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昌市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风疹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南昌市2004—2008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2004—2008年共报告869例风疹,年平均发病率为3.61/10万;发病高峰在4—6月份,占发病总数的63.75%;城、乡发病率之比为1∶1.37;男、女性别比为1.76∶1;〈15岁儿童风疹病例数构成比为75.22%;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幼托儿童中,而15~39岁风疹病例构比从2004年的4.35%,增加到2008年的32.79%。结论应对儿童、青少年、育龄期妇女等重点人群接种风疹疫苗,同时采取加强疫情监测、开展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降低风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梅州市麻疹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梅州市2004-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梅州市2004-2008年共报告麻疹429例,年均发病率为2.14/10万,每年均报告有麻疹疫情;病例数和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五华、兴宁、平远3个县,以局部暴发为主,且病例相对地方集中,麻疹疫情高峰在3—5月,占该时期病例总数的51.05%;8月龄~14岁的病例占病例总数的69.93%。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疫情效果显著,应进一步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薄弱地区、薄弱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进一步完善麻疹疫情的监测和报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平泉县2004—2008年乙肝流行趋势,为进一步控制乙肝的发病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8年平泉县乙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平泉县共报告乙肝1463例,其中当年新发病例是1014例,占报告乙肝病例的69.31%,新发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3.35/10万。发病率有下降趋势,最高年发病率是最低年的4.7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比为1.37:1。高发年龄在20~49岁组。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为主,发病率分别为24.8/10万、6.11/10万。地区分布以平泉镇最多,发病率为9.92/10万。结论平泉县乙肝发病率虽有下降趋势但还未稳定控制,发病主要以青壮年农民及学生为主,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的城镇,还应加大预防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04—2008年风疹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风疹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来自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疫情资料,对风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8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风疹病例84例,发病率1.47/10万,风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3、11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以0~5岁、20~25岁年龄组较为集中,全区各街道都有病例报告,在学生、散居儿童和商业服务人员发病率较高。结论实施风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风疹流行最有效的措施,应加强对漏种儿童和育龄妇女的补种工作,以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防止风疹的暴发流行和先天性风疹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华南预防医学》2010,(3)
目的分析广西灵山县2004—2008年狂犬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广西灵山县2004—2008年报告的狂犬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灵山县2004—2008年共报告狂犬病81例,死亡81例,病死率为100%,每年均有病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1.14/10万,其中2004年发病率最高,达2.52/10万。病例78例分布在农村,3例在城镇;病例男女性别比为3.8:1;发病年龄以10~19、0~9岁为主,分别占25.9%、21.0%;职业分布以农民为多,占53.09%,其次为学生,占28.40%;发病时间7—10月最多,共41例,占总发病人数的50.62%。97.53%的病例被犬只咬伤,70.37%的病例暴露后伤口未作处理或未及时正确处理。77.78%的病例未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结论犬伤后患者的伤口不处理、处理不及时不规范及未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是广西灵山县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提高群众预防意识、加强狂犬病相关知识特别是暴露知识宣传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辽宁省绥中县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绥中县2004—2012年布病疫情资料及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县共发生布病165例,无死亡,年均发病率为2.88/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6,P<0.005),2012年发病率最高;发病主要集中在西平乡、高岭镇、小庄子镇、永安乡、高台镇,占病例总数的61.21%,但疫区不断扩大;全年均可发病,3—7月较集中,占病例总数的62.42%,4月和7月形成2个发病高峰,分别占病例总数的18.18%和10.91%;病例集中在30~69岁人群,占病例总数的84.85%,农民占87.88%,学生占5.45%,男性占84.24%,女性占15.76%;37.58%的病例从发病至确诊时间>30 d,误诊误治较多;病羊为主要传染源。结论控制布病需加强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积极采取畜间检疫、彻底淘汰病畜、免疫和宣传培训等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2004—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2004—2008年麻疹流行情况,探讨广东省防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对广东省2004—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和广东省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东省2004—200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67 168例,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病例数占全省的68.44%。自2005年,非珠江三角洲病例数在总病例数中构成比逐年升高,分别为16.14%(1 849/11 453)、23.37%(3 245/13 884)、27.15%(5 356/19 729)、38.45%(5 850/15 215)(P0.01)。每年的4—7月为高发季节(占58.15%);2005—2008年8月龄以下、8月龄至1岁、1~6岁年龄组儿童为发病最多的人群,分别占病例总数的14.87%、15.95%、33.95%;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广东省麻疹病例总数的60.99%;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分别占全部病例的46.78%、39.09%;全省共报告麻疹暴发疫情189起,报告病例2 357例。结论广东省近年麻疹发病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但呈现非珠三角地区病例数在全省构成比上升的趋势,且小于8月龄病例构成比逐年增加。应提高2剂次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落实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强化疫点处理。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重庆市北碚区2004—2008年风疹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为开展相应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8年全区报告的风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北碚区共报告发生风疹病例1 935例,其中2006、2007年分别报告风疹病例704、1 168例,发病率分别为10.77/10万1、7.96/10万2,006年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4—6月(50.00%,352/704)和10—12月(47.87%,337/704),2007年集中在1—6月(96.58%,1 128/1 168),其中4月病例数最多(53.51%,625/1 168)2,0042、0052、008年为低水平流行,发病率分别为0.17/10万、0.12/10万、0.68/10万;风疹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19起,其中2006、2007年分别81、1起,病例5125、78例,主要集中在3、4、5月(分别为4、5、6起)和10、12月(各2起)。5~19岁年龄段多发,占总病例数的90.75%,学生发病居多,占89.25%。结论青少年是风疹发病的高危人群,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应加强对免疫规划内风疹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黎平县2008-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黎平县2008-2012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黎平县2008-2012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2 87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9.20/10万,其中乙肝2 630例、甲肝112例、丙肝108例、戊肝4例、未分型17例,分别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数的91.60%、3.90%、3.76%、0.14%、0.59%。病例呈散发性,发病主要以农民、学生及散居儿童为主,病例集中在20~50岁的青壮年之间,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少。结论黎平县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应作相应调整,除抓好新生儿、儿童的常规计划免疫工作外,还应进一步开展其他年龄组人群的接种工作,并侧重做好乙肝疫情的监测、登记、报告、管理及诊断技术,才能达到控制病毒性肝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掌握上海市祟明县麻疹流行特征与规律,探讨适合该地区特点的麻疹防治对策与措施。方法收集崇明县2004—2008年麻疹疫情与监测资料,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崇明县2004—2008年共报告麻疹47例,平均发病率为1.498/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病例分布各乡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发病年龄以20岁以上成人及8月龄以上未及1岁儿童为主,分别占同类病例总数的57.45%及21.28%;发病职业以散居儿童为最多,占总发病数的36.17%。结论需加强外来人口管理,继续有针对性地加强麻疹监测工作,及时进行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以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清远市2004—2008年成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策略。方法收集2004—2008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清远市2004—2008年共发生成人麻疹病例367人,年均发病率为2.27/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5—7月份,占58.58%;各地区年均发病率在0.22/10万~7.87/10万之间变动;病例以35岁以下人群为主,占90.66%;各年龄段病例有免疫接种史者所占比例较低,最高为20.29%,在暴发病例中,仅有1人接种过麻疹疫苗。结论清远市成人麻疹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应急接种、做好成人的后续强化免疫工作是控制成人麻疹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2004—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沈阳市2004—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为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沈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08年沈阳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沈阳市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4起,报告发病5512例,死亡1例,其中传染病疫情51起,占94.44%;食物中毒3起,占5.56%。结论学校及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应加强卫生与教育部门联防联控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对策,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青岛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利用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包括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流行性腮腺炎监测系统,对2004~2008年青岛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4 503例,年平均发病率11.91/105,其中2006年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23.92/105;其发病特点是:全年均有发病,以4~7月份为多,人群主要分布在学生、托幼儿童,以10~15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结论]应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腮腺炎流行的有效方法,青岛市预防流行件腮腺炎的重点在于6岁儿童即第二针的复种. 相似文献
16.
张光明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9,(11):1148-1149
[目的]了解本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绵竹市2004-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606例,年均发病率23.86/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发病(213例)低于农村(39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发病356例、女性发病250例,男女比为1.42:1;发病时间以4~7月较多,占发病总数的48.18%,经圆形分布法分析(r=0.2408,P〈0.01),发病高峰时点为4月1日;发病年龄以4~15岁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8.22%;职业以1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8.12%。[结论]腮腺炎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加强腮腺炎的免疫预防工作,规范的开展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儿童、学生为主要接种对象),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是减缓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趋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永嘉县艾滋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网报系统导出永嘉县2004~2008年HIV/AIDS数据库,核对流行病学调查表,使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疫情逐年上升,以外地流动人口为主,男女比为1.41:1,年龄集中在20~44岁人群,文化程度低,传播途径以性接触(75.38%)传播为主。结论艾滋病流行速度加快,应加强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尤其是对流动人口的宣传,同时要加大干预力度,以遏制艾滋病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肥西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总结疫情控制的有效经验。方法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疫情高发的原因和控制的对策。结果2004年至2007年,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8年明显下降。发病以学生为主,呈现高度散发的形式。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机构特别村卫生站报告意识增强以及疾病本身流行病学特征及性质。采取宣传教育、隔离病人、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控制措施后,发病率明显下降。结论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点,采取宣传教育、隔离病人、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是控制该病发生和发展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舞钢市2004-2008年麻诊发病情况,为调整防控策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数据,用Excel软件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舞钢市2004-200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62例,发病时间集中在3月—5月;15岁病例34例,占54.84%;流动儿童病例占37.10%;暴发疫情4起,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结论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保证接种质量,定期开展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制定重点人群的免疫措施,加速消除麻疹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忻州市2004~2008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晨飞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1):63-65
目的通过对忻州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为更有效地降低其发生频度和流行强度,制定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忻州市2004~2008年间所辖十四县(市、区)的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人口资料来源于忻州市统计局人口办公室。结果2004~2008年共报告细菌性痢疾2053例,年平均发病率是13.60/10万,在肠道传染病中发病率居全市首位,在法定传染病中,其发病率也居前列,发病率较高的县是偏关县(32.81/10万),较低的则是神池县(1.87/10万);发病集中在5~10月,以8月为发病最高峰,经统计学处理,其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65.89,P<0.005);以散居儿童、学生、农民发病居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经统计学处理,其间没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5.83,0.25>P>0.1);0~10岁年龄段发病较多。结论今后应加强对散居儿童、学生、农民的防控力度,大力宣传肠道传染病的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也要大力加强各级卫生机构网络直报工作,防止细菌性痢疾疫情漏报,以便更好地防控细菌性痢疾的发生,真正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