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小组进行舌象之研究,以祖国医学舌诊之指标为主.本次观察报告分两个部份:第一部份为病理解剖及动物实验,第二部份为临床观察.现分别报导如下:第一部份病理解剖及动物实验I.舌象的病理解剖屍解舌43例的基本病变观察舌粘膜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反应较敏感的一种组织,是身体健康情况的气象表,由于其对整体的联系甚为密切,故舌象为机体对疾病反应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祖国医学将舌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虚与各种舌象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018例临床病例中阴虚与舌象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各种舌象对阴虚的诊断权值。结果红舌、黄苔不仅是在阴虚病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舌象,红舌、黄苔病例中涉及阴虚的比率亦高于其它舌象(P<0.01),红舌、黄苔对阴虚的诊断权值也较高。结论阴虚与红舌、黄苔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剥落苔、燥苔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第二部份临床观察Ⅰ气虚舌象的临床观察祖国医学对气虚舌象的描写,记载甚多,主要可概括为:1)一般情况:舌色偏淡,舌苔薄白,舌体胖,润湿度偏润;2)特殊情况:偏淡白者为兼阳虚,舌边光或光而偏红者为兼阴虚,舌苔白腻或灰黑而滋润者,则为兼痰湿内阻.为了研究气虚舌象的局部组织形态变化、造成这些舌象的内在机制,以及气虚舌象机体内在的变化与构成气虚舌象的关系等问题,我们在广慈医院各病区观察了62名以气虚舌象为  相似文献   

4.
在6708健康人中,有白苔4945例(73.72%)、黄苔1609例(23.98%)、黑苔59例(0.88%)、剥脱苔89例(1.33%)、全剥无苔者6例(0.09%)。在白苔中,以薄白苔检出的最多,有3595例,占健康人中的53.59%,下面依次为薄白腻苔1202例(17.92%)、厚白腻苔91例(1.36%)、薄白燥苔44例(0.66%)、厚白燥苔6例(0.09%)、白滑苔7例(0.10%)。  相似文献   

5.
SARS舌象特征之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的文献资料,对SARS的舌质、舌苔、舌下静脉特征,及其分期变化和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根据目前的文献资料 ,对SARS的舌质、舌苔、舌下静脉特征 ,及其分期变化和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204例烧伤住院病人,在休克期、回吸收期、创面感染期和恢复期四个时段,对患者的舌质、舌津和舌苔所进行的观察和分析。文中还观察了烧伤面积大小、创面感染菌种对舌象变化的影响,并对治疗期间死亡20例的舌象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舌象是中医辨証的主要依据之一,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視,故謂“心之苗,脾之外候”,而脾胃运化机能的变化,更易表現于舌象。現代医学也认为舌粘膜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反应較为灵敏的一种組織。說明舌象是机体对疾病反应的重要临床表現之一,成为中医四診的主要組成部分。由于在临床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又鑑于活体舌苔組織象国內尚未見諸报告,因此,我們对舌象特別是活体組織学方面进行了初步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阴虚/气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3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氨咖黄敏,1~2粒/次,3次/d;吗啉胍,2片/次,3~4次/d;伴高热结合解热镇痛药物。治疗组53例柴胡桂枝汤(桂枝去皮12g,黄芩10g,人参单煎15g,甘草炒6g,半夏9g,芍药15g,6枚大枣约15g,姜生切片约6g,柴胡15g;恶寒无汗、全身酸痛加羌活、麻黄;打喷嚏、流清涕加白芷、辛夷、苍耳子;发热口渴症患者加金银花、石膏生、连翘;咽喉干而痛加玄参、牛蒡子、青果、胖大海;咳嗽有痰且呈白色状加半夏法、橘红、白芍、前胡;咳嗽有黄痰加菊花、桑叶、浙贝母、瓜蒌;无头痛咽痛,且低热易出汗、食欲不佳去方中半夏法、黄芩,加麦芽焦、白术;脉搏频率增加舌苔偏红加薄荷、葛根;脉搏频率较低且舌苔偏淡加防风、荆芥)1剂/d,水煎3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康复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20%;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d、3~5d,P0.01;3~5d,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阴虚/气虚),疗效满意,起效时间短,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54岁,讲师,于2016年10月10日初诊。主诉:右侧下眼睑及口角不自主跳动1年余,加重1周。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控制可;从事讲师工作,使用电脑较多;否认烟酒史。现病史:于2015年9月生气后出现右侧下眼睑不自主跳动,未予重视,2周后不慎感寒,出现同侧口角抽动,就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1977年1月~1979年12月收治的各类型肠梗阻中有舌象观察记录的280例患者,进行了舌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80例均经 X 线透视或临床手术证实而确诊。男197例,女83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81岁,平均24.92岁。按1975年天津会议后由天津急腹症研究所和遵义医学院联合修订的肠梗阻分类、分型标准,本组属单纯性肠梗阻205例,绞窄性肠梗阻75例;  相似文献   

12.
舌脉1、正常人舌脉分布情况在6708例正常人中,有58例舌系带过短,舌体翘起困难,无法进行舌底观察,占被检查者总数的0.86%,实际观察6650人。正常人舌脉以单支干为主,占总数的76.68%,(5099/6650),双支干的占15.56%(1035/6650),多支干的占6.27%(417/6650),其它(二侧支干数不相同者)占1.49(99/9950)。单支干在正常人中所占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递减,各年龄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X2=38.68P<0.01)。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很早就应用“辨舌”来诊断疾病,清代以后,“辨舌”更为医家所重视,已有许多专题研究的书籍。舌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腺体,与整个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与胃的关系尤为密切。为了探讨胃粘膜病变的舌诊,我们于1980年5月至1980年12月,对进行纤维胃镜检查的胃病患者549例进行了观察。现分析探讨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门诊和住院的549例,具有上消化道出血、胃脘闷痛、食欲减退,或伴有暖气、泛酸、舌咽梗塞的胃病患者,经肝功能检查正常和临床排除肝脏疾病者。  相似文献   

14.
舌诊为诊断学中望诊之主要组成部分,向为祖国医学所重视,认为舌乃心之苗窍,又为脾之外侯。人体内部的变化,如脏腑的虚实,病情的深浅,津液的盈亏,气血的盛衰,均可反映在舌象的变化之上。申斗垣云:“诸经之气,皆上注于舌,是以望舌可以知藏府经络虚实寒热。”吴坤安说:“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  相似文献   

15.
<正> 案1 陈某,男,25岁,农民,1980年1月30日初诊。患者1980年1月28日在田间耕作,天气转阴,北风袭人,细雨绵绵,身被淋湿。当晚即恶寒发热,头痛,自服APC 2片。次晨发热不退,恶寒,头痛身疼,微咳,痰微黄,口微渴。经大队卫生站诊为感冒,给服土霉素,APC,枇杷露等药。虽2次发汗,但热不退,病情反而加重,于1月30日到我院中医科门诊。证见恶寒发热,汗少,头痛,咳嗽吐痰,色黄而粘,伴右胸疼痛,口渴引饮,大便正常,小便微黄,舌边尖微红,苔薄白,脉浮数略滑。体温40.5℃,脉搏108次/分,右肺可闻散在小水泡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神经病理反射阴性。门诊胸透:右下肺片状模糊致密阴影。血检:白细胞25,000,中性88%,  相似文献   

16.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组成部分。凡四年多来,笔者积累了肺癌患者433例与普查的正常人群100例的舌象资料进行对照分析,以冀求其舌象的特别表现,认识其规律性,为“三早”作些探讨性的研究,望其含有中医诊断的特征是其一;其二是为肺癌辨症论治提供临床依据,以期提高疗效。一、临床资料肺癌患者433例(正常人400例),男311例(正常人223例),女122例(正常人177例)。年龄最小24岁(正常人17岁),最大87岁(正常人73岁),最多发于50~59岁,有212例,次是40~49岁的119例其年龄分布如表1:  相似文献   

17.
对4例施行消化器官外科手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日及术后第7、14日,在病房中进行舌诊,1日2次(8点和20点),共计12次。观察程序为:①用肉眼观察舌质的颜色、干湿度、形态,舌苔的颜色、厚度、分布、性状等;②用50mm近拍透镜和带有环  相似文献   

18.
望舌,又称舌诊,是望诊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舌象的异常变化,是脏腑气血的病理反映。通过察舌辨苔,常可判断正气的盛衰,分辨病位的浅深,区别病邪的性质,推测病情的进退,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观察舌象,主要分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正  相似文献   

19.
"筋"是中医学中特有的概念,约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肌腱、韧带等组织,但内涵更丰富一些。《黄帝内经》中专有"十二经筋"一说。中医认为"百病生于筋",许多疾病都与"筋"密切相关。胥荣东主任医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针灸协会针灸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是一位经筋理论实践者,他的弟子在跟师过程中进行了随诊实录,撰写了一些短小的文章,本刊将连续刊出,便于读者了解生活中的"经筋病",感受博大精深的针灸疗法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20.
一位妇人怀孕七个月了。有一次回娘家探亲,由于路途遥远,旅途劳顿,回家后,总觉得胎儿直往上顶,弄得妇人心痛、坐卧不安。丈夫见此,赶忙去请大夫。一连请了两位大夫,用药之后,都没有什么效果。于是,两位大夫便说:"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现在胎儿已经死了,只能打胎了。"孕妇和丈夫听了,都很诧异,失声喊道:"打胎?!"大夫们点点头,说道:"是的。胎儿在腹中已经死了,为了母亲的安全,还是早点把胎儿打下来为好。"孕妇很伤心,哭着喊着坚决不同意打胎。丈夫心里也犯嘀咕,感到很不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