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江西丰城市历史上是血吸虫病重疫区,经大规模反复防治,1977年全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药湖流域为丰城市山丘内湖型流行区,水情呈冬枯夏涝,1998年洪涝后,疫情出现反弹,钉螺不断出现,有螺面积趋于扩大。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丰城市历史上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区.流行区主要位于药湖地区,为山丘内湖型流行类型,呈冬枯夏涝.1977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近年来疫情反复,有螺环境不断出现.为此,我们从2000年起,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实施了以大面积环境改造控制钉螺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血吸虫病基本消灭地区,由于血吸虫感染率下降、危害性减轻,人群血防意识渐趋淡薄,防治工作难度加大。为此,WHO建议把健康教育(下简称健教)作为血防工作的重要内容,世界银行贷款血防项目将健教列为重要措施。我们拟通过“健康保险”这种新的健教形式,来增长疫区居民的血防知识,提高血防意识,改变其卫生行为,报告如下。1方法选定丰城市同田乡的龙风、龙江、龙赣为试点村,3村均为血吸虫病基本消灭地区,疫区为山丘型(内湖),采取自愿参加,参加者发一保险卡。保险卡规定:保险者必须接受血吸虫病的检查,履行血防义务,不准…  相似文献   

4.
宜昌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宜昌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监测结果,为监测巩固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1999年以来全市血吸虫病监测资料。结果 血吸虫病疫情出现反弹,螺情回升。结论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要加强监测巩固,有效防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广德县血吸虫病疫情,为科学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县1977-2009年血吸虫病防治螺、病情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综合分析。方法收集全县1977~2009年血吸虫病防治螺、病情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77-2009年广德县开展了大规模查灭螺和查治病等防治工作,1995年血吸虫病疫情达到传播控制标准。32年间,全县有螺面积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出现了1984~1986年回升高峰,2005年后又缓慢上升趋势;人群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1979年、1983年出现病情反弹,2004年也有小幅波动,同时1978年、1979年、2000年、2004年和2007年均出现了当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疫情。结论广德县血吸虫病病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仍存在疫情反弹现象;钉螺面积下降迟缓,呈徘徊趋势。提示今后要加大综合治理灭螺力度,提高灭螺效果,进一步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广德县血吸虫病疫情,为科学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县1977-2009年血吸虫病防治螺、病情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综合分析。方法收集全县1977~2009年血吸虫病防治螺、病情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77-2009年广德县开展了大规模查灭螺和查治病等防治工作,1995年血吸虫病疫情达到传播控制标准。32年间,全县有螺面积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出现了1984~1986年回升高峰,2005年后又缓慢上升趋势;人群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1979年、1983年出现病情反弹,2004年也有小幅波动,同时1978年、1979年、2000年、2004年和2007年均出现了当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疫情。结论广德县血吸虫病病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仍存在疫情反弹现象;钉螺面积下降迟缓,呈徘徊趋势。提示今后要加大综合治理灭螺力度,提高灭螺效果,进一步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7.
急性血吸虫病可出现过敏性反应引起的神经血管性水肿,但发生率一般不高。我站1992-1994年在治疗血吸虫病中,出现此症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是日本血吸虫病重流行区,1980年以来,局部地区钉螺面积有所扩大,急性血吸虫病人时有发生,疫情出现了波动.为了解全省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其特点,给制订和改进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计划,进行了血吸虫病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感染情况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血吸虫病死灰复燃,重疫区新发晚期血吸虫病病例时有出现,部分已控制的地区疫情回升,出现急性感染病人。由于流动人员的增加,在城市也相继发现了血吸虫病病人。在已消灭血吸虫病的地区,输入性病例呈上升趋势。现将襄樊市2001~2004年流动人员血吸虫感染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祁门县位于安徽南端皖南山区,西北与本省池州市东至、石台县为邻,南面与江西省接壤,全县有2个镇(撤乡并镇前为4个)、9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有螺面积127.8hm2\血吸虫病人1 003人.1992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进入监测巩固阶段.16年来,未发现血吸虫病人和病牛;近8年,局部出现螺情回升.现将16年来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尽管近50年来我国在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日本血吸虫病仍然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控制血吸虫病的措施仍以灭螺和吡喹酮化疗为主。治愈病人的再感染情况严重、血吸虫抗药虫株的出现及家畜和野生哺乳动物作为重要传染源是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当前面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及时掌握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后流行因素的动态变化 ,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综合筛查方法进行居民血吸虫病监测 ;每年用粪孵法进行耕牛等家畜血吸虫病监测 ;同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钉螺监测。 结果  1999~ 2 0 0 2年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钉螺面积平均每年递增 3 3 .82 %和 5 4.5 7% ,新的钉螺孳生地不断出现 ;传播控制地区居民血清阳性率 ( 0 .46% )显著高于传播阻断地区 ( 0 .0 6% ) ,存在当地感染的病人 (包括急性病例 )、病牛 ;传播阻断地区局部出现感染性钉螺和急性血吸虫病。 结论 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疫情呈上升趋势 ,传播阻断地区局部出现再流行。现行血吸虫病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案能够有效监控血吸虫病流行动态 ,被动监测系统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宣州区新田镇血吸虫病疫情,为科学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宣州区新田镇2000~2010年血吸虫病防治螺、病情资料,分析全区血吸虫病流行态势、疫情分布.结果 2000~2010年,人群感染率发生2000的高峰后又出现三次波动,分别在2003年、2005年和2009年,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急感病例仅在2000年出现1例,其他年份均无急感发生.钉螺面积在2000~2003年间较稳定,2004年出现回升,2007年出现小波动.结论 11年来,新田镇人群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钉螺面积复现,致使总面积增加,形势严峻.提示全区血防工作要结合疫情特点,加强钉螺的监控,做好区域性防治规划,确保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湖北省孝感市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数据,为掌握血吸虫病流行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2020年在孝感市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16个监测点开展人畜血吸虫感染、螺情及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孝感市无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发生。5年在16个监测点累计查出血检阳性660例,血检阳性率由2016年的2.08%下降到2020年的0.97%,男性血检阳性率高于女性、60~岁年龄组血检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未检出粪检阳性病例和阳性家畜。活螺平均密度为0.05~0.06只/0.1 m2,有螺框出现率由2016年的2.99%上升到2020年的3.92%,但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结论 2016—2020年孝感市血吸虫病疫情显著下降;今后需继续健全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重点加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及流动人口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血吸虫病防治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云南省大理市钉螺和急性血吸虫病感染的地理分布和流行趋势.方法 收集云南大理市血防站2002-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并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对历年来大理市螺情和病情的部分变化进行分析,并用ArcGIS9.2软件进行制图.结果 2008年血吸虫病流行于11个乡镇,91个行政村,401个自然村.钉螺主要分布在洱海两岸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也集中在洱海两岸,2004年年内实有钉螺面积为291.38hm2是历年最高.2003年是急性血吸虫病爆发最严重的年份,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病例全部分布在6个乡镇,23个行政村,主要分布在洱海的西面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其中湾桥镇连续5年出现急感染病例,出现频率最高的行政村是湾桥镇的云峰村.结论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数据库和图形管理的工具,能更直观、形象和宏观的描述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16.
金华市金东区属山丘型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后未出现本地感染血吸虫病人、病畜和阳性钉螺。然而,1995年达标后,钉螺一直在部分区域不断出现,时有反复。2006年春,金东区改变以往由乡(镇)或村自行组织查螺的模式,对其中5个重点镇实施了跨区域联合查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2-2010年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变化特征和趋势,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2-2010年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年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结果 2002-2010年间,四川、云南、江苏3省先后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4省于2008年达到疫情控制标准;全国未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县数从110个减少到80个。全国血吸虫病人数、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数分别由2002年的81.04万、913例减少到2010年的32.58万、43例,分别下降了59.79%、95.40%;全国血吸虫感染病牛数从2002年的23 199头下降至2010年的7 173头,下降了69.08%;钉螺面积自2003年出现回升后始终维持在37亿~38亿m2,9年间新发现钉螺面积达1.25亿m2。至2010年,全国90%的血吸虫病人、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病牛和钉螺面积均集中分布在湖区5省,特别是洞庭湖、鄱阳湖地区及长江沿岸。结论 2002-2010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显著下降。湖区是当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区域,钉螺扩散和异地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现象突出;应加强监测和病例管理,以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广汉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变化情况。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要求的方法,开展螺情、病情调查。结果 2010年广汉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活螺密0.87只/0.11m2。钉螺主要分布在沟渠和水田等环境,分别占有螺面积的87.44%和8.96%,沟渠的钉螺密度最高(0.97只/0.11m2),人群血检613人,血检阳性24人,阳性率为3.92%,未查出粪阳患者,耕牛无感染。结论 2010年广汉血吸虫病监测点螺情相对较重,未出现急性血吸虫病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青浦区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病原追踪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消灭血吸虫病已达 16年 ,其间未出现急性感染新患者、新病畜和阳性钉螺 ;但与我区毗邻的金山和松江地区至今仍可查见残存钉螺 ,且随近年来人口流动频繁 ,本市时有极少数外源性血吸虫病患者的报道。为做好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成果巩固工作 ,在做好外源性传染源输入监测的同时 ,开展了本次对血吸虫病 (包括慢性血吸虫病和晚期血吸虫病 ,以下简称慢血和晚血 )患者的病原追踪调查 ,旨在搞清楚其是否尚具有传染源作用。1 对象  以我区曾经血吸虫病流行严重、且最后消灭血吸虫病(1983年 )的重固镇郏一村、郏店村和山前村 3个村为试点 ,选 …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传播控制地区疫情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 掌握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传播控制地区的疫区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10年来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和近4年来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的疫情指标,包括钉螺面积、血吸虫病人、晚期血吸虫病人、急性血吸虫病人、血吸虫病牛等,进行汇总并统计分析。结果 23个县(市、区)中,有6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县(市、区)疫情回升,4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县(市、区)部分疫情指标出现反复。结论 由于受洪涝灾害、人口流动频繁、有螺船闸扩散钉螺等自然和社会因素,使达标地区疫情出现反复,因此应加强对传染源和钉螺扩散源头的管理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