪缺失16例,肝硬化增生结节7例。造影剂选用SonoVue,浓度为8μL/mL,经肘部浅静脉快速推注。结果106个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肝癌动脉相表现为整体快速增强,并在门脉相快速消退,在实质相显示为低回声;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增强,门脉相及实质相进一步增强,持续较长时间;局造性结节增生表现为中央扩散型快速整体增强,部分病例显示为车轮状;肝硬化增生结节与局灶性脂肪缺失的造影增强特征与肝实质一致。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不同肝脏占位病变中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肝脏占位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实时观察病灶内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结果肝细胞肝癌均表现为动脉相整体快速增强,并在门脉相快速或缓慢消退,肝实质相呈现低回声区;肝血管瘤呈现自周围向心性缓慢性充填式增强,并持续较长时间;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表现为快速增强,但在实质期开始消退;肝转移癌与肝脓肿及囊肿伴感染虽都在动脉期周边增强,但消退时间不同,转移性肝癌在门脉相开始消退,至实质相呈低回声,而肝脓肿和囊肿伴感染则在实质相缓慢消退;2例局灶性炎症,2例脂肪肝及2例慢性肝病的动脉相、门脉相、实质相均未见异常增强区和廓清区。结论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检查有不同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能明显提高肝实质占位性病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慢乙肝肝内微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慢乙肝患者共85个肝脏微小占位性病变(≤2.0cm)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所有病例均与增强CT或MRI对照,且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及随访观察。其中原发性肝癌14例,血管瘤18例,肝硬化再生结节46例,局灶性增生结节2例,局灶性脂肪缺失5例。造影剂选用SonoVue,浓度为8uL/ml,经肘部浅静脉快速推注。结果 85例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表现,14例肝癌动脉相表现为均匀性快速增强,10例门脉相快速消退为低增强,4例延迟相缓慢消退为低增强;18例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高增强,门脉及延迟相进一步增强,持续时间较长;48例肝硬化再生结节表现为与肝实质同步增强;局灶性脂肪缺失表现也与肝实质同步增强。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对慢乙肝患者肝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肝癌高危人群的肝内局灶性小病灶的实时超声造影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超声不能确诊的85例肝癌高危患者共98个≤3.0 cm的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的实时超声造影结果 进行分析.患者均行增强CT或MRI检查,且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及随访观察.结果 98个肝内实质性小病灶中,恶性病灶57个,包括肝细胞性肝癌54个,转移性肝癌3个,良性病灶41个,包括血管瘤19个,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个,肝硬化增生结节19个.肝内良恶性小占位病变在造影后灌注方式明显不同:肝癌表现为动脉相快速显影,门脉相快速消退,呈"快进快出"型;肝血管瘤动脉相时无明显变化,增强方式以门静脉期周边缓慢增强,呈向心性填充,即从周边向中心部持续充填,造影剂显影持续时间较长;肝转移癌动脉相为均匀性增强或周边环状增强,内部可有轻度点状增强改变,实质期迅速出现回声减弱改变;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也为动脉期迅速增强,表现为门脉期保持呈持续增强改变,以中央扩散型的均匀持续增强为主,在延迟相中有明显的造影剂摄取.结论 超声造影对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能够明显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后的特点,评估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共91个病灶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原发性肝癌(HCC)动脉相早期呈整体增强,呈快进快出高增强;转移性肝癌动脉相早期周边先环状强化或直接整体强化,门脉相及延迟相迅速消退,呈"黑洞"征表现;胆管细胞癌动脉相早期周边开始强化,至门脉相早期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呈慢进快出高增强.肝血管瘤呈典型的慢进慢出高增强,肝腺瘤呈快进慢出低增强,肝脓肿呈网格状快进快出低增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表现为"轮辐状"快进慢出高增强,不均质脂肪肝及肝硬化结节呈等增强,其增强方式与周围肝实质一致.结论 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有不同的超声造影特点,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onoVue(声诺维)-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新技术(CEUS)对4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FHLs)进行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10例,肝转移癌5例,肝血管瘤9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FNH)2例,局限性脂肪肝5例,肝硬化结节2例,结核结节1例,肝内炎性假瘤1例,肝细胞腺瘤2例,胆管细胞癌2例,肝淋巴瘤2例,肝多发肉瘤1例,所有病变均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造影前二维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40.9%(9/22),造影后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0.9% (20/22),p<0.05;造影前对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55% (11/20 ):造影后对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0% (18/20 ),p<0.05,造影前后超声诊断结果存在明显不同.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能提高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茹  林剑英  李活霞  黄邹琴 《广东医学》2008,29(10):1693-1694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影成像技术在肝脏局灶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患者共45个肝内实质性局灶性病灶进行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血流灌注特征。结果 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多表现为动脉期呈快速均匀或不均匀的高增强,门脉期快速消退,呈等或低增强,延迟相病灶的增强信号消退更明显,呈低增强或黑洞征;肝血管瘤多表现为动脉相周边环状、结节状增强,门脉相增强信号继续向心性填充,延迟相无消退,呈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肝硬化结节及不均匀脂肪肝表现为自动脉相至门脉相及延迟相与周围肝实质同步均匀性增强,病灶边界消失。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能反映不同肝脏病变血流灌注的特征,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中肝脏占位性病变(FLL)的不同图像特点,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HCC)及肝血管瘤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肝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其中32例原发性肝癌,21例肝血管瘤,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分析两组病例常规超声图像及CEUS灌注特点,探讨两种病变的鉴别诊断特征。结果经超声造影后,HCC表现多为动脉相快速显影,门脉相快速消退,呈“快进快出”型;肝血管瘤动脉相时无明显变化,增强方式以门静脉期周边缓慢增强,呈向心样填充,造影剂显影持续时间较长。结论HCC及血管瘤在实时超声造影中能表现出不同的时相特点,可以帮助提高超声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实时谐波超声造影各期相的增强特点,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37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检查,并比较不同病变的肝脏超声造影增强特点.结果:恶性病变患者增强开始时间、峰值时间、减退时间、持续时间均早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良恶性患者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病变增强方式也有所不同.结论:超声造影能反映组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艳男 《包头医学》2012,36(4):215-217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中肝脏占位性病变(FLL)的不同图像特点。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HCC)及肝内血管瘤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肝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其中12例原发性肝癌,8例肝血管瘤,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分析两组病例常规超声图像及CEUS灌注特点,探讨两种病变的鉴别诊断特征。结果:经超声造影后,HCC多表现为动脉相快速显像,门脉相快速消退,呈"快进快出"型;肝血管瘤动脉相对无明显变化,增强方式以门静脉期周边缓慢增强,呈向心样填充,造影剂显影持续时间较长。结论:HCC及肝血管瘤在实时超声造影中能表现出不同的时相特点,可以帮助提高超声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各个时相影像改变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1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不同肝占位病变造影剂灌注时相及回声变化规律。结果共发现38个肝内实质占位性病变,其中19个为原发性肝癌,5个为转移性肝癌,9个为肝血管瘤,5个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不同的良恶性肝肿瘤有不同的灌注时相,呈现不同的增强及廓清过程。结论不同的肝占位性病变在实时超声造影中呈现出不同的时相特点,对肝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肾脏实质良恶性病变诊断应用超声造影与CT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193例肾脏实质良恶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以及CT检查。分析超声造影与CT检查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种方式诊断肾脏实质良恶性病变情况,肾脏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以及对于肾脏实质良恶性病变诊断效率。结果超声造影与CT诊断肾脏实质良恶性病变均有不同影像学表现;病理诊断肾脏实质恶性病变135例(69.95%),超声造影与CT诊断肾脏实质恶性病变分别为138例(71.50%)与144例(74.61%),三种方式肾脏实质恶性病变情况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P0.05);超声造影与CT检查肾脏恶性肿瘤在增强强度假包膜存在情况以及增强消退时间方面影像学表现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增强情况均匀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实质良恶性病变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8.52%、91.38%、96.37%,Kappa值为0.912,CT诊断肾脏实质良恶性病变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9.26%、82.76%、94.30%,Kappa值为0.858。结论超声造影与CT手段均可有效检出肾脏实质良恶性病变,但是超声造影诊断一致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 -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胆囊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75例常规超声发现胆囊内占位性病变的病例采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和超声造影剂( Sonovue)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良恶性病变的增强特点.结果 在超声造影检查中,胆囊息肉及局限性胆囊腺肌增生症主要表现为病灶与正常胆囊壁分界清晰,呈同步增强或略高增强,胆囊癌的超声造影由于类型不同呈多样性改变,而胆囊炎伴泥沙样结石仅胆囊壁轻度增强.常规超声诊断胆囊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5.77%,特异性为75%,阳性预测值为98.55%,阴性预测值为50%,超声造影分别为97.18%、75%、98.57%及60%.结论 CEUS结合常规超声检查有助于胆囊内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在不同性质的肝脏占位性病变中增强特征,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为明确诊断,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31例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9例,转移性肝癌8例,肝血管瘤6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4例,肝炎性假瘤2例,病变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增强CT和MRI的典型表现及随诊等作为最终确诊依据。2例经组织学活检未能明确病理性质,经严密动态观察4mo无变化,目前仍在随诊中。结果31例患者29例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原发性肝癌9例表现为动脉期均匀或不均匀整体快速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减退;转移性肝癌8例增强模式表现不同,5例动脉期快速增强,但增强的程度不同,3例增强不明显,但延迟期均减退;肝血管瘤6例典型表现为动脉期或门脉期周边环状或结节状增强并向心性填充,延迟期无退出,增强的时间明显长于肝脏恶性病变;肝局灶性增生结节4例增强较明显,其中3例动脉早期可见自中心向外周放射状分布的增强血管影,1例呈均匀团状增强,之后持续增强至大部分延迟期,明显长于肝脏恶性病变,延迟期开始轻度退出;肝炎性假瘤2例在动脉期不均匀增强并呈网格样灌注;消退时间不一;2例增强不明显,无明确改变,经超声引导穿刺组织学活检也未能得出明确结果。结论不同性质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在超声造影中形成不同的增强方式,从而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68例患者的87个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病灶的增强时相、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增强模式、消退时间及峰值强度,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结果]恶性病变38个(包括肝细胞性肝癌19个,转移性肝癌14个,肝内胆管细胞癌3个,肝母细胞瘤1个,恶性淋巴瘤1个),良性病变49个(包括血管瘤26个,局灶性增生结节10个,肝硬化增生结节5个,低脂灶7个,错构瘤1个).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8.6%,特异性为89.9%,准确性为76.8%,常规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为67.6%,特异性为63.8%,准确性为59.4%.[结论]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肝脏局灶性病变在超声造影的各期相灌注特点,评价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SonoVue造影剂和低机械指数实时造影成像技术,对54例患者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研究病灶的造影增强模式,判断病变的良恶性.结果 良恶性病变增强的动态时相变化结果表明,恶性病变患者增强开始时间、峰值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采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1例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 。原发性肝癌48例,肝转移癌21例,肝血管瘤15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8例,肝硬化结节8例,不均性脂肪肝6例,肝炎性假瘤2例,肝结核瘤1例,局限性脂肪浸润2例。结果:原发性肝癌中的89.6%(43/48)肿块增强早于肝实质,门脉相和延迟相则多呈低回声,呈“快进快出”特点,在造影开始增强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管瘤中的86.7%(13/15)在动脉相无明显增强,尔后逐渐向内部填充,呈“慢进慢出”特点,造影增强持续时间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显示早期快速增强,消退缓慢;肝炎性假瘤与肝结核瘤表现为各个时相均无增强;肝硬化结节、不均性脂肪肝与局限性脂肪浸润各个时相与周围肝组织无异,肝转移癌表现多样,大多呈动脉期或门脉期环状强化,消退快慢不一,但均早于肝实质消退。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能反映不同肝肿瘤在不同时相的不同表现,可提高肝肿瘤超声诊断准确性,在肝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超声检查;造影剂;肝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内小占位性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患者共76个≤3.0cm的肝内实质性小病灶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且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及随访观察。造影剂使用SonoVue,剂量2.4ml,经肘静脉团注,在动脉相、门脉相及实质相观察病灶的灌注情况。结果76个肝内实质性小病灶中,恶性病灶28个,包括肝细胞性肝癌18个,转移性肝癌10个;良性病灶48个,包括血管瘤20个,局灶性结节性增生5个,局部脂肪缺失15个,肝硬化增生结节7个,局部脂肪变性1例。肝内良恶性小占位病变在造影后灌注方式明显不同。结论应用SonoVue超声造影对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能够明显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脂肪肝背景下肝脏良性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脂肪肝背景下的159个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将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同增强CT,增强MRI及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其中良性局灶性病变126例(血管瘤61例,局灶性脂肪缺失30例,局灶性增生结节(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19例,孤立性坏死结节10例,炎性假瘤3例,肝脓肿3例),分析良性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结果 超声造影检查后,61例血管瘤中的48例表现为动脉期的周边高回声结节或高回声环,进而造影剂向病灶中心进展,其余13例血管瘤表现为动脉期的快速灌注.30例局灶性脂肪缺失表现为造影三期等增强.19例FNH表现为动脉期的离心性放射状增强或整体快速增强,门脉期及实质期为高回声或等回声.3例炎性假瘤均表现为动脉期快速增强,但门脉期及实质期为低回声.10例孤立性坏死结节均表现为造影三期无增强.3例肝脓肿均表现为动脉期快速增强,其中2例为蜂窝状增强,3例实质期均表现为低回声.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示脂肪肝背景上肝脏良性病灶的血流灌注特征,因此可用于脂肪肝基础上肝脏良性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确诊22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经肘静脉丸式注入超声造影剂Sono Vue2.4ml,在反向脉冲序列成像的低机械指数下实时观察肝脏血管瘤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结果2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在造影早期(动脉相或门脉相)发生周边环状强化或斑点状强化,并且缓慢向心性充填式增强,实质相肿瘤完全或大部分强化呈强回声,强度高于周围的肝实质;1例患者表现为动脉相快速整体增强,门脉相与实质相持续增强,其回声高于周边的肝组织;1例患者仪表现周边增强,中心始终不增强。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肝脏血管瘤时有特征性表现,是诊断肝脏血管瘤的又一种新方法,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