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6例格华止联用优泌乐25疗效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加用罗格列酮钠,另一组不加用,随访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钠治疗组的FPG、2Hpg、HbA1c、FIns、HOMA—IR均较未用罗格列酮钠组明显下降(P〈0.01,P〈0.05),ISI升高(P〈0.01)。TG、LDL—C呈下降趋势(P〈0.05),但CHO、HDL-C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体重及BMI治疗前后无增长趋势(P〉0.05)。ALT、AST、r—GT在罗格列酮钠组呈下降趋势(P〈0.05)。所见的不良反应为下肢轻度水肿,未行特殊处理。结论:罗格列酮钠能有效降低使用双胍类降糖药和胰岛素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血糖的水平,对因脂肪肝而致的肝脏酶谱的增高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胰岛素泵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4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CSⅡ)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组(CSⅡ+罗格列酮)组80例、单纯CSⅡ治疗组84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DⅠ)组82例,均连续2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糖、HbA1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Fins、C肽(C—P)水平及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CSⅡ+罗格列酮和单纯CSⅡ均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和HbA。c(P〈0.01);与MDI比达标时间短(P〈0.01),节省胰岛素用量(P〈0.01)。CSⅡ+罗格列酮组胰岛素用量更少(P〈0.05);与单纯CSⅡ和MDI比HOMA-IR明显降低、IAI明显增加(P〈0.05),且无心、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胰岛素泵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强化治疗T2DM更能有效地控制血糖、节省胰岛素用量、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选取T2DM患者89例,分为尿NA组、MA尿组和DN组。结果DN组PA1-1水平明显高于尿NA组(P〈0.01)和MA组(P〈0.05),t—PA/PAI-1比值显著低于尿NA组(P〈0.01)和MA尿组(P〈0.05),MA组t—PA及t—PA/PAI-1水平显著低于尿NA的患者(P〈0.05,P〈0.01)。DN组t—PA明显低于MA组(P〈0.01)。予罗格列酮治疗后。PPG、HbAlC、尿MA、PAI-1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t—PA、t—PA/PAI-1水平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盐酸罗格列酮可提高t—PA水平、降低PAI-1水平,改善纤溶活性,延缓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
36例患者按(2:1)随机分为,对照组(n=12),罗格列酮组(n=24);对照组予改善生活方式;罗格列酮组予改善生活方式和罗格列酮4mg/日,结果经12周治疗后,对照组空腹及负荷后血糖及胰岛素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后空腹及负荷后血糖及胰岛素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体重及BMI较治疗前下降(P〈0.05);罗格列酮组体重及BMI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ISI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罗格列酮组IS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低血糖症状消失。结论对于以餐后低血糖反应为首发症状的T2DM患者,罗格列酮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餐后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42例合用磺脲类、双胍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加服马来酸罗格列酮,随访3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HbA1c、FIns、HOMAIR、ISI、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Hb、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谷氨酰转移酶(γ-GT)等的变化。结果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组FPG、2hPG、HbA1c、FIns、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与时间成正比,约治疗9个月后疗效趋于稳定,GPT、GOT、γ-G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所见的不良反应为下肢水肿,发生率为4.8%,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能有效降低长期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因脂肪肝而致的肝脏酶谱的增高有治疗作用,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马来酸罗格列酮(RSG)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压(BP)的影响。方法 68例初诊T2DM患者,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分为BP正常(DMN)和合并有高血压(DMH)两组,均日服RSG4mg,疗程12周。分析BP下降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RSG治疗12周后,(1)DMN组收缩压(SBP)平均降低4mmHg,舒张压(DBP)平均降低3mmHg,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MH组中SBP平均降低9mmHg,DBP平均降低6mmHg,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DMH组中基线BP水平较高患者可引起较大幅度的降低(P〈0.05)。(3)T2DM患者治疗前后SBP、DBP改变均与HOMA-IR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RSG对并发高血压的T2DM患者在改善IR的同时,血压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动态血糖监测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CGMS),评估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9例口服药联合治疗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IG)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睡前皮下注射,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及餐后2hC肽等,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血糖和HbA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IG组血糖下降更明显(P〈0.05),2组HbAlc无明显差异(P〉0.05),IG组治疗后餐后2hC肽水平提高(P〈0.05)。CGMS显示IG组24h血糖曲线平缓,血糖达标时间延长,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低(P〈0.01).血糖波动幅度小。结论IG作为老年T2DM患者的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率高,胰岛素剂量控制更方便、安全,优于NPH。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二甲双胍联用罗格列酮(RGZ)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53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联用格列吡嗪组(A组)、二甲双胍联用RGZ组(B组),进行6个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BP、PG、BMI、HbA,C、Ins、血脂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治疗均可使BP、PG、BMI、HbA1c及LDL-C下降(P〈0.05),但B组同时可使Ins水平下降(P〈0.05)、HOMA-IR降低(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用RGZ可改善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并降压、减重,同时改善IR。  相似文献   

9.
将62例肥胖T2DM随机分为瑞格列奈联用二甲双胍组(A组)、瑞格列奈联用罗格列酮组(B组),连续治疗12周,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等变化,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HbA1c、Fins、2hIns、TG、LDL—C、BMI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用二甲双胍能够有效降低血糖,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是治疗肥胖T2DM的有效联用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选择无任何并发症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30例,于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T2DM组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较治疗前IL-6水平显著降低,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降低IL-6水平和增加脂联素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和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收集初发的T2DM合并脂肪肝3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加胰岛素,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BMI和WHR及TG、LDL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ASTHbA1c及ALT均明显下降(P〈0.05),尤以治疗组ALT明显(P〈0.01);治疗组HDL—C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组肝/脾CT值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二甲双胍对合并糖尿病的脂肪肝患者不仅降血糖,尚能明显减轻脂肪肝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收集初发的T2DM合并脂肪肝3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加胰岛素,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BMI和WHR及TG、LDL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ASTHbA1c及ALT均明显下降(P〈0.05),尤以治疗组ALT明显(P〈0.01);治疗组HDL—C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组肝/脾CT值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二甲双胍对合并糖尿病的脂肪肝患者不仅降血糖,尚能明显减轻脂肪肝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80名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30治疗(甲)组、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乙)组,治疗3个月后。结果:两组HbA1c、FA明显下降(P〈0.05),F—CP体重明显增加(P〈0.01);但甲组体重增加更明显。HbA1c、FA、F—CP、体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胰岛素日用量明显多于乙组(P〈0.01)。两组HbA1c、F—CP变化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体重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乙组患者(P〈0.01)。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初诊T2DM患者HbA1c明显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但门冬胰岛素30患者胰岛索日用量、体重增加幅度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多于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患者。  相似文献   

14.
对DN80分两组。对照组给予降糖低蛋白,降压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mg/日3个月。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0例(50%),有效15例(37.5%),有效率为87.5%;对照组40例,显效11例(27.5%),有效13例(32.5%),有效率为60%。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UN,SCr,24h尿蛋白和UAER均下降(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24h尿蛋白下降(P〈0.05),BUN,SCr和UAER治疗前后无显著性。根据简单相关分析:HOMA—IR与瘦素、TNF—α呈正相关(P〈0.05),与脂联素呈负相关(P〈0.05)。两组在治疗前HOM—IR、TNF—α、瘦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瘦素、HOMA—IR有所下降(P〈0.05),脂联素升高(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罗格列酮的应用能明显改善DN的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瘦素、脂联素、TNF—α。降低IR起效的。  相似文献   

15.
对DN80分两组。对照组给予降糖低蛋白,降压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mg/日3个月。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0例(50%),有效15例(37.5%),有效率为87.5%;对照组40例,显效11例(27.5%),有效13例(32.5%),有效率为60%。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UN,SCr,24h尿蛋白和UAER均下降(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24h尿蛋白下降(P〈0.05),BUN,SCr和UAER治疗前后无显著性。根据简单相关分析:HOMA—IR与瘦素、TNF—α呈正相关(P〈0.05),与脂联素呈负相关(P〈0.05)。两组在治疗前HOM—IR、TNF—α、瘦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瘦素、HOMA—IR有所下降(P〈0.05),脂联素升高(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罗格列酮的应用能明显改善DN的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瘦素、脂联素、TNF—α。降低IR起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强化治疗,探讨两种强化方案的疗效。方法36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分别使用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2周,对其在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自身及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均显著下降(P均〈0.01),HOMA-IR下降(P〈0.05),HOMA-β升高(P〈0.01)。FPG、2hPG、HbA1C治疗前后的差值及治疗12周后早餐前后血糖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甘精组血糖达标更迅速。结论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两种短期强化方案疗效均佳,且胰岛素组降糖更显著、迅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分为葛根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葛根素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下降(P〈0.05);sICAM-1、sVCAM-1、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能改善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调节改善免疫细胞黏附分子和炎症因子表达,对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6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泊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罗格列酮4mg/d,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清抗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X—LDL抗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OX—LDL抗体、hs—CRP均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改变(P〉0.05)。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上升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及降低炎症反应而减轻微量白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6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泊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罗格列酮4mg/d,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清抗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X—LDL抗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OX—LDL抗体、hs—CRP均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改变(P〉0.05)。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上升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及降低炎症反应而减轻微量白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36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glar+Na)组和甘精胰岛素加三餐前短效胰岛素(glar+RI)组各18例,疗程3周,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glar+Na组和glar+RI组FPG、2hP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C—P、2hC—P较治疗前升高(P〈0.05)。所需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bA1C〉9%的新诊断T2DM患者两种短期强化方案疗效均佳,有效控制高血糖,glar+Na组费用支出少,依从性更高,适合不愿住院者在门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