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阮汉权  李银需 《临床荟萃》1994,9(19):906-906
洋地黄治疗心衰近年来采用小剂量维持疗法,即少量洋地黄就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少中毒发生率,但对那些心脏明显扩大、心功能差的心脏病洋地黄耐受量低,在小剂量治疗的情况下中毒也时有发生。对这类病人最近我们采用甲基地高辛每日维持量疗法治疗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取得较满意效果。甲基地高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很少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采用以血管扩张剂代替洋地黄及利尿剂为主的治疗力法,使大多数患者病情改善。我们试用血管扩张剂卡托利(Captop-ril,甲巯丙脯酸)和硝苯吡啶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分别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的地高辛进行疗效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洋地黄对窦性心律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如何预防洋地黄中毒等是临床上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对洋地黄敏感性增强,更易造成洋地黄过量或中毒,我们对56例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小剂量地高辛治疗,且与27例传统给药方法比较,评价小剂量地高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一组综合症候群。治疗原则是强心、增加心肌收缩力、利尿,以减轻周围血管对心脏的压力。我们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心率缓慢,常规用洋地黄类药和利尿剂效果不佳时,直用硝酸甘油加多巴芬丁胺合用,对顽固性心力衰竭,尤其冠心病心衰或心肌病变不宜用洋地黄者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洋地黄类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且一直享有盛誉。但是由于洋地黄类制剂治疗安全范围小,治疗量接近于中毒量(其治疗量约为中毒量的60%),加之又有许多因素影响机体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因此该药剂量较难掌  相似文献   

6.
应用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一直存在争论,(1)在临床上进行药效评价时,能够满足严格评价标准的资料不足;(2)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短期给予洋地黄所产生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不可靠;(3)没有证据说明洋地黄可以延长寿命;(4)停用洋地黄时,特别是在窦性心律的病人身上产生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5)地高辛毒性作用的发生率尽管比洋地黄毒甙低,但还是高的,特别在老年人。然而,洋地黄和其它一些药物治疗心力衰竭能改善病人的预后和心室功能。因此洋地黄  相似文献   

7.
静脉使用国产氨力农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力农(Amrinone,简称Amr)为非洋地黄糖苷类又非儿茶酚胺类的新型强心药,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具有强心和扩血管的双重作用,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力衰竭,被认为是很有希望的心力衰竭治疗新药。我院31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Ⅲ~Ⅳ级)病人静脉使用国产氨力农取得良好疗效,现将临床应用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来自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充分抗心衰(包括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或洋地黄中毒仍存在重度心力衰竭(CHF)的患者,共31例…  相似文献   

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综合征.近年来作者在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ACEL+利尿剂+洋地黄)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心室率房颤,常规首选洋地黄药物治疗。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心室率控制不满意,因此我们在应用洋地黄的同时,加服硫氮(艹卓)酮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快心室率房颤,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房颤患者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38~82岁,平均60±22岁。按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23例,Ⅳ级5例,风湿性瓣膜病9例,冠心病16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肺心病2例。  相似文献   

10.
米力农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丁  杨蓉  王梅  白志超  张辉  李拥军 《临床荟萃》2010,25(17):1552-1554
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抑制药是近20余年中发展起来的抗心力衰竭药物,其作用过程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洋地黄和儿茶酚胺类药物。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强心作用的同时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本研究对PDEⅢ抑制药米力农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激光照射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张钰如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疗法,临床用于配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6例,其疗效令人满意.6例患者均源于我科住院病人,文中所记述的典型病例,因病情危重,应用西药强心类药物治疗已达洋地黄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缬沙坦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洋地黄及利尿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结沙坦。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洋地黄及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效,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毛琳 《临床荟萃》1996,11(6):273-274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室率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洋地黄为首选,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心室率控制并不满意,因此我们使用自身对照法观察美托洛尔加地高辛治疗CHF并快室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吴香梅  陈萍 《全科护理》2012,10(19):1762-1762
洋地黄是强心苷类药物中的一种,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洋地黄对于心腔扩大、舒张期容积明显增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1]。这类病人如同时伴有心房颤动则是应用洋地黄的最好指证[2]。由于洋地黄治疗安全范围小,一般治疗量已接近中毒剂量的60%,而且生物利用度及对其敏感性的个体差异较大,故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因此,临床上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时,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姜莉  管国云 《护理研究》1998,(6):264-265
甲腈利酮(Milrinone)系非洋地黄、非儿茶酚胺类强心药,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具有轻度的扩血管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对洋地黄、利尿剂和扩血管药物无效的心力衰竭,也能收到良好效果。我科应用甲腈利酮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  相似文献   

16.
甲氰吡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527300)赵淑华,陈少通甲氰吡酮为第二代吡啶酮类的非洋地黄、非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物,并有血管扩张作用。本文报告静脉应用甲氰吡酮治疗15例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疗效,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氨力农与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 3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氨力农组 ,洋地黄组和对照组。氨力农组用氨力农 2 0 0 mg+生理盐水 2 5 0 m L ,以 5~ 10 mg/ (kg· min)速度静脉滴注 ;洋地黄组用地戈辛 0 .12 5~ 0 .2 5 mg/ d口服 ;对照组仅口服和静脉注射利尿剂和安慰剂 ,疗程均为 10 d。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心功能级别并做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数测定。结果 :氨力农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 86 .7% ;洋地黄组为 80 % ,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 .0 5 ) ,但明显高于对照组 (37.5 % ) (P<0 .0 5 )。两组治疗后 ,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数有明显改善。结论 :氨力农与洋地黄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均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症状持续且对各种抗心衰治疗反应较差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我院对35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米力农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35例经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治疗1~2周未能满意控制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男19例...  相似文献   

19.
毛琳 《临床医学》1996,16(8):42-43
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室率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洋地黄为首选,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心室率控制并不满意,因此,我们使用自身对照法观察美托洛尔加地高辛治疗CHF并快室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84年,英国Hamer依据WHO高血压专家委员会与美国高血压联合委员会推荐的阶梯疗法标准提出了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阶梯治疗的具体方法。 第1阶梯 伴有心房纤颤时,给予洋地黄控制心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