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荆门市近五年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且造成终身残疾的传染病,2000年10月29日,我国所属西太区成功实现了无脊灰目标。提高和维持高水平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对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持续开展高质量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及时有效运转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维持高质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是保持无脊灰状态,最终消灭脊灰的重要策略。现将荆门市2001~2005年实施消灭脊灰策略的进展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为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我县自1978年起科学有效的实施了脊灰疫苗计划免疫,1990年起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实施了强化免疫,并建立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有效的控制了脊灰的发生和流行,1990年以来,连续14年没有脊灰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病例发生,提前实现了无脊灰的目标。为进一步加强"无脊灰"状态的脊灰防治措施,现将我县消灭脊灰工作效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3.
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人类继消灭天花之后第二个被列为定期消灭的传染病。为加速消灭脊灰的目标实现,本市于1994—1997年在加强脊灰疫苗基础和强化免疫的同时并开展了对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淮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淮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防制策略效果。方法描述1956年以来脊髓灰质炎发病趋势;分析不同时期该病防制策略及发病特点。结果 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和消灭脊灰活动的深入开展,淮安市脊灰发病率逐年下降,80年代脊灰发病开始得到有效控制,1995年以来已无确诊病例发生。主要防制策略是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免疫;加强免疫监测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结论 淮安市已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脊灰控制后,免疫策略应作相应调整,以控制疫苗相关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消灭脊髓灰质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是 1988年第 41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 ,要求在 2 0 0 0年全球消灭的疾病 ,我国政府承诺了此项目标。本文收集了现阶段最新的国内外有关消灭脊灰的文献 ,从组织实施、发病情况、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实验室检测、疫苗免疫持久性、基础免疫及国家免疫日活动 (NIDs)、存在困难等多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消灭脊灰的进展进行综述。1 概况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 ,一旦发病将造成终生残疾 ,甚至死亡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负担。针对这一情况 ,1985年 5月泛美卫生组织 (PA…  相似文献   

6.
刘蕴华  杨永钦 《职业与健康》2006,22(14):1081-1082
目的 通过对无锡市控制与消灭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的现状分析,提出要继续保持高水平的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特别要作好流动儿童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及时发现、应对各种野病毒输入情况,才能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 根据对该市人群免疫水平、疫苗免疫原性监测及15岁以下儿童的(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评价等分析该市控制与消灭脊灰的现状。结果 控制与消灭脊灰的现状分析结果表明,人群有较好的免疫水平,AFP监测系统敏感;但是,免疫空白的外来儿童是控制和消灭脊灰的薄弱环节,应引起高度重视。结论 该市的控制和消灭脊灰的现状表明,从上世纪印年代使用脊灰疫苗(OPV),特别是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接种率和人群免疫状况维持和稳定在较高水平。上世纪90年代脊灰发病已得到有效控制,已连续15a无脊灰野毒病例报告。要继续保持高水平的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特别要作好流动儿童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及时发现和应对野病毒的输入,才能巩固无脊灰成果。  相似文献   

7.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以肢体麻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实践证明,脊灰疫苗可有效地预防脊灰的发病,从而使该病成为继消灭天花之后有可能被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然而,随着脊灰发病的控制,与服用青灰减毒活疫苗(OPV)有关的麻痹型脊灰病例(VAPP)将变得愈加突出。为了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和我国政府  相似文献   

8.
襄樊市是湖北省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高发地区之一 ,历史上发生了 4次较大范围的流行 ,在广泛使用口服脊灰疫苗 (OPV )和实施消灭脊灰工作策略后 ,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自 1995年起连续 6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报告。为巩固消灭脊灰工作的成果 ,现对襄樊市消灭脊灰工作的策略进行回顾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疫情资料  195 4年以来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 1991年以来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1 2 脊灰疫苗免疫接种资料来自襄樊市历年计划免疫工作总结 ,人口资料来自襄樊市统计局。2 结果2 1 发病概况及特征 …  相似文献   

9.
脊髓灰质炎(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播广泛,对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Attenuated Poliovirus Vaccine,OPV)是全球消灭脊灰行动的首选疫苗,已使II型脊灰野病毒于1999年在全球消灭;但在极少情况下会发生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s)病例。为了避免这些风险,许多国家常规免疫规划已不再单独使用OPV,而是改用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IPV)。这些国家在OPV转换成IPV期间,大部分采用了先接种1~2剂IPV,再接种≥2剂OPV的序贯免疫程序。IPV-OPV序贯免疫方案可减少或预防VAPP,同时又能保持较高的体液免疫和肠道黏膜免疫力,能更好地阻断脊灰野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根据WHO建议,常规免疫规划中只使用OPV的国家应当调整脊灰免疫策略,引进至少1剂次IPV,采取IPV-OPV序贯免疫策略或联合使用OPV和IPV的策略。相信这些转变将会加快全球消灭脊灰野毒株的进程,对实现全球最终根除脊灰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疫苗免疫预防是控制乃至消灭脊灰最重要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用于全球消灭脊灰的主导疫苗是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OPV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服用OPV可能引起麻痹型病例,即疫苗相关病例(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目前除了非洲以外,各大洲均有关于VAPP发生的报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近20个省、市、自治区报告发生了VAPP病例。WHO1970-1979年对6个国家的VAPP进行研究,发病率为0.07/100万,其中55%为Ⅲ型相关病例,38%为Ⅱ型相关病例,Ⅰ型的仅为7%,服苗病例主要由Ⅲ型疫苗病毒引起,接触病例中Ⅱ型疫苗病毒多见。VAPP发病机制主要有病毒基因突变、病毒基因重组、免疫缺陷等。消灭脊髓灰质炎以后是否应停止脊灰疫苗免疫并以此作为全球消灭脊灰的最终目标是全球专家正在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脊髓灰质炎(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人是脊灰病毒的唯一宿主。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在全球范围内消灭脊灰,目前仅有阿富汗、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4个国家有脊灰野毒株本土病例报告。随着无脊灰目标的逐渐实现,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的缺点逐渐凸现,如OPV在热带地区效力低,可引起疫苗相关麻痹脊灰(VAPP)及免疫抑制者长期排毒等,因此,继续使用OPV不能最终消灭脊灰。1996年,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推荐通过先使用脊灰灭活疫苗(IPV)再使用OPV的连续接种程序来增加IPV的使用,IPV的大量使用消除了活疫苗病毒的散播,也消除了VAPP。2008年,我国提出脊灰疫苗的免疫策略可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逐步采用IPV替代OPV。目前已有学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证实在中国以IPV替代OPV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茌平县消灭脊髓灰质炎防治策略及效果。[方法]描述 1950 年以来脊髓灰质炎发病趋势,分析脊灰疫苗计划免疫各类报表和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报表。[结果]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和消灭脊髓灰质炎活动的深入开展,茌平县脊灰发病率逐年下降,1990年以来已无确诊病例发生。主要防治策略是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免疫;加强免疫监测和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结论]茌平县已连续 14 年无脊灰野病毒的传播,以后应重点消除脊灰疫苗免疫空白[1],进一步提高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控制脊髓灰质炎的免疫措施和效果黄亿初脊髓灰质炎(脊灰)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2000年消灭脊灰已成为全球的奋斗目标。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从六十年代开始使用Ⅰ型、Ⅱ十Ⅲ型和近年使用的Ⅲ型混合脊灰疫苗.预防脊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2003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重点,仍是保持高质量、高水平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维持高水平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接种率,定期开展OPV强化免疫活动.现将杭州市2003年消灭脊灰工作效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回顾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历史上是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的高发省份之一 ,在无有效预防措施前 ,每年均有病例发生 ,并时有局部暴发。广泛使用脊灰疫苗后 ,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制定消灭脊灰策略后 ,全省自 1993年起已无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为系统总结、评价江苏省所采取的消灭脊灰策略 ,并为其它疾病的控制提供借鉴 ,特对江苏省消灭脊灰的进程及采用的策略进行回顾和分析。1 资料来源  脊灰疫情资料来自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 AFP病例监测系统 ,脊灰疫苗免疫接种资料来自全省接种率报告系统 ,脊灰免疫监测和病毒学监测资料来自江苏省卫生防…  相似文献   

16.
消灭脊髓灰质炎是我国政府向世界承诺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提高并保持口服脊灰疫苗的高免疫覆盖率。为了解适龄儿童的脊灰疫苗口服质量和免疫效果,我区于2006年4—8月对2月龄儿童进行了脊灰疫苗免疫前后脊髓灰质炎的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深圳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实施策略的成本投入和产出的效益,为维持无脊灰状态以及控制其他传染病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分析深圳市脊灰发病的历年资料和接种脊灰疫苗资料,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析脊灰免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果1978~2004年深圳市脊灰免疫投入成本为49240144元(2004年的贴现值),产出效益218671955.7元,净效益为169431811.7元,效益成本比为4.44,避免脊灰发病1349例;避免残疾270例。结论接种脊灰疫苗后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成本投入的降低,其效益仍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通过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PoliomyelitisAttenuatedLiveVaccine,OPV)、加强OPV常规免疫和开展补充免疫活动,以及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病例监测,消灭脊灰已取得了重大进展。1994年报告最后1例本土脊灰野病毒(WildPoliovirus,WPV)病例,200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实现无脊灰目标。随后中国实施了维持无脊灰策略和措施,但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了输入脊灰疫情。在现阶段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面临的挑战包括:WPV输入风险很大,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Poliovirus,VDPV)和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时有发生,常规免疫存在薄弱环节,脊灰疫苗免疫策略需要调整。为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直至全球消灭脊灰,中国要大力加强OPV常规免疫,适时引入脊灰病毒灭活疫苗和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保持高水平AFP病例监测质量,及时和有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WPV输入和VDPV循环事件,开展WPV、VDPV及其感染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封存和安全处理。  相似文献   

19.
脊髓灰质炎(脊灰)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制订了2000年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1]。我国政府亦提出到1995年消灭脊灰。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根据《全国消灭脊灰实施方案》,我们于1988年以来开展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措...  相似文献   

20.
徐州市2001~2002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2000年10月成功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目标。提高和维持高水平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常规免疫接种率,继续对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开展高质量的OPV强化免疫活动以及进一步完善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系统,维持高水平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的工作质量,是保持无脊灰状态,乃至最终消灭脊灰的主要策略。现对徐州市2001~2002年消灭脊灰策略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