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术前预先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硬膜外吗啡、术后应用及单纯吗啡术后硬膜外镇痛在妇科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90例ASAⅠ~Ⅱ级的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术前10min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手术结束时注入吗啡1.5 mg;Ⅱ组手术结束时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吗啡1.5 mg;Ⅲ组手术结束时注入吗啡2mg.记录术中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结果 VAS评分术后4h内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Ⅰ、Ⅱ组显著少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镇痛效果Ⅲ组与Ⅰ、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硬膜外吗啡预先应用,镇痛效果更佳,可填补因硬膜外吗啡起效较慢导致的术后镇痛空白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吗啡术后静脉镇痛、术前预先镇痛及单纯吗啡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 120例接受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后吗啡30 mg+0.9%NaCl镇痛组(A组,n=30),术后吗啡20 mg+0.9%NaCl镇痛组(B组,n=30),术后氟比洛芬酯100 mg+吗啡20 mg+0.9%NaCl镇痛组(C组,n=30),术前氟比洛芬酯100 mg+术后吗啡20 mg+0.9%NaCl镇痛组(D组,n=30).镇痛泵参数设定:负荷量5 mL,持续输注量2 mL/h,自控镇痛(PCA)量2 mL,锁定时间30 min.记录各组24 h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PCA泵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3 h,B组VAS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术后24 h内,B组PCA使用次数显著多于其他各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多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患者镇痛期间均无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吗啡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氟比洛芬酯术前预先镇痛与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吗啡术后静脉镇痛、术前预先镇痛及单纯吗啡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120例接受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后吗啡30 mg 0.9%NaCl镇痛组(A组,n=30),术后吗啡20 mg 0.9%NaC l镇痛组(B组,n=30),术后氟比洛芬酯100 mg 吗啡20 mg 0.9%NaCl镇痛组(C组,n=30),术前氟比洛芬酯100 mg 术后吗啡20 mg 0.9%NaC l镇痛组(D组,n=30)。镇痛泵参数设定:负荷量5 mL,持续输注量2 mL/h,自控镇痛(PCA)量2 mL,锁定时间30 min。记录各组24 h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PCA泵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 h,B组VAS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术后24 h内,B组PCA使用次数显著多于其他各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多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患者镇痛期间均无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吗啡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氟比洛芬酯术前预先镇痛与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氟比洛芬酯对吗啡硬膜外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妇科子宫全切患者60例,每组20例,按随机双盲分成吗啡2.0mg和氟哌利多2.5 mg硬膜外注入组(I组);在I组的基础上联合氟比洛芬酯100 mg静脉注入组(Ⅱ组);在I组基础上联合氟比洛芬酯100 mg和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入组(Ⅲ组).手术结束...  相似文献   

5.
氟比洛芬酯(flurbiprofen axetil)通过脂微球载体靶向受损组织而产生较持久的镇痛效果。本研究观察此药预先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对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麻与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A组术前15min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前30min再次静脉滴注50mg;B组未给予氟比洛芬酯。术毕送入麻醉恢复室,清醒拔管后连接一次性自控静脉镇痛泵。两组均采用芬太尼1mg及生理盐水共100ml行静脉自控镇痛。负荷量2ml,背景输注2ml/h,PCA0.5ml/次,锁定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与吗啡联合应用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时吗啡的用量及其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12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吗啡+昂丹司琼镇痛泵镇痛,并于术前、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对照组术后给予吗啡+昂丹司琼镇痛泵镇痛,并于术前、术后给予安慰剂,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吗啡用量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VAS评分及B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吗啡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镇痛,能够在获得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吗啡用量,加快肠功能恢复,同时并未增加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与吗啡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吗啡组(A组)和氟比洛芬酯-吗啡组(B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在缝皮结束后,将2.0 mg吗啡+4.5 mL生理盐水注入硬膜外腔;B组患者于麻醉前将1.0 mg/kg氟比洛芬酯+500 mL复方乳酸钠林格液在20 min通过静脉注入体内,同时在缝皮结束后于硬膜外腔处以同样方法注入与A组相同剂量的吗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术后4、8、16、20、24、28、32和36 h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同时记录镇痛持续时间以及镇痛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患者在术后20、24、28、32 h的评分VAS低于A组(P〈0.05)。B组患者的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A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与硬膜外腔单次注入吗啡,联合用于术后镇痛具有协同作用。与单独应用吗啡相比,可延长术后镇痛的持续时间,降低疼痛的评分。二者联合应用,不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妇科手术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妇科手术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组(S-F组)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2ug/kg+氟比洛芬酯100mg+托烷司琼5mg加盐水至100ml);舒芬太尼组(S组)给予(舒芬太2ug/kg+托烷司琼5mg加盐水至100ml).两组静脉镇痛泵的设置,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ml.锁定时间12min.观察两组术后2h、6h、12h、24h的镇痛、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S-F组术后镇痛及镇静评分好于S组.S-F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S组.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手术静脉镇痛效果优于单纯用舒芬太尼,而且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张晓峰  呼霞 《陕西医学杂志》2013,(11):1495-149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阿片类药物用于妇科开腹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妇科行开腹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布托啡诺组(B组)持续量:布托啡诺6mg+氟比洛芬酯90m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至100ml;吗啡组(M组)持续量:吗啡30mg+氟比洛芬酯90m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至100ml;氟比洛芬酯组(F组)持续量:氟比洛芬酯120m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至100ml,三组患者术毕时均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60mg作为负荷剂量,然后连接PCIA泵。术后6、12、24、48h监测HR、MAP、RR和sPO2,分别于术后6、12、24、48h记录镇痛评分(VAS评分)、PC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评分、瘙痒评分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VAS评分:布托啡诺组(B组)和吗啡组(M组)与氟比洛芬酯组(F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布托啡诺组(B组)和吗啡组(M组)镇痛效果优于氟比洛芬酯组(F组);布托啡诺组(B组)与吗啡组(M组)镇痛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呕吐与皮肤瘙痒评分均显示,布托啡诺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组(F组)明显低于吗啡组(M组),布托啡诺组(B组)与氟比洛芬酯组(F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妇科开腹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发生率低,更适用于妇科开腹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应用舒芬太尼超前复合氟比洛芬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静脉镇痛作用.方法 将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40),术前不予氟比洛芬酯,术后舒芬太尼150u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静脉PCA镇痛.Ⅱ组: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舒芬太尼100u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静脉PCA镇痛.术后随访48h,记录各时间点镇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手术后4hⅡ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Ⅰ组;其余时间点两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无显著差异,Ⅱ组的不良反应低于Ⅰ组.结论 舒芬太尼超前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妇科手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较好,可减少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且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11.
开胸患者术后氟比洛芬酯和吗啡静脉镇痛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开胸患者术后氟比洛芬酯和吗啡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40例开胸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吗啡组。术后分别采用氟比洛芬酯、吗啡静脉镇痛,观察其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种药物镇痛效果均较满意,而吗啡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明显高于氟比洛芬酯组(P<0.05~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开胸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可靠,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正> 硬膜外注入吗啡是临床上椎管内注药镇痛最常用的方法。为探讨其给药时机与镇痛效果的关系,减少吗啡副作用。我们自1997年10月~1998年3月对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妇科手术的病人于术前预先硬膜外注入吗啡,并与术后相比较,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80例ASA Ⅰ~Ⅱ级全子宫切除患者,年龄39~48岁,体重50~59kg;随机分为超前组和术后组,每组40例,两组病人常规放置导尿管,于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10mg。 1.2 方法:超前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含吗啡  相似文献   

13.
彭清雄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90-90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应用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对患者进行预先镇痛的PCIA(静脉自控)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以及对其凝血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90例择期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应用100mg氟比洛芬酯,B组应用50mg氟比洛芬酯,C组应用100mg生理盐水。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后的24h内,其VASJ与VASH的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吗啡的用量,同C组相较,均具显著差异(P〈0.05),并且A组较B组具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的24-48h内三组不具差异(P〉0.05)。结论腹部手术应用氟比洛芬酯进行预先镇痛,能够增强患者PCIA的效果,能够减少在镇痛过程中应用吗啡的剂量,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其中100mg的氟比洛芬酯效果优于50mg的氟比洛芬酯,对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也没有任何影响,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预先镇痛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部外科手术患者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空白对照组,各20例.氟比洛芬酯组在手术切皮前20 min和术毕前30 min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两组患者术后均予PC...  相似文献   

15.
胡兵 《中国医疗前沿》2013,(11):59-59,103
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10月间在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8例,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模式进行镇痛,观察组采用氟比洛芬酯和芬太尼联合镇痛,对照组仅采用芬太尼镇痛。观察术后4h、8h、24h和48h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8h,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睡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镇痛效果较好,药物不良反应少,是理想的腹腔镜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找到一种膝以下骨科手术术后镇痛更好的方法,选择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吗啡预先硬膜外注入联合静脉术后镇痛(PCIA)两种方法用于18—65岁膝及以下骨科手术病人进行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先注入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A组)和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2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结束时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拔管清醒后均采用芬太尼1.0μg/kg用于术后镇痛。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0、1、2、4、8、12、24小时疼痛程度并记录需追加芬太尼镇痛患者的时间间隔及追加次数。结果:A组患者在术后0、1、2、4、8、12、24小时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且术后24小时内需追加芬太尼镇痛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以产生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先注入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A组)和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2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结束时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拔管清醒后均采用芬太尼1.0μg/kg用于术后镇痛。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0、1、2、4、8、12、24小时疼痛程度并记录需追加芬太尼镇痛患者的时间间隔及追加次数。结果:A组患者在术后0、1、2、4、8、12、24小时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且术后24小时内需追加芬太尼镇痛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以产生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②方法选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6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A(氟比洛芬酯)和B(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3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镇痛评分,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③结果A组与B组比较,采用氟比洛芬酯的患者4-24小时疼痛的程度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术后疼痛程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增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④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吗啡镇痛的节俭作用。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的病人30例,随机分成三组,术后均采用病人自控静脉吗啡镇痛。M组:术毕缝皮时开启镇痛泵。F1组:手术结束前约30分钟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开启镇痛泵。F2组:手术结束前约30分钟、术后8小时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开启镇痛泵。镇痛药液配制如下:吗啡0.3mg/ml,背景输注速度1ml/h,患者自控量(PCA)2ml,锁定时间5min。术后4小时、24小时、48小时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痛效果,并记录镇痛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4hVAS评分有差异(p〈0.05),24h和48h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和48h吗啡总量、PCA按压次数和有效次数M组较F1及F2组多,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心、呕吐、瘙痒的发生以M组为多,F1及F2组较少。头晕的发生两组相似,无明显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能够节俭吗啡的用量,减少吗啡的副作用,提高术后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