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自1993年我院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以来,因许多患者仅仅只是主诉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但无室上速发作的心电图,这类病人我们用食道心房调搏术来诱发室上速发作,并做出电生理分类,为射频消融术筛选病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支型室速(FVT)的电生理特性及合理治疗。方法:就28例FVT的临床资料、心电图、食道及心内电生理特征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28例患者QRS波时限为120~140ms。16例为左后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呈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12例为左前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呈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左后分支阻滞(LPFB),4例可见室房1∶1逆传,24例可见室房分离。18例FVT可被食道调搏诱发和终止。1例先用胺碘酮、食道调搏、电复律治疗无效后间断用胺碘酮及异搏定及口服倍他乐克后终止;16例直接用异搏定终止;5例憋气后自行终止;6例食道调搏不能终止用异搏定或胺碘酮治疗。其中24例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无复发。结论: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有典型的心电图特征,食道调搏可以终止大部分发作,急性发作用异搏定效果好,导管射频消融术可根治,其多为折返机制。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护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多发生于无器质心脏病变的中青年,主要分为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室速和起源于左室的特发性室速。药物治疗虽然大部分有效,但并不能根治此类室速,且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目前大部分快速心律失常可经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也成为根治这类室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探讨射频消融治疗 (RFCA)对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患者QT间期、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6例IVT患者成功地进行了RFCA治疗 ,并测量了消融前心速发作间歇期和成功消融后心电图的最大QT间期 (QTmax)、最小QT间期 (QTmin)、QTd及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并测定 16例年龄、性别相近的健康者的上述同样指标作为对照。结果 IVT组行RFCA前与对照组比较 ,QTmax、QTmin、QTd、QTcd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IVT组成功消融前、后QTmin、QTcd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而成功消融后QTmax及QTd比消融前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IVT发作间歇期QT间期、QT离散度于正常人无差别 ,QTd、QTcd不能作为IVT患者发生室速的预测指标 ;RFCA治疗IVT安全有效 ,不会导致心室肌复极离散程度的增加 ,消融后QTmax、QTd减少可能与副交感神经张力下降、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因反复发作心悸、气促1年入院。入院前曾多次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为频发性室性早搏伴短阵室速。室早达40697个/24h,室速发作时心室率平均145次/min。门诊给予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1年来先后服用心律平、可达龙治疗(服药时间均大于3个月),症状无好转。患者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单一型室速,呈不典型左束支阻滞型,电轴向左下。患者无病毒性心肌炎病史。超声心动检查心脏各房室腔及瓣膜正常。入院后行冠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未见异常。隧行射频消融治疗,将大头电极置于右室流出道,刺激图形较发作图形相差较远。后于左冠窦处标测,刺激图形与发作图形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6.
1995年我院对2例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1例为左室特发性室速;1例为扩心病并发右室流出道室速。我们均用心内膜起搏标测法,以起搏心电图与室速发作时体表12个导联心电图完全相同处为消融靶点。1例一次消融成功,另1例三次消融成功,已随访一半,未见复发。笔者初步体会到,室速消融以起搏标测法为好,简单、安全、易掌握,不冒改变血流动力学的危险,适用于刚开展射频消融术的医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和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1年1月~2007年5月诊断为右心室流出道室速的37例和左室特发性室速26例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和随访复发的情况.结果 37例右心室流出道室速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33例,成功率为89.19%,复发2例,无严重的并发症.左室特发性室速26例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手术,成功消融24例,成功率92.31%,1例复发.二者手术成功率、复发率及严重并发症无差别.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速和左室特发性室速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对特发性室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的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对消融靶点的定位价值.方法 对126例特发性室速患者的电生理资料及RFCA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多数患者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射频能量采用温控法(60~65℃).结果 126例患者中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IVT 62例、左后间隔IVT 43例,其他部位IVT 21例.本组RFCA的总成功率为87.3%,RVOT-IVT和左后间隔IVT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IVT(96.8%和90.7% vs 52.4%,P<0.05).本组8例患者存在发作性晕厥(发作的R-R间期230~260 ms),其中4例合并房室结双径路、2例合并隐匿性房室旁道、2例合并多形性室速.随访6个月至10年,复发9例(复发率为8.2%),均再次RFCA成功.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者6例,术后3个月心脏大小与心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RFCA治疗IVT成功率高;室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对绝大多数室速起源具有定位价值;部分室速可能合并房室旁道或房室结双径路.  相似文献   

9.
正常 QT 间期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室速,发作心电图与尖端扭转性室速相似,可诱发室颤引起猝死。本文结合心电图资料和文献复习,简述极短联律间期多形性室速的发病机制、临床心电图特点、以及治疗,有助于临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道5 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疗效。 方法:5例患者中,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速4 例,左室特发性室速1 例,均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 结果:3例右室特发性室速和1例左室特发性室速消融成功,1 例右室特发性室速好转。4 例成功患者随访4~28 个月无复发,1 例好转患者消融后仍有室性早搏,但无室性心动过速发生。 结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率高,在体表心电图和影像解剖定位指导下,激动标测与起搏标测的结合是寻找消融靶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陈惠斌,孙英贤,曾定尹,赵卫华,于波,于雅媛,张淑兰(第一临床学院循环内科)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起搏标测,射频消融,碎裂电位从1993年我们开展了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症并阵发性室上速及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和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海波  张丰富  罗骏  陈绍良 《海南医学》2006,17(12):109-110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可能性及效果.方法 选择52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起搏标测法,以心室起搏时12导联心电图与其临床室性早搏的图形完全一致作为消融靶点,以放电后①早搏在10s内消失;②出现同形早搏先增多后消失;③出现短阵性同形室速为消融有效标志,以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30min内无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出现为消融终点.结果 49例患者取得即刻成功,术后随访发现消融成功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所有病例无新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1例标测过程中出现心包填塞,经心包穿刺引流后康复.结果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并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应用食道导联心电图对宽QRS心动过速(WCT)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对62例WCT急性发作患者插入食道电极,描记并分析食道导联心电图,明确诊断.结果 44例为室性心动过速(VT),占71%,18例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占29%. SVT中,8例为SVT伴束支传导阻滞,占12.9%,7例为SVT 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占11.3%,3例为SVT伴预激综合征旁道前传,占4.8%与射频消融术后诊断比较,用食道导联心电图对WCT发作患者VT和SVT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 描记食道导联心电图可确诊WCT,由于其具有快捷、简便、准确、无创、安全的特点,可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WCT患者的急诊鉴别诊断,对终止WCT发作,实施射频消融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室速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速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3例特发性室速和21例病因明确的继发性室速病人的资料,分别从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和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比较,特发性室速病人年龄较轻,病程较长,出现晕厥及血压下降者较少;室速发作时,左室特发性室速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 电轴左偏,右室特发性室速主要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电轴右偏(或下偏):射频消融对特发性室速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特发性室速预后好.结论掌握特发性室速的临床特点,有利于此类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短P-R间期是指P-R间期〈0.12s,而QRS波正常,没有与短P-R间期相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的一组心电图表现。现对2003年1月~2003年12月间晚期妊娠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探讨妊娠短P-R期可能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9620P2型心电图机,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P-R间期.严格按诊断要求筛选短P-R间期:窦性心律,P-R间期小于或等于0.11s,QRS波群正常,无预激波,不伴继发性ST-T改变,排除房室交界区心律、游走性心律、典型预激综合症、窦性心动过速等一切原因引起的P-R间期缩短病例.结果 2000例孕妇,年龄20-38岁(平均29岁),短P-R间期145例,发生事7.3%.其中早期(孕期8-12周)妊娠718例,有短P-R间期者33例,发生率4.6%;中期(孕期13-27周)妊娠454例,有短P-R间期者34例,发生率7.5%,晚期(孕期28-41周)妊娠828例,有短P-R间期者78例,发生率9.4%.分娩后短P-R间期多自行恢复.结论 孕妇心电图的短P-R间期发生率随妊娠进程有明显增多趋势,考虑与妊娠期间孕妇耗氧量增大,使机体缺氧,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应属于良性电生理改变,无病理意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应注意观察病情,必要时可予吸氧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阵发性室上速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常以胸闷、心悸、气促为症状就诊,其心率常为160~200次/分,为常见的内科急诊。1995年6月~1996年6月间本院急诊室共收治68例阵发性室上速病人,给予药物复律,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8例患者入院后根据病史、体检及心电图报告确诊为阵发性室上速。男30例,女38例,年龄14~68岁。52例既往有类似发作史,16例为初次发作,心电图检查示阵发性室上速,心率为160~200次/分。其中QRS波形态正常者64例,由于观察时间短,未能进一步作电生理检查,故不能排除其中极少数为隐匿性预激,4例为ORS波宽大畸形,且伴短P-R间期及δ波,明确为预激综合征。患者中2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心衰,其心电图QRS波正常,其心率为160~180次/分,其余66例均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IVT发作时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定位起源部位,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寻找稳定诱发IVT的条件,对起源于左室间隔部的特发性左室室速(ILVT)采用激动标测法或窦性心律下直接标测Purkinje电位(P电位);对特发性右室室速(IRVT)采用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的方法标测靶点,标测靶点后放电消融。结果25例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时均诱发出VT,ILVT消融的靶点在左心室间隔面中、下部,IRVT消融靶点在右室流出道的间隔部及游离壁,24例消融成功,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访期间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技术能够根治IVT,成功率高、安全,可作为治疗IVT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孕妇产前产后心电图P-R间期的变化,探讨P-R间期变化可能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分娩的孕妇300例,产前进行1次心电图检查,产后1~2个月进行心电图复查,对比分析两次心电图P-R间期的变化情况.结果 排除房室传导阻滞、游走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等其他原因引起P-R间期变短的可能,300例孕妇产前产后短P-R间期的发生率分别为17.0%(51/300)和1.3%(4/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产前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大部分会在分娩后自行消失,不会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因此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Xie Y  Meng SR  Peng J  Xu DL  Deng CF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4):2420-2423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维拉帕米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18例确诊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行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后接受射频消融术。术中寻找Purkinje电位(P电位),标测到P电位较体表的QRS波提前≥20 ms为理想消融靶点。在25 ~35 W,60℃左右的设置下行消融。其周围位置在同样的设置下消融。达到消融终点后,行右心室刺激或者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后再行右心室刺激检验消融效果。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出院后随访3~6个月。结果 18例患者中,17例起源左后分支,1例起源左前分支,室速,分别在左中后间隔及前间隔消融成功。术中全部达到消融终点,均未再能诱发室速。理想靶点的P电位较体表QRS波提前(24.0±3.5)ms。发现提前越多,消融所需时间越少。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穿刺口血肿,无其他并发症出现。随访3~6个月,有2例多次心动过速发作,发作性质及心电图同前。治愈率达88.9%。结论 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是安全有效的,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