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和非溶栓治疗患者发病7d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和100例急性脑梗死未溶栓患者的肘静脉血,检测其发病7 d时血清MMP-2水平。分别于发病前、发病后14 d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前及发病后90d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RS)。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组7 d血清MMP-2水平较未溶栓组低(〈0.01)。溶栓后14 d NIHSS评分改善程度溶栓组明显好于未溶栓组(〈0.01),90 d mRS评分改善程度溶栓组明显好于未溶栓组(〈0.01)。结论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发病7d时血清MMP-2水平,改善患者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有关的多种因素,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入住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oCA量表进行分类,将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组作为观察组,无认知障碍(NCI)组作为对照组,采集二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先进行单因素比较,再采用多变量Logistic分析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果 收集了2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PSCI组134例(47.3%),NCI组149例(52.7%)。二组患者的年龄、既往有脑卒中病史、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大小、脑梗死数量、脑白质稀疏程度、D-二聚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既往有脑卒中史、脑白质稀疏程度、脑梗死面积是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PSCI的发生比例较高;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年龄大、既往有卒中史、脑梗死面积大、脑白质稀疏程度重的易发生PSCI,可针对这些因素早期进行PSCI的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成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取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NIHSS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可取得显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申光勋  南光贤 《吉林医学》2013,34(15):3022-3023
<正>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之一,约占脑卒中的70%,其致死致残率很高,据统计约有25%~75%的脑梗死在2~5年内复发,成为与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并列为致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因此,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缺血性卒中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死、腔隙性梗死和分水岭梗死等。  相似文献   

5.
徐岩  鞠倩  王萍  陈晶 《河北医学》2013,19(3):448-451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68)及心理干预组(n=67),分别观察急性脑梗死后第7天和第21天卒中后抑郁发病率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状态评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特征。结果:急性脑梗死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38.5%,其中常规治疗组卒中后抑郁发病率(54.4%)显著高于心理干预组(22.4%)(X2=14.6143,P〈0.01);急性脑梗死发病第7天及第21天,心理干预组卒中后抑郁患者SDS评分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t=2.07,P〈0.05;t=6.70,P〈0.01);在急性脑梗死发病第7天,心理干预组PSD患者HAMD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1.91,P〉0.05),而在第21天,心理干预组PSD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t=1.91,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SCL-90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患者显著降低。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并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患者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患者蛋白C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干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蛋白C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急性脑梗死干预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测定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正常对照者血浆蛋白C(PC)、蛋白S(PS)、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制物(PAI)的水平,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后再测定这些项目。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PC、PS明显低于其他各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有所升高,急性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组(TM)均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有所降低;急性脑梗死组t—PA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急性脑出血组升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有所升高;急性脑梗死组PA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所升高,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有所降低。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凝 血和纤溶异常,测定PC、PS、TM、t—PA、PAI对判断卒中的类型、严重程度、疗效、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52例急性脑梗死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丹  周国平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39-39,41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10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52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和Barthel指数(BI)记分法评分。结果高压氧治疗组CSS评分下降和BI增高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干预下的治疗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方案,对照组予西医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方案。两组疗程均为2周,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相关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1)治疗前与治疗2周、治疗后6个月组内比较,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2周、治疗后6个月比较,治疗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但就诊6个月内相关医疗总费用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并能减少相关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张志民  左毅  姚薇 《四川医学》2010,31(4):457-459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6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治疗;治疗组35例,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治疗同时给予帕罗西汀20mg抗抑郁治疗,持续4周。观察两组脑梗死后伴抑郁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及抑郁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4周抗抑郁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由(8.6±2.1)减少为(3.4±1.5),Barthel指数由(27.6±11.1)升高为(68.0±15.1),抑郁评分(HAMD)由(27.8±4.4)下降为(9.7±6.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梗死预后有一定影响,对抑郁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时间窗外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急性脑梗死最理想的方法是尽早恢复缺血区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及卒中研究所进行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的溶栓研究,结果显示卒中发病后3h内用rt—PA溶栓,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现在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已是一个经过循证医学证明的有效措施。但围绕溶栓的观点很多,本文试图从哲学角度对这一问题分析,并对开展时间窗外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进行哲学探讨。  相似文献   

11.
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予以r-tPA静脉溶栓,然后在DSA下动脉溶栓,24h后常规予以抗血小板集聚、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对照组入院后即予以抗血小板集聚、扩张血管、脑神经保护剂等治疗。两组均采用美国国立卒中研究中心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价治疗前、治疗24h、14d、21d、90d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状性脑出血2例,死亡1例;对照组并发症状脑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两组均无全身性出血发生。结论治疗组短期内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状况,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临床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5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治疗,治疗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再给予卒中单元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以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卒中单元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64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入院后2天、2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指数评定)。结果: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并发抑郁53例,发生率为32.3%。其中轻度抑郁29例,占54.7%;中度抑郁20例,占37.7%;重度抑郁4例,占7.5%;提示额、颞、顶叶病变患者易发生PSD,NIHSS评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状态的患者,BI指数评分明显低于无抑郁状态的患者。结论:卒中后抑郁是脑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生物学、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应高度重视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抑郁状态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7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88例)及心理干预组(90例),分别观察两组急性脑梗死第14天后抑郁的发病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卒中后抑郁心理特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入院第14天共有65例(36.5%)诊断为卒中后抑郁,其中常规治疗组42例,心理干预组23例,两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44,P〈0.01);心理干预组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等方面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t=3.92-4.59,P〈0.01);心理干预组病人血清hs-CRP、IL-2、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t=2.24-39.95,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能够减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改善抑郁障碍,并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溶栓组53例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150万U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后2h、14天时《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增加程度、治疗前与治疗后24小时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溶栓后1天《欧洲卒中量表》评分(79.50±8.87)分,较溶栓前(51.18±10.69)分明显增加,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溶栓后治疗组FIB下降,PT、APTT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杨玲 《中国民康医学》2022,(10):166-168+172
目的:观察医护一体化联合微信平台诊疗护理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联合微信平台诊疗护理,比较两组溶栓准备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心理状态[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观察组溶栓准备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和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联合微信平台诊疗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可缩短溶栓准备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NIHSS和SCL-90评分,以及提高MBI评分,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影响,从而为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9月至11月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神经功能恢复状态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Barthel量表(Barthel index)(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对患者出入院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性分析,探究上述因素是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着临床影响。结果 接触过中风120知识宣传(是vs.否)(OR=0.276,95%CI:0.097~0.784)、就诊时间(OR=1.108,95%CI:1.009~1.216)、居住方式(合居vs.独居)(OR=0.259,95%CI:0.08~0.841)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接触过中风120宣传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前NIHSS评分、mRS评分要低于未接触过中风1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住院24小时内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组3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仅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于入院24小时内及一月,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比观察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CSS、ADL、HAMD评分及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在护理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护理一月后,与护理前比较,C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AMD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早期康复护理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康复护理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CSS、ADL、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一月后两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3.89%、35.0%,两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能降低卒中后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价在溶栓时间窗内甲亢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甲亢,筛选出并发甲亢患者41例(甲亢组)和非甲亢患者160例(非甲亢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脑梗死面积和颅内出血情况。结果:首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甲亢组患者高于非甲亢组(P<0.05);2组患者7d NHISS评分和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梗死面积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占51.2%,非甲亢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占27.5%;甲亢组患者无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于非甲亢组(P<0.05),症状性颅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可获益,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谭必春 《当代医学》2013,(31):100-10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皮素(E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GRP)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非脑梗死者为对照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8)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血清ET和hs—CRP水平及二者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ET和hs—cR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灶、中灶及大灶脑梗塞患者中,血清ET和hs—CRP水平依次升高(P〈o05);随着患者NIHSS评分的升高,血清ET和hs—CRP水平亦依次升高(P〈0.05)。结论盯与hs—CEP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与炎症反应、脑血管收缩密切相关。ET与hs—CEP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