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随着科学迅速的发展,留置针在临床被广泛的应用,小儿头皮留置针减轻每日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保护血管,方便用药,但也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合作性差,天性好动,出汗多,皮肤娇嫩和睡觉时摩擦,留置针透明胶布容易卷边,甚至被揭起,从而导致留置针脱出,使留置失败。虽然可以使用胶布绕头一圈的办法,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科使用弹力帽固定留置针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两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年龄3个月至2岁,100例进行静脉穿刺置管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小胶贴固定针眼、导管座后再用无菌透明敷贴,覆盖后用弹力帽固定的方法;5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透明敷贴覆盖固定的方法,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留置针保留的时间长l-2 d,不良反应少。结论实验组的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后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1-2 d,针头脱出,软管反折,对皮肤挤压的现象更少、不适反应少、患儿及家属乐于接受,实验组的固定方法优于对照组。结论弹力网状帽套头加固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中具有可行性和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弹力帽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使用头皮静脉留针输液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全部选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选用常规固定法,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选用常规固定法后再加用弹力帽固定,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发现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果: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加用弹力帽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法。既减少了患儿重新穿刺的机率,又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弹力网帽在小儿头皮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需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留置针在头皮进行静脉输液,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固定留置针,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固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弹力网帽进行外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输液故障发生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输液故障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网帽在小儿头皮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输液故障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唐万秋 《广西医学》2012,34(6):791-792
目的 了解弹力网帽在小儿输液头皮留置针固定中效果.方法 将300例因各种原因需进行静脉穿刺输液的患儿按住院时床位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后按传统方法固定留置针,并戴弹力网帽外固定;对照组150例,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后按传统方法固定留置针,不戴弹力网帽.对两组患儿头皮留置针固定牢固程度,静脉滴注的顺畅率、中途故障率、一次输液失败率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头皮留置针牢固良好率、输液顺畅率分别为94.0%、9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70.0%(P<0.05);观察组中途故障率、一次输液失败率分别为2.0%、2.0%,均低于对照组的6.7%、8.0%(P<0.01);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对弹力网帽固定方法及护理服务满意度98.7%,高于对照组的85.3%(P<0.01).结论 弹力网帽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固定效果,降低输液失败率,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更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 将12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常规固定留置针;观察组先用输液贴固定留置针,再用3M透明敷贴覆盖固定,最后用弹力绷带在留置针上面及3M敷贴外环绕一周加强固定.观察两组留置针保留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观察组的固定方法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为家长减轻经济负担,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儿科,留置针的使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公认为最安全的穿刺工具[1]。由于小儿恐惧哭闹,不能配合以及出汗多等原因,经常会出现透明敷贴粘不牢造成留置针脱出现象,为了提高留置针的保留时间,临床上常采用医用网状弹力帽加强固定留置针,此种固定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留置针滑脱打折及小儿自行拔针的情况,因此,医用网状弹力帽现已经大量应用于儿科临床。其为一种弹力网状织物,外观呈圆筒网眼状,横向纵向拉伸性很强,并在剪裁时不脱散,表面透气,不粘毛发,很少有过敏情况。我科2014年3月收治1例小儿腹泻的患儿,发生全棉弹力网状帽过敏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两种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找出更有效的固定方法,使留置针保留时间更长。方法将100例进行静脉穿刺置管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小胶贴固定针眼、导管座后再用无菌透明敷贴覆盖固定的方法;5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透明敷贴覆盖固定的方法。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留置针保留的时间长l-2d,不良反应少。结论实验组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后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1-2d,针头脱出,软管反折,对皮肤挤压的现象更少,实验组的固定方法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敬碧珍  杨晓玲  李洁 《西部医学》2010,22(8):1534-1535
目的优化浅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方法将28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观察组采用四贴固定法,将肝素帽固定于透明敷贴上缘近端皮肤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将肝素帽固定于透明敷贴上。结果观察组透明敷贴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留置针脱出、渗漏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四贴固定法,将肝素帽固定于透明敷贴上缘近端皮肤上,可延长透明敷贴使用时间,减少留置针的脱出和局部渗漏肿胀,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头皮针贴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以便于为今后儿科的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用透气胶带固定,观察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头皮针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种方法对留置针穿刺部位的反应及留置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头皮针贴固定静脉留置针后,只有2例小儿患者因自行拔针需要重新穿刺;采用常规的医用透气胶带固定,则有20例胶布滑脱、有9例自行拔针需要重新穿刺.结论:对于小儿患者,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贴加头皮针贴固定留置针法有保护留置针导管,不但可以有效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重新穿刺次数,而且还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从而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等优点,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护理质量,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延长保留时间,减少复针率、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措施。方法:对68例6个月-3岁患儿行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弹力帽固定留置输液。密切观察取得最佳效果的措施。结果:68例6个月-3岁患儿留置时间最短3天,最长7天,均达到理想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弹力帽外固定技术是一项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100名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按照打留置针的顺序单双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留置针的操作规程进行穿刺.对照组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贴固定,然后用2条医用输液贴固定在3M敷贴肝素帽端及对应端;实验组在穿刺之前先将3M敷贴下三分之一中点处剪一1cm×1cm孔,穿刺后先用1条带棉芯输液贴固定针眼,然后把敷贴穿过肝素帽固定,再用自我粘缠外科绷带环形粘缠(上面一圈与下面一圈不重叠).结果 实验组留置针脱出、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保留天数也较对照组延长(P<0.01).结论 改进的留置针固定方法可延长静脉内的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2.
徐瑞  李雪芬 《包头医学》2015,(4):216-218
目的:探究弹力网状绷带在固定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10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50例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料固定针头再用普通医用胶带固定;实验组50例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料固定针头,再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保护,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的时间长短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组留置针留置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弹力网状绷带对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效果优于普通医药胶带,可以有效减少以往普通医药胶带使用过程中针头频频脱落的现象,避免过敏症状的出现,受到了老年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在固定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廿”形固定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石  徐凌燕 《四川医学》2009,30(9):1430-1431
目的探讨3M胶布"廿"形固定加透明敷贴固定对婴幼儿头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我院儿科婴幼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0例采用3M胶布"廿"形固定加透明敷贴固定,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透明敷贴直接固定,观察两种固定方法用于婴幼儿头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固定采用3M胶布"廿"形固定加透明敷贴固定,可以减少留置针脱出,延长留置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医用自粘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3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3MTM医用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观察两组患儿之间静脉输液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中穿刺部位局部红肿、套管脱出、液体渗漏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弹力绷带的弹性较好,通透性好,舒适、操作方法简单,固定效果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固定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冒维珍 《当代医学》2010,16(31):121-122
目的探讨自粘固定绷带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门诊采用留置针输液的小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观察组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后,加用3M自粘固定绷带。比较两组患儿透明敷贴松动、留置针脱出、局部渗液、留置针保留天数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透明敷贴松动、留置针脱出、局部渗液、留置针保留天数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粘固定绷带留置针可增强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效果,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留置针使用效果与传统头皮静脉穿刺以及改良后头皮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与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患儿分成传统组、对照组及先进组按入院前3天不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3天常规更换及使用留置针出现临床指征再更换。结果对照组与先进组优于传统组,先进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儿科留置针使用效果根据临床资料显示先进组穿刺方法、保留时间及固定方法都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采用新弹性丝袜加3L 无菌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需静脉输液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新弹性丝袜加3L无菌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3L无菌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输液感染发生率,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效果.结果 2组无1例发生感染,观察组导管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P<0.01).结论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固定可推广使用新弹性丝袜加3L 无菌敷贴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婴儿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固定技巧.方法 将7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针穿刺与固定法,观察组采用助手握持幼儿手背以扩大支撑面进行穿刺和弹力网帽辅以纱块固定法.结果 两组患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及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助手握持幼儿手背以扩大支撑面进行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采用弹力网帽辅以纱块固定法使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不易脱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改进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固定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方法 将5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一人操作及胶贴固定留置针.改良组采用两人操作,助手固定患儿并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利于外套管的送入,穿刺成功后用弹力帽固定.结果 两组经过比较,改良组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均优于传统组.结论 改良组的操作及固定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采用新弹性丝袜加3L无菌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需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新弹性丝袜加3L无菌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3L无菌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输液感染发生率,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效果。结果 两组无一例发生感染,观察组导管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P〈0.01)。结论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固定可推广使用新弹性丝袜加3L无菌敷贴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