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清铁蛋白测定对肝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许多学者认为血清铁蛋白(SF)对肝癌(PHC)有一定诊断价值,本文为进一步评价它对 PHC 的临床价值,我们用放免法测定 PHC 98例,慢性肝炎(CH)48例,肝硬化(HC)38例及正常人62例的 SF含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PHC 组98例、CH 组48例、HC 组38例、正常组62例。各组中年龄均在35~44岁。PHC 组中AFP≤50ng/ml18例,AF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测定69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SF水平,并与25例健康组相对照。结果冠心病组平均SF值为247.6±118.1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26.7±74.1ng/ml(P0.01),且随心力衰竭加重依次递增,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SF的监测,有助于对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1981年,Sullivan提出了冠心病患者体内铁储存增多的铁假说[1]。储存铁的主要形式为铁蛋白(SF)。本文测定35例冠心病患者及32例对照组血清铁蛋白及血脂水平,旨在探讨储存铁与冠心病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冠心病患者35例,男30例,女5例,平均年龄54.7岁,其中陈旧性心肌梗塞10例,心绞痛25例。对照组32例,男26例,女6例,平均年龄52.1岁,为准备接受射频消融术患者,无其它心脏合并症。全部病例均除外血液病及恶性肿瘤,肝肾功能正常,无输血史,未应用过铁剂及影响铁代谢药物,女性绝经一年以上。采取空腹静脉血测定SF,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铁代谢指标[铁蛋白、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变化,分析铁代谢指标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158例纳入脑梗死组,采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度(NIHSS评分<5分)52例、中度(NIHSS评分5~<15分)57例、中重度(NIHSS评分≥15分)49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转铁蛋白和TIBC,红菲绕啉直接法测定血清铁,化学发光法测定铁蛋白。分析铁代谢指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铁、TIBC、转铁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轻度、中度、中重度脑梗死患者血清铁、TIBC、转铁蛋白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脑梗死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轻度、中度、中重度患者铁蛋白水平依次增高(P均<0.05)。脑梗死组NIHSS评分与血清铁、TIBC、转铁蛋白呈负相关(r分别为-0.52、-0.47、-0.56),与铁蛋白呈正相关(r=0.64),P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铁蛋白、转铁蛋白、血清...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镁、钙含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镁、钙含量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镁、钙含量,并观察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期血清镁、钙含量低于正常者,其预后差,而急性期血清镁、钙含量无明显变化者,预后较好。结论急性脑梗死的预后与急性期患者血清镁、钙离子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范文星  李学升 《山东医药》2005,45(22):43-43
机体的铁贮存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目前说法不一。近年来,我们通过测定22例AMI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含量,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探讨高脂血症在老年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血脂变化和头颅CT显示脑梗死范围对3 3 3例急性脑梗死的血清脂质与一氧化氮(NO)及近期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8年5月~2 0 0 2年12月住院的老年急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33例脑梗死患者和92例对照者行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测,观察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有无斑块及斑块评分和管腔的狭窄率,作为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铁蛋白的水平。比较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差异,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评分与血清铁蛋白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70.6%)较对照组(39.5%)明显增高,脑梗死组血清铁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48.5±107.4μg/L比197.6±94.8μg/L,P<0.05);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主要危险因素行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血压控制情况和年龄进入回归方程。血清铁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6和0.48(P<0.05);血清铁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Pearson积距相关系数为0.51(P<0.05)。结论脑梗死组血清铁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铁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肝病类型及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3例入院时SF升高的急慢性肝病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清晨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SF、络合法测定血清铁(SI),分析SF、SI与肝功能炎症指标相关性,及SF、SI在不同类型肝病、不同程度肝脏炎症患者中的变化特点。结果 SF、SI与ALT、AST均呈正相关(P均<0.01),SF与ALB呈负相关(P<0.01)。SF水平在戊型肝炎、药物性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中依次升高(χ2=13.551,P<0.01),ALT、AST的升高程度同SF一致;SI在不同类型肝病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在急性肝炎与肝衰竭中的升高水平较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明显;SI在肝癌患者表达量最低,其余四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与肝脏炎症程度正相关,在丙肝及肝衰竭患者中,SF比ALT、AST更能反映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关系。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3例依据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Rankin量表评分≤2)52例及不良组(Rankin2)31例。结果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清铁蛋白水平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水平与颅内血肿体积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484,P0.001)。结论血清铁蛋白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且与颅内血肿体积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61例老年ACI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被分为轻度组(62例)、中度组(53例)和重度组(46例);根据随访30d内的生存情况,患者被分为生存组(130例)和死亡组(31例);根据梗死面积,患者被分为腔隙性梗死组(65例)、小面积梗死组(52例)和大面积梗死组(44例)。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测,分析不同病情程度、预后、梗死面积与缺血性ST-T变化的关系,以及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轻度组无ST-T改变比例(51.61%比28.30%,13.04%)显著高于中、重度组;重度组持续性缺血性ST-T改变比例(60.87%比20.97%,15.09%)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5或<0.01。死亡组持续性缺血性ST-T改变比例(67.74%比21.54%)显著高于生存组,P=0.001。腔隙性梗死组的无ST-T改变比例(50.77%比26.92%,13.64%)显著高于小、大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持续性ST-T改变比例(61.36%比24.62%,11.54%)显著高于腔隙性梗死组和小面积梗死组,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病情严重程度、梗死面积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是AC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65~7.862,P<0.05或<0.01)。结论:ACI患者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与患者预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治疗以及预后的重要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3.
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血清铁蛋白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7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急性肾衰组(A组,35例)和慢性肾衰组(B组,35例),并选择30名正常人(C组)和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D组)作对照,测定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和血清铁(SI)水平。结果 A组SF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01),B组与C组SF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结论 急性肾衰患者血清铁蛋白明显增高,慢性肾衰患者血清铁蛋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测定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阳 《山东医药》2011,51(23):82-8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散射浊度法分别检测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RP水平,同时对梗死组于治疗4周后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估预后。结果梗死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轻型〈中型〈重型(P均〈0.05);治疗后4周梗死组CRP异常者总有效率显著低于CRP正常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CRP水平显著升高,并与病情及预后有关,据此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有助于减少卒中复发、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水平对诊断酒精性肝病(ALD)患者的意义。方法在6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34例CHB合并ALD、75例ALD和30例正常人,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铁蛋白;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铁;采用微粒子发光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结果 CHB/ALD和ALD患者血清铁分别为8.04±4.38μmol/L和9.41±3.59μmol/L,血清铁蛋白水平分别为267.54±42.12μg/L和276.16±61.14μg/L,与CHB和正常人比,差异显著(P〈0.05);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铁和铁蛋白水平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比,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ALD患者存在明显的铁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8.
血清尿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玉会 《山东医药》2007,47(27):118-119
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有30例死亡病例作为死亡组;另外30例是根据配对原则,从存活病例中选择性别相同、梗死面积和部位相近、年龄相差2岁以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标法测定血清尿酸值、血脂、血糖、胆固醇等指标结果表明,两组患者血清尿酸值、梗死面积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认为高尿酸血症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子之一,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血清胆红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性别及入院时血清胆红素水平的不同分为高胆红素组与低胆红素组,在病程第14天复测血清胆红素,并在入院时及病程第14天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与60例健康者(正常组)比较。结果脑梗死高胆红素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快于低胆红素组,治疗后第14天后高胆红素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低胆红素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变化。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清胆红素升高是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发病时胆红素较高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血清铁蛋白检测对老年外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铁蛋白检测对老年外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张辉汪恭恕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30022)血清铁蛋白(SF)检测常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血液学、营养状况的研究,外科临床中多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肿瘤的慢性失血、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