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门诊是患者到医院就诊的第一站,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大窗口,以往门诊输液在护理质量管理方面重点强调了输液室的布局陈设与护士的操作技能,忽视了病人的心理需要.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掌握与病人沟通技巧,取得病人的信任,才能赢得医疗市场.  相似文献   

2.
医院的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大窗口。长期以来,输液室护理质量管理只强调输液室的布局、陈设与护士的各项操作技能,忽视了病人的需求。在飞速发展及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只有掌握与病人沟通技巧,善待病人,才能赢得医疗市场。  相似文献   

3.
严芳珍 《包头医学》2004,28(1):41-42
目的: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方法:作者通过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探讨了门诊输液室护士和患者沟通时的沟通技巧.结果:总结出一套适合门诊输液室护士的沟通技巧方案.结论:门诊输液室护士掌握了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不仅能在护患交往中服务于病人,提高服务形象,减少护患纠纷,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交往技能以及其它方面的社会知识,医院也可因此可以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门诊输液室真正成为医院窗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门诊部发生的用药差错分析,发现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再造医嘱处理流程,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通过运用医院信息系统再造医嘱处理流程,分阶段建立收费站、药房站、护士站、医生站、实行静脉输液卡打印功能、建立洁净配液室、二维码确认医嘱等一系列改变医嘱执行的方式。结果:杜绝了转录医嘱出现的差错,减少执行医嘱其他环节的错误,对建立护士、医生站前后5年护理差错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9,P=0.019);对使用二维码确认医嘱、药房双重查对前后18个月发生的差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8,P=0.035)。结论:通过运用医院信息系统建立二维码确认医嘱,再造门诊医嘱处理流程,可明显降低门诊输液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门诊是医院与社会的联络处,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窗口。长期以来,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管理片面强调了输液室的布局陈设与护士的各项操作技能,忽视了病人的需求。由于疾病的原因,病人及家属往往表现出焦虑、紧张、急躁、害怕等心理表现,从而引起情绪变化。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往往会引起护患纠纷。因此只有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善待病人,才能赢得医疗市场。  相似文献   

6.
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门诊输液室具有病人多、输液量大、用药种类多、病种杂、护士少的特点。国内不少医院门诊输液室存在人满为患的现象,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及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因此,改进门诊输液室的管理就成了各医院护理管理改革的重要环节。近几年,各医院很重视输液室的管理与改进,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疗市场化,原有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病人的医疗服务要求.在各行各业倡导人性化服务的今天,医疗服务的人性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每天接待大量的病人和家属,如何更好树立医院良好的窗口形象,真正把以病人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值得深入探讨.2005年以来,我们结合"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根据人性化护理和门诊输液室的特点,将人性化护理贯穿到输液服务的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蔡静 《医学与社会》2012,25(6):64-65
从业务流程、系统功能、应用模式等角度详细分析介绍门诊移动输液系统在武汉市某医院的应用。门诊移动输液系统在优化该院门诊输液流程、管理工作模式,提升护士护理、医嘱执行效率与质量,降低医疗事故,改善护患关系等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服务质量、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我们医院曾经是企业医院,2003年由铁路推向地方,由于各医院竞争激烈,使我们的门诊量一度减少,经过几年在服务理念、护理质量、管理方向的改进,渐渐赢得了病人的赞同,巩固了医院的社会地位,病人逐渐增多。现将门诊输液室护理体会及管理方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树立门诊输液室良好窗口形象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如何树立门诊输液室良好的窗口形象。方法 根据人性化护理和输液室的特点,对输液室进行整改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结果 新的门诊输液室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提高了护理质量,门诊输液病人明显增加。结论 门诊输液室只有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才能吸引更多的病人,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陈文宇 《医学动物防制》2002,18(11):638-638
为了解常州市医院门诊输液室在动态情况下的消毒质量情况 ,常州市疾病控制中心于 2 0 0 2年 6月 ,对本市 5家市级医院及 5家区级医院门诊输液室进行了动态情况下的消毒质量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内容和方法1 .1 监测内容 上午 9:30~ 1 0 :30在有病人就诊的情况下 (动态状态 ) ,检测门诊输液室空气 ,医护人员手、工作台面。1 .2 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 依据《医学消毒卫生标准》BG1 5 982 - 1 995进行监测和评价1 .2 .1 空气 :采用平板暴露法 ,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暴露 5分钟后送检 ,评价标准 :细菌菌落总数≤ 5 0 0 cfu/m3 。…  相似文献   

12.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直接对病人进行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的第一场所,其特点为病种复杂、人员流动大,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场所,我们对可能造成门诊输液室感染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针对性的进行有效控制,使医院门诊输液室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是门诊治疗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我院门诊日输液量在100-200人次。以前,面对这样庞大数量的输液量,我院门诊部均使用手抄输液卡,每位患者平均需抄2-3张输液卡,而每日门诊护士只有4个上班,其中中午值班的护士1个,有些医生字迹潦草,转抄时花不少的时间,护士重复穿刺、接液体、拔针交替执行,也让患者等待不少时间。另外,有些患者需输液3-7天,每日需在门诊医生开处方后交费,再到药房取药到注射室输液,中途需等待不少的时间,而引发不少厌言,甚至医患纠纷,从2011年10月开始,我院为了改善患者在门诊输液中等待输液时间长的现象,采取了如下方法:
  1.安装电脑和打印机并跟医院网连接,门诊患者需输液时由医生将医嘱输入就诊卡,患者交费后,到药房取药后到注射室,由护士用读卡器读出患者就诊卡上的医嘱,并逐一打印输液卡,查对后贴上,这样减少了转抄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掌上电脑(PDA)由电子计算器和笔记本电脑演化而来,具有笔记本电脑的基本特征[1].PDA携带方便,通过移动护士工作站可实现患者信息查询、跟踪医嘱全程、护理工作量统计及条码扫描等功能,推动了医院护理的信息化建设,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2].门诊输液室患者多、流动性大,是投诉和纠纷的高发区,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门诊输液室将PDA应用于输液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到医院就诊成为患者的首选,在我院确诊需要门诊静点室输液的患者约占每日门诊量的10%-15%,可见,门诊治疗是大多数患者愿意接受的方式,门诊输液以其方便、快捷、费用低廉而被大多数患者认同,输液是控制感染,抢救病人,补充体液,维持生命体征所必需的方法,静脉输液作为常规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门诊各个科室中.  相似文献   

16.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优质服务以来 ,我院门诊输液室以 2 0 0 0年初就开展整体护理至今 ,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 ,使日门诊平均输液人次由 2 0 0 0年前的 4 0人次左右上升到现在的 80人次 ,护士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现取得大专文凭以上的达6 0 %以上 ,使整体护理得以在门诊输液室彻底深入的贯彻执行 ,不仅方便了病人 ,尊重了病人的人格和权利 ,满足了病人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需求 ,而且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确立了护理发展的方向 ,促进了护士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的整…  相似文献   

17.
陈惠兰 《微创医学》2006,25(1):109-110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工作的优劣是医院护理质量水平的反映.随着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形式,满足病人的需求,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在输液室工作的每一个护理人员应该十分注意融洽好护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将我在输液室工作中融洽护患关系的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措施,减少和降低门诊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010~2013年。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和患者潜在易感因素存在的探讨,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管理制度。结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有关规定,规范门诊输液室感染管理,是减少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关键。结论:建立建全制度,优化流程,质量标准化,执行有效化,反馈及时化,改进持续化,对减少和降低门诊输液室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科输液患者医院感染因素。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因素作综合分析,并提出防控对策。结果儿科门诊输液室感染管理尚不规范,在管理制度执行、人员培训、职工医院感染理念、手卫生依从性、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方面存在诸多感染隐患。结论应健全制度,制定措施,改善条件,从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0.
门诊输液室患者多、流动性强、病种混杂,输液时患者密度高,而且有些患者的病情还处于不明确的待查阶段,因此它成为了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本文对引起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士在工作中预防医院感染应采取的对策,以便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避免交叉感染,使患者尽早康复. 1 门诊输液室感染的高危因素 1.1空气污染 医院内空气污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一般医院门诊输液室条件不健全,多病种患者在一个房间内输液,输液椅之间距离近,输液患者的陪伴一般在1~3个,尤其冬季关闭门窗,空气流通性差,使输液室的空气成为众多病原微生物的载体,成为患者、陪伴、护士之间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