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Comex公司4名潜水员,于1992年11月20日,从675m的饱和深度藉一个独立的舱加压到701m,从而创造了氢氦氧潜水的世界纪录。这次潜水是Comex公司在马赛的Comex模拟舱内进行的,3名潜水员到达650~675m停留了3天,其中1名潜水员到达701m。  相似文献   

2.
我院两台空气加压舱内细菌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玲玲  黄怀  方昳  曾燕苗 《重庆医学》2005,34(11):1694-1694
为预防高压氧(HBO)舱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我科对高压氧舱内细菌污染的相关因素及消毒方法进行了探讨。1临床资料1.1空气加压氧舱我科为杭州康健医疗设备厂制造的12座双门舱内径2 800mm和10座单门舱内径2 200mm的台中型高压氧舱,型号分别为HKC28型和HKC22型医用高压氧舱,容积分别为(27.91±18.47)m3和(25.2±5.3)m3。加压用气为自备的治疗用压缩空气及医用纯氧。1.2一般资料2003年12月~2004年12月,我院高压氧科共治疗1 952舱次,其中28舱治疗1 297舱次,22舱治疗655舱次。其中气管切开58例次,单独包舱46舱次。1.3细菌检测方法每月随机对消毒…  相似文献   

3.
我院高压氧科自 1991年 5月至 1999年 9月共收治电击伤、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等行高压氧舱内气管切开病人 13例 ,由于加强了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3例患者中男 6例 ,女 7例 ,年龄 2 0~ 6 0岁 ;其中电击伤1例 ,脑外伤 2例 ,一氧化碳中毒 10例。经高压氧舱治疗10~ 30d ,平均 2 0d。 11例痊愈 ,2例好转。2 护理要点及体会2 .1 进舱前的护理 ①将急救盘备好 ,带入舱内 ,彻底清除病人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为避免高压氧刺激呼吸道引起分泌物增多 ,可肌注阿托品 0 .5mg。②做好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中影响护士陪舱胜任力的原因.方法 选择2020年6-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高压氧陪舱护士 11人,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人认为护士陪舱有必要、需要进舱前心理疏导、担心舱内感染风险、舱内监护设备不足;9人认为应该加强进舱人力配备、进行进舱前系统岗前培训;8人首次进舱有心理障碍、对突发事件担忧;超半数以上(6人)认为科室管理有待改进.结论 护士心理状态、岗前培训、人力配备、舱内设备、舱内消毒隔离、科室管理制度是影响护士陪舱胜任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氦氮氧三元气潜水对心电图和心脏功能的作用。 方法 8只家兔在高压动物舱中模拟潜水,逐渐加压至100m深度再减压返回海平面过程中,分别在加压前(0m),最大深度100m,减压过程中的30、20、10m和出舱后(0m)测试家兔的心电图。 结果 各阶段的心率与0m加压前的心率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在潜水过程中,有4只家兔分别出现过窦性心律不齐,但回到常压后恢复正常。另外,在减压到20m和10m深度时,PR间期较潜水前有明显延长,且 20m时的R波波幅和10m时的P波波幅均减小,但回到常压后各指标均恢复正常。 结论 在高压动物舱内的氦氮氧三元气潜水对心电图有可逆性影响,但并没有严重影响心脏活动。本研究表明了氦氮氧三元气潜水是相对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肺动脉高压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心肺改变。为探索其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常需复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复制这种模型的经典方法是直接使用低氧气体,在减压舱内进行。该法不稳定且价格昂贵。我们在原来设计的肺功能测试仪I川的基础上,辅加一些设备,既可用于复制肺动脉高压模型,又能对其肺功能进行动态观察,非常实用。现将试用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常压缺氧舱(图1)用有机玻璃制成。舱内安装一个小风扇用于混匀进入舱内的气体。舱的顶端安装一个小气泵,气泵接舱外的氧和二氧化碳分析仪。氧和二氧化碳分析仪分别经自动控制系统连接氮气瓶入口的电磁阀和二氧化碳排放电磁阀,根据舱内氧气和二氧  相似文献   

7.
尹洁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4099-4100
脑出血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临床治疗效果差、后遗症多。我院自2001年至2005年,对60例脑出血采用高压氧治疗,包括进舱前的心理护理、安全教育、进舱前注意事项和舱内护理以及出舱后护理和注意事项,并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护理进行探索,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院高压氧科自1995~1998年收治脑梗塞、脑出血伴重度昏迷患者21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50.1岁。治疗方法:单人舱压力0.2 mPa,吸氧时间60 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3~4个疗程。多人舱用面罩吸氧,压力0.2 mPa,吸氧时间60 min,期间休息10 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吸氧过程中,为防止舱内氧浓度过高,通常采用一边给氧,一边排气的治疗方法。 2 讨 论 2.1 进舱前准备 ①对各种昏迷病人进行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常规检查,生命体征平稳方可进舱治疗。并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材,以备抢救时使用。②进舱前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用吸痰器吸干净口腔及气管套管内的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肩下放枕头,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咳出,防止呼吸道堵塞引起窒息。③有躁动者,用毛巾或棉布将双手包好,再加以固定,以免进舱后抓坏舱内设备。④有留置尿管者,应采用用式尿袋,并将尿管打开。病人如下有胃管或引流管应先关闭后再进舱。⑤向陪护家属做好宣教工作,详细介绍有关注意事项,如严禁将火柴、打火机、电动玩具、磁电手杖等火种带入舱内,患者应着纯棉衣服入舱。 2.2 入舱后的注意事项 ①升压时,速度要均匀,不可过快或过慢,加压时间为25~30 min,升压速度为0.03 mPa/min。②操舱时精力要集中,认真细致,稳压时严密观察病人呼吸的深浅、频率是否均匀,不要忽视病人任何细小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以免延误病情。③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加深加快、出冷汗、烦躁不安等情况,立即停止给氧,常规减压出舱,进行抢救。④对进入多人舱治疗的病人,医护人员应陪舱监护,帮助病人放好面罩,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舱内应备有吸痰器,以便及时吸出病人呼吸道的分泌物。气管切开的病人应防止套管滑脱,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莫非氏滴壶液平面,调好液体速度。⑤夏季舱内温度应保持在24℃左右,冬季舱内温度保持在18~22°C左右,注意病人保暖,防止感冒和肺内感染,影响高压氧的治疗。⑥昏迷病人病情危重,体质弱,病情变化快,在高压氧治疗中如出现高烧、肺部感染等情况应暂时停止治疗,待病情好转后再继续治疗。⑦减压时要均匀,不可忽快忽慢,以免引起各种并发症。多人舱减压时应及时清理病人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肺气压伤;放开所有附带导管,如胃管、导尿管、引流管等,防止脏器损伤。 2.3 出舱后的护理 ①病人出舱后,观察病情有无异常,并测量脉搏、血压,病情稳定后送回病房。②饮食方面:因病人在治疗期间体力消耗大,为保证机体所需营养,应给以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③打开舱门通风,用电风扇吹舱内3~5 min,舱内用消毒液擦洗地面,每日1次,用紫外线照射,每日1次,每次30 min。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临床治疗效果差、后遗症多。我院自2007年至2009年,对20例脑出血采用高压氧治疗,包括进舱前的心理护理、安全教育、进舱前注重事项和舱内护理以及出舱后护理和注重事项,并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护理进行探索,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周会珍 《重庆医学》2008,37(13):1504-1505
急诊高压氧治疗是临床常用于急性脑缺血缺氧的急救治疗手段之一.由于高压氧舱是一个密闭的高压环境,这一特殊性给危重患者的舱内护理带来了比常压下更多的困难,尤其是气道开放患者的护理.本科自2002年开展高压氧治疗以来,共急诊开舱治疗35例,均顺利完成治疗.现将急诊开舱抢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 高压氧舱特点 目前国内医用高压氧舱装备的数量迅速增加, 极大促进了我国高压氧医学的发展, 但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火灾隐患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医用高压氧舱是载人的压力容器, 工作时具有如下特点 : ①舱内气体压力高, 氧分压高 ; ②舱的空间容积小, 病人多, 每人仅占 2m3左右 ; ③舱内密闭, 通风换气困难 ; ④舱内外联系仅靠对讲机和观察窗 (监视器 ); ⑤舱内病人不能随便出入 ; ⑥多人舱多是内开门 . 由于高压氧舱加压工作时的上述特殊性, 一旦舱内发生火灾, 极易造成舱内病人和舱外工作人员的惊慌失措, 甚至在普通环境中很容易扑灭或躲避的火灾, 在舱内就会造成人员重大伤亡 . 2 火灾条件同其它火灾一样, 高压氧舱发生火灾也需具备三个条件 : 可燃物、助燃剂 (氧气 )和火种 .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23例飞行员进入低压舱前及进舱后模拟上升5000m时心电图及血气的变化,并且发现:(1)当上升到5000m时,19例Po_2平均降低51.53%,16例Pco_2平均降低9.96%,18例pH值平均上升0.58%,其中5例呈轻度呼吸性碱中毒;(2)多数受试者在缺氧后R_(Ⅱ、Ⅲ)、aVF、V_5的振幅下降,而R_Ⅰ、aVL振幅上升或无变化;(3)缺氧后T_Ⅱ、aVF,V_5振幅下降,与进舱前有显著差异(p<0.01),有4例T波明显降低而R_(v5)升高。本实验结果提示5000m低压舱负荷心电图试验对飞行人员心血管的健康鉴定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我科采用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的护理,包括进舱前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和舱内护理以及出舱后护理和注意事项,取得较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治疗是指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下,吸入纯氧(氧浓度≥95%)以达到治疗作用的治疗方法.高压氧舱工作时,由于舱内成为与外界隔绝的高压环境,舱内外人员都不能随意出入,出舱需要时间减压.因此,舱内的安全对于患者和家属都至关重要.由于小儿具有不合作、活动多的特点,更要加强舱内的安全管理.我院高压氧舱是一座二室四门中型20人舱.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压氧(HBO)治疗疗效的肯定,HBO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但各种副作用也相应增多,因此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防范,尽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我院高压氧治疗中心自1994年10月~2002年8月,在应用HBO治疗各种疾病时,共发生了鼻窦气压伤7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7例患者中4例为住院病人,3例为陪护进舱的家属;年龄最大70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58岁;男性6例,女性1例;4例病人中2例为脑梗塞,2例为脑外伤。HBO治疗方法:采用中型空气加压舱。治疗方案为:压力为2个大气压,加减压各25min,稳压吸氧60min,中间休息吸舱内空气1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高空实验中的温度控制,笔者研制了可调温度的小动物低压舱。经实验温控低压舱的温度可控制在0℃~60℃范围内,低压舱内垂直温度差<0.1℃,低压舱上升范围0m~20000m。  相似文献   

17.
1994年 4月~ 1998年 4月 ,我院采用高压氧配合临床 ,对 5 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者进行综合治疗 ,疗效满意 ,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资料 :本组 5 6例 ,男 34例 ,女 2 2例 ;年龄 10个月~82岁 ;中毒至发现时间为 30分钟~ 2 0小时 ,全部患者急诊入院 ,均有明确一氧化碳中毒史 ,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仅 2例。治疗前深昏迷 11例 ,中度昏迷 18例 ,浅昏迷 2 7例。二、治疗方法 :常规予脱水、能量合剂及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外 ,将患者置于高压氧舱内 (杭州产的 YYC180 0型小型多人医用氧舱 )压缩空气加压 ,深昏迷者进舱即戴面罩吸纯氧 ,加压时间 2 5…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1984年开始进行了高压下体外反搏实验研究,实验前先对舱体排气管道进行了改装,使舱内病人呼出气体直接排出舱外,有效地降低舱内氧浓度,保证了实验的安全性。用于反搏气囊充气的压缩气体,由管道直接接入高压舱内进行反搏,经观察不受舱内压力影响,仍与常压下反搏相似。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我院收治2例重型减压病致截瘫病人,经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例1男,27岁,潜水27m,水下停留约5h,出水后双下肢麻木,1h后,双下膝瘫痪。发病后,即在当地高压舱加压0.6Mpa 5h,出舱后无效,同时出现大小便潴留。于翌日上午8时转来我院。入院后立即进高压舱加压0.7Mpa,39h。于第二天零时出舱,仍无效。体检:神志清,精神欠佳,肠鸣音存在,血压无异常。肌力0级,肌张力正常,脊柱正常无压痛,脐以下痛、温、触觉、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跟腱反射略增强。病理反射未见。予抗生素静滴治疗尿路感染,神经细胞活化剂和能量剂交替静滴,每10天交换1次。行常规高压氧治疗,0.18Mpa,升压10分钟,吸氧40分钟,休息10分钟,海上升至0.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符合医用呼吸气源标准的家用高压软体舱空气净化系统。方法通过对压缩空气中常见杂质的产生原因、危害及消除措施进行分析,提出了软体舱内空气净化的具体实现方法。结果通过运行调试,各项指标监测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结论该设计简捷高效,系统运行安全稳定,舱内高压空气符合医用呼吸气源标准,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