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应用于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78颗牙)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39颗牙,对照组以金属桩修复,观察组以玻璃纤维桩修复,两组患者均用烤瓷冠恢复牙体外型,修复后随访2年以上,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修复成功31颗牙,成功率为79.5%,观察组成功38颗牙,成功率为97.4%,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应用于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优于金属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玻璃纤维桩用于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患者,共136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68颗牙.观察组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对照组用铸造金属桩,两组均用烤瓷冠恢复牙体外型,随访3年,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成功56例,失败12例,成功率82.35%;观察组成功65例,失败3例,成功率95.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纤维桩应用于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优于铸造金属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对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口腔医院门诊病例残根残冠80例,200颗牙,随机分成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组即实验组(40例,100颗牙)和铸造金属桩核组即对照组(40例,100颗牙),对患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别用两种桩核恢复基牙外形,最后用烤瓷全冠修复。结果:经过两年的随访,铸造金属桩核组成功率89%,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组成功率97%。两种桩核修复效果经统计学处理,x^2=4.91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的修复成功率高于铸造金属桩核,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具有美学效果好、操作简便、可重复修复、不易根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非金属桩核系统,可以作为理想的残根、残冠桩核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牙残冠残根修复患者56例,残根残冠80颗。在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用金属桩核修复28例38颗牙,标记为对照组,用纤维桩核修复28例42颗牙,标记为观察组,进行烤瓷全冠修复。结果:全部病例修复后随访,观察组治疗成功39颗,成功率为92.9%。对照组治疗成功31颗,成功率为81.5%,两组治疗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牙体缺损比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核冠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3~56岁的病例82例(95颗)上前牙残根残冠进行修复,包括12颗下前牙、83颗上前牙。其中41颗牙采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54颗牙采用玻璃纤维桩加树脂核修复,对比两种修复方法的效果。结果:经过0.5~3年的随访观察,铸造金属桩组出现5颗牙根折,2颗牙修复体松动脱落,2颗牙慢性根尖周炎复发,成功率为78.05%。玻璃纤维桩组出现1颗牙根折,1颗牙修复体松动脱落,1颗牙慢性根尖周炎复发,1颗牙桩折,成功率为92.59%。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的成功率高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的成功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根残冠比铸造金属桩核美学效果好,根折机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金属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107颗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的残根残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玻璃纤维桩、铸造金属桩制作桩核,然后进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经过6个月到2年的随访,从有无冠松动或脱落、桩核松动或脱落或桩折、牙根折裂、龈缘黑线等方面评价临床修复效果。结果纤维桩组和铸造金属桩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8.3%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纤维桩的核残根残冠修复效果优于铸造金属桩核,具有色泽好、修复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玻璃纤维桩用于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用于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前牙残根残冠患者104例,共192颗患牙,经过完善的根管处理后,均用桩核冠修复。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共96颗患牙,采用玻璃纤维桩;对照组50例,共96颗患牙,采用铸造金属桩,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治疗成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随访2年时间,观察组成功率为96.9%,对照组成功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失败病例中以下颌牙失败多见。结论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根残冠近期临床修复效果较好,但长期临床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徐命松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00-100,102
目的探讨观察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对前牙残根残冠的美容修复效果,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门诊在2011年10月-2013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残根残冠修复患者139例,其中60例为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32颗),使用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30例31颗),使用铸造金属桩进行修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美容修复效果。结果察组患者美容修复总有效率为93.3%,患牙为93.7%;对照组患者美容修复总有效率为66.7%,患牙为67.7%,两组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显著,χ2=22.11,21.70,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玻璃纤维桩来修复治疗前牙的残根残冠更为有效,对比使用铸造金属桩进行修复治疗占优势,患者满意度高,修复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患者80例患者,一共有102颗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51颗牙)。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为94.12%,对照组的修复成功率为76.47%,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是十分理想,不仅提高了修复的成功率,同时加强了外表的美观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核的临床疗效,探讨纤维桩在残冠残根中应用前景。方法选择根充完善的残冠残根113例、共141颗患牙,61例78颗患牙采用纤维桩、52例63颗牙采用传统的铸造金属桩,桩核完成后均行烤瓷全冠修复。修复后1、2和3年随访,观察各组桩核情况,比较疗效。结果经过1~3年的随访观察,纤维桩组治疗成功73颗患牙,失败5颗,成功率为93.59%;铸造金属桩组治疗成功52颗患牙,失败11颗,成功率为82.54%。两组的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纤维桩在修复残冠残根的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修复效果,优于传统铸造金属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上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180颗需行桩核冠修复的上颌前牙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玻璃纤维桩组55例(88颗),对照组(铸造金属桩组)55例(92颗)后,用烤瓷全冠进行修复,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随访2年,玻璃纤维桩制作复合树脂桩核组成功84颗(成功率95.45%);对照组成功78颗(成功率84.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修复上颌前牙方面,玻璃纤维桩的临床疗效要优于铸造金属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要求牙残冠残根修复患者56例,残根残冠80颗。均在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铸造桩核修复28例38颗牙,采用纤维桩核修复28例42颗牙,均行烤瓷全冠修复。结果经过6~18个月随访,其中纤维桩核组修复后出现桩折1颗,桩核脱落1颗,成功率为95.24%;金属铸造桩核组出现根折2颗,桩核脱落3颗,出现根尖炎症1颗,成功率为84.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核加全冠修复牙体缺损比铸造金属桩核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吴晓飞  马杰  陈明远  石莉  张婕 《安徽医学》2014,(8):1113-1114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核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86例(100颗患牙)残根残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43例,52颗)和B组(43例,48颗)。A组患者给予玻璃纤维桩核修复,B组给予铸造金属桩核修复,观察两组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A组成功率(96.2%)明显高于B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7.7%)明显低于B组(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核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优于铸造金属桩核效果,且操作也比较简单,可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用于上颌前牙残根残冠患者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78颗患牙)实施上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选择修复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38颗患牙),94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对照组30例(40颗患牙),采用金属桩进行修复.对比观察1年后两组患者桩核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成功率为94.74%(36/38);对照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为77.50%(31/4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x2=4.77,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和金属桩用于上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时,玻璃纤维桩的修复成功率更高,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加树脂核和铸造镍铬金属桩核修复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口腔科行磨牙桩核冠修复的116例患者的124颗患牙,随机分为治疗组62颗和对照组62颗。治疗组采用玻璃纤维桩加树脂核,对照组采用铸造镍铬金属桩制作桩核,然后均用烤瓷全冠进行修复,随访2年,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成功58颗,失败4颗,成功率93.54%;对照组成功57颗,失败5颗,成功率91.94%。两组修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磨牙缺损不严重的患者,选用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或金属铸造桩核冠修复均可,建议首选玻璃纤维桩,对于缺损严重合并牙根条件差的患牙,建议选用金属铸造桩。  相似文献   

16.
王俊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50+53-50,53
目的探索并比较铸造金属桩和玻璃纤维桩在前牙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00例需行前牙桩核冠修复的患者,其中150例患者(患牙181颗)用铸造金属桩制作桩核,150例(患牙199颗)用玻璃纤维桩制作桩核,使用烤瓷全冠进行修复,观察1~3年,随访其临床修复及美学效果。结果铸造金属桩治疗成功169颗,失败30颗;玻璃纤维桩治疗成功174颗,失败7颗。两组桩核修复效果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548,P=-0.00)。结论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成功率及美学效果上,玻璃纤维桩效果优于铸造桩核。  相似文献   

17.
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前牙残冠残根112颗,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桩核冠修复,其中A组62颗采用玻璃纤维桩,B组50颗采用铸造金属桩.治疗后随访3年.结果 经3年观察,A组成功率为95.16%,B组成功率为84%;两组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效果较好,可满足临床需要,但长期临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72-74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0例(320颗牙)残根残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160颗牙)。观察组患者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铸造金属桩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修复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出现牙根折裂、并发症发生率为6.88%,对照组患者无一例出现桩核折断、发症发生率为22.5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疗效明显优于铸造金属桩修复的效果,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80例患者,共120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60颗牙,对照组用铸造金属桩修复,观察组用玻璃纤维桩修复,随访2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成功率78.3%,观察组成功率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应用于残根残冠修复具有理想疗效,在美学方面具有独特优越性,且很好地避免了金属离子的过敏,在临床中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0年8月~2011年5月期间进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患者82例,共96颗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48颗牙).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铸造金属桩核修复,对试验组患者采取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对两种修复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修复成功的患者占77.08%(37/48),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根折,占12.50%(6/48);而实验组修复成功的患者占91.67%(44/48);试验组患者修复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前牙残根残冠的修复时,选择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方式,对于提高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加强美观程度等各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