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APN排班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工作能力与资历把护士分为4个层级,把各层级的护士分为A、B2组,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理念,实施APN排班,每班都有2名以上护士值班,分别从A、B2组护理人员中搭配组成,负责整个病区的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每组护士中又分不同层级,履行不同岗位职责。实行1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APN排班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覆盖率得到了提高,同时护士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结论:APN排班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了各层次护理人员的作用,加强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薄弱时段的质量控制,减轻了护士的压力,有利于现代护理人才的培养,保障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王成珍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83-1985
目的减少护士交接班次数,实行护士分层级责任管理,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方法实行APN连续性排班,临床护士在护理患者时实行小组责任制,设立护理组长,按工作能力与资历将护士分为四个层级,把各层级的护士分为2组,每组2~3人,每组护士固定管一组患者,制订护士工作职责,不同层级护士履行不同职责。按APN排班管理,保证每班都有2名以上护士值班。实行1年后进行的效果评价。结果减少了交接班时间,减少了因中间环节过多而容易出现的护理缺陷。减轻了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调动了高年资护士的积极性,同时护士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工作压力下降,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护理质量。也充分发挥了各层次护理人员的作用,有效地保障了急救应急能力,加强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薄弱时段的质量控制,有利于人员的培养及护理队伍的稳定。患者得到护士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有效服务患者的时间增加,健康教育覆盖率得到了提高,落实了责任制护理。APN排班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结论实施APN连续性排班,落实了责任制整体护理,顺应了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优质护理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APN)排班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对传统的排班模式进行改革,实行APN排班模式,总结实施一年后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综合护理质量。结果:APN排班模式患者及护士满意度、综合护理质量比传统模式明显提高(P<0.05)。结论:APN排班模式充分发挥了各层级护理人员的作用,加强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对薄弱时段的质量加强控制,减轻了护士的压力,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APN排班合理利用现有的护士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方法 将本科15名护士,按工作经验及能力,新老搭配,分为3组.APN排班:A班4~5人,P班2人,N班2人,行政班3人.通过对APN排班改革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指控检查情况.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提高了护理质量,护士工作压力得到减轻,同时得到了医生的赞同.结论 实行APN排班,加强了中班,晚班薄弱环节,同时新老护士搭配,避免和减少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护理安全,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对患者、医生、护士均有益.  相似文献   

5.
APN分层排班在临床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洁琼 《中外医疗》2010,29(19):106-107
目的通过APN分层排班,达到合理利用现有的护士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减轻工作压力。方法将我科11名护士按职称,工作经验,操作技能,按新老搭配,自主选择的原则分成3组,A班3~4人,P班2人,N班2人,根据临床病人数增减护士人数。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工作压力减轻,乐意选择新的排班模式。结论使用APN排班,增加了中午治疗高峰期,晚夜班薄弱时间护理人力,提高了护士应激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解决了传统排班人手不足引发的护患矛盾,减轻了护士心理压力,同时也实施了患者与护士人性化管理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APN弹性排班与护士层级管理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总结其中的注意事项。方法:以2010年8月~2012年6月我院32名护士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16名,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16名,采用APN弹性排班与护士层级管理,通过半年的管理观察两组结果。结果:试验组护士的工作质量上升、工作压力降低,临床患者的满意度、护士的满意度、医生的满意度均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N弹性排班与护士层级管理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探讨APN排班在肿瘤科的应用效果。方法:肿瘤科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优化工作流程,修订护士工作职责,建立以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为层级的管理梯队,实行APN连续性排班。结果:护士的交接班时间减少,因中间环节多而出现的护理缺陷减少,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APN排班,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达到最佳的护理管理目标,利于护理人员的培养与梯队建设,顺应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本院护理管理模式及班次进行改革,评价实施分层级管理及APN排班模式的效果.方法 自2009年8月1日始,在外科病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及APN连续性排班改革,建立团队模式的责任组工作方式.分析患者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士对自我工作的认可度,并与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对比.结果 分层级管理及APN连续性排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士工作能力,提升自我工作的认可度.结论 分层级管理及APN连续性排班较传统护理工作模式优势明显,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庄敏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219-220
目的:探讨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在妇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妇科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改革传统排班模式,建立以护士长领导下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梯队,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减少交班次数。护士长做好科室护理管理的宏观调控;护理组长重点关注危重和抢救病人的整体护理,质控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结果:经过排班模式的改革,使患者、医疗及护士对APN排班模式的满意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护理整体质量得到改善。结论:实施APN连续性排班,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与优质,顺应了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沈锦萌  符智蓉  童秀兰 《海南医学》2010,21(17):142-143
目的探讨高效、全程优质服务的护理排班模式。方法应用层级管理分12个病区,每个病区分两个小组,每组2-3名护士(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进行APN排班,改变人力结构,由原来5次交接班减少为3次,使每个班的工作量更趋合理、平衡。结果实行APN排班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保证护理质量;改革排班模式后各项护理质量均有提高(P〈0.05);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由实施前的89.82%提高到94.59%。结论运用APN排班模式,加强了中班、晚班的薄弱环节,同时新老护士搭配,避免和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病人安全,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中实施床边护理工作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落实床边护理工作制,对2组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和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中实施床边护理工作制,有利于提高护理的针对性,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体验式教学法在新护士临终关怀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9-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进护士80名,将其分成常规教学组和体验式教学组。常规教学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由一位具有教学资格的临床护士带教一名新护士,带教护士根据教学任务就临终患者临床典型症状、常见护理问题进行讲述和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体验式教学组则按照体验式教学法的要求将护士分组,每个小组由护士自荐或推选出1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病例收集、查阅资料、护理实施等。每组护士在经过体验式教学法培训后的临床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模仿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体验,护理体验中,指导老师定期组织护士分析讨论体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教学完成后,分别观察2组护士在师生交流、表达沟通、护患关系、团队合作、评判性思维、护士满意度的差异,并评估2组护士护理的患者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体验式教学组中有85.0%、82.5%、77.5%的护士认为体验式教学能有效提高护士自身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护士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体验式教学组患方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新护士的临终关怀教学中使用体验式关怀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并能有效提高患方满意度,值得在临床的护理带教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院内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训练,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进行指导。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时采用住院精神分裂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干预前后的效果评定,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IPROS评分和NOSIE评分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6个月时,IPROS评分和NOSIE评分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院内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周明江 《中外医疗》2010,29(33):7-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模式,比较2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术后主观舒适度、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降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前的焦虑,提高术后舒适度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黄秀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8):1097-1098,1101
目的:探讨应对效能对急诊护士拖延行为的作用。方法:对80名急诊护士的应对效能进行调查,并按照应对效能得分将其分为高效能组与低效能组,采用拖延量表对2组护士拖延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急诊护士应对效能总分和个人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按照应对效能评分结果,急诊护士中高效能者45例,低效能者35例,高效能组拖延量表评分及拖延发生率均低于低效能组(P<0.01和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存在拖延行为,其应对效能影响拖延行为,应重视急诊护士的心理状况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早期间断短时血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间断短时血滤(IS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ISVVH指征的20例SAP患者中,行ISVVH治疗者10例(A组),余10例(B组)未接受ISVVH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腹痛消失、腹胀缓解时间、APACHEⅡ评分以及CT严重指数(CTS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CTSI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腹痛消失、腹胀缓解时问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14天的C11SI评分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SAP早期行ISVVH治疗有利于控制病情,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刘盛会  蹇琴  李玲 《湖南医学》2014,(2):236-238
【目的】探讨护士首诊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内镜室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32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62例,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163例,采用首诊护士负责并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给予宣教。比较两组患者主动配合能力、健康教育效果和服务满意度,检测检查结束后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主动配合意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11,P =0.000);对照组检查结束后收缩压和心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护士首诊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应用于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等并发症,获得患者更好的配合检查和对护理服务工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规范化抗心衰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规范化抗心衰西药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d-1)治疗,疗程为28 d。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舒末内径[LVEDD(mm)]及射血分数(EF%)的结果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NT-proBNP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等多方面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在改善慢性心衰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陈汝华 《河北医学》2010,16(5):616-6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人工流产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00例行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提高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溶栓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1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11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的痊愈率(60.0%)明显优于对照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服务态度、病房巡视、操作技术水平、沟通能力、病房环境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96.8±2.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0.1±3.7)(P〈0.01)。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