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妊娠的关键因素之一.子宫内膜离子通道是调节子宫内膜接受性和胚胎植入的重要方法.子宫内膜接受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胚囊能够定位、黏附并穿透子宫内膜,从而引起子宫内膜间质的一系列变化,即胚胎植入的能力.离子通道的异常表达可导致子宫内膜接受损伤和(或)植入失败.进一步研究探讨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对胚胎容受性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影  刘雨生 《医学综述》2007,13(13):1006-1009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决定胚胎成功着床的重要因素,对内膜容受性进行评估是辅助生育技术中重要的一环。有多种方法对其进行评估,如内膜活检、超声检查、免疫学检查等,但是评估内膜容受性的标准方法还未确定,需要今后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深化,促进辅助生育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容受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胚胎着床是处于活化状态的胚胎泡与处于接受状态的子宫内膜相互作用,胚胎滋养层与子宫内膜建立紧密联系的过程。着床窗口的出现和消失依赖于子宫内膜中一套特定基因时空特异性表达,使胚泡和内膜间建立分子对话。在胚胎着床过程中,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内膜方对促排卵周期中肾虚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收集促排卵周期中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的肾虚型不孕症患者90例,在下一个周期中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从月经周期第5天起服用内膜方,每日1剂,直至排卵日;对照组45例,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每日2mg,直至排卵日。以上两组均在排卵日监测成熟卵泡的数量、子宫内膜类型及厚度和子宫内膜下的血流参数,同时随访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用药后有所改善,而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下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成熟卵泡数量、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膜方能促进促排卵周期中子宫内膜的生长,改善子宫内膜类型及子宫内膜下血流情况,促进胚胎着床,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控制性超排卵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控制性超排卵(COH)大力推动了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技术的发展,但超生理水平的内分泌环境也使子宫内膜的发育发生改变,从而可能对子宫内膜容受性(ER)产生影响。本文就ER有关的标志物及COH对其表达影响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综合评价诱导排卵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147个月经周期)接受促排卵治疗的患者,在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测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型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按是否妊娠分两组,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即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经阴道超声综合观测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有助于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创术对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南省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不孕不育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创术,分析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血清中性激素水平、雌孕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术后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孕激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创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患者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对提高妊娠率及胚胎种植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参芪寿胎丸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参芪寿胎丸方合西药组(试验组30例)和西药组(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排卵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黄体中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黄体期子宫内膜血流、子宫动脉血流,及两组患者的妊娠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肾虚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服药后排卵期PAF及黄体中期血清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服药后黄体中期子宫动脉血流及子宫内膜血流的阻力指数(RI)(P<0.01)、搏动指数(PI)(P<0.05)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服药后黄体中期血E2水平均较服药前升高,试验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寿胎丸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子宫内膜血供,提高黄体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联合阿司匹林对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75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克罗米芬组( C组)、克罗米芬+戊酸雌二醇组( CE组)和克罗米芬+戊酸雌二醇+阿司匹林组( CEA组),每组各25例,观察3组患者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RI);排卵后7 d子宫内膜厚度、PI、RI,临床妊娠率及不良反应。结果:CE组和CEA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率、排卵后7 d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C组,CEA组的PI值和RI值低于C组和CE组,CEA组临床妊娠率高于C组和CE组,而不良反应显著低于C组和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能改善克罗米芬诱导排卵中子宫内膜的发育,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合用时,通过加强子宫血流灌注,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并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盐酸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观察患者排卵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将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诱发排卵的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就诊的20例自发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待排卵后第7天采取内膜,分别测定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AR)、孕激素受体(PR)及整合素αv,β3的表达。结果:用药后,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观察65个周期,其中排卵周期20个,总排卵率为30.8%。观察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膜厚度[(1.17±0.30)cm]高于对照组内膜厚度[(0.71±0.27)cm],整合素αv整合素β3。的表达高于对照组,间质及腺体PR、ER、AR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盐酸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具有诱导作用,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其容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促排卵周期使用调经种子丸后对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及厚度变化的影响和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比较使用与不使用调经种子丸对促排卵周期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及厚度的影响.选择排卵障碍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克罗米芬(CC)促排卵,A组不再使用其他药物;B组口服CC同时加用河北安国药业生产的调经种子丸,每天4.5g,每日2次,连服20天.在促排卵后5天及卵泡成熟日、排卵后7天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B组在卵泡成熟日及排卵后7天的子宫内膜厚度较A组厚,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在卵泡成熟日及排卵后7天的子宫动脉平均血流阻力指数(RI)值较A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克罗米芬联合使用调经种子丸能降低子宫动脉RI,改善内膜血供,增加内膜厚度,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2.
在妊娠生理中,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是胚胎成功植入的关键因素。子宫内膜存在一个极其短暂的允许胚胎植入的容受性最敏感时期,大约在人正常月经周期排卵后7-9d,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孕症患者逐渐增多。虽然辅助生殖技术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较低的胚胎种植率仍是影响生殖技术发展的一大难题,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决定胚胎成功着床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多种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许多方法已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子宫内膜容受性。但有些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证实其有效性,以期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精确指导。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江霞  覃爱平 《广西医学》2009,31(2):270-273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开展30多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已成为临床治疗不孕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自1970年以来,虽然IVF—ET的临床妊娠率达40%-60%,但胚胎着床率仅20%-30%,在胚胎移植成功率方面的改善却微乎其微。目前认为,母体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子宫内膜胚胎容受性,与着床过程密切相关。不合适的内膜容受性承担60%的胚胎种植失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对中西医关于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容受性即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性。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仅有40%左右的临床妊娠率和25%的活产率,远远低于患者的期望值。影响IVF-ET成功率的最大问题是胚胎着床失败,着床失败占助孕失败原因的72%。而子宫内膜容受性差是导致胚胎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成为生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探索了许多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方法,如子宫内膜机械性刺激、宫腔灌注术、宫腔镜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后人工周期内膜准备等,极大地改善了子宫内膜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是否具有容受性是胚胎着床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把握这个时机获得更高的胚胎移植成功率,必须寻找一个准确高效的手段来验证它。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FOXA2已经被证实为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其主要通过激活E-钙黏着蛋白(E-CDH1),募集糖皮质激素受体(GR),促进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分泌等机制来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而FOXA2表达又可以被孕激素、Dlx5和Dlx6、Wnt信号通路激活,被雌激素抑制。FOXA2可能成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基因和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疾病的新靶点。本文就FOXA2结构作用以及其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上下游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妊娠能否成功除受胚胎质量因素影响外,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也至关重要.近年来关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标准已成为国内外生殖医学界争相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从子宫内膜的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水平方面综述了国外关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54-58
目的分析尿促性腺激素(HMG)、来曲唑(LE)、克罗米芬(CC)三种促排卵药物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排卵功能障碍致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HMG组、LE组、CC组,每组各50例,三组患者分别单药应用HMG、LE、CC作为促排卵治疗方案,然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对三组患者促排卵治疗前、HCG注射日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及血清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对三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在促排卵治疗后,LE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VI、FI、VFI水平高于HMG组或CC组,子宫动脉PI、RI、S/D水平低于HMG组或CC组,HMG组患者的VI、FI、VFI水平高于CC组,HMG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FSH、E_2水平高于CC组或LE组,血清LH水平低于CC组或LE组,LE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排卵功能障碍致不孕症患者的单药促排卵治疗中,相对于应用CC方案或HMG方案,应用LE方案可改善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血清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小,临床妊娠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