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椎管减压,椎板横突间植骨融合和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在治疗腰椎滑脱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6例腰椎滑脱病人,男8例,女18例,平均年龄52.4岁。临床表现下腰椎痛5例,合并下肢痛13例。单纯下肢痛8例,其中11例有间歇性跛行。滑脱程度按Meyerding分类:Ⅰ度3例,Ⅱ度21例,Ⅲ度2例。滑脱部位:L3 1例,L4 12例,L5 13例。术后平均随访28月。比较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和滑脱复位程度。结果26例中,症状完全缓解者24例,临床满意率92.1%。滑脱完全复位率Ⅰ度100%。Ⅱ度91.6%,部分复位(80%)1例。26例中无一例发生神经系统及其他并发症。无椎弓根螺钉松动和脱落现象。结论在腰椎滑脱治疗中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椎管减压,椎板横突间植骨,手术固定牢靠,复位满意,植骨融合率高,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艳芳  张新宽 《中医正骨》2003,15(11):29-29
近年来 ,作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以下简称LIDP) 186例 ,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6例 ,男 10 5例 ,女 81例。年龄 17~ 6 2岁 ,平均4 3.4岁。均经CT扫描结合临床体检确诊 ,单节段突出者 6 7例 ,其中L3~ 4节段 11例 ,L4~ 5节段 2 9例 ,L5S1节段 2 7例 ;多节段突出者 119例。中央型 4 7例 ,侧旁型 139例。伴有腰椎骨质增生者 88例 ,腰椎管狭窄者 37例 ,腰椎滑脱或椎间不稳者 2 8例。有较明显外伤史者 18例 ,有不同程度的劳损史或寒湿不良气候刺激病史者 12 8例。初次发作者 74例 ,反复或多次…  相似文献   

3.
AF(atlas fixator)钉固定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脊椎滑脱等疾病的一种理想的新手术方法。它克服了 Steffee钢板等手术的不足之处 ,手术后不需石膏固定 ,不必长期卧床 ,椎板减压可更为彻底 ,手术效果更好。我科自 1995年~ 1999年采用 AF钉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 2 5例。平均复位率达80 %。现将具体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5例病人中 ,男 14例 ,女 11例。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 2 4岁 ,平均 5 0岁。腰椎 度滑脱 8例 , 度滑脱 12例 , 度滑脱 5例。其中 1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或黄韧带肥厚。均采用 AF钉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22~68岁,中位数47岁。退变性滑脱25例,峡部裂性滑脱19例。滑脱节段位于L3~43例、L4~518例、L5S123例。滑脱程度按照Meyerding分级标准,Ⅰ度15例、Ⅱ度22例、Ⅲ度7例。合并腰椎侧隐窝狭窄16例、腰椎间盘突出11例。病程2~10年,中位数4.6年。随访观察滑脱腰椎复位、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腰椎功能恢复、无疼痛步行距离、手术综合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6个月。术后12个月X线检查显示,15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22例Ⅱ度滑脱19例完全复位、7例Ⅲ度滑脱5例完全复位。术后3、6、12个月,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分别由术前(6.7±2.8)分降至(3.8±1.5)分、(2.8±1.3)分、(2.1±0.6)分,下肢放射性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分别由术前(6.9±3.2)分降至(2.2±1.4)分、(1.6±1.2)分、(1.3±0.5)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别由术前(62±15)%降至(21±8)%、(18±7)%、(14±5)%,无疼痛步行距离分别由术前(200±51)m增加至(2000±106)m、(2000±168)m、(2000±566)m。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断裂及椎体再滑脱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参照侯树勋等制定的腰椎滑脱手术疗效标准评定综合疗效,优23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能够有效复位滑脱的椎体、减轻腰背部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增加无疼痛步行距离,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椎体融合器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 1997~ 2 0 0 0年 ,我院采用全椎板切除加钛合金椎体融合固定器植入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4例 ,结果表明该法能够充分松解、减压 ,维持椎间隙高度 ,增加脊椎稳定性 ,减少术后并发症 ,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中男 11例 ,女 3例。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41岁 ,平均 31岁。病程 5个月~ 3年。椎间盘突出部位 L4~ 5节段 8例 ,L5S1 节段 4例 ,L3~ 4节段 2例。1.2 临床表现 本组 14例 ,临床表现为双下肢麻木、沉重、感觉异常者 11例 ,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行走困难者 9例感觉腰背部酸沉、…  相似文献   

6.
节段性腰椎不稳是临床上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1],临床上主要采用减压后植骨融合术、手术复位内固定后路植骨融合术及前路融合内固定等治疗。后路融合术常采用2枚椎间融合器,我院采用自体骨粒(自体椎板、棘突骨粒)结合单枚椎间融合器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35~67岁,平均45.2岁。失稳节段:L4/532例,L5/S113例。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15例,退变性腰椎不稳23例,椎间盘突出5例,腰椎手术后不稳2例。所有患者均有长期严重的下腰痛,伴一侧或两侧的下肢放射痛。影像学资料腰椎动力位片均提示腰椎节段性不稳。2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椎板骨或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单节段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8例单节段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椎板骨植骨22例,采用髂骨植骨16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43~73岁,中位数57岁。腰椎滑脱节段,L37例、L421例、L510例。腰椎滑脱程度按照Meyerding标准,Ⅱ度22例、Ⅲ度16例。病程1个月至20年,中位数12个月。观察椎体复位、植骨融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中1例术后3个月失访,其余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8个月。术后3 d,X线检查显示所有患者椎体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35例植骨融合,2例采用椎板骨植骨者植骨未融合,继续佩戴腰部支具3个月;术后6个月,37例患者植骨均融合。均未出现切口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后路减压椎板骨或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单节段重度腰椎滑脱症,椎体复位好,安全性高,但髂骨植骨的融合率较高,临床应避免采用出现骨质增生硬化的椎板骨进行植骨,防止植骨延迟愈合。  相似文献   

8.
我院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7月应用国产钛合金脊柱滑脱复位内固定装置 ( DRFS) ,经后路通过减压 +复位 +内固定 +植骨方法治疗腰椎滑脱 32例 ,取得满意效果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32例中 ,男 2 4例 ,女 8例。年龄 38~ 5 9岁 ,病程 6个月~ 8年。腰 5椎体滑脱 2 8例 ,其中 度滑脱 6例 , 度滑脱 2 1例 , 度滑脱 1例 ;腰 4椎体 度滑脱 4例。均有腰部活动受限 ,下腰痛及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治疗后随访 8~ 2 0个月 ,结果优 2 7例 ,良 5例 ,优良率 1 0 0 %。2 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 :患者大多为中年人 ,家庭、事业和生活负担重 ,…  相似文献   

9.
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spondy lo listhesis,DS)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临床上较常见。手术原则为减压、复位及融合。我们采用扩张型螺纹cage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 bar interbody fusion,PL IF)治疗23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3月~2004年8月用本方法治疗23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15例:年龄51~72岁,平均63.7岁。术前摄腰椎正侧位、前屈后伸动力位片、CT或MR I检查,按N ewm an分型[1]均为退行性滑脱,按M eyerd ing分类[2]:Ⅰ°8例,Ⅱ°15例。L 3滑脱2例,L 4滑脱16例,L 5滑脱5例。1.2手术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站立位数字化撮片(DR)比较,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的矢状位重建图(MPR)对腰椎滑脱和椎管矢状径评价的可行性和差异性.方法:选择拍摄有站立位DR片,同时进行了MSCT扫描的56例腰椎滑脱患者,由1位副主任医师在DR侧位片和MSCT正中矢状位MPR上测量腰椎滑移度和椎管矢状径,并间隔2周重复测量1次,所得数据借助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6例患者均为前滑脱,其中L3节段9例,L4节段25例,L5节段22例.DR诊断腰椎真性滑脱21例,假性滑脱35例,平均椎间滑移度(34.5±5.4)%,椎管矢状径(30.7±8.2) mm.MPR诊断腰椎真性滑脱32例,假性滑脱23例,平均椎间滑移度(31.7±4.4)%,椎管矢状径(25.3 ±4.3) mm,与DR片测量比较,滑移度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1.22,P=0.28),而矢状径存在统计学差异(t =4.21,P=0.00),但相关性均好(r分别=0.86和0.83).结论:MSCT的MPR图可以测量椎间滑移度和椎管矢状径,且准确性更高,重复性更好,但数值较站立位DR片分别约小3%和5 mm.  相似文献   

11.
徐兵 《吉林中医药》2003,23(3):22-23
钢板螺钉系统DRFS(DistractionReductionFixationSystem)为钛钢制成 ,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各内固定系统的全新设计 ,具有部件最少、功能最全、容易放置等优点。我科采用该系统治疗腰椎滑脱 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999年 9月~ 2 0 0 2年 1月 ,我科采用该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患者 5例 ,其中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4 2~ 5 6岁 ,平均年龄 4 5岁 ;Ⅱ°滑脱 4例 ,Ⅰ°滑脱 1例。均伴有下肢神经症状 ,均为L4滑脱。腰椎正、侧位及双斜位X线片证实均有双侧峡部崩裂。2 手术方法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俯卧位 ,于相应节段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3 ~ 67岁,中位数50岁.L4滑脱5例,L5滑脱11例.按照Wiltse脊椎滑脱分型:Ⅱ型峡部型滑脱11例,Ⅲ型退变型滑脱5例.按照Meyer - ding脊椎滑移分度:Ⅰ度滑脱7例,Ⅱ度滑脱6例,Ⅲ度滑脱3例.病程6个月至10年.结果: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9例、良5例、可1例、差1例.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具有稳定性强、植骨融合率高、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侧椎间融合器45°旋转稳定技术在腰椎滑脱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8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男46例、女34例;年龄44~69岁,中位数55岁;滑脱节段位于L_(3~4)9例、L_(4~5)41例、L_5S_130例;滑脱程度按照Meyerding分级标准,Ⅰ度滑脱56例、Ⅱ度滑脱24例。均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术中采用单侧椎间融合器45°旋转稳定技术。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滑脱椎体复位、腰椎功能恢复、椎间隙高度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72个月,中位数44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74例滑脱椎体术中完全复位,6例不完全复位。80例患者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前(41. 23±2. 34)分、术后2周(23. 03±1. 24)分、术后6个月(9. 23±2. 02)分、术后12个月(4. 03±1. 62)分;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分,术前(7. 11±0. 32)分、术后2周(13. 03±0. 40)分、术后6个月(19. 23±0. 42)分、术后12个月(25. 73±0. 62)分;椎间隙高度,术前(6. 21±0. 62) mm、术后2周(9. 42±0. 51) mm、术后6个月(9. 31±0. 25) mm、术后12个月(9. 22±0. 22) mm;滑脱角,术前22. 23°±3. 02°、术后2周12. 73°±2. 02°、术后6个月13. 53°±1. 09°,术后12个月13. 03°±1. 22°。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断裂和椎体再脱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术中采用单侧椎间融合器45°旋转稳定技术,能有效复位滑脱的椎体,恢复椎间隙高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撬拨复位技术在难复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50例难复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龄48~75岁,中位数57岁;腰椎滑脱位于L_523例、L_417例、L_5和L_46例、L_4和L_34例; MeyerdingⅡ度滑脱38例、Ⅲ度滑脱12例;术前均出现下腰部疼痛合并下肢放射痛,其中双侧31例、单侧19例。病程3~22年,中位数6年。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且术中行撬拨复位滑脱椎体。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滑脱椎体复位、植骨融合、腰椎间隙高度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5例出现短时间的下肢麻木和疼痛症状,经对症治疗1~3周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原有症状均基本消失;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融合器移位、椎体再滑脱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片显示,41例滑脱椎体完全复位、3例Ⅱ度滑脱椎体复位85%、6例Ⅲ度滑脱椎体复位80%。末次随访时按照Epstein方法评价植骨融合,椎间植骨全部获得骨性融合。腰椎间隙高度(腰椎侧位X线片上椎间隙前缘高度与椎间隙后缘高度的平均值),术前(1. 6±0. 7) mm、术后1周(9. 6±1. 3) mm、术后3个月(9. 4±1. 4) mm、术后12个月(9. 5±1. 2) mm;腰椎滑脱距离(腰椎侧位X线片上滑脱椎体前缘距离下位椎体前缘的水平距离),术前(18. 1±1. 4) mm、术后1周(1. 8±0. 8) mm、术后3个月(1. 7±1. 9) mm、术后12个月(1. 7±1. 2) mm;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前(30. 6±2. 6)分、术后3个月(10. 6±2. 1)分、术后12个月(6. 5±3. 1)分。结论: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难复性腰椎滑脱症,术中采用撬拨复位技术,能有效复位滑脱椎体,恢复腰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高,腰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自 198 5~ 1998年 ,我们采用湖南湘江机械厂生产 JM- 82型电动牵引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82例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2例 ,男 2 0 4例 ,女 78例。年龄 36±9.5岁。病程 4个月~ 2年。突出部位 L3~ 4节段 16例 ,L4~ 5 节段 16 8例 ,L5 S1 节段 5 8例。1.2 症状体征 腰椎曲度变直 2 6 2例 ,腰椎曲度反弓 18例 ,腰椎曲度加深 2例 ,L4棘突左偏 92例 ,L4棘突右偏 6 4例 ,L5棘突左偏 6 7例 ,L5 棘突右偏 5 9例。均有局部压痛和 /或放射痛 ,腰椎活动受限 89例 ,直腿抬高试验阳…  相似文献   

16.
1一般资料11例患者中,男5例,女6例,年龄44岁~82岁,平均年龄55.8岁,均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经CT、MRI检查证实其中9例为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邻近椎间盘有退变信号,2例为L5、S1椎体间1度滑脱合并L4~5椎间盘退变信号。主要症状为腰痛伴下肢麻木疼痛数年,行走时加重。9例均行后侧入路突出椎间盘摘除,全椎板切除减压,病变节段刚性固定,后外侧植骨,邻近节段用微动棒固定,不做植骨融合。2例滑脱行L5S1间盘摘除,提拉复位,用cage融合,后外侧植骨,邻近节段用微动棒固定,不做植骨融合。2术前评估术前需仔细分析影像学资料,与临床表现及体征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自1996年以来,作者应用张功林研治的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19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17~53岁,平均33.7岁;L3滑脱1例,L4滑脱6例,L5滑脱12例;合并椎管狭窄1例,椎间盘突出1例;滑脱程度按Meyerding分类法分度7例、度8例,度4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应用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器,术后复位固定效果均满意。  手术方法 本组病人均采用俯卧位,硬脊膜外麻醉或局麻,后正中切口,显露病椎及其下一椎体(以L5滑脱为例)。按照KoyGamiue进针定位标准选好进针点,即上关节突外线垂线与横突中…  相似文献   

18.
<正> 腰椎滑脱是指椎弓崩裂或后关节突因退变所引起的椎体向前移位。该病在中老年腰腿痛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笔者选择椎板切除后路减压。小关节突间融合治疗中老年腰椎滑脱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例,均为男性;年龄43~62岁;第5腰椎前滑3例,第4腰椎前滑1例;滑脱程度:Ⅱ度1例,Ⅰ度3例;伴椎弓根崩裂3例。 治疗方法 术前作骨盆牵引2周,牵引重量每侧8kg,摄X线片了解牵弓I状态下滑脱的纠正情况。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俯卧位,后正中切口入路,显露前滑之腰椎及相邻上下各一椎的棘突、椎板、关节突。前滑之腰椎作全椎板切除。并对侧隐窝和神经根管作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994年以来 ,应用牵引疗法配合药酒按摩和功能锻炼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5 8例 ,其优良率达87% ,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 8例中男 87例 ,女 71例。年龄最大6 8岁 ,最小 18岁。病程最短 11天 ,最长 7年。有外伤史者 6 9例 ,无外伤史者 89例。突出部位 L2~ 3 节段 9例 ,L3~ 4节段 17例 ,L4~ 5 节段 6 9例 ,L5 S1 节段 6 3例。1.2 症状体征 腰痛 140例 ,坐骨神经痛 112例 ,下肢麻木5 7例 ,腰椎侧弯 78例 ,腰椎旁压痛及放射痛 10 8例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12 0例 ,下肢感觉或肌力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偏歪与椎体旋转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健康成人的腰椎正位X线片。男58例,女42例;年龄22~51岁,中位数32岁;按Nash-Moe法评定,椎体旋转程度均为Neutral级。分析腰椎正位X线片上的棘突偏歪情况。结果:100例受检者的500椎腰椎中,444椎棘突无偏歪、56椎棘突偏歪。棘突偏歪的56椎中,棘突左偏25椎、棘突右偏31椎。L1棘突偏歪1椎(棘突右偏)、L2棘突偏歪12椎(棘突左偏9椎、棘突右偏3椎)、L3棘突偏歪10椎(棘突左偏6椎、棘突右偏4椎)、L4棘突偏歪17椎(棘突左偏5椎、棘突右偏12椎)、L5棘突偏歪16椎(棘突左偏5椎、棘突右偏11椎)。不同节段椎体棘突偏歪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39,P=0.003);L1棘突偏歪率低于其余4个节段(χ~2=9.955,P=0.002;χ~2=7.792,P=0.005;χ~2=15.629,P=0.000;χ~2=14.465,P=0.000);其余4个节段椎体棘突偏歪率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节段椎体棘突偏歪方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不同节段椎体棘突偏歪方向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成人的腰椎存在一定比例的棘突偏歪,临床上不能单纯以棘突偏歪作为腰椎有无旋转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