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6例漏斗胸患儿行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微创组),另选取38例漏斗胸患儿行传统部分胸骨肋软骨切断抬高术(传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疼痛率为19.4%低于传统组的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发生少量气胸3例,传统组7例.结论 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不适感轻、技术简单、易于掌握,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儿童漏斗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8例漏斗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微创Nuss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预后良好。结果微创Nuss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且操作简单,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非胸腔镜与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我院收治的66例先天性漏斗胸患儿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患儿给予非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手术情况、围术期并发症以及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疗效与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相同,但非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实施左胸微创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左胸微创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14例有并发症,对照组24例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左胸微创切口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瘤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行改良小切口手术的患者34例为实验组,并与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疗效确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冷刀在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子宫前壁或宫底单发腺肌瘤患者22例,根据患者要求分组:观察组(腹腔镜组)10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组)1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痛经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开腹组的患者短,疼痛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痛经均明显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冷刀应用在腹腔镜子宫腺肌瘤手术中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微创、可行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左胸微创切口手术在老年食管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食管癌73例,按手术方法 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行左胸微创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食管癌根治术,观察两组围术期及术后相关指标变化、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胸微创切口手术在老年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92例疝气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观察组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止痛药使用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是小儿疝气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92例疝气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观察组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止痛药使用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是小儿疝气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92例疝气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观察组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止痛药使用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是小儿疝气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运用胸腔镜微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6例COPD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传统胸腔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相关治疗指标[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术后出血量(m L)和引流置管时间(d)]。结果 两组患者病情均好转,观察组FVC、MVV、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引流置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COPD患者自发性气胸疗效好,切口小,减轻患者疼痛,具有广泛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胸腔镜下改良微创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漏斗胸患儿50例,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临床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儿手术均得以顺利实施,且术中未出现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30.1±5.5)min;平均出血量为(8.5±1.2)ml。术后共有6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共包括胃肠道反应2例、疼痛强烈2例、气胸1例、胸腔积液1例,但经过恰当的处理后,患儿的不良反应均得以缓解及治愈。结论 对非胸腔镜下改良微创Nuss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护理可促进患儿恢复,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改良单孔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儿童鞘状突未闭(PPV)的疗效。方法 152例PPV患儿,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阴囊肿胀及切口瘢痕发生情况、术后满意率、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32.1±4.0)min、术后住院时间(4.2±0.8)d短于对照组的(58.4±5.8)min、(6.2±1.1)d,术中出血量(2.2±0.4)ml少于对照组的(20.9±1.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阴囊肿胀、切口瘢痕发生率分别为1.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8%、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均为1.3%(1/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PPV患儿安全、有效、恢复快,且具有发现并同时治疗对侧隐性PPV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镜下微创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确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70例.微创组患者给予腰椎后路镜下微创手术治疗,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法评估治疗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随访6个月,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返岗情况和治疗前后腰椎稳定性(腰椎Cobb角、腰椎曲度指数、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治疗后3、6个月的治疗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返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治疗后腰椎Cobb角、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明显低于传统组,腰椎曲度指数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优良率和JO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组治疗后6个月优良率和JOA得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VAS得分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后路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创伤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可有效维持患者的腰椎稳定性,对患者返岗和近期疗效无明显提升作用,但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工作、缓解其疼痛症状和提高其远期疗效,且具有更为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在小儿疝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疝气(腹股沟疝)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行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自主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同对照组27.03%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疝气外科治疗中,采用微创术式,可显著减少创伤,促进患儿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后路椎间盘镜(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以及传统开放手术( Open discectomy, 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29例为MED组,行传统开放髓核摘除术33例为OD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出血和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切口疼痛JOA以及术前、术后3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 MED组相比OD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切口长度减小、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以及1月的疼痛评分观察组明显改善,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术后3月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中6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两组患者术前的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经过3个月的随访提示两组手术对患者的近期疗效评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微创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对尿道下裂患儿实施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尿道下裂患儿,采用数字分配模式分为对比组和改良组,每组30例。改良组应用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对比组应用传统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结果 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比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比组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手术时间(76.24±12.93)min、下床时间(16.24±2.61)h、住院时间(7.21±3.62)d均短于对比组的(97.93±10.88)min、(24.67±3.55)h、(9.45±2.41)d,术中出血量(26.63±6.72)ml少于对比组的(34.61±7.5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疼痛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改良组生活质量评分(91.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100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经皮微创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椎弓根切开螺钉固定手术治疗,经皮微创治疗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Cobb角及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负重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以及椎体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关节功能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本组治疗前,椎体Cobb角小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皮微创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1.21±0.21)分低于常规治疗组的(3.14±0.26)分,关节功能评分(96.21±2.11)分、椎体前缘高度比(92.12±5.21)%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4.68±2.17)分、(84.68±5.78)%,椎体Cobb角(6.11±1.02)°小于常规治疗组的(8.15±1.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微创治疗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常规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微创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加速骨折的愈合,减少失血和引流量,减轻疼痛和更好恢复椎体高度以及Cobb角。  相似文献   

19.
莫家伟 《河北医药》2013,35(12):1806-1808
目的比较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71例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胸腹腔镜组(36例)和开放手术组(35例),2组分别行胸腹腔镜联合下行食管癌切除术和经右胸、腹正中、左颈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比较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手术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开放手术组比较,胸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短(P<0.05)、术中出血量少(P<0.05)、术后引流时间短(P<0.05)、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低(P<0.05),2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5d,开放手术组患者FEV1较治疗前减小(P<0.01),而胸腹腔镜组无显著变化(P>0.05);2组治疗后FEV1/FVC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或<0.01),但胸腹腔镜组FEV1/FVC增加更显著(P<0.05);开放手术组治疗后PaO2及S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而胸腹腔镜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胸腹腔镜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1)。结论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切除术后较传统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对患者的肺功能影响较小,肺部并发症少,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自愿要求行人流术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微创组(n=90)和传统组(n=90)。微创组采用微管微创人流术,传统组采用传统负压吸引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无痛率及完全流产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微创组优于传统组;微创组无痛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手术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出血量少、无痛率高的人工流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