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婷婷  方素清  姜凯  马驩  张艳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30-2231
慢性心衰(CHF)是心血管疾病及各系统疾病的终末表现,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研究认为,慢性心衰与神经内分泌失调关系较大。尤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的激活为主,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从西医的发病机理和中医辨证诊治的角度论证了慢性心衰RAS系统的激活与中医气虚血瘀证的相关性。并且从中西医治疗方面探索慢性心衰的实质,为进一步治疗慢性心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抗心衰西药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等),疗程为4周.对比心衰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T-proBNP浓度以及超声心动图左室舒末内径(LVEDD)、左室收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6.31%,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浓度、LVEDD、LVESD、LVEF%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文献整理研究的方法,对古代中医文献中慢性心衰病的病名,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方药等资料的收集整理,从多个方面对慢性心衰病做出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及整理,分析与归纳,以探索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理论源流,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完备的理论文献支持.通过研究发现古代中医文献中并没有将心衰病作为一种疾病具体论述,多采用对其症状特点的...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取得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1调整神经-体液系统失衡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是心功能减退时调节心内与心外代偿与适应的基本机制,但其长期慢性激活会加重心肌损伤并使心功能恶化,后者又进一步激活前者形成恶性循环,故调节神经-体液系统平衡是治疗心衰的  相似文献   

5.
风湿热(rhevmatic fever)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rhevmatic heartdisease)或风湿性瓣膜病(rhevmatic valvulardise-ase).心力衰竭(心衰)是风湿性心脏病的(风心病)主要并发症,是风心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探讨风心病心衰的诱因、治疗及预后特点,对本单位近三年来24例风心病心衰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指因心脏结构或者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射血或充盈受损,从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中医学提出了“心肾相关”理论,并认为肾者主水,肾脏在维持水液代谢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心衰中水潴留的状态,可从心肾论治。心衰的基本病机是肾虚血瘀、水液内停,治法包含交通心肾、温阳利水、补肾活血和疏通经络。水通道蛋白(AQPs)是水液代谢的关键分子基础,与精氨酸加压素系统(AVP)、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利尿剂抵抗共同参与心衰水潴留的发病。研究表明,调补心肾中药通过靶向AQPs改善心衰水潴留状态,从而延缓甚至逆转心衰进程。笔者从心肾相关理论出发,探讨了心衰的中医病名及病机,论述了AQPs在心衰水潴留发病中的作用,诠释了调补心肾法治疗心衰的现代内涵,旨在为中医药防治心衰水潴留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是心血管事件链中的关键环节,以中医脉络学说为指导研发的创新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具有良好疗效,研究表明该药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利尿,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抑制炎症反应、心肌纤维化、细胞凋亡和自噬,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内皮功能,从而抑制心室重构,延缓慢性心衰进程。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及机制,有利于从多靶点、多通道发挥该药治疗作用,同时为心血管事件链中其他难治性疾病提供更广阔的治疗思路,对提高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大的理论与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的心脏功能和结构变化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在心室重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长期过度激活可加重心肌结构和功能损害,导致心脏病变自行进展和不断恶化。因此治疗慢性心衰的关键是阻断神经和内分泌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逆转心室重塑。现将神经内分泌阻滞剂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现代研究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与心室重构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有关,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内中医药在慢性心衰方面的治疗经验,得出中医药不仅可以延缓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并抑制上述系统的过度激活,而且明显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关于慢性心衰的中医理法方药研究报道大多是分散的,本文从中医古典医籍、现代文献资料入手,探讨慢性心衰的中医病因病机,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为本虚标实的疾病。本病治疗应辨证分期分型论治,并可联合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可为慢性心衰的中医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衰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媛媛  刘磊 《光明中医》2016,(3):325-326
目的通过长期对慢性心衰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研究与观察,总结出中医治疗慢性心衰的经验。方法通过对慢性心衰病人的长期观察,对其不同时期的临床分型进行系统的梳理,辨证施治,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对慢性心衰病人病因、病机的有效把握,辨证施治,可以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衰病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将慢性心衰早中晚三期与中医辨证分型相结合 ,分析慢性心衰的中医辨证规律 ,进而探讨其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得出心衰初期中医多属气阴两虚 ,以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为主 ;心衰中期以气虚血瘀痰阻多见 ,心肌细胞基因表达异常 ;心衰晚期以心肾阳虚 ,阳气虚脱 ,血瘀痰凝水泛为主 ,存在心肌细胞凋亡 ,心肌重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慢性心衰)作为临床心血管病重症之一,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衰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众学者做出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目前慢性心衰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治疗方面还尚有不足,比如忽视了心肾不交这一病机在慢性心衰发病中的重要性,其原因为医者对心肾不交的概念缺乏系统的认识,继而导致无法在慢性心衰的诊治研究中运用这一理论。故文章从广义的"心肾不交"概念入手,探讨慢性心衰与广义"心肾不交"的联系,以拓宽慢性心衰的中医诊疗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人类面临的重大临床问题之一,中医治疗慢性心衰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中医的特点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慢性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涉及的脏器不仅仅心脏,还包括其他脏器,中医能更好地协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其次,中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注重个人差异,采用不同的治法,对于减轻症状,改善慢性心衰患者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调理脾胃法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作用。方法:结合现代医学及中医学的相关认识,对慢性心衰与脾胃的关系进行研究,对慢性心衰合并胃肠道系统障碍进行分析,从理论及临床角度探讨调理脾胃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重要意义。结果:CHF的胃肠道系统变化越来越引起医学研究者的重视,针对胃肠道系统发生的改变进行相关干预和治疗,有望成为改善心衰症状,延缓心衰进展的一项重要研究方向,而中医药学调理脾胃法在CHF防治方面有着独特的整体优势。结论:中医调理脾胃法在CHF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衰中医分期分级临床辨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临床长期利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心衰的相关研究和体会,探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对慢性心衰的临床分期分级。根据不同的发病阶段,中医可以把慢性心衰分为早、中、晚3期,慢性心衰早期以气虚血瘀证多见,慢性心衰中期以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多见,慢性心衰晚期以阳虚水泛证多见。并进一步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的关系,更好的指导中医对慢性心衰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衰的中医辨证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艳 《中医药学刊》2002,20(4):477-477,480
将慢性心衰早中晚三期与中医辨证分型相结合,分析慢性心衰的中医辨证规律,进而探讨其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得出心衰初期中医多属气阴两虚,以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为主;心衰中期以气虚血瘀痰阻多见,心肌细胞基因表达异常;心衰晚期以心肾阳虚,阳气虚脱,血瘀痰凝水泛为主,存在心肌细胞凋亡,心肌重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衰是当今世界心血管领域的重要难题之一。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慢性心衰上有很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心衰的诸多治法,如内服中药、中医外治法等,对临床更好的治疗慢性心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益气活血中药能改善慢性心衰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因多种原因造成心脏原发性损害,以心脏功能异常、运动耐力下降及神经内分泌激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机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为主,RAS作用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来实现的。AngⅡ通过收缩血管、促进心肌细胞增生、醛固酮和内皮素分泌等多种机制造成心血管损害。神经内分泌失调是老年人慢性心衰的主要机制,所以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调节神经内分泌为主,降低AngⅡ水平为关键。我们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慢性心衰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旨在探讨中药治疗慢性心衰的机理,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5):853-856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对心衰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却远远不够,使得学者对心衰的中医辨证差异很大,从而影响了中医药的疗效。近年来,随着对心衰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内源性神经激素及细胞因子在心衰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诸多学者也从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方面展开了与心衰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文章从心衰的中医辨证分型、心衰时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和慢性心衰中医证型与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三方面做了简要分析,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