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表现为对侧肢体偏瘫、部分患者有中枢性面舌瘫、偏身感觉障碍、头晕或眩晕;17例均无偏盲,常规治疗后预后较好。结论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从症状、体征上不易和幕上梗死进行鉴别,早期的MRI检查(特别是DWI序列)可早期确诊,常规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酷似大脑半球病变的脑桥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定位错误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年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8例.结果 起病时16例患者出现肢体力弱和言语含糊,5例患者出现头晕.查体发现16例患者出现病灶对侧肢体瘫痪,17例患者出现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16例患者有构音障碍,3例患者有非持续性水平眼球震颤.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发现在肢体瘫痪对侧的脑桥均可见片状、条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结论 早期行头颅MRI检查有助于发现酷似大脑半球病变的脑桥病变,对于起病时有构音障碍及头晕、临床表现为同侧中枢性面舌瘫、偏身运动和(或)感觉障碍的患者应考虑到病变有可能在脑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偏侧体征的急性桥脑旁正中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偏侧体征的急性桥脑旁正中梗死患者10例,回顾分析临床表现、MRI影像特点、危险因素、恢复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临床特点:平均发病年龄65.3岁,男性/女性=6/4,8/10病情呈进行性进展加重,均表现为偏侧体征(同侧面中枢性瘫、肢体瘫),8/10伴有构音障碍,6/10伴有面部和(或)偏侧肢体感觉障碍,9/10伴有头晕或眩晕。MRI表现:梗死灶位于桥脑旁正中,楔形,呈类似直线,MRA均未见基底动脉严重狭窄及闭塞。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有关。结论:通过临床特点、MRI表现早期诊断偏侧体征的急性桥脑旁正中梗死,以指导到进一步的病因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根据脑桥梗死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脑桥的解剖学特点和头颅MRI检查对患者病灶定位,随之探讨脑桥梗死与椎基底动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003年6月~2007年12月收住益阳医专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桥梗死患者139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将病例分为A(腹内侧梗死组--脑桥旁中央动脉分布区)、B(腹外侧梗死组-脑桥短旋动脉分布区)、C(被盖部梗死组-脑桥长旋动脉分布区)、D(混合组-可能累及A、B、C多条动脉分布区),并对其病灶位置分布、神经系统体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改良Rankin评分)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39例患者中A、B、C、D组各占66(47.5%)、44(31.6%)、17(12.2%)、12(8.7%).在临床表现特点上,腹内、外侧梗死多,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偏瘫、中枢性面瘫以及构音障碍,同时伴或不伴肢体共济失调;脑桥被盖部梗死主要表现为脑神经瘫痪及感觉障碍;双侧脑桥梗死则往往表现为假性延髓性麻痹、双侧肢体运动障碍.结论 脑桥梗死病灶多位于腹内、外侧,且多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瘫痪、中枢性面瘫以及构音障碍;不同梗死部位影响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不同,不同部位的梗死与椎基底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桥脑梗塞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对桥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临床症状与病灶位置的关系。结果主要临床特征有病灶对侧的中枢性面瘫、肢瘫,偏身麻木、眩晕、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等。桥脑上部小的梗塞灶可无症状或症状轻,中下部桥脑梗塞可有明显的偏瘫。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呈进展性过程。78例(81.25%)患者病灶位于桥脑中上部水平,70例(72.92%)患者梗塞灶位于脑桥旁正中区域。CT阳性率为33.33%,MRI阳性率为100%。结论桥脑梗塞发生于桥脑中上部居多,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偏瘫、感觉异常、构音障碍等。典型的桥脑综合症极少见。桥脑梗塞头颅MRI显著优于CT。  相似文献   

6.
汪国胜  钟平 《安徽医学》2006,27(2):125-126
目的探讨脑桥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MRI改变。结果典型的脑桥综合征并不多见。病灶多位于脑桥基底中上部,被盖部少见。结论脑桥梗死多数为腔隙性梗死,其临床表现与病灶部位及大小有关。MRI检查有助于确定临床与解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桥脑腔隙性梗死多为基底动脉脑桥旁中央支闭塞引起脑桥腹侧梗死所致,患者意识清楚,但四肢及面部瘫痪,不能张口说话和吞咽仅保存睁闭眼和眼球垂直运动功能,并能以此表达自己的意愿,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约75%由一侧椎动脉闭塞引起,其余由基底动脉闭塞引起所致,表现为突发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软腭提升不能和眼反射消失,同侧面部和对侧偏身痛温觉障碍,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同侧Horner综合征,根据此病人的典型病例做以下护理查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桥脑旁正中动脉入口部梗死(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3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桥脑BAD的临床表现、MRI影像特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危险因素。结果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是:平均发病年龄69.2岁,男性/女性=46/36,56/82病情呈进行性发展,75/82有构音障碍,72/82有肢体偏瘫,29/82为高度肢体瘫痪,27/82有轻度意识障碍,6/82伴有不全Homer征,49/82出现面部或(和)偏侧肢体感觉减退,25/82出现周围性面瘫,42/82有非旋转性头晕;13/82有眼球运动障碍。MRI表现有:梗死灶位于桥脑中上部、达桥脑表面,楔形,内侧位于桥脑旁正中、呈类似直线,可显示出基底动脉壁不整;危险因素方面除高血压外还与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有关。结论根据临床特点及MRI表现正确诊断出桥脑BAD,以指导进一步的病因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桥脑旁正中动脉入口部梗死(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2003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桥脑BAD的临床表现、MR/影像特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是:平均发病年龄69.2岁,男性/女性=46/36,56/82病情呈进行性发展,75/82有构音障碍,72/82有肢体偏瘫,29/82为高度肢体瘫痪,27/82有轻度意识障碍,6/82伴有不全Homer征,49/82出现面部或(和)偏侧肢体感觉减退,25/82出现周围性面瘫,42/82有非旋转性头晕;13/82有眼球运动障碍。MRI表现有:梗死灶位于桥脑中上部、达桥脑表面,楔形,内侧位于桥脑旁正中、呈类似直线,可显示出基底动脉壁不整;危险因素方面除高血压外还与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有关。结论 根据临床特点及MRI表现正确诊断出桥脑BAD,以指导进一步的病因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35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比研究。结果 意识障碍、瞳孔及眼球运动异常、偏盲或皮层盲、眩晕、肢体瘫痪、共济失调、记忆障碍为该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特征。影像学MRI特征:丘脑、中脑、小脑、枕叶、颞叶合并梗死病灶为主。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同时具有幕上幕下多处梗死病灶的表现,结合头颅MRI检查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治疗及判定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管狭窄分布特点及认知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脑干梗死患者,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头颈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所有患者在入院14d时均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估认知。所有患者根据梗死部位分为中脑、脑桥和延髓梗死三组,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管狭窄分布特点及认知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脑干梗死好发于脑桥,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肢体无力,其次为言语不利。中脑梗死病变血管主要分布于大脑后动脉,在视空间与执行、延迟回忆、语言功能方面受损显著,脑桥梗死病变血管主要分布于基底动脉,延髓梗死病变血管主要分布于椎动脉,脑桥和延髓梗死患者在注意功能方面受损显著。结论 老年脑干梗死最好发部位为脑桥;单侧肢体无力为常见临床症状;病变血管中脑梗死主要分布于大脑后动脉,脑桥梗死主要分布于基底动脉,延髓梗死主要分布于椎动脉;老年脑干梗死患者在不同认知领域存在受损表现。  相似文献   

12.
王红霞  刘欣  王丽娟  吕娜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7):3319-332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北京市中关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颅脑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急性脑桥梗死患者86例,根据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38)和非糖尿病组(n=48)。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组脑桥前内侧梗死、梗死灶由脑桥深部延伸至脑桥腹侧表面、基底动脉狭窄发生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史〔OR(95%CI)=7.139(2.069,24.641),P=0.002〕与基底动脉狭窄〔OR(95%CI)=5.730(1.017,32.289),P=0.048〕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具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脑桥前内侧梗死、梗死灶由脑桥深部延伸至脑桥腹侧表面、基底动脉狭窄发生率高;脑卒中史与基底动脉狭窄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桥脑梗死患者责任病灶及病变血管的解剖模式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2003年全年收治入院的111例桥脑梗死患者的病历。全部患者入院时进行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RS(改良的Rankin残障量表)评估,病后30d、3个月进行MRS评估,分析3个月预后情况,系统评价责任病灶及病变血管的解剖模式,并与3个月预后不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桥脑与近、远段同时受累(OR=6.02,P<0.05),颅内病变区域个数>1个(OR=6.60,P<0.01),基底动脉急性闭塞(OR=6.10,P<0.001)的患者预后不良。结论不同责任病变部位及病变血管的桥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不同。  相似文献   

14.
郭琳佳  刘文宏 《重庆医学》2018,(16):2177-2180
目的 分析因脑干梗死导致核间性眼肌麻痹(INO)患者的临床与影像特点.方法 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神经内科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证实的9例以INO为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影像特点,同时结合文献简述该病的发病机制.结果 9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6岁,其中中青年(年龄小于60岁)患者5例,占55.6%.8例(88.9%)患者以水平性复视为主要表现,伴随症状以头晕最为多见(55.6%),单侧受累多见(77.8%).前核间性眼肌麻痹6例,前核间性合并后核间性眼肌麻痹3例,5例(55.6%)保留会聚运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显示中脑导水管腹侧病变1例,脑桥被盖背侧中线附近病变8例.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与梗死灶相关的血管狭窄或闭塞6例,常见为大脑后动脉狭窄(5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3~23 d,中位数为14 d.6例(66.7%)患者住院期间眼部症状消失,1例随访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内眼部症状消失.结论 表现为INO的脑梗死主要由脑干背侧中线附近的小灶梗死引起,多数伴后循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病机制各异,临床预后良好,临床上遇到中青年以复视为首发症状患者应重视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脑桥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病因分型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桥梗死患者74例,以年龄65岁为界,将其分为青中年组(年龄<65岁)37例和老年组(年龄≥65岁)37例。收集患者入院时基线资料、既往史及个人史、化验指标、影像学资料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老年组糖尿病所占比例高于青中年组,高脂血症所占比例低于青中年组(P<0.05)。老年组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高于青中年组,三酰甘油低于青中年组(P<0.05)。青中年组病因为大动脉闭塞性2例(5.4%),基底动脉分支病变17例(45.9%),小血管病变18例(48.7%);老年组病因为大动脉闭塞性6例(16.2%),基底动脉分支病变16例(43.3%),小血管病变15例(40.5%)。两组病因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3,P=0.316)。青中年组短期预后不良10例(27.0%),老年组为11例(29.7%)。两组短期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1,P>0.05)。结论 青中年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及饮酒史等;而老年组相比青中年组,糖尿病因素更突出。青中年组主要病因为小血管病变,老年组主要病因为基底动脉分支病变。青中年组及老年组约有1/3的患者短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周旭东  张力明  方宁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01-103,F0003
目的探讨脑桥梗死部位与基底动脉狭窄、弯曲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发析2009年1月~2012年10月在本院神经科住院治疗新鲜脑桥梗死患者118例及前循环脑梗死105例(所有病例有头颅MRI及颅内外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将脑桥梗死组设为A组:梗死位于脑桥中线一侧;B组:梗死部位位于脑桥中线两侧。脑桥梗死两组与基底动脉狭窄、弯曲作相关性统计分析。同时比较脑桥梗死组与前循环脑梗死组的基底动脉狭窄、弯曲发生率。结果118例脑桥梗死中A组78例:基底动脉狭窄6例(7.69%),基底动脉2级弯曲60例(76.92%);B组40例: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40例(100%),基底动脉2级弯曲32例(80%)。105例前循环脑梗死组中基底动脉狭窄5例(4.76%);基底动脉2级以上弯曲15例(14.29%)。①脑桥梗死A、B两组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94.72,P=0.00)。脑桥梗死A、B两组基底动脉弯曲度无明显差异(χ^2=0.146,P=0.703)。(参脑桥梗死组与前循环梗死组的基底动脉狭窄、弯曲比较有明显差异(χ^2=38.27、90.27,P=0.00、0.00)。结论脑桥梗死部位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弯曲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的肠道病毒7l型(EV71)相关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伴有AFP的EV71型相关HFMD患儿临床及MRI资料,并总结其临床及MRI特征。结果 14例患儿中,单上肢瘫痪1例、单下肢瘫痪1例、双上肢瘫痪2例、双下肢瘫痪1例、单侧偏瘫3例、四肢瘫痪6例,临床表现为相应受累肢体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肌张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典型MRI表现为矢状位脊髓长条形、横断位相应节段脊髓前角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灶。本组中同时合并脑干脑炎6例,MRI表现为延髓和桥脑背侧长T1长T2信号灶。结论 MRI是评价伴有AFP的EV71型相关HFMD脊髓及脑部病变范围、程度及观察预后的最有效影像学检查手段。伴有AFP的EV71型相关HFMD的MRI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损害部位常位于脊髓前角、延髓及脑桥背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及其对脑桥或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或脑桥处梗死急性期的患者112例。通过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了解其脑梗死、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情况,并分析发生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危险因素。结果左侧椎动脉优势77例(68.75%),右侧椎动脉优势35例(31.25%),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59例(52.68%)。随着椎动脉直径差异级别的升高,原发性高血压病、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右侧椎动脉直径显著变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患者的平均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比例、椎动脉直径差异3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的患者,而椎动脉直径差异1级的患者比例则显著低于无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动脉直径差异为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9,95%CI 1.24~6.08,P=0.001)。结论双侧椎动脉直径差异越大,基底动脉弯曲程度越大,发生脑桥和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9.
Three patients are presented who at some time during their illness were alert but had complete paralysis of all voluntary movement other than of the eyeballs and eyelids by which they communicated with others Two of these patients had massive hemorrhages in the basilar part of the pons and the third might also have had pontine lesion as determined clinically. The pathologic basis of this syndrome involves the bilateral basilar part of the pons. It is emphasi- zed that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locked-in syndrome, even though it may be transient, pos- sesses diagnostically localizing significance. The term pontopseudocoma is recommended instead of locked-in syndr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