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流变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血液流变指标异常的老年人,其血液粘度升高造成血流与循环障碍(1).因此对老年健康人和脑血栓病人昼夜24小时中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周期性变化进行研究有临床参考意义。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对1995年在本院脑梗系科住院并经头颅CT扫描证实诊断脑梗塞患者49例进行了24小时(7:30,15:30,19:30。23:30,3:30)六个时间血液流变动态变化指标检测。49例脑血栓患者中发病时间只限于医院外急性发病,症状初发至高峰时间多在12个小时以内,或持续7…  相似文献   

2.
目前,SA-6000全自动锥板式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已被广泛应用,为了保证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从2008年开始要求各大医院都要参加上海市的室内质控监测。现将本院2009年1~6月血液流变学检测的室内质控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近几年来采用毛细管式粘度计进行了2000余例的血液流变学检测,观察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行病)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检测结果表明:血液流变学的测定指标在高血压、冠心病、肿痛、糖尿病、脑血管病、血栓性脉管炎等疾病时可明显增高,这显示了在这些疾病时所存在的血液粘滞性的异常。证明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药物疗效的观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临床价值。 本人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认为: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项目仅用干“中风预报”是不科学和不全面的,因为中风预测的研究只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一…  相似文献   

4.
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科研。因此,愈来愈被医学界所重视。笔者采用无锡电子仪器二厂生产的系列血液流变学仪器和徐州医用光学仪器厂生产的WS—821型微循环镜,对515例60岁以上经临床确诊的心脑血管病、肺部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了15个流变学检测项目,部分病人还同时做了甲襞微循环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晨起空腹采血,肝素抗凝(针剂肝素钠稀释后分装试管,80℃烘干后备用),每毫升血中含肝素30~40单位。 2、粘度计和红细胞电泳仪测试温度为37℃,血液抽取后,在4小时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氯氮平治疗前、3个月后和同期正常对照50例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项辅助检验项目,也可用作评价其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紫外线血管内循环血照射对健康兔血液流变学影响张志强戚其学苑秀华李少中田丽君李玉芬为探讨紫外线血管内照射的可行性及有关问题,我们进行了紫外线血管内照射的有关研究,现将对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对象北京纯种健康白兔10只,雌性,...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叶菁黑龙江省医院叶晓菱我院对5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对其中8项指标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现将研究方法与评估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选自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内科急诊室1990年至1...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大量文献讨论了心、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对颈椎病的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尚少见报道。本文对临床明确诊断为颈椎病的50例患者(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4.9岁)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有关项目检测.并与年龄相仿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 观察结果表明.50例颈椎病患者的六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尤其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的增高较明显。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颈椎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观察@张进萍$黑龙江省依兰煤矿医院!15…  相似文献   

9.
对临床诊断为高脂血症,实验室采样时,同时留取供测定血脂及测定血液流变学之用样本各一份,经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项指标测定,有异常者再检测和观察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10.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尚武  鲁淑荣 《现代康复》2001,5(2):128-128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药物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精神分裂症患82例氯氮平治疗前、3个月后和同期正常对照50例测血液流变指标,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差异(P<0.001)。结论 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项辅助检验项目,也可用作评价其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对中老年渔民与普通居民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报告蔡金盆,唐卫农,王金球,陈砚耘1994年4月份我们对居住在鼓浪屿岛上50岁以上的渔民和50岁以上普通居民进行血液流变学10项指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检测,进行对比观察,现将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骨髓瘤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和分析。结果:符合血浆高粘滞血症。疑诊多发性骨髓瘤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中风患者进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和动态观察判定中风的性质.为临床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指导用药、判断预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36例脑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3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血液粘度等项目明显增高;而6 例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血液粘度等反而降低。说明缺血性中风时的血液粘滞性呈持续性升高状态.而出血性中风时血液粘滞性为反应性降低。在缺血性中风纵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有关项目的检测和观察中发现;经一个疗程《两周J 的药物治疗小吊粘、抗栓)后.血液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郑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采集的821 025份无偿献血血液进行检测,统计不合格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821 025份血液共3 138 807u,不合格率为5.84%;浓缩血小板、红细胞类、血浆类检验项目不合格率较高,分别为3.80%、2.68%、2.64%;浓缩血小板、血浆类非检验项目不合格率较高,分别为64.51%、7.18%;冷沉淀凝血因子医院退血率较高,为0.21%;检验项目不合格血液中,谷丙转氨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不合格率较高,分别为58.46%、15.04%;非检验项目不合格血液中,脂血、破袋或漏液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91.00%、3.19%;医院退血血液中,破袋或漏液、凝块或絮状物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70.45%、19.69%。结论郑州市无偿献血血液不合格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献血前初筛,规范血液采集、分离及运输是降低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质控血清在血浆比粘度测定质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浆比粘度测定是血液流变学检测的项目之一。测定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参照生化室内质控的方法,利用质控血清对一些因素进行控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一、材料质控血清(上海临检中心生产)WXN-D自动电子计时粘度计(江苏省无锡县电子  相似文献   

16.
黄芪注射液对肺原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和…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例肺心病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10例)和黄芪治疗组(10例),8日为1个疗程。用ZK-10C型计算机心肺阻抗检测仪及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2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某些参数的变化。结果:黄芪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治疗后患者的心输出量、心搏量、心脏指数和射血分数等均有所改善(P均〈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2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人入院时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与同期接受体检的相同年龄、性别的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液流变学观察冯学斌,刘凤,黄薇,许玉华我们总结了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时血液流变学改变,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对象HSP患儿21例,年龄5~14岁(平均8岁9个月),其中男10例,女11例;发病时间4天~1个月(平均13.5天)。...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研究医院血液病房环境与诊疗用水中真菌污染状况,分析环境控制措施对医院真菌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 通过对医院环境标本细菌检测的方法和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对江苏省8所医院血液病房真菌污染现状和医院真菌感染率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共检测空气标本462份,其中真菌采集阳性数为394份,空气中真菌检出率为85.28%;检测物体表面标本1 316份,其中真菌采集阳性数为1 056份,物体表面真菌检出率为80.24%;52份诊疗用水中未检出真菌。2014年和2015年住院患者真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15%和2.43%。医院血液病房主要采用空气净化消毒装置、自然通风措施和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等空气消毒措施。结论 本次所调查的江苏省8所医院血液病房环境中真菌污染严重,控制措施效果不佳,真菌感染处于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时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对本院的156例高血压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