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雄激素脱氢表雄酮(DHEA)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DHEA(1,5,50μmol/L)对ox—LDL诱导的HUVECs表达VCAM-1的影响。结果ox—LDL诱导培养HUVECs后,HUVECs VCAM-1表达明显升高,预先用DHEA处理HUVECs可使VCAM-1的表达降低(P〈0.01),且这种降低呈浓度依赖性。结论DHEA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 V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刺激人单核细胞株THP1对Notch1表达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病的可能作用。方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经氟波酯 (P M A)刺激转化为巨噬细胞后给予不同浓度ox-LDL刺激,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检测不同浓度ox-LDL刺激后细胞表面Notch1 mRNA水平,用Western-blot测定Notch1蛋白表达,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ve molecule1,V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分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浓度。结果:ox-LDL诱导48h后巨噬细胞发生树突样细胞形态改变;与对照组相比,OX-LDL能刺激巨噬细胞表面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培养上清液中VCAM-1和MCP-1的表达升高(P<0.05),在50ng/ml浓度下诱导最佳。结论:ox-LDL能够刺激THP1细胞诱导Notch1表达增加,同时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因子VCAM-1和MCP-1的分泌,ox—LDL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部分由Notch1介导。  相似文献   

3.
周育苗  林媛媛 《浙江医学》2010,32(5):679-681,I0002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A20对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和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SD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简单随机化分成4组:A组(对照组);B组(OX-LDL组);C组(A20组);D组(ox-LDL+A20组).收集以上各组细胞,用RT-PCR检测LOX-1mRNA和TLR-4 mRNA的表达;提取核蛋白,并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NF-κ B核易位的量.结果 ox-LDL刺激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后LOX-1mRNA和TLR-4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及核因子κ B(NF-κ B)的活化均明显增加.转染含A20基因质粒的平滑肌细胞TLR-4 mRNA的表达达到正常水平,LOX-1 mRNA的表达及NF-κ B的核移位的量甚至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结论 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LOX-1mRNA和TLR-4 mRNA表达增加,可能由此激活TLR-4/NF-κB信号系统,启动动脉壁的炎症反应,触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A20明显抑制了ox-LDL对平滑肌细胞的上述诱导作用,可能由此阻断了ox-LDL引发的不断级联扩大的正反馈效应.阻止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天然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n-LDL,ox-LDL)能否诱导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 mRNA.方法将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暴露于n-LDL、ox-LDL后,分别用原位分子杂交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MIP-1α mRNA的表达.结果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能表达低水平的MIP-1α mRNA,天然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能增强平滑肌细胞表达MIP-1α mRNA,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n-LDL和ox-LDL通过诱导平滑肌细胞表达MIP-1α,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ghrelin预处理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作用. 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经传代培养后随机分配为对照组、ox-LDL组及1 ng/mL、10 ng/mL与100 ng/mL ghreli预处理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的RNA水平变化.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ox-LDL组内皮细胞VCAM-1与ICAM-1分子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ox-LDL组相比,1ng/mL、10 ng/mL、100 ng/mL ghrelin预处理可使内皮细胞VCAM-1 mRNA含量依次降低33%、52%、63%,内皮细胞ICAM-1 mRNA分子表达水平依次降低18%、46%、57%.结论 ghrelin对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粘附分子VCAM-1及ICAM-1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否诱导培养的平滑肌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ox-LDL刺激后,原代培养小鼠主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表达VCAM-1 mRNA和蛋白的情况。结果 ox-LDL作用后,平滑肌细胞VCAM-1 mRNA经原位杂交显色,细胞平均吸光度(A)值为0.2005±0.0190,与对照组(0.1446±0.0055)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F=137.12,P<0.01)。平滑肌细胞VCAM-1蛋白表达经免疫组化显色后,细胞平均吸光度值为0.1295±0.0240,较对照组(0.0687±0.0085)亦有所增加,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F=94.58,P<0.01)。结论 ox-LDL能够诱导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表达高水平的VCAM-1 mRNA和蛋白,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危或极高危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为寻找高危或极高危EH患者的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高危或极高危EH患者65例(EH1组)、低或中危EH患者35例(EH2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CP-1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1组和EH2组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和单个核细胞中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orP〈0.01);与EH2组比较,EH1组患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和单个核细胞中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CP-1可能参与了高危或极高危EH的病理生理过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MCP-1 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高危或极高危EH患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增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1(MCP-1)基因表达,探讨其与EH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62例EH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CP-1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P-1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1)MCP-1可能参与了EH的病理生理过程;(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MCP-1 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EH患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增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培养传代,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大鼠平滑肌细胞,根据作用药物浓度进行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Ox-LDL 100μg/mL组,Ox-LDL 100μg/mL+姜黄素20μmol/L组,Ox-LDL 100μg/mL+姜黄素40μmol/L组,Ox-LDL 100μg/mL+姜黄素80μmol/L组。分析姜黄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对细胞的增殖的影响。按照加入药物浓度进行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姜黄素50μmol/L组,姜黄素100μmol/L组,姜黄素120μmol/L组,分析姜黄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Ox-LDL 100μg/mL组MCP-1分泌[(812.6±78.7)ng/L]及MCP-1 mRNA表达水平[(1.18±0.11)]较对照组[(91.3±6.1)ng/L,(0.16±0.04)]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姜黄素对OxLDL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MCP-1分泌及MCP-1 mRNA表达、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细胞凋亡有诱导作用,并且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作用越明显(P〈0.01)。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Ox-LDL诱导的大鼠细胞平滑肌细胞MCP-1表达以及细胞增殖,诱导大鼠细胞平滑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I(apoA-I)对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佛波酯(PMA)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使其分化为负脂的泡沫细胞,然后用apoA-I(10 mg/L)或ABCA1抗体(10 mg/L)孵育泡沫细胞24 h.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及经apoA-I及ABCA1抗体干预前后泡沫细胞MCP-1、VCAM-1及ABCA1的表达,并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①经ox-LDL50 mg/L干预后,与巨噬细胞相比,泡沫细胞内MCP-1、VCAM-1及ABCA1表达均明显增强.②与未干预组相比,经apoA-I 10 mg/L干预后,泡沫细胞内MCP-1及VCAM-1表达显著减少(P值均<0.05),而ABCA1表达明显增加(P值均<0.05);经ABCAl抗体10 mg/L干预后,泡沫细胞内MCP-1的表达显著增加(P值均<0.05),VCAM-1表达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A-I可能通过增加泡沫细胞ABCA1和降低MCP-1及VCAM-1蛋白的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炎作用,ABCA1通道可能在降低泡沫细胞内MCP-1表达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抗流1号对197例发热患者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方法:体温T≥37.5℃的患者197例,根据患者有无接触甲型H1N1病例,分为密切接触组25例,一般接触组48例,非接触组124例。进行体格检查、查血常规和胸片,服用抗流1号中药制剂(红景天、大青叶、虎仗和贯众),根据症状和病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或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疗,观察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治疗情况。结果:密切接触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降低的患者明显多于非接触组(P〈0.01);用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密切接触组与非接触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中医辨证治疗的患者密切接触组与非接触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以扶正和清热解毒为主的抗流1号能有效的预防甲型H1N1的传播可以起到降低发病率、减轻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甘肃省武威市食管癌组织中生物代谢酶Ⅰ相酶细胞色素(CYPIA1)和Ⅱ相酶谷胱甘肽转硫酶MI(GSTM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I(GSTT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multiplex—PCR方法检测216例正常对照f血液)和189例食管癌组织中代谢酶基因CYPIA1和GSTM1、GSTT1的多态性。结果食管癌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中:CYP1A1基因MspⅠ酶切位点多态性的频率分别为74.1%和6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分别占58.7%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基因型可能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增高有关(OR1.956);GSTT1纯合缺失基因型分别占51.9%和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基因未明显增加对食管癌的易感性(OR1.169);GSTM1、GSTT1联合缺失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38.6%和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携带CYPIA1MspⅠ多态突变基因型与GSTM1、GSTT1缺失基因型的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OR2.385,95%CI1.094-3.495)。结论单独的CYP1A1MspI多态突变基因型或者GSTT1缺失基因型与食管癌的易感性不相关;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及其与GSTT1缺失基因型、CYP1A1MspⅠ多态突变基因型同时存在可增加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提示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可能为食管癌发病的易感因素之一,且与其他缺陷基因型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轶  刘莉  蒋会勇  丁彦青 《广东医学》2008,29(2):230-23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制作含100例结直肠癌组织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结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后,形态可观测率为96%,并且背景清晰,对比鲜明。Tiam1表达阳性率为74%,Fascin-1表达阳性率为51%,HSPB1表达阳性率为68%,显著高于非肿瘤组织。Tiam1,Fascin-1及HSPB1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显著相关,伴发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Tiam1,Fascin-1及HSPB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者。通过相关性统计学分析,发现Tiam1与Fascin-1表达呈正相关(r=0.678,P<0.01),Tiam1与HSPB1表达呈正相关(r=0.650,P<0.01)。结论Tiam1,Fascin-1及HSPB1均与结直肠癌转移有关,Fascin-1和HSPB1的高表达可能与Tiam1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4.
AP1对人CD226/PTA1启动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确定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PTA1)基因的转录起始点,及激活蛋白1(AP1)对PTA1启动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5’-RACE方法确定PTA1基因的转录起始点;将含AP1的真核表达载体和含有PTA1启动子的荧光素酶的报告基因载体共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HCC,培养48h后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人PTA1基因的转录起始点定位于ATG上游229bp处,AP1可以显地增强PTA1启动子P1和P2的活性,转录因子etsl对AP1上调P1和P2活性有不同的调控作用.结论:PTA1的转录起始点位于ATG上游229bp处,AP1可能参与调控PTA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丁酸钠(NaB)在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分化过程中,对细胞色素CYP1A1/1B1基因转录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因为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细胞色素P450s(CYPs)已经成为最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的靶标.对于白血病细胞中这些基因表达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它们在造血过程以及血液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丁酸钠诱导K562细胞分化,RT-PCR检测CYP1A1/1B1转录水平的变化,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分析乙酰化组蛋白H3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与CYP1A1/1B1启动子的结合情况.结果 丁酸钠在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分化过程中,促进了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与启动子区域的结合、升高了CYP1A1/1B1基因启动子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水平、上调了CYP1A1/1B1基因的转录.结论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参与了丁酸钠诱导的白血病K562细胞CYP1A1/1B1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目前LCRG1基因转录调控机制不清,现拟研究Sp1和Egr-1对人LCRG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调节. 方法:利用MatInspector软件分析LCRG1基因启动子区域内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p1、wtEgr-1、mtEgr-1真核表达质粒与LCRG1启动子重组质粒的共转染实验,分析其对LCRG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结果:生物信息学提示LCRG1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Sp1和Egr-1等位点,外源性突变型转录因子Egr-1能上调LCRG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论:突变型转录因子Egr-1可能参与该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着重加强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避免各种护理并发症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在短期内出院。结果:70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症状、体征在短期内消失,胸部X线检查结果提示肺部渗出灶明显吸收,无一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及流感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在合理的临床治疗基础上,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甲流合并肺炎患者病情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SMAR1和CYCLIND1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SMAR1和CYCLIND1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大肠癌旁正常组织30例为对照,免疫组化检测128例大肠癌组织SMAR1、CYCLIND1蛋白的表达,分析SMAR1、CYCLIND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大肠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SMAR1、CYCLIND1蛋白在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5%vs76.6%和61.7%vs1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SMAR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类型相关(P0.05);SMAR1蛋白表达与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r=-0.75,P0.05);SMAR1蛋白低表达、CYCLIND1蛋白高表达的大肠癌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SMAR1、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并对大肠癌的预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Liang LC  Zhang Q  Yu F  Li AX  Pan W  Sheng AJ  Wu H  Jin RH  Li N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9):2071-2073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9年5至8月间收治的137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流行早期患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后期为续发病例为主.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08例)、咳嗽(93例)、咽部不适(67例).最常见的体征:咽充血(99例)和扁桃体肿大(46例).平均热程(3.3±1.5)d,症状消失时间平均(4.4±1.9)d.平均住院时间(5.5 ±2.1)d.实验室检查:39例(39.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3.3±0.4)×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均阳性;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强、模糊和肺炎表现.治疗:中药组、西药+中药组、对症或未用药组3组疗效对热程、症状消失时间、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型H1N1流感可为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传染性强、临床症状轻,临床过程多为自限性、轻症病例,类似季节性流感.  相似文献   

20.
鼻息肉中MCP-1、ICAM-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息肉及正常鼻粘膜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其与鼻息肉发生的关系。方法对21例鼻息肉患者和15例非鼻息肉患者(对照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鼻息肉和正常下鼻甲组织中MCP-1、ICAM-1的表达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鼻息肉组MCP-1、ICAM-1的积分光密度(IOD)分别为167.16±29.05、156.26±21.89,与对照组59.32±31.59、62.47±28.67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鼻息肉组MCP-1、ICAM-1免疫阳性细胞数及着色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显著增加。结论MCP—1、ICAM-1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关系密切,在鼻息肉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