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CT与临床的表现(附1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合临床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诊断及价值。方法对41例DAI的CT表现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0例,女11例,年龄范围从15~67岁,平均年龄为30.5岁。据临床症状,把病人分轻、中、重3组。结果轻度组10例,CT表现以单侧脑肿胀、单纯脑实质点状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中度组15例,CT表现以弥漫性脑肿胀和大脑深部灰质点状出血为主;重度组16例,CT表现以重度弥漫性脑肿胀合并灰白质交界处点状出血及硬膜外、下出血为主。结论CT表现能反应DAI临床表现的轻重,对DAI的诊断及预后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标准、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7年诊治的44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DAI患者中86.4%(38/44)为交通事故致伤,13.6%(6/44)为坠落伤;按格拉斯哥顸后评分(GOS)标准:良好4例,中残和重残12例,植物生存10例,死亡16例.2例好转后放弃继续治疗.结论 除目前的CT诊断标准外,基底池、四叠体池和环池结构不清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应成为DAI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之一;在康复期,高压氧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患者的预后与入院时GCS评分、瞳孔改变、年龄及脑出血灶部位等有关,高血糖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标准、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7年诊治的44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DAI患者中86.4%(38/44)为交通事故致伤,13.6%(6/44)为坠落伤;按格拉斯哥顸后评分(GOS)标准:良好4例,中残和重残12例,植物生存10例,死亡16例.2例好转后放弃继续治疗.结论 除目前的CT诊断标准外,基底池、四叠体池和环池结构不清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应成为DAI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之一;在康复期,高压氧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患者的预后与入院时GCS评分、瞳孔改变、年龄及脑出血灶部位等有关,高血糖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41例DAI患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DAI早期MRI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脑室及脑沟、裂、池受压变小或闭塞;脑实质出血33例,呈斑点状,直径小于2.0cm;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出血17例;硬膜下血肿13例;硬膜外血肿7例;颅骨骨折8例。结论:MRI对DA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弥补CT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CT、MR对脑弥漫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MR对脑弥漫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DAI25例,均做了CT、MR检查。结果25例中CT共发现65个病灶,MR共发现263个病灶,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MR对脑内非出血性病灶及脑干、胼胝体病灶的敏感性优于CT(P<0.05)。损伤部位与患者临床预后、GC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MR为DAI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MR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对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CT征象的认识。材料与方法 :对 4 8例DAI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弥漫性脑肿胀 2 1例。 35例脑实质内出血 (直径 <2cm) ,主要位于大脑皮、髓质交界区 ,基底节内囊区域、脑干、胼胝体。蛛网膜下腔出血 2 5例 ,脑室出血 8例 ,硬膜下血肿 6例 ,硬膜外血肿 4例。结论 :CT检查对DAI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与MRI表现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急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CT及MRI表现进行对比研究,探讨MRI对急性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临床确诊的DAI患者的CT及MRI检查结果。【结果】4例患者CT有阳性发现,阳性率为19.05%;MRI显示具有DAI损伤表现的共19例,阳性率90.48%。应用EPI序列DWI对急性DAI尤为敏感。【结论】MRI检查对急性DAI损伤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作为DAI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74例DA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DAI最常见原因为交通事故伤(61/74),本组74例,经治疗:良好21例,中残17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21例.[结论]DAI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CT、MRI表现,目前治疗以综合治疗及高压氧等康复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9.
焦新强  李润根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7):702-703,620
目的探讨磁共振FLAIR成像序列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临床诊断为DAI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比较CT与磁共振FLAIR序列对DAI病灶的检出情况及敏感性。结果 CT及磁共振FLAIR序列共检出病灶91个,其中CT检出42个病灶(均为出血灶),检出率为46.2%;FLAIR检出88个病灶,检出率为96.7%。磁共振FLAIR序列对DAI病灶的阳性检出率高于CT(P<0.01)。结论与CT相比,FLAIR对DAI病灶的显示更敏感,对非出血灶的显示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4例DAI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结果]保守治疗42例,死亡19例,植物生存6例,重度残疾7例,中度残疾5例,恢复良好5例。手术治疗2例,均死亡。[结论]DAI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不相符,两者结合可以诊断DAI;治疗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