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雷菌属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沙雷菌属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病人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沙雷菌属的来源部位及细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株沙雷菌属主要来自呼吸道(61.7%)、手术部位(15.0%)、泌尿道(10.8%);其中粘质沙雷菌属占65.o%、液化沙雷菌占22.5%、深红沙雷菌占7.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3%、4.2%、5.0%、14.2%,产AmpC酶菌占10.8%(13株),同时产AmpC酶及ESBLs菌占2.5%(3株)。结论 沙雷菌属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以粘质沙雷菌为主;不同感染部位分离的沙雷菌有差异;沙雷菌属以产AmpC酶为主,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沙雷菌属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病人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沙雷菌属的来源部位及细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株沙雷菌属主要来自呼吸道(61.7%)、手术部位(15.0%)、泌尿道(10.8%);其中粘质沙雷菌属占65.0%、液化沙雷菌占22.5%、深红沙雷菌占7.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3%、4.2%、5.0%、14.2%,产AmpC酶菌占10.8%(13株),同时产AmpC酶及ES-BLs菌占2.5%(3株).结论 沙雷菌属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以粘质沙雷菌为主;不同感染部位分离的沙雷菌有差异;沙雷菌属以产AmpC酶为主,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沙雷菌属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沙雷菌属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临床分离的242株沙雷菌的来源部位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用表型筛选及三维试验法检测ESBLs和AmpC酶.结果 242株沙雷菌主要来自呼吸道占78.5%、手术部位占10.3%、泌尿道占7.9%;病房分布主要见于重症监护病房38.4%、呼吸科病房32.6%、神经内科病房14.5%;菌种构成为粘质沙雷菌占80.2%、液化沙雷菌占11.6%;沙雷菌属细菌对舒普深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5%和7.8%,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大于80%;产ESBLs和产AmpC酶细菌分别占11.6%和14.5%,同时产AmpC酶及ESBLs菌占5.4%.结论 沙雷菌属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分离数逐年增多,以粘质沙雷菌最多见,沙雷菌耐药严重,耐药性的产生与细菌产生AmpC酶和ESBLs有关,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沙雷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到的沙雷菌进行药敏试验:三维试验对提取的沙雷菌粗提液进行β-内酰胺酶表型筛选;确认黏质沙雷菌β-内酰胺酶的类型。结果沙雷菌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类和含酶抑制剂等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33.9%。特异性PCR和测序证实耐亚胺培南沙雷菌的β-内酰胺酶为KPC-2型碳青霉烯酶,三维试验中克拉维酸、EDTA和氯唑西林均不能抑制该酶对亚胺培南的水解活性。结论沙雷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KPC-2酶是引起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b>了解临床标本分离的粘质沙雷菌感染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情况,以便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b>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粘质沙雷菌感染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b>该医院从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粘质沙雷菌98株,其中71株分离自病人痰液标本,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2.45%;其次为尿液和分泌物,分别占13.27%和6.12%。粘质沙雷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构成比为38.78%;其次为呼吸内科和脑外科,构成比分别占12.24%和10.20%。临床分离的粘质沙雷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比较敏感,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52.04%,发现2株粘质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b>该医院临床分离的粘质沙雷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ICU是该菌感染的主要科室,该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较敏感。  相似文献   

6.
179株粘质沙雷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粘质沙雷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2004年分离的179株粘质沙雷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结果:分离的179株粘质沙雷菌,其中痰标本有135株(占75.4%);粘质沙雷菌分离数不断增加;其耐药率>95%的抗菌素有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肟;50%~70%的有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泊肟;10%~20%的有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三代头孢菌素和四代头孢菌素;<10%的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结论:粘质沙雷菌耐药机制复杂,而且对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粘质沙雷菌临床分离株Ⅰ、Ⅱ、Ⅲ类整合子的携带情况,探讨整合子与其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经VITEK-2Compact细菌分析系统鉴定的粘质沙雷菌287株,以煮沸法制备细菌DNA作为PCR扩增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菌株的第Ⅰ、Ⅱ、Ⅲ类整合子,分析比较整合子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差异。结果在287株粘质沙雷菌中,有262株细菌检出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91.3%,3株细菌检出Ⅲ类整合子,未检出Ⅱ类整合子。药敏结果显示,第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于Ⅰ类整合子阴性菌株(P均0.05),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和阴性菌株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Ⅰ类整合子在粘质沙雷菌中普遍存在,Ⅰ类整合子与粘质沙雷菌的多重耐药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自1990年以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70株沙雷菌,分别为粘质沙雷菌、居泉沙雷菌、液化沙雷菌及红色沙雷菌。经对主要生化反应的百分率进行分析,并对20种抗生素药敏检测结果表明,敏感抗生素有泰宁、环丙氟哌酸、头孢三嗪、丁胺卡那霉素、硫苯咪唑青霉素及氧哌嗪青霉素等;一代头孢菌素及氨苄青霉素耐药;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几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有增强趋势。通过对中敏药物加大剂量仍有较好疗效。并通过药敏检测对部分院内感染的同源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感染产β-内酰胺酶(ESBL)粘质沙雷菌临床特点及其耐药状况。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检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某医院自2009-2013年期间从住院结核病患者送检痰标本中共检出粘质沙雷菌132株,其中含产ESBLs菌37株,占28.0%。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粘质沙雷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对头孢类、氨苄西林和氨曲南耐药率均60%。结论肺结核患者感染的粘质沙雷菌耐药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泉居沙雷菌(Serratiafonticola)属沙雷氏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及植物中,引起人类感染少见,2007年我科收治了1例泉居沙雷菌感染败血症患者,尚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药物粘质沙雷菌的耐药表型.方法 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8年6月~2019年9月临床分离的235株非重复粘质沙雷菌,采用Vitek 2 Compact配套GN13药敏板卡和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和EDTA-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eCIM)对...  相似文献   

12.
自1990年以来,从临床床标本中分离到70株沙雷菌,分别为粘质沙雷菌,居泉沙雷菌,液化沙雷及红色沙雷菌,经对主要生化反应的百分率进行分析,并对90种抗生素药敏检测结果表明,敏感抗生素有泰宁,环丙氟哌酸,头孢三嗪、丁胺卡那霉素,硫苯咪唑青霉素及氧哌嗪青霉素等;一代头孢菌素及氨苄青霉素耐药,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几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有增强趋势。通过对中敏药物加大剂量仍有较好疗效,并通过药敏检测对部分院内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粘质沙雷菌临床分离株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研究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系统对临床分离菌进行鉴定,检出粘质沙雷菌287株,同时进行药敏试验,选出多重耐药粘质沙雷菌135株;采用双纸片确证试验对所有287株粘质沙雷菌进行ESBLs检测、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酶,采用PCR法对135株多重耐药粘质沙雷菌进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相关基因SHV、TEM、OXA、PER、VEB、GES、IMP、VIM、FOX、CTX、KPC、DHA、MOX和oprD2检测.结果 粘质沙雷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噻肟、氨曲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以及哌拉西林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均大于6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舒普深的耐药率较低,耐药率均小于10%.在287株粘质沙雷菌中,共有32株产ES-BLs,检出率为11.1%,产AmpC酶44株,检出率为15.3%,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细菌16株,占5.6%;PCR结果显示,在135株多重耐药的粘质沙雷菌中,检出含CTX-M基因菌株91株、TEM基因25株、SHV基因19株、DHA基因48株、KPC基因10株、MOX基因3株、OXA基因1株、oprD2基因7株.结论 本地区粘质沙雷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其耐药基因型主要为CTX-M型和DHA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
72株质沙雷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粘质沙雷菌耐药性以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状况。方法用Oitek-32型细胞自动分析仪GNI鉴定卡鉴定菌种,药敏用K-B法,用双纸片法检测ESBLS和IB。结果粘质沙雷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新,氨苄林的耐药率高达80.%-100%;泰能,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的耐药率0-25%。粘质沙雷菌产ESBLS44.4%  相似文献   

15.
沙雷菌耐药性分析及其β-内酰胺酶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沙雷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到的325株沙雷菌进行药敏试验;三维试验对提取的沙雷菌酶粗提液进行β-内酰胺酶表型筛选;用特异性KPC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确认黏质沙雷菌β-内酰胺酶的类型。结果沙雷菌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类和含酶抑制剂等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33.9%。特异性PCR和测序证实耐亚胺培南沙雷菌的β-内酰胺酶为KPC-2型碳青霉烯酶,三维试验中克拉维酸、EDTA和氯唑西林均不能抑制该酶对亚胺培南的水解活性。结论沙雷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KPC-2酶是引起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沙雷菌属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沙雷菌属的种类、分布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20株沙雷菌主要来自呼吸道(61.7%)、手术部位(15.0%)、泌尿道(10.8%)。其中粘质沙雷菌占65.0%、液化沙雷菌占22.5%、深红沙雷菌占7.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3%、4.2%、5.0%、14.2%。产头孢菌素酶(Amp eephalosporinase,AmpC)的菌株占10.8%(13株),同时产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的菌株占2.5%(3株)。结论沙雷菌属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以粘质沙雷菌为主。不同分离部位的沙雷菌有差异,沙雷菌属以产AmpC酶为主,其耐药较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 2岁。2 0 0 2年11月因右手机器压伤致手腕多处挫裂伤,肌键,指骨外露,软组织广泛严重挫伤淤黑1h后住入我院手外科。体检:体温36 .8℃,指温偏低,各指末梢感觉减退,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12 .7×10 9/L ,N 0 .5 7,L 0 .36 ,M 0 .0 7,血红蛋白137g/L ,血小板计数2 0 7×10 9/L。右手腕部X线摄片:右手腕骨多发骨折并脱位。予清创、骨折内固定,摘除腕骨、将掌骨固定于尺挠骨,行皮瓣修复术。术后4个多月,伤口仍有分泌物渗出。2 0 0 3年3月2 0日行右手感染病灶清除术,术后诊断为右手慢性骨髓炎。手掌侧皮缘切开皮瓣,见有包…  相似文献   

18.
粘质沙雷菌属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为了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我们将临床住院病人各种标本分离到的94株粘质沙雷菌做了药敏试验,并检测了其产ESBLs和AmpC酶情况,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从我院住院患者的痰液、尿液、血液和脓液等临床标本中分离所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黏质沙雷菌耐药性和同源性,探寻NICU及相关科室黏质沙雷菌医院感染的流行路径。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6月分离自NICU及相关病区患儿和环境中的24株黏质沙雷菌,用VITEK2 compact进行药敏试验,用MALDI-TOF MS的聚类分析功能进行菌株同源性检测,并通过查阅病例和分析诊疗过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引起NICU医院感染的黏质沙雷菌主要从新生儿的口周/口腔拭子中检出;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00%,但对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替加环素敏感;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可分为A、B、C、D四群,本次NICU黏质沙雷菌院内感染的菌株为D。结论分离株的药敏结果基本一致,医护人员手和患儿口水巾是黏质沙雷菌在NICU暴发流行的主要途径,呼吸道传播可能是主要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黏质沙雷菌对常规药物的耐药及产碳青霉烯酶的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2009~2012年临床分离的106株黏质沙雷菌,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改良 Hodge试验筛选碳青霉烯酶,Whonet 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黏质沙雷菌在痰、分泌物、咽试子、尿液标本分别分离出89株(84.1%)、4株(3.8%)、3株(2.8%)和 3株(2.8%)。黏质沙雷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超过90%,对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0%~22%,对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低于10%;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有4株,改良 Hodge试验阳性菌3株,阳性率为2.8%。结论黏质沙雷菌广泛耐药,其耐药机制十分复杂,该院已出现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