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06~2010-11待产的初产妇14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时引导产妇的负性情绪。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和指导,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SAS)和抑郁(SP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期初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效增加睡眠时间,改善了睡眠质量,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03—2013-08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治疗后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心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社区护理干预产后抑郁症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产后抑郁症效果.方法 观察2005-05~2008-05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680例,其中接受系统产前健康宣教及产褥期家庭访视的2200例为观察组,未接受产前健康宣教及产褥期家庭访视48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分别为8.45%(186/2200)、13.75%(66/48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护理能有效地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产生的诱因及护理方法。方法我院2010-02—2011-02收治产后抑郁症患者56例,分析诱因并进和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5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经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抑郁状态均消失或缓解。结论产后抑郁症对母婴的健康影响很大,分析产后抑郁的诱因,并针对诱发因素开展相应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整体干预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以期寻找合适的护理干预方法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方法纳入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进行心境评分,同时观察不同产褥时间抑郁发生率。结果经过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产妇SAS、SD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褥期内观察组产妇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整体护理可以改善产妇心理状况,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提高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于剖宫产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及疼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择期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干预前后评价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术后72h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2h,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1%(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0例进行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90例进行传统分娩,比较2组产后精神状况及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9%vs 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帮助初产妇建立良好的心理情绪,可有效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2例产后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上高压氧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HAMD评分、SDS评分、SAS评分、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9,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HAMD、SDS、SAS评分明显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AMD、SDS、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FCMC)对于初产妇产后抑郁症以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产科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FCMC。分析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及产后抑郁症(PPD)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及EPDS显著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PD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FCMC能够有效减轻初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自我效能感,降低产后PPD发生率,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亲情护理对产褥期妇女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6例初产妇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实验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实验二组在实验一组基础上增加亲情护理,比较三组在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后实验二组的焦虑、抑郁程度最低,生活质量最高,实验一组次之,对照组护理前后改善不明显。结论心理干预联合亲情护理对改善产褥期妇女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住院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0-06—2011-05我院收治的104例神经外科重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5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等干预措施,记录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控制情况,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压、心率降低较显著(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5—2018-0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9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统计对比2组抑郁改善效果、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抑郁(HAMD)、焦虑(HAMA)]、积极与消极应对能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D、HAMA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抑郁改善总有效率98.92%高于对照组81.63%(P0.05);观察组干预后积极应对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睡眠质量及消极应对能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3.88%高于对照组79.59%(P0.05)。结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予以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有效提高应对能力、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01-2015-12收治的7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典型抑郁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效果更好,护理满意程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系统化健康指导联合心理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定本院2018年7月~2019年8月住院治疗的95例脑出血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纳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系统化健康指导,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评分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性(95.83%)高于对照组(78.72%)(P<0.05)。结论 系统化健康指导联合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前、护理1周后与护理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情况,并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1)护理1周后与护理4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创伤性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6项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评分。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CD-RISC、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心理韧性及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探讨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措施,提升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建档行孕期保健并分娩的孕妇68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按照孕期保健指南进行保健。产后第8周对所有产妇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评,根据是否发生产后抑郁症将其分为两组,产后并发抑郁症者设为观察组,未并发抑郁症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产前相关指标的差异,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系统,分析影响初产妇产后并发抑郁症的高危因素,探讨预防初产妇产后并发抑郁症的措施。结果 682例初产妇产后并发抑郁症125例,抑郁症率18.33%。观察组产妇文化程度构成、家庭经济收入、婚姻状况、高危妊娠因素率、剖宫产、妊娠结局不良、新生儿健康水平与对照组产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家庭月收入5000元、离婚、有高危妊娠因素、剖宫产、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评分≤9分、有家族遗传疾病是初产妇产后并发抑郁症的高危因素。结论初产妇产后并发抑郁症的高危因素范围较广,临床应加强孕妇围产期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提升孕妇的生殖健康自信,尽可能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率,提升初产妇生活质量,确保母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提高脑卒中的护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01—2015-12收诊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护理模式。应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观察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52、5.632,P值为0.036、0.028)。结论实施连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人文关怀心理干预模式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126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分为2组,每组63例,常规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及常规心理干预,人文关怀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心理干预措施,记录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控制情况,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压、心率降低较显著(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病率及对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接诊的86例ICU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纳入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纳入43例,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评价组间健康调查简表(SF-36)、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干预前,组间SF-36、SDS、SAS、APACHE Ⅱ、CD-RISC、PSQI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CD-RISC评分更高,SDS、SAS、APACHE Ⅱ、PSQI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负性情绪及心理弹性水平,减轻睡眠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