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以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6例AIH患者、17例PBC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IH与PBC多发于中年女性,AIH患者肝功能异常以转氨酶增高为主,PBC以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为特点,AIH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异常,以抗核抗体为主,而PBC患者以抗线粒体抗体及其分型M2异常为主。结论 AIH及PBC的诊断可结合临床、生化、自身抗体检查的结果,其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2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国际评分标准,诊断AIH/PBC重叠综合征,并将其生物化学、自身抗体、肝穿刺结果与单纯的AIH、PBC患者病例资料比较。 结果 12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35例为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占27.1%,以女性患者为主,男女比例为1:10,平均年龄(50.79±11.27)岁,其实验室检查具有AIH患者的特点,如:氨基转移酶、γ 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的明显升高,同时也具有PBC的特点,如:碱性磷酸酶、免疫球蛋白M的显著增高,自身抗体检测可见抗核抗体(74.3%)、抗线粒体抗体(68.6%)、M2抗体(45.7%)阳性;肝穿刺结果有界面坏死、浆细胞浸润及胆管不同程度的损害。 结论 AIH/PBC重叠综合征为独立于AIH、PBC存在的疾病,有必要对此及早诊断,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三种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点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比较三种自身免疫性肝病(ALD)的临床表现、血清学和病理学特点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协和医院1998—2002年7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临床表现:ALD以中年女性多见,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m)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中发热明显多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皮肤瘙痒在PSC最为突出;2.实验室检查:PBC和PSC以ALP、GGT显著升高为主,AIH以ALT、AST升高为主,血清抗体检测在AIH中抗核抗体(ANA)阳性占80%,抗线粒体抗体M:亚型(AMA-M:)对PBC最具特异性;3.影像学检查:PSC患者80%有肝内外胆管的僵硬、狭窄、变细及局部扩张;4.病理学:共有41例行肝穿刺病理活检,病理结果提出明确诊断者17例(41.5%)。结论AL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也各有特点,血清抗体检测有助于AIH与PB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胰胆管影像检查有助于PSC的确诊。病理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2003-10/2008-02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43例,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肝脏损害. 其中AIH 12例, PBC 19例, PSC 12例. 对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 除PSC外, AIH多发于中年女性, 患者具有较高的转氨酶, PBC、PSC患者具有较明显的GGT、ALP升高. 临床表现上AIH、PBC、PSC黄疸的发生率分别为42%、80%、91%,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38%、68%、79%.合理应用熊去氧胆酸和免疫抑制剂可使68%的PBC和AIH患者症状在6 mo内得到缓解、肝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AIH的肝功能异常以转氨酶升高为主,PBC、PSC以胆汁淤积为主. 熊去氧胆酸和免疫抑制剂可改善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ltis)及其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生化特征和治疗反应,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认识。方法对77例AIH患者、46例PBC患者、11例PSC患者和30例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PSC外,大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多发于中年女性,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平均需要2.5年。AIH、PBC-AIH重叠患者具有较高的转氨酶,PBC、PSC具有较明显的GGT、ALP升高。临床表现上AIH、PBC、PSC、AIH-PBC黄疸发生率分别为84%、78%、90%和67%,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43%、56%、81%和60%。PSC和AIH-PBC具有较高的AIH评分,27%的PSC患者和33%AIH-PBC的评分达到可能的AIH。合理应用UDCA和免疫抑制剂可使90%的PBC和AIH患者症状在六个月内得到缓解、肝功能恢复明显改善。结论 AIH、PBC-AIH的肝功能异常以转氨酶升高为主,PBC、PSC以胆汁淤积为主。应用AIH评分系统诊断可能的AIH时应注意鉴别PSC及其它自身免疫性肝病。UDCA和免疫抑制剂可改善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三种自身免疫性肝病(ALD)的临床表现、血清学和病理学特点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3~2005年3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临床表现:ALD以中年女性多见,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在年龄上有显著差异,PSC的发热症状较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明显,常伴有胆系感染;②实验室检查:AIH表现为球蛋白显著升高,同时AST、ALT及ALP、GGT升高显著,PSC的TB和DB水平最高,IgG在AIH、PSC中的浓度与PB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明显增高.同时IgA在PSC中浓度与AIH、PB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浓度明显高于其它两种ALD,AIH患者ANA阳性检出率为75%,可能存在AIH-PSC重叠综合症,其发生率约占17.6%;③影像学检查:PSC患者100%有肝内、外胆管的僵硬、狭窄、变细或局部扩张;④病理学:共有6例行肝穿刺病理活检,病理结果提出明确诊断者2例(33.3%).结论AL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各有特点,血清免疫学及抗体检测有助于AIH与PB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ERCP或MRCP有助于PSC的确诊,病理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国人不同病因所致慢性肝病患者中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存在状况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自身抗体特征。方法  166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分为 6组 :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 ) 1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 2 0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SC)13例、HBV组 66例、HCV组 2 2例、肝豆状核变性 (HDL) 3 9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 (ANA)、平滑肌抗体 (SMA)、抗肝肾微粒抗体I型抗体 (anti LKM1)、抗线粒体抗体 (AM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 ,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肝细胞胞溶质抗原 1型抗体 (anti_LC1)、抗可溶性肝抗原 /肝胰抗原抗体 (anti_SLA/LP)、抗肝肾微粒抗体 1型 (anti_LKM1)、AMA_M2亚型等多种肝抗原自身抗体。结果  166例中ANA、AMA、M_2、pANCA阳性率在 7组中有显著差异 (P <0 .0 1)。PBC中AMA、M 2阳性检出率均为 10 0 % ,PSC中pANCA阳性检出率为 5 3 8% ,Fisher精确检验在a =0 .0 0 2水准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AIH与PBC的ANA阳性率分别为10 0 %和 60 % ,Fisher精确检验在a =0 .0 0 2水准二者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在AIH组SMA阳性率为 2 5 % ,LKM 1、LC 1、SLA/LP阳性率均为 8.3 % ,统计学处理与其他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可能与病例少有关。PBC中分别有 1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AIH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生化特征和组织学变化,以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认识.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08年6月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确诊的AILD患者共109例,其中AIH 27例、PBC 67例、PSC 4例、AIH-PSC重叠综合征1例和AIH-PBC重叠综合征10例,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ILD患者多发于中年女性(73.3%,80/109),常见症状为黄疸、乏力、纳差和皮肤瘙痒.AIH患者的发病年龄高峰在50岁左右,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为肝炎样异常,丙种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均明显高于正常值,62.9%的患者(17/27)抗核抗体(ANA)阳性.肝组织病理变化以界面性肝炎为主(77.7%),在重度患者则出现重度界面件肝炎、桥样坏死等.PBC患者主要表现为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胆红素明显升高,伴免疫球蛋白M升高,74.6%的患者(50/67)线粒体抗体(AMA)和(或)AMA-M2亚型阳性.所有PBC患者行肝脏病理学检查,早期(Ⅰ、Ⅱ)占28.3%,晚期(Ⅲ、Ⅳ)占71.7%,肝组织病理变化以小胆管减少甚至消失为主(62.6 0A).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肝组织病理学具有AlH和PBC的双重特征,其中有3例患者同时检测到ANA和AMA/AMA-M2阳性.结论 AILD在中国人中并非少见,其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生化、免疫指标和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0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PBC/AIH重叠综合征和单纯PBC或AIH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在105例患者中,包括11例PBC/AIH重叠综合征、60例PBC、33例AIH和1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PBC/AIH重叠综合征与PBC或AIH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和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其实验室检查具有AIH的特点,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免疫球蛋白IgG的明显升高,同时具有PBC的特点,如GGT、ALP、免疫球蛋白IgM的显著增高,但与PBC或AIH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身抗体检测可见抗核抗体、抗线粒体M2抗体和抗核心蛋白gP210抗体阳性,后两项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AIH患者(P〈0.01);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PBC/AIH重叠综合征兼有PBC和AIH的特点,如界面炎和碎屑样坏死,汇管区浆细胞浸润,胆管不同程度的病变等。结论PBC/AIH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肝组织病理学具有PBC和AIH的双重特征,应对此病充分认识,并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程智玲  南重汉  何登明  王宇明 《肝脏》2014,(11):832-835
目的:分析西南地区各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43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清生化学、自身抗体、肝组织病理等指标的差异,其中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1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4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OS)80例。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9.7岁,男女比为1∶6;各组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各组 ALT、GGT、TBil等血清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 组血清自身抗体以ANA(+)为主,PBC 组中以AMA(+)、AMA-M2(+)为主,OS组兼有AIH 及PBC自身抗体的特点;各组肝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小胆管炎症及纤维增生。结论在我国西南地区AIH、PBC、OS多为50岁左右的围绝经期女性。综合分析临床表现、血清生化学指标、免疫球蛋白亚型、自身抗体等指标有助于确诊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肝活组织检查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1.
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及免疫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民  马雄  邱德凯 《肝脏》2006,11(4):244-246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和免疫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16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免疫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多发于青年男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其重叠综合征(AIH-PBC)多发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上AIH、PBC、PSC、AIH-PBC黄疸发生率分别为84%、78%、90%和67%,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43%、56%、81%和60%.但AIH、PBC和PBC-AIH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IH首诊正确诊断率为8%(6/77),PSC为9%(1/11),PBC为13%(6/46).从发病到确诊PBC平均为38月,AIH为46月,PSC为31月,PBC-AIH重叠综合征确诊最难,平均需51月,常误诊为可能的AIH或单纯PBC.AIH、PBC、PSC和PBC-AIH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47%、11%、27%和24%,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均有较高的自身抗体发生率.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患者常伴发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较高的自身抗体发生率;诊断需综合临床、生化、自身抗体和病理组织学等指标.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曾珍等(北京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三科100039)《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3-5[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国际评分标准,诊断AIH/PBC重叠综合征,并将其生物化学、自身抗体、肝穿刺结果与单纯的AIH、PBC患者病例资料比较。结果:12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35例为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占27.1%,以女性患者为主,男女比例为l:10,平均年龄(50.79&;#177;11.27)岁,其实验室检查具有AIH患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自身免疫肝病抗体谱的检测,为临床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项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线性免疫(Liver-lia)分析法对肝功能异常患者进行血清自身免疫肝病抗体谱检测。结果本研究共检测955例患者,其中有一项或多项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共112例,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1.7%;抗线粒体(AMAM2)抗体、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隐源性肝炎患者中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类型肝炎(P〈0.05),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在酒精性肝炎患者中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类型肝炎(P〈0.05)。结论自身免疫肝病抗体谱检测,有利于临床对Ⅰ~Ⅲ型AI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对隐源性肝炎患者确诊为PBC及AIH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肝功能异常患者中自身抗体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检测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 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观察在肝功能异常患者中自身抗体检测的阳性率、自身免疫性肝病检出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收集就诊病例中肝功能异常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大于40 U/L血清511份,分别进行相关自身抗体(ANA)检测,并查阅临床资料。结果 511份血清检测出ANA阳性率为14.09%,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率0,59%,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2.94%,抗线粒体抗体亚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AMA-M2)阳性率0.98%;ANA谱中的SS-A阳性率0.59%、SS-B阳性率0.20%、JO-1阳性率0.20%,dsDNA阳性率0.78%;未检出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及ANA谱中其他抗体。从ALT升高的患者中收集到的511份血清,可查到完整临床资料者共46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检出率分别为1.06%及0.43%,未检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自身抗体阳性患者77.78%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为18.29%。结论 高滴度(>1:320)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有意义。PBC及AIH患者检出率近似丙型及戊型肝炎检出率,临床不能忽视,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中可检测出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谱阳性率的差异。方法 2019年3月~2022年3月我院诊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ALD)患者92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51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27例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1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61例,慢性丙型肝炎(CHC)1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34例,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27例健康体检者68例,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自身抗体。结果 ALD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1)、抗跨膜糖蛋白210(gp210)、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LC-1)、抗3E、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PML)和抗Ro-52阳性率分别为23.9%、13.0%、33.7%、19.6%、26.1%、33.7%、23.9%和55.4%,显著高于其他肝病组(P<0.05); AIH组患者血清抗SLA/LP、抗LKM-1和抗LC-1阳性率显著高于PBC组或PSC组(P<0.05),而PBC患者血清AMA-M2、抗gp210和抗...  相似文献   

16.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以肝脏为相对特异性免疫病理损伤器官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以及这三种疾病中任何两者之间的重叠综合征[1].随着认识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报道自身免疫性肝病特别是AIH和PBC患病率逐年升高,二者在发病机制上均存在自身免疫系统紊乱,表现为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和循环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A)、免疫球蛋白IgG、IgM升高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ASCA),探讨其在PBC中的阳性状况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62例PBC患者、4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41例肝病对照组(LDC)患者、144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及35名健康体检者血清ASCA的IgA和IgG亚型.采用χ2检验和非参数U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ASCA-IgA在PBC患者中的阳性率为24.1%,高于溃疡性结肠炎(UC)组11.6%(χ2=5.5,P<0.05)和健康对照组0(χ2=10.5,P<0.01),与AIH组(20.5%)、LDC组(14.6%)和克罗恩病(CD)组(3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CA-IgG在PBC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1.1%,明显低于CD组27.6%(χ2=8.9,P<0.01),高于健康对照组0(χ2=10.5,P<0.01),与AIH组(15.9%)、LDC组(7.3%)和UC组(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CA-IgA和IgG同时阳性的PBC患者仅占6.2%,显著低于CD组17.2%(χ2=6.3,P<0.05);ASCA-IgA或IgG阳性的PBC患者占29.0%,显著低于CD组44.8%(χ2=4.8,P<0.05),高于UC组(χ2=5.9,P<0.05)和健康对照组(χ2=13.3,P<0.01).抗GP210抗体阳性的PBC患者ASCA阳性率高于抗GP210抗体阴性PBC患者(38.6%和23.8%,χ2=3.9,P<0.05);抗线粒体抗体(AMA)、抗SP100抗体阳性和阴性PBC患者间ASCA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CA-IgA阳性PBC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乳酸脱氢酶(LD)、IgA、IgM、红细胞沉降率(ESR)高于ASCA-IgA阴性PBC患者,而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和胆碱酯酶低于ASCA-IgA阴性PBC患者(P均<0.05).ASCA-IgG阳性PBC患者与阴性患者间肝功能损伤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CA并不是IBD特异性自身抗体,在PBC患者有较高的阳性率,且以IgA亚型为主.ASCA-IgA与PBC患者肝功能损伤指标和免疫活动指标改变有关,而ASCA-IgG与PBC患者肝功能损伤指标和免疫活动指标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18.
<正>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病因不明、免疫介导的肝损伤,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1],其患病率分别为25/10万~40/10万、17/10万及0. 9/10万~1. 3/10万[2-4]。临床上有小部分患者同时或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具有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的临床、生化、免疫及组织学特征时称为重叠综合征[5],报道较多的主要有AIH/PBC、AIH/PSC两种类型。AIH/PBC重叠综合征存在于8%~10%的AIH或PBC患者中[6-7],AIH/PSC重叠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重叠综合征(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肝组织病理学特征。 方法 采用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新修订的描述性诊断标准和计分系统,从68例PBC患者中筛选出9例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分析比较PBC/AIH重叠综合征和单纯PHC患者的临床表现、肝组织病理学特征。 结果 68例PBC患者中,PBC/AIH重叠综合征9例,单纯PBC 59例,分别占13.2%和86.8%,PBC/AIH重叠综合征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抗平滑肌抗体和(或)抗核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PBC;PBC/AIH重叠综合征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单纯PBC;PBC/AIH重叠综合征兼有PBC和AIH的双重组织学特点,显示界面炎和碎屑样坏死,肝组织免疫荧光检测显示肝细胞膜、汇管区有免疫球蛋白G沉着。 结论 PBC/AIH重叠综合征表现出A·IH和PBC双重特征,不同于单纯的PBC,两者的临床表现、免疫学及肝组织病理学特征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临床特征,以利于两者的鉴别及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8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诊治的AIH患者(n=83)和PBC患者(n=108)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清生化、免疫学指标及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AIH与PBC的不同特征。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纳入AIH及PBC患者均以女性为主,发病年龄高峰为40~60岁。二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主要症状体征均为:乏力、腹胀、黄疸、纳差,其中AIH组纳差患者比例明显高于PBC组(25%vs 14%,X~2=6. 52,P=0. 011)。此外,AIH组肝硬化及合并风湿性疾病的比例亦明显高于PBC组(59. 0%vs 40. 7%,X~2=6. 23,P=0. 012; 23. 5%vs 15. 7%,X~2=7. 46,P=0. 006)。AIH组PLT、ALP、GGT、IgM、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补体C3水平均低于PBC组,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IgG水平均高于P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PBC患者抗线粒体M2型抗体(78. 8%vs 14. 8%)、抗核膜糖蛋白210抗体(46. 4%vs 5. 3%)、抗三联体抗体(抗3E抗体)(75. 0%vs 31. 6%)阳性率均高于AIH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4. 70、7. 31、8. 73,P值分别为0. 001、0. 007、0. 003)。肝组织学特点方面PBC主要以胆管改变(包括小胆管炎、胆管肉芽肿、胆管缺失、细胆管反应性增生)为主,AIH则以界面性肝炎为主(X~2值分别为31. 00、5. 88,P值分别为0. 001、0. 015)。结论 AIH与PBC均好发于女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入院时PLT、ALP、GGT、PT、INR、ESR、补体、免疫球蛋白水平,抗体的类型及肝脏病理学的差异均可用于二者鉴别,且抗3E抗体可辅助诊断P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