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离辐射引起的DNA双链断裂是细胞最重要的生物损伤之一。但是中性蔗糖沉降法及最近兴起的中性滤过洗脱法一般不适于哺乳动物双链断裂及细胞内修复的研究。作者发明了一种以病毒作为细胞内探针的方法来研究单、双链断裂。此类病毒是一种亲核的小型环状DNA病毒,自身缺乏DNA修复能力(papovaviruses SV40 and BK)。将受照病毒感染未受照细胞后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培养。分离核,提取病毒DNA并测定其剩余的损伤。此法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病毒DNA,可见三条带,分别含双链断裂,单链断裂及无断裂的DNA分子。Southern blot法  相似文献   

2.
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二株人肠道冠状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肠道冠状病毒是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之一。最近我们用人胚肺细胞从6份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出二株(86-2和86-3)能引起细胞病变的病毒,分别已传至第10代和第5代,每代均出现同样的细胞病变。将感染86-2病毒液的细胞制成超薄切片,经电镜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型冠状样病毒颗粒;经耐酸试验证明分离物属耐酸病毒;经中和试验鉴定分离物能被用病人粪便中提取的冠状病毒颗粒免疫的抗体所中和。人肠道冠状病毒在国内分离成功将对腹泻病原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分子病毒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王世真、周前教授发起 ,田嘉禾教授具体组织的 2 0 0 3北京 (两岸三地 )专家PET读片会于 2 0 0 3年 11月 1~ 2日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成功举办。会议首次启用远程教育网 ,在台北新光医院设立分会场 ,实现了两地实时视频互动。会议就精选的 14份病例进行现场报告 ,自由讨论 ,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1株蝙蝠来源病毒进行分离鉴定,进行简单的基因分析。方法从云南沧源县8个居民地附近捕获50只棕果蝠并制作组织标本,采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采用 cDNA-RAPD 方法扩增序列,采用分子克隆进一步扩增序列,将序列在 NCBI 上进行 BLAST 比对,采用 DNAMAN5.0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 MEGA 5建序列进化树。结果50份接毒细胞中,6份细胞出现细胞病变,cDNA-RAPD 扩增得到1份阳性片段,测序大小为614 bp,经比对该病毒株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博卡病毒属牛细小病毒种的一个毒株。结论成功分离并鉴定该毒株,确定该病毒是牛细小病毒的一个新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9):648-648
2008年10月12日-10月15日,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与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介入放射科成功的举办了第一届解放军总医院一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介入新技术论坛。  相似文献   

6.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syndrome,简称HFRS)是由相应病原引起的一大组疾病,其分布遍及世界大部地区。自1978年李镐汪等首次分离朝鲜出血热(Korean hemorrhagic fever,简称KHF)病毒成功,并建立了特异性血清学检查方法以来,本病的病原学研究进展很快,从而使人们对本组疾病有了新的认识。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HFRS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继2011年6月30日至7月4日成功举办第20期解放军总医院-通用电气(GE)高等临床磁共振培训班之后,第21期解放军总医院-通用电气(GE)临床磁共振培训班计划于2011年11月4~6日在解放军总医院举办。本期培训班的重点为MRI基础培训和互动式教学,包括MRI原理、常见疾病的MRI检查与  相似文献   

8.
王瑞民 《放射学实践》2004,19(3):169-169
由王世真、周前教授发起,田嘉禾教授具体组织的2 0 0 3北京(两岸三地)专家PET读片会于2 0 0 3年11月1~2日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成功举办。会议首次启用远程教育网,在台北新光医院设立分会场,实现了两地实时视频互动。会议就精选的14份病例进行现场报告,自由讨论,并由高资专家进行点评,同时请有关专家进行了继续教育活动:内容包括SPM和PET定量分析、PET与符合线路SUV测定、PET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和PET/CT与放射治疗计划。与会代表2 60多人,其中包括台北、香港代表近2 0人,王世真院士、解放军总医院刘振立少将致辞,田嘉禾教授及其…  相似文献   

9.
由王世真、周前教授发起 ,田嘉禾教授具体组织的 2 0 0 3年北京 (两岸三地 )专家PET读片会于 2 0 0 3年 11月 1~ 2日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成功举办。与会代表 2 6 0多人 ,其中包括台北、香港代表近 2 0人。王世真院士、解放军总医院刘振立少将致辞 ,田嘉禾教授及其他专家主持了本次会议。会议首次启用远程教育网 ,在台北新光医院设立分会场 ,实现了两地实时视频互动。会议就精选的 14例病例进行现场报告 ,自由讨论 ,并由高资专家进行点评。同时请有关专家进行了继续教育活动 :内容包括SPM和PET定量分析 ,PET与符合线路SUV测定 ,PET在…  相似文献   

10.
用空斑中和试验鉴定登革病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登革热是主要虫媒病毒传染病之一,自1978年以来,在我国不断有暴发流行,且已分离病毒成功。但由于黄病毒属病毒之间及登革4个型之间的抗原性交叉比较明显,登革热的病原诊断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相互参照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进口激光管开发的新型激光器——康美牌铜激光靓肤机于2003年8月由北京英发康美技术开发公司开发成功,并在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试用中获得专家好评。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空斑法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的定量,长期来都是依靠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的感染剂量来确度.空斑法在许多其他病毒的研究中证明不仅可以精确地定量病毒,而且还可以进行毒株优选、病毒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可是HPRS病毒生长周期长,细胞需维持较长时间,因此本病毒出斑困难,在国内虽有不少单位研究,但尚未见成功的报道.我们于1987年接受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HFRS病毒定量方法的研究"招标课题,进行了本病毒的空斑法研究.在对细胞进行挑选的基础上对出斑条件作了摸索,现已在VeroE_6细胞上成功地用国际标准毒株118/76株及自病人血中分离的H_8205株病毒制出了空斑.空斑呈圆形,界限清楚,直径0.2~3mm,6~10天空斑基本出齐,空斑粒与接种病毒的稀释度成比例.此2株病毒滴度相近皆在10~5左右,经多次试验重复,证实出斑条件稳定.特异性试验证实空斑可被HFRS病人血清中和.HFRS病毒空斑法的建立为我国不同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分型、毒株的纯化研究等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SV40大T抗原(SV40LT)过表达慢病毒建立永生化的GPS2野生与敲除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系,并检测GPS2敲除对MEF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pCDH-Flag-SV40LT-GFP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病毒包装.分离胚胎发育9.5 d(E9.5d)的MEF细胞,感染SV40LT慢病毒,连续传代培养50代以上,把仍存活且状态良好的GFP阳性细胞视作永生化成功的MEF细胞.利用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仪检测永生化MEF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成功构建pCDH-Flag-SV40LT-GFP慢病毒表达载体,获得滴度为4.03×108 pfu/ml的病毒.分离E9.5d MEF细胞并感染上述病毒,阳性细胞扩大培养并稳定传代50代以上,成功建立了永生化的MEF细胞系.GPS2敲除MEF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野生型,而二者由于血清撤除所引起的凋亡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敲除GPS2抑制MEF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并且疫情逐渐扩散至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研究,现已确认引起此次疫情的元凶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1月12日正式将其命名为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是从哪里传来的?在人类医学的漫长发展史中,人类与冠状病毒很早就展开了交锋。早在1937年,冠状病毒就被人类首次从鸡身上分离出来,但鉴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人类对首次分离的冠状病毒的认识还比较局限。  相似文献   

15.
风疹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皮疹、淋巴结肿大、低热或无热。早在1814年Matou就认识到了这种病。1942年Gregg发现妊娠头3个月的孕妇感染风疹病毒(RV)后可引起新生儿畸形,主要表现在心血管、听力、视力、智力、生长迟缓等。所以提高实验室诊断RV的技术,对优生优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自1962年实验室成功地分离出RV以来已建立了许多实验室诊断RV感染的方法,大体可分为病毒分离和测定病毒特异性抗体二类。病毒分离要求条件高、影响因素多、出结果慢因而开展不普及;查病毒特异性抗体不但出结果快,还可以区  相似文献   

16.
自1972年Feinstone等应用免疫电镜(IEM)从人工感染的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病人粪便中首次发现甲肝病毒(HAV)以来,国内外陆续有从甲肝病人、实验感染甲肝的动物粪便或肝脏中成功地提取甲肝病毒抗原(HAAg)的报导。由于目前HAV的组织培养尚未肯定,国内又未发现可供实验感染甲肝的敏感动物,从甲肝病人粪便提取HAAg便成了我国当前唯一可行的途径。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999年8月福建省福州市暴发的不明热的病毒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首先采用传代蚊细胞的微量培养方法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脑内接种途径观察对乳小鼠的致病性。然后经间接免疫荧光法和RT-PCR技术对毒株进行型别鉴定。结果:患者恢复期血清标本中存在登革2型病毒特异抗体。从急性期血清标本中分离出11株病毒,在传代蚊细胞中可产生稳定的细胞病变并驿乳小鼠致病。其基因组为登 革2型病毒特异的RNA分子  相似文献   

18.
1971年8月至1974年5月,我们在北京地区四个单位的感冒、流感、慢性气管炎患者及健康人中采集标本321例,分离到8种病毒,128株。本文总结了此项工作,并重点探讨了分离病毒的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再次从SARS患者肺组织中分离与检出呼肠病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们已报道从北京市第 1例SARS患者及其母亲的咽拭子中分离、检出呼肠病毒[1 ] 。在透射电镜下 ,发现感染细胞胞浆内有典型的晶格状排列的病毒颗粒和病毒包涵体。血清学、RT_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证实是一种独特的呼肠病毒 (呼肠病毒科正呼肠病毒属 )。初步动物实验显示该病毒可导致小鼠非典型肺炎的发生和死亡。最近 ,我们又从北京市佑安医院 1例SARS患者 (2 0 0 3年 6月 7日死亡 )病理尸检的肺组织标本中分离、检出呼肠病毒。透射电镜观察可查见在感染细胞核周胞质内有大小不等、无定形的病毒包涵体。包涵体由中等致密的细丝状病毒浆 (…  相似文献   

20.
对分离的新疆蓝舌病病毒(BTV)株编码VP5蛋白的S6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旨在了解分离毒株的基因遗传变异及进化关系,以期为新疆地区蓝舌病疫苗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绵羊全血中分离的疑似BTV分离毒株,提取RNA进行NS1-PCR扩增,克隆测序。应用全长cDNA扩增(full-length amplification of cDNAs,FLAC)技术获得S6基因序列,NCBI Blast比对S6基因同源性,MEGA5.0软件绘制进化树,分析BTV新疆分离株与蓝舌病病毒28个血清型S6基因的序列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疑似蓝舌病病毒分离株NS1片段与蓝舌病病毒NS1片段序列相似性为98.04%,获得1株蓝舌病病毒。BTV分离株S6基因序列仅与GenBank中BTV strain XJ1407株、BTV strainMNG2/2016株及BTV-18 strain USA2014/FL株的S6基因具有同源性,且同源性均低于90%,分别为88.11%,87.35%以及70.92%。BTV分离株S6基因序列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BTV-18血清型在同一进化分支,与BTV-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