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原因所致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382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末梢血胆红素监测。结果:围产因素占228%、新生儿溶血占178%、感染因素占194%、母乳性黄疸占144%、不明原因者占215%、其它原因占42%。结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出现最早,峰值最高,重度黄疸的比例最大;围产因素次之,感染因素所致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多为早期感染,病程较短,与治疗是否及时、感染程度有关;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最晚,病程最长;不明原因组黄疸的特点与生理性黄疸有一定的相似,认为可能包括部分“生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组成。方法对2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0例均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前三位病因是:感染性黄疸85例(40.5%),围产因素55例(26.2%),母乳性黄疸47例(22.4%)。结论防治新生儿感染,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可以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增加新生儿早早期母乳摄入量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疽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健康、足月顺产且新生儿Apgar评分为10分的母儿300对,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增加新生儿早早期母乳摄入量。结果实验组新生儿24h内母乳的摄入量明显增多;排便次数、排便量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新生儿首次胎粪及黄色粪便排出时间明显缩短;3日龄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仪换算成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浓度实验组普遍低于对照组;目测两组新生儿肤色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示增加新生儿早早期母乳摄入量的方法,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处于饥饿、胎粪排出延迟、脱水等应激状况,促进新生儿胎粪的排泄,降低血清胆红素,从而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与脑脊液胆红素检测水平。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9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为观察组,并以同时期59例非黄疸但需进行血液及脑脊液检查的新生儿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血清胆红素与脑脊液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将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及病因患儿的检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与脑脊液胆红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患儿的检测水平高于轻度及中度患儿,中度患儿高于轻度患儿,同时母乳性黄疸患儿的检测水平低于其他患儿,且血清胆红素均高于脑脊液,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与脑脊液胆红素检测水平均较高,且受严重程度及病因的影响均较大,血清检测结果高于脑脊液。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黄疸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引起 ,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部分病理性黄疸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故对新生儿黄疸尽快查明原因及时正确处理至关重要。现将近年来收治的新生儿黄疸 1 2 6例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新生儿黄疸 1 2 6例 ,男 68例 ,女 5 8例 ;原因 :3 1~ 3 7周 84例 ,~ 42周 40例 ,>42周 2例 ,年龄 :出生~ 7天78例 ,8~ 1 4天 3 6例 ,1 5~ 2 1天 1 0例 ,2 2~ 2 8天 2例 ;体重 :1 1 0 0~ 1 5 0 0 g3 2例 ,>40 0 0 g4例 ;母乳性黄疸 5 2例(4 1 .2 % ) ,败血症 1 0例 (7.9% ) ,化脓性脑膜炎 5例(3 9% ) ,肺炎 2 5例 (1…  相似文献   

6.
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很多,其中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自提倡纯母乳喂养以来,母乳性黄疸逐渐成为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因素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1],因此,我们对五家渠地区2008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150例发生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结果显示妈咪爱联合苯巴比妥能有效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母乳性黄疸29例临床诊治体会张淑梅崔丽霞冯万松郑州市妇幼保健院(450053)1992年至今,我科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38例,其中母乳性黄疸29例,占12%。日龄在16~47天之间,入院时胆红素在102μmol/l~330μmol/l之间,间接...  相似文献   

8.
母乳性黄疸仅有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随着母乳喂养的增加,我们收治的母乳性黄疸新生儿也有明显增加。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个体的危害性受机体状态和环境多种因素影响。根据日令、体重及黄疸程度对母乳性黄疸进行干预治疗,避免发生不可逆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早期检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胆汁酸含量,了解其血清胆汁酸谱的特征,探讨胆汁酸谱预测母乳性黄疸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2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正常新生儿320例,依据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经皮胆红素水平低于75百分位的新生儿,在出生72 h采集足底血样标本,晾干后密封冷藏包装备检和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新生儿分为母乳性黄疸组(36例)与正常新生儿组(48例),以UPLC-MS/MS方法检测备检标本的15种胆汁酸浓度。 结果 母乳性黄疸组与正常新生儿组血胆汁酸谱有一定差异,2组的甘氨石胆酸水平、甘氨石胆酸/熊脱氧胆酸比值、熊脱氧胆酸/总熊脱氧胆酸比值分别为(0.41±0.31)nmol/L和(0.58±0.39)nmol/L、0.11±0.19和0.30±0.51、0.28±0.23和0.19±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乳性黄疸组和正常新生儿组胆酸、脱氧胆酸、石胆酸、鹅脱氧胆酸、熊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甘氨熊脱氧胆酸、牛磺胆酸、牛磺脱氧胆酸、牛磺石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牛磺熊脱氧胆酸、总胆汁酸和胆酸/鹅脱氧胆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UPLC-MS/MS方法可以敏感地发现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在高胆红素血症出现前血胆汁酸谱的变化特点,有助于早期预测高胆红素血症及其病因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林瑞春  冯斌 《重庆医学》1996,25(5):280-280
母乳喂养不足可引起新生儿黄疸,主要原因是母乳喂养次数减少引起新生儿胎便减少,胎粪中胆红素经肠道吸收增加所致。然而临床上亦有较多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新生儿,其胎便次数并不减少,此时以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已不能完全解释母乳不足性黄疸的机理,因此,推测可能有其它因素参与此黄疸的发生。本文在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新生儿中,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同时,观察了血清IgA水平,通过两指标的相关关系,试图分析母乳不足性黄疸与新生儿IgA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在母乳喂养后不久出现的黄疸,停止母乳后黄疸逐渐消退,再次喂哺母乳后胆红素可有轻度回升。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特有的常见症状,除了人们已经知道的核黄疸可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致残外,近年报道在尚未发生核黄疸的部分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中亦有神经精神系统远期后遗症的发生。因此,为了减少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对新生儿黄疸无论其程度和原因如何,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缺氧程度与黄疸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缺氧时胆红素的代谢规律,把握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最佳时机。方法:对417例足月出生2周内不同窒息缺氧程度新生儿胆红素达高峰值、胆红素达高峰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窒息缺氧程度越重,新生儿黄胆出现越早,上升越快,而峰值却最低,持续时间亦最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重视新生儿窒息缺氧新生儿黄疸的早期监测和早期干预,是避免神经系统伤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王颖 《吉林医学》2008,29(11):939-940
目的:对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方法:选择84例母乳性黄疸患儿,诊断标准缺乏实验室检测手段,只能将各种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进行鉴别,逐一排除后做出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也可以进行试验性诊断。结果:对轻度母乳性黄疸患儿停母乳3d,胆红素降至原来水平的50%,占85.7%。中重度母乳性黄疸:对于胆红素在256.5~342.0μmol/L之间的中重度患儿,停止母乳喂养改配方乳并进行光疗,配合药物治疗,血胆红素降至原来安全范围。结论:母乳性黄疸其主要特点是母乳喂养后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临床出现黄疸,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临床分早发型与迟发型。确诊后无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一般不主张放弃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4.
四联康联合四磨汤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兵 《当代医学》2011,17(4):155-155
目的观察四联康联合四磨汤对新生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母乳性黄疸新生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治疗组5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四联康联合四磨汤,对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减轻血清总胆红素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康联合四磨汤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确切、安全,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可作为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40例晚发母乳性黄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秀英  张秀华  王海荣 《北京医学》2007,29(10):606-606,609
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aundice,BMJ)由美国Arias及Gartner等于1960年首先报道,其主要特点为新生儿母乳喂养后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临床出现黄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浅谈母乳性黄疸的诊治体会。方法:我院2008年9月~2010年10月诊断母乳性黄疸新生儿75例,全部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合黄疸持续时间、诊断和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文75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入院时总胆红素小于220.6μmol/L(12.9 mg/L)30例,占40%,但黄疸持续时间均超过2周。全部预后良好。结论: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延迟的常见原因。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在所谓"生理性黄疸"范围内不能排除母乳性黄疸。其预后期望并不依赖于盲目的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7.
贡玉勤 《当代医学》2012,18(11):125-126
目的总结预防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观察5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析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来预防并发胆红素脑病。结果生理性黄疸患儿占83.6%,病理性黄疸患儿占26.4%,经过治疗护理后4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在1周内,肉眼观察皮肤黄染消退,1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在2周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情况。结论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及护理,有助于尽快找出病因及时治疗,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述新生儿黄疸又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的累积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的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的临床现象.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既可为生理性也可为病理性,且后者的病因复杂,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需即时对其进行辨认.为此,首先要掌握胆红素正常代谢及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这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HB)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若不及时治疗易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本文收集了我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共 86例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科近 5年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 86例 ,均符合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1〕。男 4 2例 ,女 4 4例。足月儿 6 0例 ,早产儿 6例 ,过期产儿 2 0例。HB患儿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 30 .5 0 %。1.2 黄疸原因 :本组病例中母乳性黄疸 2 6例 (30 .2 3% ) ,头颅血肿 12例 (13.95 % ) ,围产因素 10例 (11.6 3% ) ,ABO溶血症 8例 (9.30 % ) ,感染性黄疸 6例 (6 .…  相似文献   

20.
闫晋仙 《实用医技》2008,15(3):372-373
目的:观察妈咪爱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母乳性黄疸新生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蓝光治疗)及治疗组(蓝光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咪爱辅助治疗)。通过检测日均胆红素平均下降幅度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治疗组胆红素的日均下降值及平均治疗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分别〈0.01和〈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妈咪爱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减少胆红素代谢的肝-肠循环,加速其分解和排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应用方便,易被新生儿接受,可作为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