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双向Glenn术)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7年12月,对我院24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Glenn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4例术后出现头部水肿,10例出现胸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压均较术前提高。结论非体外循环下的双向Glenn术是一种有效治疗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矫治单一功能心室复杂畸形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格林手术 5例 (A组 ) ,3例建立上腔静脉—右心房旁路 ,2例利用双上腔静脉互为旁路行双侧双向格林手术。同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双向格林手术 5例 (B组 )。  结果 :二组均无手术死亡 ,早期随访效果满意。A组不用输血 ,手术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 B组明显减少。  结论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方法安全简便 ,术后恢复快且费用少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双向Glenn分流术现已作为一种有效的姑息性手术广泛应用于难以一期根治的肺血流量减少性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成人单心室由于病变时间长,心肺功能差,且肺血管已发育完善,无法行一期根治术,使用Glenn分流术是减轻成人单心室患者心脏负荷、改善生存质量的一种较好选择[2,3].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Glenn分流术治疗单心室的术后护理至关重要,加强术后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2例非体外循环下双向Glenn分流术治疗成人单心室的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手术适应证及处理要点。方法:2008-01-2010-06对2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心病患儿实行非体外循环下姑息手术,其中肺动脉环缩术5例,改良体肺分流术6例,双向腔肺分流术14例,双向腔肺分流+改良体肺分流术1例;其中功能单心室9例,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6例,右室双出口4例,三尖瓣闭锁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2例完全心内膜垫缺损并肺动脉闭锁1例,Ebstein畸形1例。结果:死亡4例,22例患者顺利出院,死亡率15.4%;死亡原因包括低氧血症及心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合并心功能衰竭;肺动脉环缩术、改良体肺分流术、双向腔肺分流术后平均血氧饱和度分别为(81.8±2.4)%、(90.0±3.2)%、(86.4±4.1)%;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3例,胸腔积液7例,上腔静脉综合征1例。术后随访2个月~1年,无远期死亡,心功能NYHAⅠ级7例,NYHAⅡ级15例。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姑息治疗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特别适用于有体外循环高危因素患者,手术适应证的正确把握、术中术后合理的处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ngenital coronary arterial fistula,CAF)的手术方法和远期效果。方法:2001年8月至2009年8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CAF21例。全组年龄12d~60岁,平均(20.6±20.0)岁;20例为单纯的CAF,1例合并冠心病3支病变。21例中瘘口起源于右冠状动脉5例(23.8%),左冠状动脉12例(57.1%),双冠状动脉4例(19.1%);瘘口入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及左心室分别为5例(23.8%),8例(38.1%),7例(33.3%)和1例(4.8%);结果:21例均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瘘结扎或褥式带垫片缝扎,其中1例同时行常温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无手术死亡。术后残余瘘1例,其余术后无心肌缺血及残余瘘等并发症。19例随访0.5~5.5年,平均(2.1±1.7)年,无远期死亡。1例残余瘘,其余无心肌缺血及残余瘘等并发症。结论: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CAF安全、有效,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4月 ,3 6例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接受了非体外循环下的双向格林分流术(非体外循环手术组 )。包括 2 8例单侧双向格林分流术 ,8例双侧双向格林分流术。男性 2 5例 ,女性 11例。年龄 5 7±5 4岁 (6个月~ 2 4岁 ) ,体表面积 0 72± 0 3 4(0 3 5~ 1 2 8)m2 ,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 0 75± 0 0 7(0 45~ 0 83 ) ,术中肺动脉压 14 3± 3 6mmHg(1mmHg =0 13 3kPa)。并以 1994~ 2 0 0 0年间在体外循环下实施双向格林分流术的 3 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体外循环手术组 ) ,进行比较。结果 :非体外循环手术组病例无死亡 ,1例患者出现乳糜胸。所有患者发绀明显减轻 ,顺利出院。出院时动脉血氧饱和度 0 93± 0 0 4。与体外循环手术组相比 ,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双向格林分流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术后胸液引流量。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的双向格林分流术操作较为简便 ,术后早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双向格林术(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肺血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通过增加有效肺血流量而提高体循环动脉血氧饱和度,减轻心室的负荷,改善心功能.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现将我院2000年7月-2003年9月收治的38例肺血少型复杂先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术的麻醉处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皮介入栓堵双向Glenn术后扩张奇静脉的结果。方法:8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双向Glenn术后发现奇静脉和/或半奇静脉扩张,平均年龄(7.7±3.3)岁,平均体质量(24±6)kg,距双向Glenn手术1.0~4.7年,平均2.7年。入院时氧饱和度(SO2)平均(0.80±0.08)。心血管造影显示扩张的奇静脉和/或半奇静脉,平均内径(8±2)mm,与上腔静脉内径比值平均0.66±0.14。肺动脉的Mcgoon比值平均2.3±0.3,Nakata指数平均(248±75)mm2/m2,平均肺动脉压(PAP)和上腔静脉压(SCVP)均为(13.4±3.3)mmHg(1 mmHg=0.133 kPa)。1例合并左肺动脉(LPA)起始部中度狭窄。于基础麻醉下经皮导管栓堵奇和/或半奇静脉,1例同时行LPA狭窄部位球囊扩张。结果:栓堵术后SO2升高至平均〔(0.86±0.04),P<0.0001〕,PAP〔(12.9±3.4)mmHg,P=0.53〕和SVCP〔(12.7±3.2)mmHg,P=0.09〕无变化。4例于栓堵术后1 w至1年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4例随诊1~2年SO2无变化。结论:双向Glenn术后合并奇静脉和/或半奇静脉扩张、SO2降低,但无SCVP或PAP升高者,可经皮介入栓堵奇静脉和/或半奇静脉,以增加肺血流量,提高体循环SO2。  相似文献   

9.
应用双向Glenn手术治疗儿童功能性单心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双向Glenn手术在治疗儿童功能性单心室类型的复杂先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 ,共有 15例患儿在我院接受双向Glenn手术 ,年龄 1~ 13岁 ,平均 (4 94± 3 18)岁 ,体重 10~ 2 9kg,平均(15 13± 5 71)kg。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右心导管术及心血管造影术确诊 ,结合手术中探查确认不宜一期生理矫治。SVC RPA端 -侧吻合 10例 ;SVC与MPA端 -侧吻合 2例 ;LSVC LPA端 -侧吻合 2例 ;LSVC LPA端 -侧吻合及RSVC RPA端 -侧吻合 1例。同期 1例行ASD扩大、1例行PDA结扎、1例合并TAPVC者行肺静脉回流口扩大。结果 有 1例术后早期死于急性肺水肿 ,全组病死率为 6 7%。术后SaO2较术前明显上升 ,P <0 0 1。 1例于术后 6个半月死于上腔静脉与肺动脉吻合口阻塞。结论 双向Glenn手术效果良好 ,作为姑息手术为二期Fontan类手术创造条件 ;也可作为部分高危患儿的终结性姑息手术  相似文献   

10.
1985年1月至1993年5月,我们施行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05例,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05例中,男47例,女58例;年龄3.5~45岁,体重10~65kg。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67例,其中合并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合并左上腔静脉引流至冠状静脉窦2例、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PS)31例、法乐氏三联症7例。ASD采用右胸前外侧切口进胸,PS及法乐氏三联症采用正中劈开胸骨进路。ASD直径1.2~2.9cm者43例,3.0~4.0cm者24例。  相似文献   

11.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体外循环(以下简称OFF-PUMP)冠脉搭桥术(CABG)是微创伤手术,是冠心外科的新技术。它可大大缩短住院日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我院在OFF-PUMP下行112例CABG,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总结3岁以内复杂先心病患儿行有搏动性双向Glenn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双向Glenn分流术的手术时机.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间3岁内接受双向Glenn术的77例患儿资料,根据年龄分为A组(小婴儿组,<6个月,23例)和B组(婴幼儿组,6-36个月,54例),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A、B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148.20±21.21)min、(154.87±52.37)min]、呼吸机辅助时间[(30.63±23.86)h、(24.61±18.83)h]、ICU滞留时间[(6.35±4.16)d、(4.90±2.57)d]、术后住院时间[(12.11±3.68)d、(10.03±4.82)d]、血制品使用量[(401.21±276.79)ml、(435.76±226.95)ml]及术后引流量[(15.68±7.32)ml/kg、(17.78±8.43)ml/k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儿肺动脉均较术前明显发育(P<0.05),两组间发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儿(A组6例,B组12例)后期接受了TCPC治疗.结论 对于无法行一期根治的复杂发绀型先心病患儿,即使是<6个月的小婴儿,有搏动性双向Glenn术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15岁,37kg.因查体发现心脏杂音15a,伴紫绀12a入院.患者活动能力明显下降,上2楼、走平路200m即出现胸闷、憋喘.3岁时出现紫绀,逐年加重,曾有晕厥及浮肿病史.查体:发育欠佳,消瘦.口唇、甲床紫绀,牙齿畸形,杵状指,颈静脉充盈明显,心前区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5肋间.右锁骨中线内侧0.5cm、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Ⅲ/6收缩期杂音,并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P2减弱,心脏超声示右旋心,心内膜垫回声缺失,房间隔下部中断18mm,室间隔上部中断21mm.主肺动脉并发于左心室,肺动脉瓣开放受限,跨瓣压差80mmHg,永存左上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双向Glenn分流术后肺血管发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101例复杂发绀型先心病患儿双向Glenn分流术前后左、右肺动脉内径,同时测量术前、术后经皮血氧饱和度,评价其术后肺血管发育。根据有无肺动脉前向血流将患儿分为肺动脉闭锁组(30例)和肺动脉狭窄组(71例);另分为婴幼儿组(年龄≤3岁,51例)和儿童组(年龄>3岁,50例),比较各组内及组间手术前后肺动脉分支内径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术后应用超声心动图随访12~36个月,左、右肺动脉内径及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肺动脉狭窄组较肺动脉闭锁组术后肺动脉生长发育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更明显;婴幼儿组肺动脉发育及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优于儿童组(P<0.01)。应用超声定量的肺动脉分支发育与临床血氧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满意(P<0.001)。结论: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患儿施行双向Glenn分流术后,可在不增加右心室前负荷情况下增加肺血流,促进患者肺动脉血管发育,提高血氧饱和度。超声心动图对术后定量随访评估肺血管发育,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是一种含37个氨基的神经肽“‘。广泛分布于血管床、心肌组织内,对血管具有广泛、强烈的扩张作用。为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在CPB下心脏手术期间CGRP的变化和临床意义,对回5例病人进行了血CGRP含量测定,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在1996年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15例先心病病人,男10例,女5例。年龄4一24(99上49)岁,体重12~54(2511135)公斤。单纯室间隔缺损9例,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回例,室间隔缺损伴双腔右心室2例,房间隔缺损、主动脉瓣狭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术围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48例施行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患者,年龄5个月至29岁,体重7~51kg,气管插管全麻,采用中小剂量芬太尼(15~20μg/kg)维持麻醉,必要时辅以低浓度的异氟醚吸入,术中通过及时补充血容量、静注血管活性药物和行上腔静脉引流等方法预见性处理循环变化。结果全组死亡1例,余均顺利完成手术。SpO2由术前(75.67±11.08)%升到(89.53±6.56)%,均于术后24h内脱离呼吸机,ICU停留时间(3.2±1.6)d,所有患者呼吸支持时间、输血浆量、术后引流量、ICU停留时间均明显少于同期CPB组(P<0.01)。结论术前正确评估患者病情,术中维护心血管功能稳定和维持低状态肺血管阻力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同时加强血液和脑保护是术后迅速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不同年龄患儿行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分流术后肺血管的发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 2010年11月25例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双向Glenn分流术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低年龄组患儿术后随访McGoon比率、Nakata指数升高均好于高年龄组(P均<0.0S).结论 低年龄患儿行非体外循环下双向Glenn分流术后肺血管的发育要好于高年龄组,提倡对复杂的、难以一期根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48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行姑息手术患者的体外循环(CPB)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体外循环下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手术4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l例,女性27例,年龄(20.35±27.40)个月,体重(8.44±5.91)kg。手术方法包括右室流出道重建、右室流出道疏通、左右肺动脉共汇重建、肺动脉重建、glenn、改良B—T分流术。病种包括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28例、永存动脉干1例、法洛四联症14例、右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闭锁3例、右室双出口1例、左肺动脉缺如1例。采用常温并行循环30例、浅低温10例、中低温8例。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溶液、红细胞、血浆、20%人血白蛋白、万汶等预充,血液稀释后红细胞压积25%-33%。CPB中监测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静脉混合血氧饱和度、乳酸、尿量、血浆胶体渗透压、鼻咽温和肛温。结果体外循环时间27-106(64.39±27.68)min。主动脉阻断16-62(35.95±14.21)min,呼吸机辅助时间2-7(3.60±1.38)h,监护时间24-56(34.01±11.00)h;超滤量400-900(716.27±404.88)ml,尿量50-250(145.53±117.89)ml;住院15-27(34.01±11.00)d;术后胸引量10-100(37.35±21.72)ml。自动复跳率100%。所有患儿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3例、肺不张1例、气胸1例、肾功能不全1例、纵隔感染1例、低氧血症3例、消化道出血1例。延迟关胸2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2.08%,死亡原因为心肺功能衰竭。结论CPB下行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手术,采用个体化管理和综合措施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01年3月至2003年9月,我院共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4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及建立量化学习曲线并减少学习所需例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行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患者217例,其中包括瓣膜病145例(66.8%),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71例(32.7%),外伤1例(0.5%)。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均为经股动静脉及右侧颈静脉插管,食道超声术中引导并调整插管位置至上下腔静脉开口处。双腔气管插管。经右侧胸骨第3或4肋间经胸腔入路,左侧肺单侧呼吸情况下,以Chitwood钳经胸阻断升主动脉的情况下,升主动脉根部灌注晶体或HTK停跳液,心脏停跳行心脏手术,或者不灌注停跳液行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结束后,拔除股动静脉置管,6-0prolene线缝合股动脉重建通路,股静脉荷包打结止血,颈静脉压迫止血。结果:此种体外循环建立方式较之常规体外循环的建立方法有很大不同,有操作例数经验的学习曲线,体外循环建立和撤销时间在经过50例左右的操作经验后,可以安全快速的完成。结论:在跨越学习曲线后,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是安全、有效、易于操作的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